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我们的心从来都是明亮的

发布: 2018-8-16 19:41 | 作者: 林莽



        一
        
        1979年秋天的某个中午,我在赵登禹路上班的路上与北岛相遇,那时,北京城还很小,我们住的都不远。北岛住在新街口,我、江河、多多、黄锐都在赵登禹路一线上。北岛一如既往地穿着一件洗得褪色的蓝制服(那个时代我们都有相似的服装),打过招呼,他匆匆地拐进胡同,我急着去学校上课。那时他正忙碌于《今天》的出版、组稿与发行。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历史终于给了我们机会,使我们这代人能够把埋藏在心中十年之久的歌放声唱出来,而不致再遭到雷霆的处罚。”但生活的现实依旧有许多无形的压力,北岛、芒克勇敢地站在了《今天》的第一线上:“而今天,在血泊中升起黎明的今天……需要的是开放在人们内心深处的花朵……这一时代必将确立每个人生存的意义,并进一步加深人们对自由精神的理解……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尚且遥远,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讲,今天,只有今天!”我之所以引用《今天》创刊号《发刊词》上的话,是想说明,当时,作为《今天》开创者,是有清晰的认知和为之奋斗的信念与决心的。而他们遭遇了许多的困难与考验,但他们将对“遥远未来”的寄予变成了现实。
        在1978年到1980年,《今天》出版了9期,而后“今天文学研究会”《文学资料》出版了3期。在短短的十几个月的时间里,已经铸成了一个不可更改的事实:《今天》已经站在了当下中国文学的最前列,《今天》开启了一个时代文学与艺术的先河,引领了中国文学新时代的到来,彰显了一代人的自由精神,并唱出了自己内心的歌。
         “我们这代人能够把埋藏在心中十年之久的歌放声唱出来。而不致再遭到雷霆的处罚。”这句话同样说出了我的心愿。我一直关注着《今天》,从白洋淀插队六年回城,我那时保留和可以拿得出手的诗也就是几首,那时我的部分精力放在了绘画上。从60年代末开始的那十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准备期,因为现实生活对我们心灵的震荡,因为不甘心命运的沉沦,因为一批志同道合者的相互激励,我们这些人,成长和生活在政治的心中,一座古老的都城,它的红色宫墙和金色瓦顶透出昔日的辉煌,它灰色的街巷和灰色的人流,正经历着封闭的社会与禁锢文化的煎熬,我们在心灵的煎熬中成长,在对自由表达与语言艺术的奋争与追求中生存,在那个本是冰封的年代,我们并没有低下年轻的头颅。我青年时代就生活在那场中国近代史上名声昭著的“大革命” 中,是它为我们的生命定下了基调,怀疑和反抗一直伴随了我们那么多年。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北岛诗《回答》摘句  写于1976年4月
        
        二
        
        我记住了几个雕塑一样的形象,北岛为了伸张正义,走在长安街游行队伍的最前列;芒克在玉渊潭的露天朗诵会潇洒而激越的姿态;郭路生那件对襟黑棉袄下是一颗为了“神圣的人权”宁可成为“疯狗”的心。蔡其矫、冯亦代、牛汉等老一代诗人和艺术家给予的鼓励与帮助。当然,也有一些人因种种原因离开了,有些人半路加入进来。我是1979年秋天时才加入的,应该算是很晚了。
        记得第一次参加《今天》的活动是在紫竹院公园的草坪上。大家席地而坐,讨论了一些办刊的具体问题,那时有关部门已经发出责令停刊的警告。《今天》以文学期刊的身份立足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北京,已经做得有理有节,它的影响已经遍及全国,一棵文学的大树已经长成。
        《今天》是以诗歌为先导的文学刊物,两位主编都是诗人。
        《今天》的许多新诗作品都毫无疑义地成为了中国百年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北岛的《回答》,芒克的《天空》,舒婷的《致橡树》,食指的《相信未来》,江河的《纪念碑》,齐云的《无题》,方含的《謡曲》,顾城的《简历》等等。《今天》的诗歌是划时代的,它为中国诗歌打开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的诗歌站在了中国艺术变革的最前列。它走在了绘画、音乐、小说、话剧、电影等等的前面。当然同样站在前列的除了诗人,还有同属《今天》的史铁生、阿城、黄锐、曲磊磊、甘铁生等等画家和写小说的人。
        大约在十几年前,一家国外媒体采访我时问:作为同代诗人,你对北岛怎么看?我简单而直接地说:对北岛人与诗的认可,就是对我们这一代诗人的认可,就是对中国当代新诗的认可。北岛无疑是我们这一代诗人保持独立人格、追求文学艺术本质精神的一个象征。
        也是十几年前,食指、唐晓渡和我,三人在北京大学有过一次题为:中国先锋诗歌先驱者的讲座。记得当时我曾向台下一百多位听众提问:在座的同学哪位读过十首以上的北岛的诗?当时台下没有人回应。因为种种原因,那些年互联网还很不发达,中国书店里根本找不到他的诗集,北岛近乎成了一个象征性的符号,他的作品几乎无法读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广东新时代出版社出版他唯一的一本诗集《北岛诗选》,1990年末,被一个很权威的出版机构评为了百年百种图书中的一本,交由一家出版社再版,其他书几乎都出版了,但北岛那本诗集一直没有得到再版。因此,我们无法苛求后学者们,对北岛的诗只是在“道听途说”了。
        近些年,我记不清曾参加过多少次大大小小的诗歌朗诵会,那些不断被人们重复的篇章或缺少个性与艺术性的诗歌作品,经常让我变得“麻木不仁”。但在2012年,一次在山东参加一个高级中学举办的大型诗歌朗诵会,一位高中男生朗诵的北岛的《回答》,突然让我再次有了振聋发聩的感受。北岛作为一个时代的立言者,他对那个时代的责问,已经不可更改地进入了中国的文化历史中。
        当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北岛和同伴们骑着自行车,将《今天》贴在北京的街头和大学的校园里。当一些人面对压力退出了《今天》编辑部,但北岛和芒克坚守了下来。他们提出了《今天》是一本坚持文学独立旗帜,承担文学大义的刊物。《今天》为上世纪八十年中国那场文学的革命,起到了旗帜般的引领作用。
        从创办《今天》到现在,北岛和芒克作为诗人的价值是无法替代的,作为一个中国新诗和文学的倡导者,他们的贡献也是无人能够替代的。
        
        你看到了吗
        你看到阳光中的那棵向日葵了吗
        你看它,它没有低下头
        而是把头转向身后
        它把头转了过去
        就好像是为了一口咬断
        那套在它脖子上的
        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
        你看到了吗
        你看到那棵昂着头
        怒视着太阳的向日葵了吗
        
         ——芒克诗《阳光中的向日葵》摘句  写于1983年
        
        
        三
        
        2010年,我到韩国首尔参加国际笔会,与分别多年的北岛相遇,那晚我们谈到许多人与事,谈到他关心和想念的蔡其矫、牛汉、谢冕先生以及食指等师长及朋友,那种想念和关心之情是由衷的。那天,他送了我一本刚刚由香港出版的散文集《城门开》,我几乎在那一晚读完了那本书,他对青少年时代记忆中的北京生活的回忆,引发了我许多的共鸣,他在字里行间散发出来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真情,也让我多次掩卷沉思。这些对时代,对文化,对一代人的心灵的记述,也是自我救赎历程的某种呈现。
        1980年刚刚走出了“文革”阴影的中国,依旧是纷杂而凌乱的,各种政治势力的纠结并不清晰,对于我们这些历经那些年的社会动荡,而彻底不再相信谎言的一代人,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表达,如何完成好自己?
        以诗歌和文学为主旨的《今天》出版了9期后被迫停刊,以“今天文学研究会”《文学资料》方式出版了三期,也无法延续。那一段,《今天》每月第一个周六晚有个定期的“作品讨论会”,大家交流读书心得,读诗,有时也跳舞。后来《今天》文学活动和出刊受阻,为了取得合法身份,成立了“今天文学研究会”,但《今天》依旧无法取得合法身份,“研究会”也无疾而终。“作品讨论会”虽在继续,后来人就多而杂了。有时也有一些外省的朋友前来拜访,记得一次长春诗人曲有源来了,他小心而神秘地讲述自己的一些事,他的一本要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诗集刚刚被叫停,他感到了一种危机。果然回到长春他就身陷囫囵。那还是个危机四伏的年代,因诗、因言获罪是司空见惯的事,“今天文学研究会”成员二十几人的名单也上了内刊“大参考”,成为被监督和特别关注的对象。月初的文学聚会也逐渐改变了性质, 1981年的夏天,我就很少再参加在赵南家的活动了。后来赵南也因此遭难。
        回想文革中北京 “地下文学” 的历史,并不像现在某些描述者所神秘化的那样。我们在有限的认知与思考中蜗行徐步,我们在社会、家庭限定的窄小空间里摸索、寻求。面对那个强大的壁垒,我们心中一直没有屈服,我们的脚步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是时代的熊熊火光,将我们的身影投射到时代的屏幕上,直到现在,我们依然背负着责任前行。
        在写这篇短文的时候,得到老友甘铁生离世的消息,曾经的《今天》的同仁们都已年在古稀,时间一晃过去几十年,许多朋友星散于世,一些人永远地离开了这个繁杂而动荡的世界,但《今天》的精神没有失去,它依然凝聚着我们的生命中最真挚的寄予。我在写给甘铁生的悼诗中有这样的句子:“……那片荒草/如同四处弥漫的政治谎言一样/掩去真象/让人们看不到本真的面貌//……我知道你从来没有相信过/那些比草木更为芜杂的谎言/你用戏谑和爽朗的大笑完成了某种救赎/日子真快啊/一晃竟已经过了几十年//……阴雨绵绵  荒草还在生长/但我们的心从来都是明亮的”。
        人类为自由而进行的斗争永远没有胜利过,人类为文化而进行的斗争永远没有停止过。
        《今天》40年了,作为一本代表着一代人文化精神与自由意志的民间期刊,它是不朽的。
        
        2018年7月25日
        
        林莽简介:
        林莽原名张建中,1949年11月7日生于河北徐水。在北京读小学和中学。1969年到白洋淀(安新县北何庄)插队,同年开始诗歌的写作,“白洋淀诗歌群落”主要成员。1974年底回到北京,先后在中学和大学工作,后任职于中华文学基金会文学部和《诗刊》编辑部。曾参加“今天文学研究会”和“幸存者诗歌俱乐部”。
        出版过诗集、诗文合集、诗画集11部。编辑和主编诗歌选集、专辑几十种。撰写诗歌评论和序言等百余篇。绘画作品多次入选画展,举办个展3次。
        现为诗歌理论研究刊物《诗探索》作品卷主编。
         
         
        以下诗稿请交北岛审定是否刊发。
        
        林莽诗9首
        
        立秋•读沃尔科特
        
        一部《白鹭》为一个诗人画上了句号
        和我现在年龄相同时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在八十岁  在生命的秋天
        拥有了他保持荣耀的收官之作
        
        因为对诗歌的爱  而放弃
        因为不忍心伤害  而挥手的道别
        让我看到了一个诗人赤诚的情怀
        
        白鹭  多么轻盈的名字
        天使般地飞过山河与岁月
        为遗憾  也为逝去了的纪念
        爱不可重建  但美的所求凝聚
        结为秋山之巅五彩斑斓的火焰
        
        也许是一种巧合
        在壬辰年立秋 
        这个暴雨与飓风成灾的夏日
        酷暑仍在大地上徘徊
        我从另一片大陆归来
        曾经染色的白发渐渐呈现出它的本色
        与立秋的暗合
        让我有一种心安理得的坦然
        这时  我看见白鹭在飞
        “它们像天使 / 突然升起、飞行,然后再次落下”
        
        丝丝的银色  如月光  
        如秋霜  如芦花的白
        是岁月  是生命  
        是时间流水漂洗的纯净与明亮
        
        在立秋时节  
        与一位大师的相遇
        隔着二十个春秋的门槛
        我梳理以往和稀疏的白发
        为美丽的飞行  登高而望
        
        2012年8月11日
        
        注:德里克•沃尔科特1992年62岁获诺贝尔奖,2011年80岁的收官之作《白鹭》获艾略特奖。他是一位集荷兰、非洲和英国血脉与传统于一身的诗人、画家和戏剧家。诗句引自《白鹭》第六首(肖学周译)。
        
          
        我的车位前曾有一棵樱花树
        
        春风掠过时我漫不经心
        层叠于枝干上的花朵轻轻地颤动
        我打着发动机
        车退向一棵刚刚长出叶芽的小小银杏树
        初春  有着一年中最新的事物
        
        而后便是夏日飞临
        掩去北方短暂的春日
        
        而后便是秋风和冬雪
        许多计划随着时间流逝
        曾经潜在的希望也已无法落到实处
        
        转过年来的春风中
        我突然惊觉  我车位前的那棵樱花树
        不知什么时候已不翼而飞
        
        四处春意盎然
        而曾在我面前的  这丰盈而充溢的美色
        何时化作了一缕飘飞的青烟
        那棵我车位前走失的樱花树
        看见过我春日的倦怠和心不在焉
        生活  一些无端的失落
        也许无需再找到它的归宿与理由
        
        春风掠过时
        我转动方向盘  车徐徐向前
        生活又进入了新的一天
        
        2015年7月3日

21/212>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