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列少女到贤妻良母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5-04 22:08:20

---读西蒙-德 -波伏娃的《第二性》之一


              熊山卉

 

我在读大学时就听 说过波伏娃和《第二性》,而我错过了阅读这本可能会使我的生活有所不同的书。

时我急切地阅读着的是萨特、罗素和 库恩。如文革后头几批大学生中的许多人,我先向马克思主义行注目礼--第一个寒假是花在阅读《马克思传》上,甚至在暑假参加了在学校在北京郊外三堡举办的马 列学习班,被《共产主义宣言》所激动,差一点成了小党员。但是,我的注意力很快被八十年代蜂拥而来的种种理论所分散, 而且我所学的物理本身就 是制造怀疑者的温床。二十世纪由相对论量子力学给物理学带来的核心爆炸,使得我怀疑机械的社会变革理论。而一本由女性写的关于女性的书当时引不起我的兴趣, 大概书名给我的印象如妇科疾病一般偏狭,或许我对自己的性别角色既不热心也不敏感。

富于讽刺意味的是,我的性启蒙始于对男性作家的 书籍的阅读。当时流行的小说有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张承志的黑骏马,还有查太莱夫人的情人。几个好朋友某个周末躲到北京同学家闲置的一 套房子里,轮流接受劳伦斯的教育,一个个读得脸红红的,相互嘲讽,嘻嘻哈哈。回顾之下,这三位作家笔下的女性可谓异曲同工,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有着使人返璞归真 的妙能。令激越的黑骏马流连的大草原难道不是包纳一切的母性的化身?我们这些女学生,在阅读时是否感到一丝焦灼?张贤亮的坐在大西北炕头上 敞开衣襟的狗子妈毕竟离我们很遥远。

真正影响我情爱观念的却 是《红楼梦》。这部书的作用在于把情爱升华为天地间的一种灵气,并把女性与这种形而上的质等同起来。这样的抽象帮助我在骚动的青春期过着一种 严格自律的生活,把暗恋对象在美学空间高高供奉。 自沉于顽固的抑郁,我不 知不觉深深地浸淫于文学。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思华年,不眠人就着晨光树影洗磨字句。

八六年春天,人艺上演希腊悲剧《俄狄普斯 王》,看罢,一行人从城中心回西郊一路无语。另一次男女混合的聚会,忘记了是在西单还是老城根,在场的三两个女生徒劳地想做出一桌盛宴,结果菜一端出来,就 被一屋人吃光,大家饥肠辘辘,围着空桌子,吃言词与观念。谈话发展的方向使我们紧张而激动,大家意识到:我们的国家走到了某个断裂点,意识形态将与经济基 础分道扬镳。记得我忽然说:我们要挂羊头卖狗肉了,我也记得男生们奇异的表情和我下意识的检点,那是年轻的我最后一次在公共场合对一个大不可测的话 题发表见解,我不知道,命运已经为我准备好了消失的缝隙。谈了一夜的朋友们,第二天清晨步行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 那面旗,牵动我最剧烈含 混的情感--我毫不怀疑它是烈士鲜血染成的,上面有刘胡兰,黄继光的血,也有张志新、林昭的。

那一年冬天,研究生宿舍楼轮流播放着一把火与哀乐,我躲在床上读残雪的《苍老 的浮云》,读得打摆子:肥胖的栀子话叭嗒叭嗒地坠落在雨水里,主人公抚摸着肚皮,感到腹腔塞满了芦苇。春天,校园里放眼 尽是丁香和面有菜色的文学青年。我溜出去,乘车西行,来了一次我自己的在路上。一路上接受任何人的邀请,去他们家停留,居然没有被拐卖掉。在三门峡, 我看到了一条清水黄河,槐树掩映,葱郁如西洋画中的伊甸园景象,我站在没脚的黄土中出神,一位老农起了疑心,他老远地叫出声:姑娘,别想不开呵!在西安的碑林里久留,我的心高兴得 唱着一只歌。在敦煌石窟里,我的手电照亮墙壁上一只美伦美幻的鹿。在乌鲁木齐,和几个大男孩傍晚蹲在空旷大街高大建筑明亮的 阴影里,眼睛瞄着火车站背后雪山的剪影。最后辗转去了新源、伊宁。在新源县一头撞上一位女诗人,陶若凌,她在那里当文书。她不顾我行装沉重,拉我到小镇新 华书店买了杜拉斯的《情人》,马尔可思的《百年孤独》。一夜,来了一位从上海赴新疆从政的年轻乡长,我们听他谈乡办织厂,牧民脱贫的远景,三人就书籍与国 事交换意见至天明。那个时代的青年不可遏制地要谈论国家,关于祖国的梦想占据了情欲初醒的身心。草甸子上缀满罂粟,空气中飘着恋爱,可是,从北京到 新疆,我遇见的每一个人都似乎在失恋,都有所思,在远方。我把随身带着的《新诗潮诗集》的上册留给了陶若凌,下册我这些年一直读着,封面已破损不 堪。

在美国,一道汪洋把中国 八十年代的喧嚣挡在了帷幕之后。我似乎欢迎语言障碍带来的寂静感,大街上的 男人、女人都有着雕像般的肃穆。经历了加速分裂的心灵需要休息。走 在东部小镇行人稀少的路上,穿劣质牛仔裙露出苍白膝头的中国姑娘,悉心辨认灰蒙蒙的建筑群日渐明晰的轮廓:那一个我新鲜,笨拙,含情脉脉,并不知觉自己与其他文化 的产品之间形成的反差:当我跟印度朋友热情洋溢地谈到川端康成的小说时,她马上考问我第二次大战的史实;这个声音甜美的印度姑娘把自己的青春卷进令人绝望的 民族现实--她研究印度的宗教冲突,每有流血冲突发生就要回国考察;我俊俏土尔其同学,那时就是明确的女权主义者,她和美国男朋友一起执行家务分工表,男 生替她开门会引起她柳眉倒竖;我的台湾女朋友,有一个尽善尽美的母亲,却早早打定了独身的主意。我欣赏这些朋友,却对她们的观念不置可否。我宿舍的门背后贴着一张 高更的塔西提少女,下面小字标题是你什么时候结婚?

九年夏天我在恋爱,挽着平生仅有的一个俘虏的手臂 出入饭馆、书店,或无所事事地压马路。北京发生的事我在半夜回家打开电视才知道。每一个中国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消化这些死亡,而我,因为年龄与时代的偶合,感应的方式也许更 夸张、主观:他人的死仿佛是我内心某种仪式的外化,亦或我将那些死者吞食?腐烂的肉体转化为无机质,我最后一丝政治恋母情结终于消散,个体的砂砾从文化母体 的巨大吸盘上剥落。

杜拉笔下的那些女子是一 些匍匐得很低的生物,她们在黑暗中展开,漫过边界,颠覆荣辱。她警告过我们,那个所谓的是不存在的,《情人》的更是莫须有,真实的只有令人不齿的贫 穷,徒劳绝 望的母亲和小姑娘的我一定要离开的铁石心;殖民地的泥沼被逃遁的异乡人榨出几分美。我悉心考察的还有另一个女人的世界-- 弗琴尼亚-伍尔夫。阅读她始于一个错误,我本来是要读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流年》,却把意识流的几位鼻祖的名字搞混,借出了伍尔夫的《年》。她的《到灯 塔去》是我少有的一读再读的书之一,我对她笔下的老处女感到亲近,那个站在画架前,对人群侥有兴致地观望着的Lily,是不是更接近我心中的自我?我是否 像伍尔夫一样,感到需要传统生活的外壳的包裹?我坚决地把Lily留在书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在我喜气洋洋筹备婚礼时,我接到一个奇异的电话,来自大学时代我曾经非常仰慕的一位学长。他问我是否还喜欢哲学?这问话让我很晕头!老天,我关心过 哲学?我答非所问--现在不是很关心政。我把学长的问题埋在记忆中。当时我不可能反省,因为造物主在我身上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于是就有做了两个孩子的 母亲的人研究第二的这一幕。这时候寻找有关性的真缔,是否为时过晚?当两个孩子一左一右拉得我踉踉跄跄,我的性别角色可谓木已成舟。现在读这本书,我自身的行为艺术 正好构成一个波伏娃笔下又一个残酷而生动的标本:生物机制、文化滋养如何合作着把一个迷蒙少年送上赴汤蹈火,永劫不回的完成之路。


TAG:

引用 删除 Guest   /   2016-09-05 16:42:43
1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4-28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742
  • 日志数: 5
  • 建立时间: 2010-04-11
  • 更新时间: 2010-05-04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