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才读书 有聊多喝茶 ---- 除特别注明,博客里文字均为原创。 若要转用,请通告茶馆主人。谢谢。

[存照] 评陈谦《望断南飞雁》By 邵燕君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2-11 23:39:44 / 个人分类:立此存照

刚看到这篇。存此。

这是我写作时就想到的一种解读的可能。而且特意非常小心地绕过那一个个陷阱。

但是,还是老话:一部作品写就,她就不再是作者自己的。她最终在读者处完成。

谢谢关注她的人。

也谢邵女士的激赏。

拙作载于《人民文学》2009年12期。

#####################################

 

 评陈谦《望断南飞雁》

 邵燕君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09年12月11日09:51  

  陈谦的《望断南飞雁》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女性小说。作家以深切的生命之痛书写了一个80年代以“陪读太太”身份出国的大陆女性南雁在家庭责任和自我实现之间辗转挣扎的心路历程。小说专注于讲述个人的故事和命运,却以血肉之躯撞开了日常生活之下女性困境的坚冰,在中西文化的深层碰撞中探寻女性独立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无论在女性文学还是海外华人文学的写作史上都将留下深深一笔。

  始终困扰南雁的是一个永恒的命题: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传递基因还是活出自己?这似乎是一个属于人类整体的形而上命题,但对于身为女人的南雁却如此具体。她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这说法是来美国后听到的,却与从小母亲的教育一拍即合。南雁有一个因为“出身不好”没有能“飞起来”但始终“强颈”的母亲,还有一个完全如母亲所愿成为“女强人”的姐姐,在倡导“妇女能顶半边天”并且切实实行女人全面就业的社会主义中国,她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天空可以让别人支撑。在强势的母亲和姐姐的覆盖下,南雁似乎是温顺的,她因此被丈夫沛宁选中代替他的前女友——立志成为“居里夫人第二”的王镭。但是温顺的南雁却怀揣着自己的“美国梦”——她画画的天赋和成为设计师的梦想在中国的高考制度下夭折了,却希望在美国实现,那是一个允诺给全世界人“你想是什么就能成为什么”的“自由的土地,勇士的家园”啊!但是到了美国之后,她发现,她的人生程序早已被设定好了,丈夫已经是精英社会的选民,而成功的果实却如同悬挂在悬崖另一端的宝物,她必须协助他全力以赴走钢丝,钢丝之下白骨累累。她一面学英语、考托福、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一面几乎独立带大两个孩子。她也曾试图把自己套进各种模式,中式的贤妻良母(如沛宁的母亲),西式的快乐主妇(如沛宁导师的妻子),并一度成为人们眼中成功的职业妇女兼家庭主妇。然而,各种人塞给她的“美国梦”都不能压住她“内心的呼唤”。最终,她明白,丈夫的成功仅仅是他的,不可能是他一再强调的“我们的”,她有自己的刀山得上,火海得闯,即使变成累累白骨,也必须死在自己的寻宝路上。于是,她在丈夫即将大功告成,对孩子完成基本生活训练后,毅然出走,独立求学,“我连自己都没活出来,有什么资格做母亲?”这是南雁最终给出的答案。

  小说全篇以南雁丈夫的视角展开,这避免了女性的自艾自怨,也给了读者一个“正常社会”的观看角度。沛宁这个有成就、有责任感且尊重女性的丈夫,代表着“正常社会”最大宽容度的道德规范。在这幕背景下,南雁一出场就是一个不负责任、自私任性、不自量力且不可理喻的疯狂女子。然而,随着丈夫细密的回溯,我们终于在“正常规范”目力所及的边缘处撕开了裂缝,打开了女性挣扎的心灵黑洞。

  表面上作为“幸福妻子和母亲”的南雁一直在进行着一场孤绝的反抗,她反抗的不是有形的压迫,而是无形的压抑。这压抑来自一个有着数千年性别压迫制度的男权社会,当制度的硬壳瓦解后,文化的软甲留了下来,化作紧身衣。一切都以“人之常情”重新编码,并且符合“政治正确”的原则。“三从四德”虽早与“小脚时代”共朽,而“神圣的母爱”将与日月同辉。一切的“就范”都变成了“自行选择”(by choice),女性不再被强迫牺牲自我,而是自愿承担起母亲的“天职”。这紧身衣是那么的柔软、天然,如同皮肤,以致反抗就是撕裂自己的皮肤。在一个以“成功男人+幸福女人”为理想家庭模式的社会制度中,女人如果想像男人一样追求现代社会允诺给每一个人的“实现自我”的自由,就意味着抛夫别子,离亲叛众。小说写得非常有耐心,在人物每一个选择的路口,每一个转弯处,都以绵密的叙述细细缝过,没有一点虚晃,不做艺术的“留白”。当四壁所有通向“正常”的大门上都留下南雁以头撞击的鲜血后,读者一点一点地认同了她的抉择——壮士断腕(可惜我们没有另一套词汇来书写女人),飞向天窗,用生命最后的一口气,去追逐可能永远追不到(甚至并不存在)的星光。

  和去年发表的《特蕾莎的流氓犯》(《收获》2008年第2期,中篇)一样,《望断南飞雁》也是一篇靠女性心理逻辑推动的小说。陈谦是自剖其心式的作家,从南雁这个人物身上看得见作家强烈的自我投射。她是那么投入、具体地写“这一个”,却让我们看到了其身后的“那一群”,“那一代”,甚至“那几代”。南雁不是孤立的,她是蘩漪的后裔,从《致橡树》走来,那颗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就播种下来的女性解放的种子,经过社会主义中国几十年的制度培育,终于落在了美国这片最倡导平等自由的土地上,同时,也陷入了最可怕的“无物之阵”,从而触到了性别压迫的本质。南雁不是一个自觉的女权主义者,她要求的不是女权,而是人权,她顺着“人的解放”的路径出发,扎实地推进了“女性解放”的进程。同样,这篇小说也不是一篇自觉的女权主义小说,却在最坚实的生活基础上探讨了女权主义的核心命题。女权主义不在叙述和议论里,却在人物的行动中,正如小说探究生命意义的主题早已内化为人物的人生主题。这样的内化也成就了小说在艺术上最大的成功:它一直贴着人物的血肉写,最后穿透人物,并且随着人物飞了起来,挥动着沉重而坚定的翅膀。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4-29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23084
  • 日志数: 349
  • 建立时间: 2008-01-03
  • 更新时间: 2014-12-26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