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出家思想探微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4-03 17:59:18

查看( 324 ) / 评论( 11 )
.



作者:(缺)




    1918年,即五四运动的前一年,中国现代艺术先驱李叔同突然告别任教六载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出家受戒为僧,在当时的知识界、文化界颇引起一番震动。李叔同之出家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他选择的道路完全不同于五四知识分子的狂飙突进,也与现代新儒家重建文化道统的努力方向有所差异,但是,他却以一种看似平淡的方式,在佛教艺苑栽出奇葩,为中国人的审美经验奉献出新质,又以毕生心血推动佛教复兴,言传身教,为尽显颓势的近世佛教输入积极的文化力量。可以说,作为僧人的弘一大师,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影响,虽不如作为艺术家的李叔同那般显而易见,却可能更为深刻、长远。当前学界对弘一大师在佛学思想方面的成就已有较多评述,但是,对李叔同出家事件的研究,却大多围绕其弃世缘由而展开,尚无单纯以思想描述为目的的论著出现。本文无意加入揣测李叔同出家动机的行列,而是本着治史的态度,考察、描述其出家前后的思想转变,比较、辨析其思想内容与中国传统文人的同异,从而为清理弘一大师精神遗产、揭示民国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做出一些实质性的工作。





.

TAG:

清水江边有个罗汉坡 清水江 发布于2010-04-03 18:08:15
一、以人文主义传统为起点
[size=10.5pt].










    1912年,李叔同应浙一师校长经亨颐之邀,赴杭任该校音乐与美术教师。他刚到杭州不久,便与姜丹书、夏丏尊两位好友同游西湖,并为此次出游写下游记一篇,从中可以管窥他当时的思想面貌:


    壬子七月,予重来杭州,客师范学舍。残暑未歇,庭树肇秋,高楼当风,竟夕寂坐。越六日,偕姜、夏二先生游西湖。于时晚晖落红,暮山被紫……颇涉遐想,因忆旧游。曩岁来杭,故旧交集……岁月如流,倏逾九稔。生者流离,逝者不作,坠欢莫拾,酒痕在衣。刘孝标云:“魂魄一去,将同秋草。”吾生渺茫,可喟然感矣。[1]13


    这里莹然呈现于世人面前的,是一颗极敏感的心。其所深深感喟的,乃是时令之迁逝,以及与之俱来的生命之凋零。与千余年来许多悲秋伤春的文人士大夫一样,面对良辰美景的李叔同,并不止于单纯的欣赏,而是用回忆把自己置入感时叹逝的境地。可以看出,此时的李叔同,对生命现象是极珍爱却也极无奈的。


    写于两年后的五言律诗《题梦仙花卉横幅》,也寄托了与之相类似的情思:


[size=10.5pt]
[size=10.5pt]     人生如梦耳,哀乐到心头。
[size=10.5pt]     洒剩两行泪,吟成一夕秋。
[size=10.5pt]     慈云渺天末,明月下南楼。
[size=10.5pt]     寿世无长物,丹青片羽留。[2]46




    此诗借哀悼许幻园亡妻宋贞之作意,表达对人生苦短的感叹。叹生命之短促易逝是中国诗的一大传统,如汉末曹操《短歌行》所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不过,把人生的转瞬即逝比喻成梦,却是一个佛教命题。弘一大师多年后手书的明代蕅益智旭万古是非浑短梦一偈,便把无限绵延的时间喻为短梦,以此说明法空。李叔同此时所写人生如梦,虽没有直接的佛教寄寓,却已显示出佛教空观思想的某些影响。结尾一句寿世无长物,丹青片羽留,多少流露出李叔同对生命借助艺术载体而留存后世之价值的肯认,这种世俗的人文主义价值观倒是与佛教空观颇有不同。弘一大师晚年诗曰:扩大劫来,一时一刻皆梦中。破尽无明,大觉能仁,如是乃为梦醒汉,如是乃名无上尊。”[2]186那是说,如梦人生一切都当勘破,连片羽都不必留存。可见,出家前后,李叔同的生命价值观经历了从转向(或妙有)的变化,而此时尚处于将变而未变的那个点上。


    再看下面三首作于浙一师的歌词:




                                


    西风乍起黄叶飘,日夕疏林杪。花事匆匆,梦影迢迢,零落凭谁吊?镜里朱颜,愁边白发,光阴暗催人老。纵有千金,纵有千金,千金难买年少![2]140




                                



    纷纷,纷纷,纷纷,纷纷;纷纷,纷纷,纷纷,纷纷。惟落花委地无言兮,化作泥尘。寂寂,寂寂,寂寂,寂寂;寂寂,寂寂,寂寂,寂寂。何春光长逝不归兮,永绝消息。忆春风之日暄,芳菲菲以争妍。既垂荣以发秀,倏节易而时迁。春残。览落红之辞枝兮,伤花事其阑珊。已矣,春秋其代序以递嬗兮,俯念迟暮。荣枯不须臾,盛衰有常数。人生之浮华若朝露兮,泉壤兴衰。朱华易消歇,青春不再来。[2]174





                                


    看今朝树色青青,奈明朝落叶凋零。看今朝花开灼灼,奈明朝落红飘泊。惟春与秋其代序兮,感岁月之不居。老冉冉以将至,伤青春其长逝。[2]139








    三首歌词的体例虽大不相同,其基本诗思却是一致的,即感物叹逝以抒情。前两首的内容是典型的悲秋伤春,除句式上比同类型的古诗略为自由以外,创作的目的和方法都没有越出人文主义传统的美学套路。中国美学史上,抒情诗与儒家人文主义传统密切相关,而与重感知重体悟的佛禅传统分属不同的美学系统,后者往往是偏于自然主义乃至现象主义一路的。具体地说,抒情诗因感叹生命易逝而抒情,其根柢在于对今生今世个体性命的执着,所谓悲秋,所谓伤春,只是引起悲叹情绪的一种手段,这与佛禅境界中不以个体性命去留为挂碍的节情态度有很大区别。


    悲秋传统可上溯自战国时代的《楚辞》,宋玉《九辨》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语汇在历代诗文中被反复引用,李叔同的《悲秋》显然在有意接续这一传统。同样,在他的《落花》与《长逝》中,春秋其代序以递嬗兮,俯念迟暮惟春与秋其代序兮这样的句子,也是有意模仿屈原《离骚》的名句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从而在对古典资源的援引中取得所抒情感的饱满与深厚。


    为进一步明确此种诗思与佛教思想的区别,可举弘一大师晚年所写的歌词略作比较:


                                    山


    近观山色苍然青,其色如蓝。远观山色郁然翠,如蓝成靛。山色非变,山色如故,目力有长短。由近渐远,易青为翠;自远渐近,易翠为青。时常更换,是由缘会。幻相现前,非唯翠幻,而青亦幻。是幻,是幻,万法皆然。[2]181



                              



   庭中百合花开。昼有香,香淡如;入夜来,香乃烈。鼻观是一,何以昼夜浓淡有殊别?白昼众喧动,纷纷俗务萦。目视色,耳听声,鼻观之力,分于耳目丧其灵。心清闻妙香,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古训好参详。[2]183




    这两首歌词同样以自然景物入诗,诗思却仅限于观想,全无抒情可言。前一首把山色看作因缘聚合而成的幻相,以此证悟万法皆幻的佛理;后一首同样视花香为现象,用以说明凝聚心识方可获取清净自性的古训。前述那种一去不复返的绵延时间意识和个我生命感喟在此已无迹可寻,唯余一片涤尽尘劳的静谧与空灵,这,才是佛的境界。


    简言之,处于思想转变前夕的浙一师教师李叔同,在对待生命的基本态度上,是持守人文主义立场的。










.



清水江边有个罗汉坡 清水江 发布于2010-04-03 18:17:56
二、新的信息
.








    李叔同在信仰上转向佛教,自有其思想铺垫。他曾说:


    当民国二年夏天的时候,我曾在西湖的广化寺里面住了好几天……当时我住在里面的时候,有时也曾到出家人所住的地方去看看,心里却感觉得很有意思呢!曾有一次,学校里有一位名人来演讲。那时,我和夏丏尊居士两人,却出门躲避而到湖心亭上去吃茶了。当时夏丏尊曾对我说:‘像我们这种人,出家做和尚倒是很好的。’那时候我听到这句话,就觉得很有意思,这可以说是我后来出家的一个远因了。[1]17


    看来,就在李叔同写着那些慨叹人生短暂无常的抒情诗篇的时候,他就已经对出家人了脱生死的平静生活心向往之了。或许,文人和僧侣的精神世界,原就只一纸之隔,只待机缘相契,便能破尽世相差别,使人文主义理想向着清净佛地迅速转化。

       1914年,国学大师马一浮倡议同道在杭州成立了以入佛知见、圆悟自心为宗,转化含识、同证法界为趣”[3]863的民间佛学研究组织般若学会,李叔同与其他一些浙一师师生也都欣然加入。这无疑是李叔同接触佛教思想的一大机缘。1916年年底,李叔同因身体原因赴虎跑大慈寺断食,近距离接触了出家人的真实生活,深受感化,遂坚定了向佛之心。1917年下半年,李叔同开始发心吃素。这一年,他还特意拜会了故友马一浮,与之讨论佛教哲学,并从马一浮处取得一些佛经回去研读。1918年正月,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大慈寺皈依,并于当年夏天出家为僧。

    从事情经过来看,马一浮对当时李叔同的思想产生过重大影响。丰子恺曾回忆说:他(按:指弘一大师)自己对我说:他的学佛是受马一浮先生指示的。”[4]150关于李叔同与马一浮在会晤中所谈论的佛学话题,笔者目前所掌握的资料仅限于丰子恺的回忆文章《陋巷》:我其实全然听不懂他们的话,只是断片地听到什么楞严圆觉等名词,又有一个英语‘philosophy(哲学)出现在他们的谈话中。”[5]202另外,弘一大师自述在冬天的时候,我即请了许多经,如《普贤行愿品》、《楞严经》、《大乘起信论》等很多的佛经”[1]17,这些经可能即是从马一浮处借得的。《楞严经》《圆觉经》《大乘起信论》都是属于大乘晚期如来藏真常唯心一系的作品,而《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原为《四十华严》的标题,后亦用来专指其最后一卷)虽属早出,但它强调主体自由之佛境界与融通一切法之整体的法界,与如来藏思想实有相通之处,后经中国佛教徒造论,终于形成一导归真常义之大教宗——华严宗。马一浮在哲学上特重心性论,其思想特色便是以心性本源的一如来统摄儒释道三教,以取得中国文化诸种面相的圆融,因此,真常唯心思想在马的理论体系中实具有特别崇高的地位。如果认为马一浮与李叔同的谈佛论道主要围绕佛教唯心哲学展开,应该不至与事实有太大出入。不过很显然的是,后来弘一大师的佛学思想虽以华严为境,却对其唯心论哲学作了某种方式的转化,此是后话,留待下文再表。

    无论马一浮给李叔同以怎样的佛理启示,这一时期李叔同思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遽变,则是无需辩驳的事实。下面这首作于1913——1917年之间的歌词,表现出与前引抒情诗大不相同的美学风味:



                                     归燕

    几日东风过寒食,秋来花事已阑珊。疏林寂寂双燕飞,低回软语语呢喃:呢喃,呢喃,呢喃,呢喃。雕梁春去梦如烟,绿芜庭院罢鼓弦,乌衣门巷捐秋扇,树杪斜阳淡欲眠。天涯芳草离亭晚,不如归去归故山,故山隐约苍漫漫。呢喃,呢喃,呢喃,呢喃,不如归去归故山。[2]156



    在这些诗句里,因感物叹逝而起的忧伤沉郁的情怀已经不存在了,前三句虽布满自然景象,却没有一个可以起兴的时间点(如悲秋时秋的固定节令),一切自然物都被置于春去秋来的循环时序之中,以证明世俗生命的空幻如烟。雕梁春去梦如烟,绿芜庭院罢鼓弦,乌衣门巷捐秋扇,接连调用古诗文中的意象典故来说明盛极而衰的轮回之无奈,又紧接一句树杪斜阳淡欲眠来看淡、看空这一切。随后,诗的主旨出场了:不如归去归故山,故山隐约苍漫漫。此与东晋陶潜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盛唐王维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的山水田园诗意正一脉相承;而诗句的语气也与陶潜《归去来兮辞》的首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相仿佛。这表露出李叔同的思想意识正在向亲和自然的归隐传统靠拢。

再看同期的《天风》:



                                   

    云滃滃,云滃滃,拥高峰。气葱葱,气葱葱,极巃嵸。苍耸耸,苍耸耸,凌绝顶,侧足缥缈乘天风。咳唾生明珠,吐气嘘长虹。俯视培塿之垒垒,烟斑黛影半昏蒙。仰观寥廓之明明,天风回碧空。
天风荡吾心魄兮,绝于尘埃之外,游神太虚。天风振吾衣袂兮,超于万物之表,与世长遗。


                           二

    莽洋洋,莽洋洋,浮巨溟。纷矇矇,纷矇矇,接苍穹。浪汹汹,浪汹汹,攒芒锋,扬泄汗漫乘天风。散发粲云霞,长啸惊蛟龙。俯视积流之茫茫,百川回渎齐朝宗。仰观寥廓之明明,天风回碧空。
    天风荡吾心魄兮,绝于尘埃之外,游神太虚。天风振吾衣袂兮,超于万物之表,与世长遗。[2]168


    这是一首典型道教传统的游仙诗,想象雄伟瑰奇,尽是咳唾生明珠,吐气嘘长虹”“散发粲云霞,长啸惊蛟龙的仙趣。丰子恺和夏丏尊曾各自在回忆文章中提到李叔同喜读道家书的事实。[1]不过,并无直接证据表明李叔同对羽化成仙的神仙方术产生过大的兴趣,与其说他是在向往神通无碍的仙客生活,不如说只是借穷极的想象抒隐逸之怀。绝尘于尘埃之外……超于万物之表,与世长遗云云,与《归燕》的旨趣大致相同。

    下面两首歌词亦带来类似的消息:



                                 幽居

   唯空谷寂寂,有幽人抱贞独。时逍遥以徜徉,在山之麓。抚磐石以为床,翳长林以为屋。眇万物而达观,可以养足。
   唯清溪沉沉,有幽人怀灵芬。时逍遥以徜徉,在水之滨。扬素波以濯足,临清流以低吟。睇天宇之廓寥,可以养真。[2]164



                                 幽人

    深山之麓,三椽老茅屋,中有幽人抱贞独。当风且振衣,临流可濯足。放高歌震空谷:呜,呜,呜,呜,呜,呜!浊世泥途污,浊世泥途污。道孤,道孤;行殊,行殊。吾与天为徒,吾与天为徒。[2]166



    两首诗的语言和内容都非常接近。其振衣”“濯足的语典,出自西晋左思的名句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其内容也同样表达了欲出尘离世、独自归隐山林的方外之志。所谓吾以天为徒,便是尊天道为师,向自然回归。但注意,这里的自然主义内涵并不十分纯粹,抱贞独”“怀灵芬”“浊世泥途污等表述,在思想上属于屈原式的道德主义。换言之,李叔同的山林之志并非只是对天地大美的钟情,在此之外,尚伴有一定程度的道德层面的追求。














.
清水江边有个罗汉坡 清水江 发布于2010-04-03 18:27:25
[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    在[size=10.5pt]1916[size=10.5pt]年秋入虎跑断食以前,李叔同还写有一首颇具佛趣的四言小诗:



[size=10.5pt]题陈师曾荷花小幅

[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   师曾画荷花,昔藏余家,癸丑之秋,以贻听泉先生同学。今再展玩,为缀小词。时余将入山坐禅,[size=10.5pt][size=10.5pt]慧业[size=10.5pt][size=10.5pt]云云,以美荷花,亦以是自劭也。丙辰寒露。[size=10.5pt]一花一叶,孤芳自洁。昏波不染,成就慧业。[size=10.5pt][2]47

[size=10.5pt]

[size=10.5pt]    从“余将入山坐禅”的题记看,他“断食”的目的显然并不仅仅是休养生息,更带有宗教目的。诗中“一花一叶”“染”“慧业”等词,均已显出浓郁的佛教旨趣,尽管“孤芳自洁”的寓意仍属儒家比德传统。可以断言,李叔同之寻求归隐,并不似庄周、陶渊明般仅以归向山水田园为单纯目标,他的理想有自然主义的成分,甚至不乏道德内涵,但究其根底,却是对终极的彼岸世界的渴慕。且看这首饱含宗教情感的歌诗:



[size=10.5pt]

[size=10.5pt]朝阳

[size=10.5pt]


[size=10.5pt]   观朝阳耀灵东方兮,灿庄严伟大之荣光。彼长眠之空暗暗兮,流绛彩以辉煌。[size=10.5pt]
[size=10.5pt]   观朝阳耀灵东方兮,灿庄严伟大之荣光。彼瞑想之海沉沉兮,荡金波以飞扬。[size=10.5pt]
[size=10.5pt]   惟神,惟神,惟神!创造世界,创造万物,锡予光明,锡予幸福无疆。观朝阳耀灵东方兮,感神恩之久长。[size=10.5pt][2]171

[size=10.5pt]

[size=10.5pt]   前半是对朝阳东升之辉煌景象的描绘,后半笔锋一转,联想到大自然的存在根据——神明,并进而对其展开赞叹与感恩。注意,此处李叔同所尊崇的,并非佛陀或菩萨,而是一个“创造世界,创造万物”的“神”。佛教并未吸纳印度教的创世神话,佛仅是世间的觉者,即便佛的法身也只是超越于物质世界的智慧的本体,不涉及创世说。诗中创世神的观念,以及对神“感恩”的提法,倒是更接近于西方基督教。
[size=10.5pt]据李叔同《断食日志》记载,他的断食活动伴有日本天理教的仪文祝颂活动:

[size=10.5pt]   十一月廿二日[size=10.5pt],决定断食。祷诸大神之前,神诏断食,故决定之。[size=10.5pt]
[size=10.5pt]   改自明日起断食,奉神诏也。[size=10.5pt]
[size=10.5pt]   是晚感谢神恩,誓必皈依。[size=10.5pt]
[size=10.5pt]   暗记诵《神乐歌序章》。[size=10.5pt]
[size=10.5pt]   敬抄《御神乐歌》二页,暗记诵一、二、三下目。[size=10.5pt]
[size=10.5pt]   是日午后出山门散步,诵《神乐歌》,甚愉快。入山以来,此为愉快之第一日矣。敬抄《神乐歌》七页,暗记诵四、五下目。[size=10.5pt]
[size=10.5pt]   到菜圃诵《御神乐歌》。[size=10.5pt]……[size=10.5pt]今日抄《御神乐歌》五页,暗记诵六下目。[size=10.5pt]
[size=10.5pt]   坐菜圃小屋诵《神乐歌》,今日暗记诵七下目,敬抄《神乐歌》八页。[size=10.5pt][1]13-16[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   虽然李叔同在佛教寺院中断食,期间也常诵读佛经、临摹佛像、观览《释迦如来应化事迹图》,但其进行断食的每一个具体步骤,却都是在天理教的仪文指导下进行的。其中尤以这句话至关重要:“是晚感谢神恩,誓必皈依。”李叔同皈依的是佛教,感谢的却是“神恩”,这告诉我们,在李叔同深入学佛以前,他的思想是神佛合一的,他把佛就当成了其他宗教所尊崇的神。林子青指出:“大师在入佛之前,曾一度信过日本天理教,似系受其日籍夫人之影响,此为以前所未知。据日本学者滨一卫考证,她归日后成为天理教信徒云。”[size=10.5pt][6]94[size=10.5pt]天理教是日本近现代最有影响的宗教之一,[size=10.5pt]1838[size=10.5pt]年,天理教教祖中山美伎自称得到创造主天理欧诺弥格多的启示:“吾乃宇宙元神、万界真神,此宅院因有元始因缘,今为拯救人类而降临世间。欲将美伎做吾神龛。”乃以拯救世界、给予人类康乐生活为宗旨开宗立教。不难发现,天理教“创造主”“天理”“启示”“拯救”“真神降临世间”等核心观念,都与基督教教理极其相似,而与佛教教旨大异其趣。《朝阳》中那个“创造世界,创造万物”的“神”,很可能是一个被泛化地理解成佛菩萨的天理教“真神”。

[size=10.5pt]   循着这一思路,李叔同下列诗歌中的神秘主义取向就可以得到解释了:

[size=10.5pt]月

[size=10.5pt]


[size=10.5pt]   仰碧空明明,朗月悬太清。瞰下界扰扰,尘欲迷中道!惟愿灵光普万方,荡涤垢滓扬芬芳。虚渺无极,圣洁神秘,灵光常仰望![size=10.5pt]
[size=10.5pt]   仰碧空明明,朗月悬太清。瞰下界暗暗,世路多愁叹!惟愿灵光普万方,披除痛苦散清凉。虚渺无极,圣洁神秘,灵光常仰望![size=10.5pt][2]175
[size=10.5pt]

[size=10.5pt]晚钟

[size=10.5pt]


[size=10.5pt]大地沉沉落日眠,平墟漠漠晚烟残。幽鸟不鸣暮色起,万籁俱寂丛林寒。浩荡飘风起天杪,摇曳钟[size=10.5pt][size=10.5pt]出尘表。绵绵灵响彻心弦,[size=10.5pt]眑眑[size=10.5pt]幽思凝冥杳。众生病苦谁扶持?尘网颠倒泥涂污。惟神悯恤敷大德,拯吾罪过成正觉。誓心稽首永皈依,瞑瞑入定陈虔祈。倏忽光明烛太虚,云端彷佛天门破。庄严七宝迷氤氲,瑶华翠羽垂缤纷。浴灵光兮朝圣真,拜手承神恩!仰天衢兮瞻慈云,忽现忽若隐。钟声沉暮天,神恩永存在。神之恩,大无外。[size=10.5pt][2]177
[size=10.5pt]
[size=10.5pt]    这两首诗将神秘宗教体验和佛教观念糅合一处,在思想表达上极为混沌复杂。“清凉”“众生”“病苦”“罪过”“正觉”“皈依”“入定”“七宝”“慈云”等等,皆是佛教语汇,然两诗的整体风貌,却是一派沉郁幽玄,全无佛教的清凉空明之感。尤其《晚钟》中“惟神悯恤敷大德”“拜手承神恩”“神恩永存在。神之恩,大无外”等句,满怀感承神恩的虔敬之心,带有强烈的异教气息。可与此同时,作者又把此“神”附会成可以“拯吾罪过成正觉”、可以被人“仰天衢”而“瞻”的“慈云”亦即佛。这样的思想状态,充分反映了李叔同初涉佛法时兼采各家、相融互用的信仰策略。

[size=10.5pt]    这便是李叔同出家前夕的思想面貌,源自道家传统的隐逸情怀有之,承自屈子与儒家传统的道德追求有之,出于异教教义的神恩观念有之,成就无上正觉的佛家愿想更有之。若说出家后的弘一法师是一位专心致力于佛法传习的大德高僧,那么此时的李叔同,正是最后破茧之前,假借他途以迂回至佛地的一名艰辛的摸索者。






[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
清水江边有个罗汉坡 清水江 发布于2010-04-03 18:31:55
三、究竟佛地
.




       1918年旧历正月十五,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大慈寺皈依三宝,但未马上出家,待返校一段时间处理完俗世杂务之后,于当年旧历五月下旬入山修行,并于旧历七月十三日落发出家。

    范古农居士说:师初出家在虎跑寺,见其忏地藏课甚严,瓣香灵峰蕅益,奉宗论为圭臬,又知法门唯净土为最方便,教义唯华严为最完备,而华严普贤十大愿王又有导归极乐之功,与净土法门有密切之关系,其弘律宗南山,南山之于教亦依贤首,故综师之佛学,于律于教于净,一以贯之。”[7]148-149这段话很好地描述了弘一大师佛学思想的体系结构,同时也告知我们,大师初出家时,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净土信仰为根基,华严义理为上层展开,戒律行持为日用实践的修习态势。前一时期混杂进其思想的道家自然主义和异教神秘主义成分,都已经完成了助缘的任务,逐渐被转化成纯粹的佛教思想内容了。

    这是弘一大师1918年旧历六月入山修行后写给夏丏尊的信:

    父病日剧,宜为说念佛往生之法。临终一念,最为紧要。(临终时,多生多劫,小来善恶之业,一齐现前,可畏也。)但能正念分明,念佛不辍,即往生可必。(释迦牟尼佛所说,十方诸佛所普赞,岂有虚语!)自力不足,居士能助念之,尤善。劝亲生西方,脱离生死轮回,世间大孝,宁有逾于是者。(临终时,万不可使家人环绕,妨其正念。气绝一小时,乃许家人入室举哀,至要至要。)《净土经论集说》,昭庆经房皆备,可以请阅。[1]119

    信中所言,一字一句都表达了强烈的净土信愿,念佛与往生的观念不仅深入其心,且充分体现在他对夏丏尊父亲临终安排的每一处具体建议之上。他力劝夏丏尊阅读《净土经论集说》,可知他此时对净土经论已经非常熟悉。前引范古农语说他在虎跑出家后严忏地藏课、瓣香净宗九祖灵峰蕅益、奉蕅益智旭的《宗论》为圭臬,也都真切反映了弘一大师初为僧时对净土宗理论与实践的深入修习。
再看大师次年春天写给杨白民的信:


    前奉片及《生西日课》等,甚感。君有暇便至有正代请:
  《梵网经菩萨戒疏》二本,金陵板
  《阿弥陀经义疏》一本,仝
  《弥陀经通赞》一本,仝[1]87



    大师请杨白民居士从有正书局代请的经书中,《阿弥陀经义疏》和《弥陀经通赞》是净土宗三经一论中的《阿弥陀经》的义解,亦反映当时弘一大师的净土信仰。而《梵网经菩萨戒疏》,则是唐代法铣对《梵网经》下卷《菩萨戒》的疏解,内容与华严、戒律皆有牵连。《梵网经》取大梵天王因陀罗网之喻,通常认为本与华严经同部,汉文《大藏经》把它编入大乘律部。此经上卷讲卢舍那佛为释迦牟尼佛说菩萨修道阶位,下卷讲释迦牟尼佛在婆娑世界复述卢舍那佛初发心时所诵大乘菩萨戒,既与其他华严经论一样强调对佛性的自觉,同时又是大乘律的第一经典。弘一大师圆融三宗的佛学思想格局,从这些经书内涵的多向性上便可初见端倪。

    弘一大师自述:

    初出家时,即读梵网合注。续读灵峰宗论,乃发起学律之愿。
   受戒时,随时参读传戒正范及毗尼事义集要。[8]194
   余于戊午七月,出家落发。其年九月受比丘戒。马一浮居士贻以灵峰《毗尼事仪集要》;并宝华《传戒正范》。批玩周环,悲欣交集,因发学戒之愿焉。是冬获观《毗尼珍敬录》,及《毗尼关要》……[9]419


    又在写给堵申甫的信中说:

    不慧将于下月(按:即1918年旧历十月)初七日之嘉禾,寓精严寺藏经阁,究心毗尼。[1]142

    灵峰蕅益虽为净土宗师,却极重视戒律,其《梵网经合注》是一种重要的菩萨戒注疏,《宗论》诸篇曾强调戒律的重要性和以净摄律的原则,《毗尼事义集要》和《毗尼珍敬录》是关于律宗根本经典《四分律》的著作;清初宝华山见月读体律师所著的《传戒正范》,是中国佛教自清以来传戒的范本;《毗尼关要》是清代宝华山德基律师的著作。毗尼,又译毗奈耶,即律藏之梵名。弘一大师甫入佛门便究心律藏,发起学戒大愿,这是大师恭谨严正的人生态度所决定了的。此后大师终其一生钻研戒律,终于成为中国近现代佛教界的一代宗匠,被世人尊奉为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而在信仰的总原则上,弘一大师也一直持守蕅益持戒为本,净土为归的遗训,终生不曾改变。

    在思想义理上,属真常唯心系的《大乘起信论》及与之有重大牵连的华严经论为初入佛门的弘一所特别重视,此与马一浮、杨文会等人的影响不无关系,且看弘一大师分别写于1918年和1921年的两封书信所言:

    马一浮大师于是间讲《起信论》,演音亦侍末席,暂不他适。[1]85

   朽人于华严,唯略习《清凉疏钞》,未尝卒业。……又杨仁山居士所定先习起信、唯识、楞严之法,亦甚允当。近时学者多宗此法。但已上诸法,唯上根乃可用之。若中人之质,须先穷研《起信》一部(此亦杨居士说)。[1]146

    唐代清凉国师、华严四祖澄观所著《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和《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经后人会钞入疏,被称为《华严疏钞》或《清凉疏钞》。澄观有华严疏主之称,他的疏钞自成体系,是历代最重要、最完备的华严疏论之一。其思想特色是将众生与佛都统摄于一心体,实际上是发挥了《大乘起信论》一心二门的哲学思路。马一浮讲《大乘起信论》,其内容暂无资料可供查考,但从他的相关著作中,可以发现他对《起信论》的基本理解,同样是围绕一心二门的唯心论展开的:

    要知《起信论》一心二门方是横渠(按:宋代理学家张载,世称横渠先生,曾提出“心统性情”之说)本旨。性是心真如门,情是心生灭门。心体即真如,离心无别有性,故曰唯一真如。[3]560

    这就把佛教的一心二门挂到中国传统的心性论上去了。唯心论的解脱境界与净土信仰之间,其实颇有龃龉。唐代华严宗僧人的修行旨在顿入法界,亦即证悟本心,并不孜孜追求于往生西方弥陀净土。马一浮的心性论则是承自宋明儒学,其修养目标在于此世的明心见性,更不关心身后的彼岸世界。然而这种矛盾在弘一大师身上似乎被消解了。虽然弘一大师最初可能从清凉澄观和马一浮那里接受了大量唯心论思想,但在他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却因着净土信仰的大力牵引,而弱化了对华严经论的唯心主义理解。这种思想走向,其实是符合近世以来中国佛教之发展主潮的,尽管许多偏好佛趣的在家文人并不以此为然。弘一大师信中提到的杨仁山,即是近代佛教复兴运动中力主融合诸宗的一位革新之士。杨仁山名杨文会,曾创办金陵刻经处,他因得览《大乘起信论》而悉心学佛,在信仰上教宗贤首,行在弥陀,继宋代省常和明代莲池之后,又一次推动了华严与净土的融合。他说:

    盖不知净土一门,括尽一切法门,一切法门,皆趋净土一门。[10]311

   以前之九宗分摄群机,以后之一宗普摄群机。随修何法,皆作净土资粮,则九宗入一宗。生净土后,门门皆得圆证,则一宗入九宗。融通无碍。涉入交参。[10]1


    此不仅以净土融摄诸宗,而且运用了华严宗的圆融无碍之法。他又在《学佛浅说》一篇中指出:

    先读《大乘起信论》,研究明了,再阅《楞严》、《圆觉》、《楞伽》、《维摩》等经,渐及《金刚》、《法华》、《华严》、《涅槃》诸部,以至《瑜伽》、《智度》等论。然后依解起行,行起解绝,证入一真法界。仍须回向净土,面觐弥陀,方能永断生死,成无上道。[10]233

    这便是前引弘一大师提及的杨仁山倡导之学佛次第。杨的策略是,将证入法界与往生净土打成两截,以时间之先后、解脱之彻底与不彻底,来混融唯心论与净土法门。弘一大师显然是赞同此一思路的。他在出家第三年写给蔡丏因的答疑信中引用蕅益智旭的话语:

    我劝你咬钉嚼铁,信得西方,及切切发愿持戒修福,以资助之。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此千古定案,汝不须疑。灵峰蕅益大师法语。[2]

    弘一大师接受灵峰蕅益的教导,把自心证悟看作与往生净土在逻辑上并行、在时间上可以分离的一种解脱方案,且认为只有面见弥陀才是究竟解脱。这种观念,与华严宗、禅宗等中国佛教奉主体自证为终极解脱之道、视弥陀与净土皆为一心所变现的经典思想显然是异趣的,更与中国化佛学熏染下文人儒者的心性论思想异质。从佛教内部的发展来看,这种信仰取向其实符合自唐末佛教式微以后诸宗归于净土的主流趋势。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弘一大师对真常唯心系经论,以及有唯心论倾向的华严经论,都做出了不同于传统文人与严格华严宗僧人的理解。请看弘一大师1924年为杭州西泠印社华严经塔所题偈:

    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一经,是为关阖。
   大士写经,良工刻石。起窣堵坡,教法光辟。
   深心随喜,功德难思。回共众生,归命阿弥。[1]28


    前两句是说《四十华严》最后一卷《普贤行愿品》所记普贤菩萨十大行愿,具有导归极乐之功,乃是整部《华严经》的关阖所在;最后一句重述普贤的第十种行愿——回向众生,并把回向的内容归结为往生弥陀净土。普贤十大行愿的原文表述是:
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大方广佛华严经(40卷)卷第四十》)

      “回向是指把自己所修的功德回转给众生。在此,十大行愿并没有直接指出要与众生共生于弥陀净土。对普贤行愿作净土化解释的依据,是以下这段经文及全篇结尾处的《普贤广大愿王清净偈》:

    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大方广佛华严经(40卷)卷第四十》)

    无量光佛即阿弥陀佛。根据此二处文意,把普皆回向的内容理解成资助众生共同往生于西方弥陀净土,似乎是可以成立的。《华严经》成书情况复杂,兼容了多种佛教文化,其义理偏向唯心哲学,其描述的世界图景则极具神秘主义的想象。在流通于中国境内的三个《华严经》译本中,晋译《六十华严》和唐译《八十华严》虽有往生之说,但均未特指须往生西方弥陀净土,只有唐译《四十华严》的最后一卷《普贤行愿品》中,流露出愿往生阿弥陀佛刹的思想。总体而言,《华严经》提出的彼岸图景,是卢舍那佛的无尽莲华藏世界,弥陀净土虽与此华藏世界相即相入,却并未被华严全经所强调。而依《华严经》立宗的传统华严宗僧人,则因《大乘起信论》等真常唯心系经典的影响,倾向于把佛的解脱境界理解为自心的造就,他们的依据是:

    三界虚妄但是心作。(《大方广佛华严经(60卷)卷第二十五十地品第二十二之三》)
   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诸佛悉了知,一切从心转,若能如是解,彼人见真佛。心亦非是身,身亦非是心,作一切佛事,自在未曾有。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大方广佛华严经(60卷)卷第十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第十六》)


    这是说,一切法皆为心造,连佛及其净土佛刹也系一心所造,非他方实有之境界。依此推论,所谓死后往生之说,只是作为善权方便而已。这与视弥陀净土为至高实存境界的观念是相抵牾的。所以,传统华严宗僧人(以唐代为典型)延续唯心论的思想道路,在净土信仰之外独辟疆域,并与正统的中国思想相互推动、相互发明,甚至融入其中,开出儒家心学的新境界。而在这条上层思想路线之外,宋、明、清数代僧人顺应净土宗在民间的广泛扩张,对华严经论作出符合净土信仰的新的解释,其文本依据,便是《四十华严》之《普贤行愿品》,后者甚至被许多佛徒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同观,并称为净土四经。这就解释了以净土信仰为全部信仰根基的弘一大师,何以在初出家时特别重视《普贤行愿品》的内在原因。

    由以上考论可知,初入佛门的弘一大师,很快就形成了融净土、戒律、华严于一炉的思想格局。在之后的数十年里,此一思想格局被不断丰富、深化、熔铸,终于成为一个圆融而深邃的思想体系。我愿以弘一大师自己关于诸宗皆善的一段讲话,来结束本文的论述:

    就此十宗中,有小乘、大乘之别。而大乘之中,复有种种不同。吾人于此,万不可固执成见,而妄生分别。佛法本来平等无二,无有可说,即佛法之名称亦不可得。于不可得之中而建立种种差别佛法者,乃是随顺世间众生以方便建立。因众生习染有深浅,觉悟有先后。而佛法亦依之有种种差别,以适应之。譬如世间患病者,其病症千差万别,须有多种药品以适应之,其价值亦低昂不等。不得仅尊其贵价者,而废其他廉价者。所谓药无贵贱,愈病者良。佛法亦尔,无论大小权实渐顿显密,能契机者,即是无上妙法也。故法门虽多,吾人宜各择其与自己根机相契合者而研习之,斯为善矣。[9]375

     这便是弘一大师涵容各宗又能有所侧重的佛学境地。




.


清水江边有个罗汉坡 清水江 发布于2010-04-03 18:40:37
参考文献
.
.





[1]《弘一大师全集》编辑委员会.弘一大师全集[M].第八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2]余涉.李叔同诗全编[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


[3]虞万里.马一浮集[M].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4]丰陈宝.丰子恺文集[M].第6卷.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


[5]丰陈宝.丰子恺文集[M].第5卷.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


[6]林子青.弘一法师年谱[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


[7]夏丏尊.弘一大师永怀录[M].台北:台湾龙树菩萨赠经会,1991


[8]《弘一大师全集》编辑委员会.弘一大师全集[M].第一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9]《弘一大师全集》编辑委员会.弘一大师全集[M].第七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10]杨仁山.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
诗者海客 海客 发布于2010-04-04 11:49:50
提读
忘啦的个人空间 忘啦 发布于2010-04-04 11:53:44
清水江提供的营养很足 不需要去其他地方了
诗者海客 海客 发布于2010-04-06 00:32:05
山色


    近观山色苍然青,其色如蓝。远观山色郁然翠,如蓝成靛。山色非变,山色如故,目力有长短。由近渐远,易青为翠;自远渐近,易翠为青。时常更换,是由缘会。幻相现前,非唯翠幻,而青亦幻。是幻,是幻,万法皆然。[2]181



                              花香



   庭中百合花开。昼有香,香淡如;入夜来,香乃烈。鼻观是一,何以昼夜浓淡有殊别?白昼众喧动,纷纷俗务萦。目视色,耳听声,鼻观之力,分于耳目丧其灵。心清闻妙香,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古训好参详。[2]183
----------------------

第一首好。

第二首说理的成分稍微多了点。
诗者海客 海客 发布于2010-04-06 00:39:56
我愿以弘一大师自己关于诸宗皆善的一段讲话,来结束本文的论述:

    就此十宗中,有小乘、大乘之别。而大乘之中,复有种种不同。吾人于此,万不可固执成见,而妄生分别。佛法本来平等无二,无有可说,即佛法之名称亦不可得。于不可得之中而建立种种差别佛法者,乃是随顺世间众生以方便建立。因众生习染有深浅,觉悟有先后。而佛法亦依之有种种差别,以适应之。譬如世间患病者,其病症千差万别,须有多种药品以适应之,其价值亦低昂不等。不得仅尊其贵价者,而废其他廉价者。所谓药无贵贱,愈病者良。佛法亦尔,无论大小权实渐顿显密,能契机者,即是无上妙法也。故法门虽多,吾人宜各择其与自己根机相契合者而研习之,斯为善矣

------------------


斯为善矣
三缘的个人空间 三缘 发布于2010-04-06 23:26:21
没有什么秘密,缘一到就出家了。迷则尘点劫,悟则刹那间!
诗者海客 海客 发布于2010-04-06 23:37:11
回复 11# 的帖子
我也是 。我是缘一到,就,,,,,更不想出家了。

问好
我来说两句

(可选)

日历

« 2024-05-02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64167
  • 日志数: 553
  • 建立时间: 2010-01-23
  • 更新时间: 2010-05-25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