字体:  

行走、禅思和写作

南北 发表于: 2008-3-31 11:39 来源: 今天


[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2006[size=10.5pt]年[size=10.5pt]10[size=10.5pt]月,我结束了在成都四年多的旅居生涯,开始了新的迁徙。我这次的地点是皖南,是黄山和九华山之间的太平湖。选择这里,缘于一些我看到的文字,那些文字中描画的山山水水,晚霞朝露,吸引了我。我出生在豫中平原,从小很少有机会亲近青山绿水。后来从乡村进入城市,先是开封,后是郑州,再后来又到成都。但这几处地方也都是平原。当然,我曾经作为一个旅游者去访山问水,但我在心里却有个愿望,就是能居于山水之中,居于城市之外,观察和感受四季的不同和变化。只是很久以来,我却找不到这样一种路径。乡村,对于我来说,已经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我已经不知道在当下的中国语境下,我该怎样的回归或是进入它。我这个在城市的喧嚣中浮沉漂泊了几十年的人,心中的乡村景象,还停留在那些朦胧的童年时光。[size=10.5pt]
[size=10.5pt]但是,人一旦有了心愿,有了一种向往和追求,就有了一个行进的方向,有了搜寻的眼睛和为完成心愿而产生的推动力。皖南,这是个在我来此之前完全陌生的地方。但是,我搜寻的目光落在了这里,友人的帮助成全了我的心愿。其实,我需要的,也就是山水中的一间房子,一个可以生活可以写作的地方。[size=10.5pt]
[size=10.5pt]我现在住的是湖边一间小酒店的客房。本来想在这个小镇或者附近的村子里面找间房子,但都没有成功。这里没有城市中随处可寻的出租房。在酒店里住,就感觉自己真正是一个客人,是一个随时都需要上路的旅行者。但我必须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因为我要写作,写作是我的工作。不写作对于我来说,不但生命会失去意义,也会失去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也就是说,我得靠写作来养活写作。我常常用禅家的“一日不做,一日不食”来鼓励自己。不让自己有偷懒的理由。[size=10.5pt]
[size=10.5pt]在行走中,在写作中,我知道我还必须用经卷、诗歌来占领我的精神空间。我先是读完了梁启超先生的《佛学研究十八篇》,这是我在来此期间途经南京时买到的。我在上面写写画画,涂涂抹抹,记下我自前辈智者那里获得的片刻感受。接着我开始读《愣伽经》。读这部经,和读梁先生的研究论文不一样。我需要转换时空才能让自己进入。但我必须进入。《愣伽经》是禅宗传入中国后的启蒙经典。当年达摩初祖传给二祖神光的,就是这部经。[size=10.5pt]
[size=10.5pt]但是,我读的更多的还是禅语公案和历代诗偈。那些活泼而富有理趣的小故事,那些锋利多角的睿智语言,让我感到亲切,也启迪多多。阅读,不但开拓了我思想的广度和深度,也启迪着我文章和诗歌的写作。比如唐代的赵州和尚,就是令我感动的一个榜样。“赵州八十犹行脚,只因心中未了然”,老和尚到了[size=10.5pt]80[size=10.5pt]岁的时候,还在到处的跑着参访游学,只是为了去除掉心中的一些迷惑疑问。实际上,在我看来,他不是不想止住脚步,而是没有寻到那个可以让他安歇身心的地方。史料记载,赵州和尚法名从谂,生于公元[size=10.5pt]778[size=10.5pt]年的晚唐,在[size=10.5pt]50[size=10.5pt]岁的时候,成为南泉山普愿禅师的门下弟子。普愿寂后,从谂又云遊四方,直到[size=10.5pt]80[size=10.5pt]岁那年,才止于赵州(今河北赵县)的观音院,开了一代禅风,影响广大。于是人们便称他为“赵州和尚”或简称“赵州”。[size=10.5pt]
[size=10.5pt]赵州和尚寂于公元[size=10.5pt]897[size=10.5pt]年,世寿[size=10.5pt]120[size=10.5pt]岁。如此高寿的僧人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我所知者,就只有民国时期的虚云大师,也寿高[size=10.5pt]120[size=10.5pt]岁。且,他们还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青壮年时期,都是平常僧人,没有什么大的名头成就,都一直到了古稀之后,才显露出不同凡响的古佛禅风。看来,一个人的事业成就,与生命个体的健康与否及寿命短长,也是不无关系的。若是天不假命,在你还没有成就事业之前便被拽入轮回之中,那也就只好一声叹息罢了。[size=10.5pt]
[size=10.5pt]佛禅的修炼之道如此,那么写作呢?我承认那些少年天才和神童,他们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名满天下。如今的少男少女一夜成名者更是不计其数,人们为了成名,已经发疯发飙了。但我知道,那些真正能给人们的生命和生活留下智慧和帮助的,一定是那些甘于沉寂和饱受磨砺的人。[size=10.5pt]
[size=10.5pt]我从来对于自己的生命没有太多的奢想。但对于自己的写作,我还是有所要求的。我可能不会成为大师,但我不能不以大师作为楷模来要求自己。这就像六祖慧能在五祖问她来黄梅作什么时回答的“求作佛”一样,首先要给自己立一个高大的目标在前面。惟有这样,在名利纷生红尘滚滚的生命路上,才不至于迷失了方向,才会注重足下的同时,始终明了自己要行的路。[size=10.5pt]
[size=10.5pt]我是一个行者。惟有那个“求作佛”的目标在,道路的继续和生命的存在,才是有意义的。
[size=10.5pt]
[size=10.5pt]2007-3-30[size=10.5pt],皖南太平湖边



[size=10.5pt][size=10.5pt](本文为《阿弥陀佛是一声问候》自序,2008年1月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
[size=10.5pt]
[size=10.5pt]

最新回复

丁南强 at 2008-3-31 12:07:00
行走、禅思和写作,是人生的幸事
海客 at 2008-4-01 00:03:08

QUOTE:

原帖由 南北 于 2008-3-31 11:39 发表





2006年10月,我结束了在成都四年多的旅居生涯,开始了新的迁徙。我这次的地点是皖南,是黄山和九华山之间的太平湖。选择这里,缘于一些我看到的文字,那些文字中描画的山山水水,晚霞朝露,吸引了我。我出生在豫中平原,从 ...
“一个人的事业成就,与生命个体的健康与否及寿命短长,也是不无关系的。若是天不假命,在你还没有成就事业之前便被拽入轮回之中,那也就只好一声叹息罢了。”

-----------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问:有何可叹息的?活到80多岁还有很多困惑,换了我是赵州和尚不如早点死也罢了。呵呵,何必呢?

。。。。。。看来我的境界是比较低,我不敢指望做得道高僧了

[ 本帖最后由 海客 于 2008-4-1 00:06 编辑 ]
海客 at 2008-4-01 00:11:33
所谓的目标和追求,,,对这个命题我是困惑的

孔子著书是为了救世,也为了扬名

老子著书没有什么功利选择,看书纯粹看书 写书只为了写书  爱信不信  倒骑黄牛走人

两人后世均被尊崇
南北 at 2008-4-01 07:34:01
先问候南强兄,谢谢抬爱。
海客兄的想法,我也是有过的。但无论怎样活,都是活,最后的归宿处也都一样。那么,就选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做,就积极的看破了红尘,也是好事情。
烦恼着或快乐着,都是生活。想开了就快乐了。呵呵
海客 at 2008-4-01 18:59:56

QUOTE:

原帖由 南北 于 2008-4-1 07:34 发表
先问候南强兄,谢谢抬爱。
海客兄的想法,我也是有过的。但无论怎样活,都是活,最后的归宿处也都一样。那么,就选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做,就积极的看破了红尘,也是好事情。
烦恼着或快乐着,都是生活。想开了就快乐了。呵呵 ...
南北 at 2008-4-04 14:28:41
问好芬菲。其实,关于达摩,可以肯定基本上是一个传说。这个梁启超的《佛学研究十八篇》里面,有过一些考证。至于钱的问题,这个却是无法考证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假如真有达摩其人的话,他平常的饮食,大概是由附近的信众或自己捡拾山中果实,加上附近村子里面的乞讨来维持的。呵呵,我没有专门的考证研究,只是从常理上来推测的。金钱,他基本不需要。因为他即便有钱,也没有地方去花。至于少林寺,在当时是不接受他的主张的,寺僧对他是抵触的。不然,他也用不着一个人躲到山洞里面去了。甚至他后来的死,也有怀疑是被敌视他的僧人给下毒的。这个也可以证明一点他的乞食或接受布施的日常生存情况。
但他后来有了传人,单传数代之后,到唐代第五代弘忍那里,才有了开班授徒的景象,到六祖慧能,才有了大的发展和后来的全盛。所以,禅宗的历史,也和中国的其他历史一样,许多现在能够看到的记载,特别是神话的部分,基本靠不住的。
但禅宗的思想,特别是《金刚经》和《坛经》,却真的是很了不起,是值得学习的。要求人打破一切的权威偶像,解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
呵呵,这个话题太大,我也只能随便的扯上几句。

[ 本帖最后由 南北 于 2008-4-4 14:35 编辑 ]
一梦 at 2008-4-04 16:31:10
做为活着的人,还是要自勉。活着长久一些。未必有什么不好,特别是写作,会让人觉得活着更有意义。
海客 at 2008-4-04 17:54:14

QUOTE:

原帖由 南北 于 2008-4-4 14:28 发表
问好芬菲。其实,关于达摩,可以肯定基本上是一个传说。这个梁启超的《佛学研究十八篇》里面,有过一些考证。至于钱的问题,这个却是无法考证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假如真有达摩其人的话,他平常的饮食,大概是由附近的信众或自己 ...
“至于钱的问题,这个却是无法考证的”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季羡林论佛教方面的书籍,佛教从一开始就得益与印度商人的资助才生存和发展起来的,这很正常,从事任何高尚的事业的人也得吃饭活命的

南北 at 2008-4-04 23:03:10
哦,凌晨你怎末了啊?
南北 at 2008-4-06 08:37:48
芬菲兄,我看了一些你的意见。但我因为不知事情的起因,所以也就不好多说。
网络给人提供了交流的方便,但同时也有一些局限性。就是交流时的“感情”缺席。如果大家坐在对面,可能情况就不会是这样了。我在成都多年,与柏桦兄有过交往,其实他不但诗写得好,人也很平和豪爽。不过,人在某种情况下,也许都会说一两句不适当的话。我想,事情过去了,就不要一直提起了吧。因为你一直的放不下,就一直的自己烦恼着。这对于写作,是很不利的。
诗人,只有通过诗歌来完善自己,证明自己。其他的,都不是太重要了。
呵呵,纯粹是我个人的一点意见。
丁东亚 at 2008-4-08 08:30:52
我是一个行者。惟有那个“求作佛”的目标在,道路的继续和生命的存在,才是有意义的。

很好
南北 at 2008-4-08 10:17:30

QUOTE:

原帖由 丁东亚 于 2008-4-8 08:30 发表
我是一个行者。惟有那个“求作佛”的目标在,道路的继续和生命的存在,才是有意义的。

很好
---------------------
问好东亚,问好老乡。
请多批评。
南北 at 2008-4-27 17:05:50
据说,李耳当年写道德经,还是被逼无奈才写的。要不是那个关尹强拦着不写不让走,估计今天我们就看不到道德经,也就没有了道教了。嘿嘿

QUOTE:

原帖由 海客 于 2008-4-1 00:11 发表
所谓的目标和追求,,,对这个命题我是困惑的

孔子著书是为了救世,也为了扬名

老子著书没有什么功利选择,看书纯粹看书 写书只为了写书  爱信不信  倒骑黄牛走人

两人后世均被尊崇 ...
小南北 at 2008-4-27 19:55:09
好热闹哦!偶然还能看人用文字掐架,真是厉害````还是老南爸爸平和
海客 at 2008-4-27 22:48:40

QUOTE:

原帖由 南北 于 2008-4-27 17:05 发表
据说,李耳当年写道德经,还是被逼无奈才写的。要不是那个关尹强拦着不写不让走,估计今天我们就看不到道德经,也就没有了道教了。嘿嘿
此事惟有天晓得了
南北 at 2008-4-27 22:58:45
嘿嘿,反正他老人家作古已久,想反驳也来不及了。我就胡说,他也没法子。
海客 at 2008-4-27 23:23:01

QUOTE:

原帖由 南北 于 2008-4-27 22:58 发表
嘿嘿,反正他老人家作古已久,想反驳也来不及了。我就胡说,他也没法子。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