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普通人都懂的量子和量子纠缠

发布: 2017-6-02 10:08 | 作者: 谢侯之



        这一篇科普笔记文章,不同于博客其它文字。起因于一段时间,朋友对量子、量子纠缠好奇的询问。于是生了念头,用浅显文字,让普通人搞懂量子,搞懂双光子干涉、量子纠缠等诡异现象。此事始于2016年初,后因事辍笔,近月有闲暇,方得以完成。内中技术部分,曾就教史砚华教授。特铭谢于此。

        杨做了个双缝实验
        1807年,有个英国人,叫托马斯·杨(Thomas Young,1773-1829)。他用针在纸上戳两个洞,把眼凑到两个洞上,对了光源看。他看到了两个带条纹的同心圆圈。圆圈相交,一圈明一圈暗,很好看。他又拿了纸,对了太阳看。他发现,如果把俩洞间的距离弄小些,小到200微米以下,他看到的同心圆圈是彩色的,很是美丽。
        这两套圆圈,像是两个水波圈泛起的波纹。由此,人们想到光可能是一种波。明暗条纹是波的干涉相加和干涉相消的结果。
        后来,人们发现光的确是波。它有波长,有频率。波长频率不同产生不同颜色。后来还知道,波长频率不同还产生许多看不见的光,比如紫外线,比如红外线。
        杨的这个实验,许多人都去做。一个世纪以来,竟被人们做了无数回。到后来,已经走了样。纸上不再戳俩洞,而是开两道狭缝。也不用眼睛,点根儿蜡烛放到一黑纸后面,黑纸上戳一洞,光从小洞透出来,叫做点光源。到了现代,则是用上了激光。点光源后面,放张开了两道缝的纸。点光源位置放两缝中间,不偏不倚。双缝纸的后面再放一个纸屏。纸屏上出现的是一排一明一暗的条纹图案。
        因为后来都用双缝,简单叫成了杨氏双缝(young's double-slit)。这个光照双缝,就是现代量子力学里面,大名鼎鼎的杨氏双缝实验。
         
        杨氏双缝实验:点光源a处发出的波,经b、c双缝生成两个波,两个波在屏F形成干涉条纹

        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告诉我们什么 是量子
        1900年,德国人普朗克(Max Carl Ernst Ludwig Planck,1858-1947)坐那儿,想着去计算黑体中的能量辐射。当然这挺难的。
        黑体说的是某种黑匣子。黑体能量辐射研究的是从黑体里发出来的电磁辐射。那时,人们已经有两个算黑体能量辐射的公式。一个从统计力学角度,一个从麦克斯韦电磁辐射角度。但这两个公式,都只弄对了一半。一个适合低频,一个适合高频。没有一个高低频都适合的公式。
        普朗克不做实验,纯粹凭脑瓜子计算。他很有本事,坐那儿硬凑。结果叫他凑出来一个经验性的黑体辐射公式。它在低频高频都适合。
        这公式人们叫它普朗克公式。用他这公式算出来的结果和实验数据惊人地相符。
        可是普朗克不懂这是为什么。他企图搞清这公式的物理意义。他引进几率,引进熵。但还不够。后来,他忽然有了猜想,“光波能量可能是正比于其频率的倍数”。于是他试着写下公式:
        E = nhν
        这公式说的是:光波的能量E,等于n倍的光波频率ν,再乘上一个常数h。
        倍数n是1到∞间的正整数。h是常量。公式中设常量,通常是为在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拉近乎的。
        但在方程建立的过程中,普朗克发现他必须假定,“光波能量只能取某种最小值的整数倍”。换句话说,“光波能量的取值不能是连续的”。
        这是个很关键的领悟。
        普朗克于是去掉n倍参数,给出这个光波最小能量值的计算公式。这是个大名鼎鼎的公式:
        E = hν
        这公式说的是:光波能量的最小可取值E,等于光波频率ν乘上一个常数h。h后来被实验精确计算出,为6.626x10-34焦耳秒,称为普朗克常数。
        这个E,光波能量的最小可取值,就是大名鼎鼎的“光量子”。
        普朗克文章写于1900年的12月14日,历史学家定这一天,为量子物理的起源。
        实际上,名字是普朗克起的(普把这个最小可取值叫能量子,后人简称量子),但明确给出光量子(光子)概念的,不是普朗克,应该是坐在伯尔尼瑞士专利局里的小职员爱因斯坦。
        1905年,爱因斯坦呆在伯尔尼专利局办公室里,不去管专利,却去研究光电现象。
        那时,人们刚发现了光电效应。光照到金属上,能从金属表面打出电子来。
        在这个光电效应中,不是光越强,打出电子所带的能量(动能)就越高。是光的频率,决定了能不能打出电子,决定了打出电子所带能量的高低。光如果虽然很强,可是频率很低,会根本打不出电子来。人们当时觉得这事儿挺怪。
        爱因斯坦是第一个,把光电效应现象跟普朗克的能量公式扯上关系的人。普朗克的最小能量取值公式
        E = hν
        中,能量E和频率ν成正比。这就成功解释了在光电效应中,频率越高,打出电子所带能量就越大。
        光打出来了电子,爱因斯坦意识到,这应该是两个粒子间的作用。打出的电子是挣脱了金属表面的束缚“逃逸”出来的,这逃逸需要能量。另外,电子自己还带了动能出来,所以整个过程涉及两部分能量。爱因斯坦于是进一步给出一个公式:
         
        这个式子是说:光子的全部能量hν,变成了电子所带动能普通人都懂的量子和量子纠缠+电子逃逸时花费掉的能量w。
        爱因斯坦为这个公式,得了个诺贝尔奖。而他后来名声震赫的相对论,倒没得诺奖。
        对这公式的意象解读,有非常的意义。爱因斯坦在这里,把光电效应处理成两个粒子间的作用。一个粒子(光子)把它全部能量,给了另一个粒子(电子),自己“湮灭”。而那个电子,自己拿一部分能量用于逃跑(逃逸出金属表面),另一部分能量变成动能自己拿着。爱因斯坦判断,光电效应中一个光子给予一个电子的能量,与黑体辐射中普朗克定义的最小光能量hν是一回事。后来实验证实,光电效应中测量到的h值与从黑体辐射计算出的普朗克常数惊人的一致。
        于是,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告诉我们,光的最小能量值不可再分。光能量在宇宙间不是连续的。光以这个最小值为单位存在。
        这个最小单位前面说过,被称为“光量子”,后来简称“光子”。
        爱因斯坦使我们对光有了一个全新认识。光以光子的形式诞生于光源,光以光子的形式把能量给予光电子而湮灭。光子到底是什么呢?是粒子?是波?在这里它似乎更像粒子,因为它不可再分。世界上没有任何人,任何物可以把光子一分为二。然而,光子又应该是波,因为我们无法忘记它美丽的干涉条纹。
        在爱因斯坦1905年的论文中,爱因斯坦没有把“光子”写成“光子”(photon)。他用了一个奇怪的名字“Strahlenbündel”(德文:放射束或照射束)来阐述“光子”的概念。这词儿被译成英文叫“bundle of ray”(光线束,或光线团)。这个词儿,感觉似乎真实表达了老爱的原意。在爱因斯坦的思想深处,其实光子概念仍然是在电磁场范畴内:光波(照爱因斯坦的感觉,还仍然是某种电磁波)是由大量一团一团的独立子波组成。每一子波从一个点状子源诞生,且独立传播。因此,光是不连续的。这违反麦克斯韦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描述电场和磁场的一套方程组。在麦克斯韦那里,光波是麦氏方程的解,而麦氏方程属二阶微分线性方程,其解是连续的。

71/71234567>

最新评论

删除 引用 风正淳   post at 2017-6-08 22:04:13
大赞!谢谢!

查看全部评论……(共1条)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