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驻京办的使命及其他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1-26 00:22:16

查看( 245 ) / 评论( 6 )



W020090417314236288862.jpg
作者:杜子
2010-01-24









《中国半年内将撤销数千家驻京办》的一则新闻,让驻京办再次闯入了公众视野。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北京,副省级以上单位的驻京办有52家,市级单位驻京办520家,县级单位驻京办5000余家。如果加上各级(主要是省)政府职能部门及各类开发区管委会设的联络处(或办事处)、各种协会、国有企业和大学的联络处,各种驻京机构超过1万家。

身为一名资深的不明真相的群众,本人了解到的地方政府驻京办的使命有五:
1.地方(包括县市省级)政府向中央各部委争资金要项目要政策的大本营(所谓"跑部钱进");
2.接待进京的当地政府领导及亲朋吃住玩乐的独立王国(行宫);
3.地方政府官员进京跑官要官保官的中转站;
4.拦截本地访民的指挥所;
5.对中央媒体(比如CCTV的"焦点访谈"栏目)的公关基地。



(一)质疑"不正之风"
对于驻京办,数年前的中央纪委书记曾作出过这样的指示:"要防止和解决一些地方和企业驻京办事机构存在的请客送礼等不正之风"。
将驻京办的"请客送礼"称之为"不正之风",真有轻描淡写的嫌疑。向京官"请客",岂是山东农民朋友一顿大饼卷大葱就能打发得了的吗?向京官"送礼",少于五位数就能打动人家芳心吗?
驻京办的"请客送礼"到底请了谁,送了谁?中纪委同志是不曾相处过的。其实,驻京办的"请客送礼",性质上就是行贿受贿的犯罪行为。
(二)一点担忧
以撤销驻京办的方法减少腐败的想法,只恐怕是治标难治本,问题的关键是,公权力要在阳光下运行,由制度说了算而不是由某几个大权在握的领导个人说了算。
依照官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先进经验,撤销驻京办自有"住京办",长年包租北京宾馆饭店,不显山不露水,照样能把事事摆平。因为体制还是那个体制,领导还是那帮领导,换汤不换药不是?
(三)三点疑问
1.半年限期,不知会有多少"不正之风"发生;
2.自从把驻京办推上风口浪尖以来,历经四年的去留之争,中央高层一朝决定撤销,个中缘由,普通群众难以想象;
3.驻京办从无到有,在京城遍地开花以至"坐大",如果不是媒体报道(《「驻京办」:地方第二行政中心?》),不知有关部门有关领导还要痒装不知到何时,很是耐人寻味。
结语
驻京办,来之有因,去之有理。禁不住一声短叹--唉!




.

TAG:

诗者海客 海客 发布于2010-01-26 00:32:17
取消后没有什么实质的效果的!----只要权利分配的机制不改变,下面的可以换其他的方式“跑部前进”,可能成本更高 更隐蔽。

个见了
悬壶的个人空间 悬壶 发布于2010-01-26 00:37:41
中国经济之享乐财富除了为官必贪,为富不仁者还有谁?
诗者海客 海客 发布于2010-01-26 02:27:34
上梁不正下梁歪 撤掉驻京办又能够怎样?!靠
今儿个发布于2010-01-26 09:11:11
讲述中国社会精英腐败 驻京办主任热销胜情色小说

中国日报


  畅销小说《驻京办主任》,作者王晓方曾是渖阳市副市长马向东的秘书,「以驻京办这个鲜为人知的政治平台,讲述了改革精英蜕变为腐败分子的罪恶过程。」王晓方对驻京办主任的描述是「既贵为官员,又像个商人。」

  近年来出现的一些腐败案件,也免不了将驻京办官员卷入其中,河北省驻京办主任王福友、广西驻京办事处副主任李一洪、渖阳驻京办主任崔力等案例只是冰山一角。

  「跑部钱进」,这是前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对驻京办的形容。2006年,李金华在谈到对预算资金审计监督时曾说,有一些驻京办第一位的任务就是跑步,打探消息,看哪里有钱和项目,然后写报告,找关系。事实上,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驻京办事处成立于1958年至1959年之间,当时共有28个驻京办事处,主要职能是为当地争取资金物资铺平道路。

  改革开放初期,驻京办主要担负着接待当地的政府官员,和为地方经济建设招商引资、收集资讯的任务。上世纪90年代后期,驻京办的数量有了爆发性的增长,2002年时已激增至426个。「负责迎来送往,身分亦官亦商」,难怪在大陆如《驻京办主任》这类官场小说,比情色小说更热门。
云从龙发布于2010-01-26 09:26:33
蛀京办

新的一个工作周刚刚开始,就听到令人欣喜的新闻,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有关主管部门刚出台了一个关于加强和规范各地政府驻京办事机构管理的红头文件,并有消息称,在未来6个月内,数千家驻京办将被撤销完毕。这毕竟是一件令人感到鼓舞的消息,它至少说明,执政党对于各种腐败现象的遏制和打击力度从未减弱,而且在逐步加强。

对于很多人来说,驻京办或驻“省”办这个名字其实并不陌生,在各大省会城市,专门有一些宾馆是以县市名称来命名的,而且规格都比较高,有的甚至有原任或现任重要国家领导人亲笔题写的寓所名字,那多少有些金字招牌的意思,挂在那里别人一看就知道这地方大有来头。但是,驻京办这一类的机构到底是干什么的,很多人却并不知情,连我这样热心公共事务的人也并不知晓其具体功能。我一直以为,这样的机构类似于过去的会馆或商会那样,专门服务于本土与“外省”间的联系,相当于地方政府的外交部,这样也好,自古商事往来不分地域,互通有无乃是一等大事,地方政府又能出面联络,毕竟是美好的事情。但是,看了《瞭望》周刊的报道,我才知道,事情原来不是我想象的那个样子,我的想法至多是个“乡愿”,而早有网友将驻京办山寨为“蛀京办”,有点像挖人家墙根的那种专门机构的意思,对比一下《瞭望》周刊的有关报道以及随之而来的网络揭发,我以为,这个被山寨的称呼一点也不过分。

请客吃饭递条子自古都是官场上的规矩,对此我们应该见怪不怪,而现代版驻京办或驻省办的由头也并非从执政党开始的,明清两朝就已经有了,这一点大家可以自历史学者吴思的书中寻找答案,我在此就不再赘述。真正令我关心的是,为什么我们的京城会有那么多“蛀京办”?或者说,他们是在何种制度的保护下诞生的?

有据可查的是,2005年,北京市官方网站“首都之窗”发布《关于外地政府(企业)驻京办事机构的若干规定》,其中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辖政府部门、地级市人民政府(包括行政公署,州、盟、区人民政府)、县或县级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规模以上企业,可以在北京市设立一个驻京联络处。”按照这个规定的意思来推测,当时至少北京市政府是相当欢迎各地驻京办的,也许这样可以借以拉动地方经济,但其他各地,如上海、杭州、广州、西安等大城市的类似机构是否在不同时间里也曾先后收到过如此名正言顺的“请帖”,便不得而知。总之,这是一笔历史的陈账,没有人愿意刨根问底,也没有多少在今天看来正当的理由可以遵循,结果只能应了我上面的话,请客吃饭递条子自古都是官场上的规矩,对此我们应该见怪不怪。

但是,各地驻京办机构真的是专门负责请客吃饭递条子送红包之类迎来送往之事的吗?绝对不是,各地驻京办最终职能不是地方上钱多的没处花,而在京城开个散财馆,向各位京官大老爷叩谢恩赐,驻京办其真正只能是替地方政府通过潜规则摆平诸多在本地难以摆平的事情,请客送礼充其量只算个手段,这才是驻京办的真正职能。比如说,地方上有人不断上访某位人大代表,驻京办马上会接到指令,全面实施拦截和封堵,其方法通常有两种,第一,去要害部门疏通关系,以地方政府名义拍胸膛,保证此人大代表是被人陷害的,保证此事尽快得到妥善解决;即便此人大代表真的有问题,也要保证此事全由地方政府来解决,小事一桩没有理由烦劳中央有关部门过问;第二,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趁着夜黑风高拦住上访当事人,先是好言相劝,只要回去,一切事情都会给你解决,其次威逼利诱,不回去就让你永远也回不去,再次跨省抓捕,强行遣返。比起这些“维稳”措施,花点钱请个客又算什么呢?据此,还可以判断,一般情况下,各地驻京办的头头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至少黑白通吃,没有这么点本事,又怎么替地方政府看好后院,捍卫平安。

只是现在,这个面目龌龊的政府组织终于要被勒令出局了,但从目前可见得数据来看,这是一支非常庞大的“维稳”大军,勒令其出局,等同裁军或者精简政府编制,那么,自然会带来又一次局部领域内的“制度性失业”,也会有人跳出来继续陈腔滥调:其实我们是弱势群体!而最重要的是,取消驻京办,就能遏制党内请客送礼之风吗?取消驻京办,地方政府原来在京城或省会城市形成的议事代办职能将由谁去充任,这是问题的关键。难怪有人质疑取消驻京办其实是“名亡实存”,因为没有关系办成不事,每天有人在京城里告地方的状,日子久了事情也不好办,那么,索性转入地下吧。

驻京办问题其实是一种依靠人际和关系来达到维护某种组织利益的人治体制,并不是特殊时期形成的特殊问题,取消当然是好事情,但如何防止其转入地下成为名副其实的“蛀京办”、如何在制度层面构建地方与中央的组织关系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做好了这些,“取消驻京办”才能功德圆满,造福“党国”!


诗者海客 海客 发布于2010-01-26 21:27:31
回复 6# 的帖子
驻京办问题其实是一种依靠人际和关系来达到维护某种组织利益的人治体制,并不是特殊时期形成的特殊问题,取消当然是好事情,但如何防止其转入地下成为名副其实的“蛀京办”、如何在制度层面构建地方与中央的组织关系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做好了这些,“取消驻京办”才能功德圆满,造福“党国”!

-------------


我来说两句

(可选)

日历

« 2024-05-02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64167
  • 日志数: 553
  • 建立时间: 2010-01-23
  • 更新时间: 2010-05-25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