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管理 您的位置: 今天 » 南村小寺 » 日志
未经博主同意,本博文字不得转载。联系[email protected]

虞悰虞权:站在虞氏断层的两岸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01-31 08:58:44 / 个人分类:随笔

虞悰虞权:站在虞氏断层的两岸

 

虞翻后第七世孙虞悰,生于公元435年,卒于499年(南齐,永元元年)。

虞权,活动在梁武帝萧衍执政初期,即公元五世纪初叶。据《茅山志》“金石篇”,有“上清真人许长史旧馆坛碑”,碑刻为陶弘景金石刊。其《碑阴记》载名若干,最后一行为廷尉卿虞权。“上清真人碑”刊石时间在梁普通三年,即公元522年。公元522年,是虞权出现的唯一确切时间。按汉制,廷尉卿位列九卿之一(即是以后的大理寺),为掌管刑法狱讼,及受理各地上诉的最高司法机关,其官衔高于地方行政官“太守”之职。在涉及虞世南的诸多资料中,都言及曾祖虞权,曾任永嘉太守——太守之职位,应在廷尉卿之前。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公元522年,虞权处在其生命和仕途的后半段时间。

按虞悰所卒年份,与虞权任廷尉卿的时间,可以肯定虞悰与虞权相隔并不遥远。考虞权之孙虞荔虞寄所卒年代(虞荔562年,虞寄579年),与虞悰仅相差六十至八十年左右,按三十年一代计算,虞悰和虞权亦有可能为同辈;或虞悰长虞权一辈。所以说,虞悰与虞权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可——也以肯定,两人既属余姚虞氏,应知晓彼此信息。

如果说虞悰是处在余姚虞氏断层彼岸的最末一人,那么虞权就是断层此岸的最前一人。虞权之后有虞检,检后有荔与寄,荔后有世基与世南。

虞光至虞悰共计十一世,脉络清晰可辨;虞权至虞世南孙元长,共计六世,也是件十分清楚的事。在这两条虞氏脉络间,只是缺少一个衔接环节。

这一道环节的缺失,就一个家族的历史而言,是十分正常的事。虞翻一支,至虞悰时,已日薄西山,虞悰虽富可敌国,却玩起了美食,家传经学如云烟消散。当逢南北朝混乱年代,战争、饥荒和盗匪不断,不免动摇了世族存在的根基。

虞权一支,可能与虞翻的某个默默无闻的子孙有关,但目前无确凿的论据可以配合。

余姚虞氏自虞权开始,跌跌撞撞,奔波在南北朝末至隋唐的战乱与朝代更迭中,直至初唐虞世南,这一脉虞氏才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下生存下来。

虞世南之后,可考者仅两代——只能说明虞氏气脉,延续至隋唐,已完全耗尽,日后的消散和败落,冥冥中的天数。而初唐的虞氏名声,不过是虞氏家族的最后一颗昙花,或是一次短暂的回光返照。一个家族,像一颗射出了许久路程的箭簇,处在一个减速下坠的抛物线上,家族的最后光辉当来自——虞世南——箭簇最后坠地时的碰撞和火花。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