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管理 您的位置: 今天 » 南村小寺 » 日志
未经博主同意,本博文字不得转载。联系[email protected]

晋虞询砖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02-20 22:29:42 / 个人分类:随笔

晋虞询砖
 
近现一墓砖,隶书阳文,刊“大康二年议郎虞询字仲良”十一字,清晰完好。砖有两种,文字相同,字体稍异。稍释砖文:其年号大康,即太康,晋武帝司马炎时年号,为西元281年;议郎,官名,郎官一种,秦置,西汉沿置,为光禄勋所属郎官之一,秩为比六百石,与中散大夫、谏议大夫同,高于仆射和谒者,议郎掌顾问应对,多征贤良方正之士任之,晋以后废;字仲良,还应有兄,虞询为次子。
 
案《晋书》:太康元年三月,大破吴军,孙皓面缚请罪,吴国遂亡。虞询之议郎,为西晋官职,并且任官于吴国灭亡后的次年。我想,虞询应是吴国降官,而不是西晋统一大陆后,在民间人士中征聘的。
 
案《晋书》:(太康元年)二月庚申,(王濬)克吴西陵,获其镇南将军留宪、征南将军成据、宜都太守虞忠。又有:(虞潭)父忠,仕至宜都太守。吴之亡也,坚壁不降,遂死之。这是史载中,唯一战死少场的虞氏族人(虞翻第五子),在虞忠战死之后的一个月,吴主孙皓投降。虞忠战殁时,享年58岁左右。虞翻的另外两个儿子(六子虞耸和八子虞昺)随后都投降了西晋。所以说,虞询降晋后授议郎之职,在当时也属普遍现象。
 
案虞询卒于太康二年。其时,虞忠之子虞潭已19岁;大儒虞喜才刚刚出生;而史学家虞预要在4年后的太康六年出生;虞喜之父虞察,会在15年之后的元康六年死去。案虞耸致虞察书信(《与族子书》),可知虞察一脉,非虞翻嫡传。这是在可考的史志中,继始祖虞意以来,虞氏家族首次出现的不可考证的一个分枝。那么,虞询应是虞忠(虞翻)一枝,还是虞察一枝呢?
 
案虞询卒年,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与虞汜(四子)、虞忠(五子)、虞耸(六子)、虞昺(八子),处在同一辈份。也即是虞察的父亲一辈。据《会稽典录》,虞翻还有长子虞容。那么虞询会不会是虞翻的第二个儿子呢?案其卒年,这种可能性非常大——虞翻四子虞汜病死于西元272年,享年54岁;五子虞忠战死于西元280年,属于非正常死亡,时年58岁左右;那么,作为次子的虞询,老死于西元281年,从时间上去推究,也说得过去。
 
另一条有意义的线索,是墓砖的出土地点,处在陆埠与大隐之间。史载,虞察之子虞喜曾长期隐居大隐。这说明虞氏家族当时已经开始跨县经营。在虞喜之前,虞氏家族在陆埠或大隐等地即使没有住宅别墅等不动产,也应拥有了一定的土地山林类产权。虞询墓若真是处在上述地域,是否在暗示虞询可能就是虞察的父亲(也即与虞忠虞耸同辈)呢?那么,虞喜出生的那一年,其祖父虞询死去,15年之后,虞察也死去了。
 
魏晋之前余姚虞氏墓砖,皆出土于余姚县城东北的穴湖,和县城西南的肖东凤亭一带,这是当时虞氏家族的两大墓葬区。为什么虞询会葬在彼处?是否是因为投降晋朝而被驱逐出了家族墓区?还是虞喜之前的虞氏族人,已开始迁居陆埠和大隐一带?他选择的墓址,和以后虞喜隐居大隐有没有必然联系?所以说,虞询既是有相当权力财富的官宦,即是一种家族荣耀,他的墓址却出现在上述两块传统家族墓葬区之外,其意义要远远大于虞询的世系和仕途经历的考证。
 
当代发现与“晋虞询砖”时间相近的,有“元康五年(西元295年)谏议大夫砖”(此墓砖时间与虞察卒年相近,但虞察为征虏将军,并无谏议大夫记载);有“太康五年(西元284年)吴故牙门将虞羡砖”(显然,虞羡并没有随孙皓投降晋朝);还有年号不详的“吴故庐陵太守虞君砖”。现在已发掘的,有明确时间刊刻的虞氏墓砖,当属“晋虞询砖”最早。

晋虞询砖

晋虞询砖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