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沃特豪斯與莎劇《暴風雨》

发布: 2017-1-26 19:53 | 作者: 葉揚



        沃特豪斯與莎劇《暴風雨》(John William Waterhouse and William Shakespeare’s The Tempest)
        日期:2016-07-09 作者:葉揚 來源:文匯報
         
        多年來,莎士比亞的劇本和十四行詩,自是平時教學和私下閑讀中常在案頭的功課,每次再讀有“四大悲劇”之稱的《哈姆雷特》、《奧塞羅》、《李爾王》和《麥克白》,都如對故人,而常有新的體會心得。步入耳順之年以後,卻越來越喜歡《暴風雨》了,每次展讀掩卷之後,心底都感覺到一種清明、淡遠的意境,跟讀那些風狂雨驟、高潮起伏的悲劇的感受很不一樣。這部五幕九場的傳奇劇,如今被學界普遍認為極有可能是莎翁獨立完成的收官之作。故事的背景是一座荒島,然而用劇中的一句臺詞來說,“這個島上充滿了各種聲音和悅耳的音樂。”蘇東坡《與侄論文書》云:“凡文字少小時須令氣象崢嶸,五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其實不是平淡,絢爛之極也。”就文字而言,《暴風雨》可以說是由絢爛歸於平淡。劇中人物的獨白、對話,包括在數量上居莎翁劇作之冠的多首歌曲,使用的詞匯大多源自從盎格羅-薩克遜時代傳下來的本土語言,很少使用在中古英語裡開始盛行的法語詞匯,然而這些本土詞匯在莎士比亞的魔杖下卻能收“點鐵成金”之效,讀來鏗鏘抑揚,極富音樂感。文字的音樂,也激發出作曲家的靈感,根據這部作品編寫的歌劇多達四十餘部,其中還不包括柴科夫斯基那首為許多聽眾所熟悉的交響詩。
        文藝復興前後,歐洲文人重新發現了亞里士多德的魅力,但丁在《神曲·地獄篇》第四章裡將之置諸哲學家之首。一五三一年,荷蘭學者伊拉斯謨主持出版了亞了亞里士多德的全集。亞里士多德討論悲劇的《詩學》一書,本來祗不過是他對悲劇進行考察後的一些客觀描述,到了十六世紀,此書卻逐漸被曲解成權威的指示。一五四五年,意大利批評家吉拉地·欽提奧首先提出其中所說的“太陽運行一周”指的是劇情在時間上必須於一天內完成。隨後,意大利作家卡斯泰爾韋特羅又添枝加葉,總結成了所謂的“三一律”,規定劇本創作必須遵守時間、地點和行動的一致:祗允許有一條單一的故事線索,劇情的完成限於一天之內,而且必須祗在一個地點發生。到了啟蒙時代,歐洲劇作家大多奉之為金科玉律。莎士比亞同代作家中,比他年長的菲利浦·錫德尼和比他年輕的本·瓊森已經遵守這種法則,可是在莎翁的劇本裡,唯有《暴風雨》和《錯中錯》符合這個在當時的歐洲尚未被普遍接受的模式。有人開玩笑說,莎士比亞好像是用這兩部作品在他的競爭對手面前露一手:你們那一套,我也能玩兒!
        以前介紹過出生於意大利的英國畫家沃特豪斯筆下的《奧德賽》。他另有很多幅油畫,以希臘神話、亞瑟王傳奇和莎翁劇作中的女性角色為題材,筆下的人物都出落得非常漂亮,可以說是西洋畫裡的一種“仕女圖”。這裡他所畫的,是劇本第一幕第二場開頭,米蘭達目睹海上的暴風雨,動了惻隱之心的情景。沃特豪斯一生曾三次以米蘭達為題作畫,這裡的一幅是他的暮年之作。原畫高九十八厘米,寬一百三十六厘米,於一九一六年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展出。一年以後,畫家就駕鶴西歸了。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