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中我走上一座桥,此岸是往事,彼岸未可知。时间的河水流去,也许文字可以留下一些瞬间。一个人书写,另一个人阅读,就完成了默默的交流。或咫尺天涯,或渐行渐远,本是缘分或命运。

记郎朗、余隆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演出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05-08 08:59:31 / 个人分类:岁月在轻轻流淌

查看( 368 ) / 评论( 23 )
    每年在芝加哥北郊举办的拉维尼亚音乐节,是郎朗的发祥地。一九九九年,郎朗为救场首次在此演出,大获好评,开始了他的成功之路。时任拉维尼亚音乐总监的著名指挥家埃森巴赫,是提携郎朗的伯乐,对他爱护有加。因此,郎朗每年都在这里开音乐会。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在国内红极一时的余隆,和郎朗联袂而来,首次指挥著名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并演奏根据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改编的钢琴协奏曲《黄河》。
    拉维尼亚是一个林木葱郁的公园,里面有一个带屋顶的露天音乐厅。三面草坪环绕,供人们随意地野餐,休闲地欣赏音乐。由于年轻一代里喜爱古典音乐的人越来越少,近年来拉维尼亚也不是很景气。周末以外的音乐会,一般音乐厅不会满座,草坪也就坐满一半。七月十七日晚,一走进公园,就发现人比平常要多不少,不仅音乐厅爆满,外面也熙熙攘攘。尤其不同寻常的是,中国人大约占了一小半,到处都听得见说中文的声音。平日我在拉维尼亚很少遇见同胞,但当晚光熟人就碰上了一打。其实,我们这一代绝大多数人没有受过起码的音乐教育,不少人要到邓丽君进入中国后才对音乐有所感觉,喜欢听古典音乐的寥寥无几。我虽爱听,但音乐方面的常识也很贫乏,只是长了一双未经训练的耳朵,有些瞬间感觉而已。

    芝加哥的夏天白昼很长,到晚八点还只是天色微黯。灯光初燃时分,音乐会以柴可夫斯基的《罗密欧与茱丽叶》序曲开始。我是第一次听余隆指挥的演出,他身材魁伟,有点虎背熊腰的架势。然而,也许由于是头一回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这样堪称世界一流的乐团,他似乎有点拘谨和紧张。余隆显然太强调了管乐和低音部,以至一首序曲里弦乐部分几乎被淹没。尽管他指挥得很卖力,但乐声的层次全然感觉不到,在一片热闹轰鸣里结束。我不知余隆为何这样处理,是否由于习惯于指挥中国的乐团?中国的乐团相对来说往往管乐比较单薄,低音力道不足,指挥就容易要求加劲,但余隆好象全然不曾注意到声音的失衡。
    拉维尼亚的听众,以中老年人居多,向来十分彬彬有礼,对来自远方的客人更是友好。不过,在这里郎朗是真正的主角,一出场就掌声雷动。郎朗在芝加哥的爱乐人群里是人气很旺的,在一个星期二晚上来看他的美国人,许多是粉丝,至少是慕名而来。相比之下,中国人更多是出于某种模糊含混、通常被称颂为爱国的情绪,更有不少是带着正在学钢琴的下一代来听,无非是想让他们受点榜样的熏陶,虽然几乎没有人会同意孩子走艰辛而不容易来钱的音乐之路。毕竟,如今中国人不管在哪里都活得极其实际。
    郎朗弹的第一个曲子是莫札特的第十七号钢琴协奏曲。在莫札特的二十七部钢琴协奏曲里,第十七号相对来说不为人熟知,有些松散,确实不是其中出色之作。郎朗的音色与技巧总是给人印象深刻,一下子就把乐队鼓舞起来。余隆的指挥也开始进入状态,但弦乐的线条依然不够明显。两人合作熟稔,又都属于动作倾向于夸张一路,看上去很好看,在诠释莫札特方面却不免表现得太过丰富。我一直觉得,郎朗的青春活力,比较适合李斯特以后的浪漫派作品,还需要再多一份典雅来轻弹莫札特,还需要再多一点沉静来潜吟萧邦。无论如何,这首莫札特虽然不那么莫札特,也还是有声有色,指挥棒停止时,听众掌声倒很热烈。

    这场音乐会的上半场是欧洲经典,下半场是中国作品。休息后,先由乐团演奏当代作曲家鲍元恺的《炎黄风情》里的四段,有“小河淌水”、“走西口”等,听上去是交响乐形式的民歌联唱,旋律耳熟能详,脍炙人口,极适合用于走向世界的文化交流,但全无交响乐应有的立体结构。余隆的指挥在这时找到了感觉,抑扬流畅起来,而芝加哥乐团的美妙音色和清晰层次也就自然地发挥出来。
    最后的曲目是当晚的高潮。经历过文革的中国人,即使再不熟悉音乐,也大多听过几耳朵钢琴协奏曲《黄河》,或者在九吋黑白电视上看见过满头卷毛、胖乎乎的殷承宗。(当时该名殷诚忠)三十多年后再听这部作品,不由得感叹冼星海的原作实在是现代中国音乐的经典。时空的变迁淡化了非音乐元素,这首大约主要由殷承宗本人改编的钢琴协奏曲,虽然由于挤进了一段“东方红”而永远刻下了时代烙印,音乐本身其实在中西合壁方面相当出色,钢琴部分的变化与展开也颇为华丽。
    十多年前,殷承宗来芝加哥演出独奏《黄河》,我恰好是组织者之一,站在台上侧面,近距离听得十分真切。做为主要作者之一,他的情感投入和作品理解,我想还是无人可比的。但如果从弹得漂亮这一角度看,郎朗大概尤胜一筹。郎朗弹《黄河》,舒展自如,干净到位,想来是当今最佳版本。不过美中不足的是,余隆在开头时速度偏慢,力量不足,完全没有把作品的气势表现出来。对此,我只好认为他对原作的激情强度少了点理解。在开头的处理这一点,当年李德伦要好得多,看来究竟还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更有感觉。好在郎朗的钢琴足够支撑,而芝加哥乐团的功力,在演奏新曲目是愈见深厚。再者,整个公园里有这么多中国听众,他们听到这么熟悉的旋律早就激动不已。于是,在演出结束时,全场起立,欢声持久不息。

    我虽然对余隆略有苛评,但也并不乏“同情之理解”。我想,指挥一流乐团,应该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因为乐团水准越高,越容易凸显出指挥的不足之处。对于指挥来说,乐队如那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之水。久闻余隆创建中国爱乐乐团,并担任艺术总监和首席指挥,是富于社会活动能力也擅长管理的人物,与去年来演出的国家交响乐团李心草同为中国年轻一代指挥里的佼佼者。他来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是一件很多华人都觉得“与有荣焉”的事。然而,在经济高速成长、自豪感也高速膨胀的年代,人们往往会忽略差距。其实,越走进世界,本该越清醒地看到这些差距。除了老祖宗留下来并且流失得差不多的的国粹,在源头大多来自西方的文化艺术等方面,差距岂能以道里计?

TAG:

倪湛舸发布于2008-05-08 09:37:44
我老板给了我两张歌剧票,是Orlando,于是我要去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鸟!
斤斥折拆发布于2008-05-08 10:40:10
http://afp.google.com/article/ALeqM5iyPZtXKUVSUkTx9uf8aoPtoIjnkQ

Italian conductor Muti to direct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2 days ago (May 5 --- 斤斥折拆注)

CHICAGO (AFP) — Italian conductor Riccardo Muti was named Monday as the 10th musical director of the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with a five-year-contract to start in the 2010-2011 season.

The famous maestro from Naples won unanimous approval from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Association as well as overwhelming support from its musicians, the orchestra said in a statement.

Muti, 66, will succeed renowned Israeli conductor Daniel Barenboim, who stepped down in 2006.

Before taking over, Muti, who has served as music director for the Philadelphia Orchestra and Milan's iconic La Scala, will oversee auditions and planning for future seasons in January 2009.

Muti, who made his debut with the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at the Ravinia Festival in July 1973, reunited with the group in September for a month-long residency including two weeks of concerts.

"I am very happy to be joining the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as their music director," Riccardo Muti said in a statement.

"The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after an absence of 32 years, re-entered my life last September and the immediate connection with the wonderful musicians of the CSO made a very powerful impression," he said.

Muti was the chief conductor of the Philharmonia Orchestra from 1972 to 1982 and served as music director of the Philadelphia Orchestra between 1980 and 1992.

He was music director of La Scala from 1986 to 2005 with projects including the Mozart-Da Ponte trilogy and Wagner's "Ring" cycle.

He also reopened the newly restored La Scala with Antonio Salieri's "Europa riconosciuta," which had been originally commissioned for the theater's inaugural performance in 1778.

His tenure at the prestigious theater in Milan had a stormy end, however, with him stepping down after a very public row with the orchestra and former management over programming.
Hosted by Google
-------------------------------------------------------

http://www.mercurynews.com/ci_9157903

Muti to be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music director
By F.N. D'ALESSIO Associated Press Writer
Article Launched: 05/05/2008 06:40:35 AM PDT

CHICAGO—The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Association named maestro Riccardo Muti on Monday as the next music director of the CSO, the 10th conductor to hold the prestigious post.

CSO Association President Deborah Card announced that Muti, 66, had signed a five-year contract to serve as music director beginning in September of the 2010-2011 season. The post has been vacant since Daniel Barenboim retired in 2006.

Under the terms of the contract, Muti will conduct a minimum of 10 weeks of CSO subscription concerts each season, plus lead the orchestra i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ours.

As music director designate, Muti will lead the CSO and its chorus in performances of the Verdi Requiem next Jan. 15, 16 and 17, Card said.

Muti, a native of Naples, Italy, first led the CSO as a guest conductor at the Ravinia Festival in 1973, but didn't return to Chicago until last year. Rumors that he was being considered for the top post began circulating after he led the orchestra in a sold-out opening night gala for the 2007-2008 season and later a triumphant European tour.

"I had the experience of conducting this fine orchestra last year. Making music with these fine musicians was fantastic," Muti told The Associated Press by telephone from Salzburg, Austria, where he signed the Chicago contract while preparing for the Salzburg Whitsun Baroque Festival, a brief spring adjunct to the main summer festival.

Muti said he had decided several years
Advertisement
ago not to make any long-term conducting commitments, but began re-examining that decision after the CSO European tour.

"The atmosphere was so wonderful that I changed my mind," he said.

Card, also in Salzburg, said she was delighted that Muti accepted the post once held by such luminaries as the late Fritz Reiner and Sir Georg Solti.

"To imagine, he hadn't come to us in 34 years, and now this," Card said. "I'm ecstatic, and so are all the musicians and staff in Chicago."

Muti first came to the attention of critics in 1967 when he won a major competition for conductors in Milan. He soon was appointed to important positions in Florence and London. He has been a regular guest conductor at the Salzburg Festival since 1971, and is regarded by many critics as an outstanding Mozart interpreter.

In the U.S., Muti is best known for his work as music director of the Philadelphia Orchestra from 1980 to 1992. During his tenure there, traditionalists objected to his deliberate stripping away of the lush high-Romantic "Philadelphia sound" made famous by the late Leopold Stokowski and Eugene Ormandy. Supporters, though, praised Muti's leaner sound and said he often came closer to composers' original concepts.

Muti's most prestigious appointment, as music director of Milan's La Scala, began in 1986 and ended when he resigned in April 2005 amid bitter controversy after artistic and programming differences with the opera house's former general manager, Carlo Fontana, led to open conflict with the musicians after Fontana was dismissed.

———
On the Net:

http://www.cso.org/
斤斥折拆发布于2008-05-08 12:53:40
钢琴天才郎朗推出自传 披露父亲曾逼其自杀(图) 中国网

    5月11日下午4时30分,钢琴家郎朗将在中关村图书大厦五层签售自传体图书《郎朗,千里之行:我的故事》。郎朗在自传中回顾了他坎坷的成长之路。这本书将在7月推出英文版《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 My Story》,此次中文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提前推出。有关人士表示,郎朗将在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奏,这部自传的推出恰逢其时。
  
钢琴家郎朗的故事:我曾恨过钢琴

    郎朗在《千里之行:我的故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讲述了一个家庭剧:他一出生就被指派了命运,要实现父母因“文革”而受挫的音乐梦想。天才的儿子,执著的父亲,温良的母亲,牺牲了家庭的天伦之乐,牺牲了父亲的工作,牺牲了孩子的童年——只因为对于郎朗天资的信念。这份近乎偏执的意志,终究冲破世俗罗网,铸成灿烂的传奇。

    羞辱

    母亲来探亲的时间太短了。她走的时候,也带走了暖和的天气,留下的只是要面对每星期钢琴课的焦虑不安。即使在我绝对确信我已经掌握了一首高难度的舒伯特或柴可夫斯基的曲子的时候,发脾气教授仍然坐在那儿,无动于衷。我的手指飞快地滑过琴键,对技巧上的挑战应对得也很好,弹起来也带着合适的感情。在家里,即便是父亲也不得不承认,我弹得不错,但是发脾气教授从来没有满意过。
    她会抱怨说:“少了些什么,”但她从来不说到底是什么。
    我的挫折感不断在加剧。父亲不再说我练琴没练够,因为很清楚我练琴是足够用功了。他人就在公寓里,盯着我,监督我的每一步动作。他意识到有什么事不对劲了。
    那一次,父亲和我得顶着雷暴和沙尘暴骑车去发脾气教授的琴房。在春天,强风把肮脏的黄沙从戈壁滩一直吹到北京城,我们浑身都会被沙尘覆盖着。雨一下,雨水就把尘土粘在我们的脸上和衣服上。虽然我穿着我的黄雨衣,每次自行车骑过一个水坑,污水就会溅得我满身满脸。等我们到的时候,我浑身全湿透了,脏兮兮的,父亲也一样。我们在冷风中直打哆嗦,但发脾气教授没有问我们需不需要毛巾。
    父亲说:“教授,如果您让我们把身上弄干了,郎朗就可以开始给您弹琴了。”
   “没这个必要了。”她说,她的声音比冰还要冷,“我已决定不再教你儿子了。”
    死一样的沉默。 我感到泪水盈满了眼眶。我看到父亲的眼圈也变红了。
    他说:“这我不明白。我的儿子是个天才。”
   “大多数学钢琴的孩子的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子女是天才。绝大多数孩子都不是的。郎国任,你的儿子不仅离天才差得太远,他连进音乐学院的才华都没有。我恐怕他是不可救药了。”
   “您一定得再考虑一下。我们全部的赌注都放在这孩子的才华上了。我放弃我的好工作,到这儿来住在一间小破房里,就是为了您能教他。”
   “郎国任,对不起,但是我主意已定。现在,如果你不介意的话……”
    我们走出来时,浑身仍然湿淋淋的。我们又走进了雨中。我抱着父亲的腰,骑车回到公寓。一路上,我哭个不停。我作为音乐家的生命就此毁灭了。我的未来崩溃了。当父亲跨下车时,我看不出他脸上流着的是雨水还是泪水。那也无关紧要了。什么事都不再重要了。
    父亲完全失去了控制。在我生命的头一回,我感觉到他是一筹莫展了。我没了老师,没了准备音乐学院考试的路子,他不知道如何去把握这个现实。在这个庞大、无情的城市里,我们无亲无故,失去了方向。
    在发脾气教授拒绝教我的第二天早晨,父亲提前一个小时叫醒了我。 他说:“我想要你每天上学前多练一小时的琴,每天放学后再多练一小时。你三点回家后,一直要练到六点,而不是五点。”
    他说:“你一定得像活不过明天那样地练琴。你必须练到每个人都能看到,没有人有理由拒绝你,你是第一名,永远会是第一名。”
    那天在校合唱团排练的时候,老师对我的表现多有褒奖,但她觉得合唱团还需要再花点工夫,于是她把排练时间延长了一个半小时。我知道如果不能在三点钟开始练琴,父亲会生气,但我没有选择。
    排练结束后,我快步走回家去。在我快走到楼门口时,我可以看见父亲从我们家十一层的阳台上探身望外看。他冲着我声嘶力竭地喊叫着。 “你都上哪儿去了?回来这么晚!你这个没信用的家伙。你把自己的生活毁了!你把我们所有人的生活都毁了!”他的声音尖锐而又狂野。父亲以前也吼过我,但从来没这样。他听起来真的像是疯掉了。等我进了房门后,他对我的攻击就更厉害了。
    “你耽误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的练习,这两个小时你永远也找不回来了!”他叫嚷道,“太晚了,时间补不回来了。什么都太晚了!一切都毁了!” 我说:“这不是我的错。老师要我留下来排练——”
    “我不信,你是个骗子,你是个懒虫!你太不像话了。你没理由再活下去了,一点理由都没有。”
    “您这都是说些什么啊?” “你不能灰溜溜回到沈阳!”他狂喊道,“人人都会知道你没考进音乐学院!人人都会知道你的老师不要你了!死是唯一的出路!”我开始往后退,远离父亲。他的吼叫却越来越响,越来越歇斯底里。“我为了你放弃我的工作,放弃了我的生活!你妈为了你拼命干活,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每个人都指望着你,你倒好,回来这么晚。老师不要你了,你还不练琴,你还不照我说的去做。你真是没理由再活下去了。只有死才能解决问题。即便现在就死,也不要生活在羞辱之中!这样对我们俩都更好。首先你死,然后我死。”

    在我生命中头一次,我感到了对父亲的深深的仇恨。我开始诅咒他。 “吃了这些药片!”他边说,边递给我一个药瓶——我后来才知道瓶里装的是药性很强的抗生素。“现在就把里面三十片药片全都吞下。吞下去,你就会死,一切都会结束。” 我跑到阳台上,想要躲开他。

    他尖叫道:“如果你不吞药片,那就跳楼!现在就跳下去!跳下去死!” 他冲我跑过来,我开始使劲踢他。我以前从没有过这样狂暴的行为,但我害怕他会把我从阳台上扔下去。在那一刻,我感到他什么事都做得出。我想象自己从十一层楼摔下去,脑袋落到人行道上摔得粉碎,我的血,我的生命一点点从我身体里流走。

    我央求道:“停一停!你这是疯了!别来碰我!我不想死!” 我又跑回屋里。 父亲喊道:“你要是不跳楼,那就吞药片!把每一片都吞下去!” 我从小到大父亲都一直教我不惜一切代价保护我的双手,它们是我身体中最宝贵的部分。但此刻我开始用拳头砸墙壁。我想要把双手砸成肉泥,把每根骨头都砸断。我用手猛击墙壁,就像拳击手猛击对手的脸。

    父亲叫道:“停下来!” 我也大声叫道:“就不!”

   “你会毁了你的手!”
   “我恨我的手。我恨你。我恨钢琴。如果不是钢琴,这些事都不会发生!钢琴让你发疯。钢琴让你想要杀死我!我恨这一切!”
    父亲尖叫道:“停下来!” 他跑过来,搂住我,开始抽咽起来。“停下来!”他不断地重复着,一边把我抱进他的怀里。他说:“对不起,对不起。我真的对不住你。但是你不能伤了你的手。郎朗,求求你,别伤了你的手。”他亲吻了我的手指,亲吻了我的脸颊,但我还是不停地诅咒他,踢他。
    他说:“儿子,我不想要你死。我只想要你练琴。” 我边哭边说:“我恨你。我再也不会练琴了。只要我活着,我就永远不会再碰钢琴。” 九个月 转眼到了秋天,音乐学院的入学考试是在第二年夏天。我有九个月的时间跟着我的新老师赵教授学琴,为考试做准备。
    我们听说了,那一年报考音乐学院的学生有三千人,比以前都多。只有十四名学生能被录取。我的内心中一部分没办法原谅父亲对我所做的种种,但另一部分又不得不承认一个我没办法改变的事实——我所想要的东西也正是他所想要的。我想要成为第一名。我想让最好的学校里的最好的老师们都喜欢我弹的琴,这样我就能够参加各种比赛,并在所有的这些比赛中获奖。虽然父亲和我个性有很大不同,但我们有一份共同的痴迷。他是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我也一样,而且我知道我需要他。
    乒乓帮助我们缓和彼此之间的紧张气氛。我的堂弟郎逸峰的到来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因为父亲同时需要照管逸峰,无形中减轻了他在我身上施加的压力。逸峰一副天塌下来也不在乎的样子,父亲吼逸峰的次数越多,他吼我的次数就越少。如果逸峰成天吊儿郎当,还有什么人能说我偷懒呢?天气酷热的时候,我练着琴,父亲会在一只盆子里添满水,让我把脚放进去降降温。如果我快要热晕了,他会拿本书给我扇扇子,有时候一扇扇上三个小时。当天气转冷,天寒地冻的时候,他不仅给我穿上我的大衣,而且把他的大衣也给我披上。如果我的手指冻僵了,他会一直揉搓我的手指,直到血液循环正常为止。
    最重要的是,父亲成了我的秘密侦探。他会穿上他从沈阳带来的警察制服,混进音乐学院——家长是不允许进学院里的。在学院里,他会查看各种宣传告示,看谁在开大师班,他就会混进去听。如果那位校警发现了他,把他请出来,他会在走廊里逗留着,等校警走了,再悄悄地回到房间里。如果他再次被请出来,他会站在教室外面,耳朵贴着大门,努力倾听里面的弹奏和解说。如果一位声誉卓著的老师上一堂不对外公开的课的时候,他也会重施故技。
    到了晚上,他会把他学到的东西报告给我,而他的心得对我总是很有帮助。比如说,如果他上了一堂大师班,授课老师向学生们演示了如何以一种更抒情的方式演绎肖邦,他回来后会给我解释老师的方法,然后耐心十足地坐在那儿看着我现学现卖。
    他说:“单跟着赵教授学还不够。赵教授只是很多老师中的一位。他的方法很好,但是如果我们把其他的方法也学来了,把它们应用到你的技巧中去,那你就会成为第一名。” 堂弟逸峰听着我们这样的讨论总是忍俊不禁。
    他会对我说:“你们爷俩可真够严肃的,就好像你当不成第一名,这整个世界就没法转了。”
    我说:“确实如此。”
    他问道:“那要是你成不了第一名呢?”
    “我必须是第一名。我会成为第一名的。”
    话一说完,我就走开去,又开始练琴。
诗者海客 海客 发布于2008-05-08 15:04:16
郎郎从小不是源于自然的心灵的自由放飞,是被父母硬逼出来的天才,走的是中国传统模式的工匠之路,和贝多芬、莫扎特的童年习琴不是一回事。

代父履志式的出身使得朗朗再练1万年也不可能在历史上留名的。但是金钱回报可观!

这里没有朗朗的亲戚吧?  哈哈

[ 本帖最后由 海客 于 2008-5-8 15:24 编辑 ]
张祈:群峰之上 张祈 发布于2008-05-08 15:25:24
大兴兄还是蛮厉害
讲得很有门道。
诗者海客 海客 发布于2008-05-08 15:27:13
孩子的天才在于开拓 贝多芬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作者:佚名 来源:世界书城

http://www.hnmrw.net/zwmry/Html/200_188.html
    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1770—1827)小时候,祖父常常把他带到莱茵河边散 步,讲些有趣的故事。小小的贝多芬被这大自然的秀丽景色迷住了,被祖父的故事迷住了。他常常坐在马铃叮当叮当的乡下马车上,情不自禁地哼起歌儿来。祖父见孙子喜欢唱歌,便送给他一架旧羽管键琴。4岁的贝多芬对这个东西非常喜爱,只要家里没人,他就揭开琴盖,爬在上面,用小手指按那琴键。奇怪的声音使贝多芬着了迷,他越弹越有兴趣。   
      
    贝多芬的父亲是音乐方面的行家。凭经验,他感到孩子这样热爱音乐,将来很可能有所作为。他想:孩子的天才在于开拓,等待天才的出现是不可能的。于是他走到贝多芬跟前,指着钢琴说:“哎,你喜欢这个么,孩子?”贝多芬点了点头。父亲说:“来,我教你弹!”   
      
    贝多芬高兴极了,每天一吃过晚饭,父亲就把他带到钢琴面前,耐心地教啊教啊,直累得贝多芬眼睛睁不开了才休息。有时贝多芬不用心,父亲就用戒尺轻轻地敲一敲他的小脑袋。要是弹错一个音符,要练上一天一夜,直到弹准为止。早上3个小时,晚上3个小时,天天坚持练。祖父对家里人说:“为着人间最美最高的艺术,小时候吃些苦是值得的。”   
      
    父亲知道,光把孩子关在屋子里教是不行的,还要让他见见世面,开开眼界,便带他去大剧院看歌剧。贝多芬感动极了,他进了剧场不想再出来。父亲说:“你瞧,做个音乐家多了不起!创造出这么奇妙的场面,不是最大的光荣吗?”   
      
    贝多芬不禁大吃一惊:这种动听的音乐竟是人创造出来的,是一个音乐家创造的,不是天造地设的。哎呀,自己要是能有那么一天,也成为一个音乐家多好!于是,一颗幼儿的心灵嵌进了这样一个美好的理想:我将来一定搞音乐,一定的!   
      
    11岁时,父亲给他在乐队里谋了一个位置,为他进一步深造创造了条件。13岁,他就当上了大风琴手。随后,贝多芬离开了故乡,住到了维也纳,拜见过莫扎特和拜伦。3年后他在维也纳举行了首次钢琴演奏会,轰动了全城。一个音乐天才就这样降临了。   
      
    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   
                                          
                                                                ——赛珍珠   

    儿童早期的各种游戏,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胚芽;因为整个人生就是在游戏中,   
在他最柔嫩的性情中,在他最内在的倾向中发展和表现的。   

                                                                 ——福禄培尔   
      
    我的教育观是启发年轻人的心灵,并激发其追求知识的热忱。   
                                                                 
                                                   ——罗伯·梅纳德·霍金斯
斤斥折拆发布于2008-05-08 15:33:14
网友评论俺不敢转。呵呵。
诗者海客 海客 发布于2008-05-08 15:45:23
回复 8# 的帖子
同情中,,,
玛特的个人空间 玛特 发布于2008-05-08 16:35:02
“当代作曲家鲍元恺的《炎黄风情》”
这个一共是24首
我特别喜欢其中的《小河淌水》和《紫竹调》
苏七七发布于2008-05-08 22:33:46
这个自传....简直人间惨剧...
楼河发布于2008-05-08 23:16:44
李大兴的文章写得真糟
处处都可以挑出毛病。连文学青年的水平都不够,想不到号召力这么强。PFPF!
诗者海客 海客 发布于2008-05-09 00:40:15
郎朗的青春活力,比较适合李斯特以后的浪漫派作品,还需要再多一份典雅来轻弹莫札特,还需要再多一点沉静来潜吟萧邦
-----------大兴厚道呀,引而不发,,,,

我想:他大部分时间呆在琴房里,既未读万卷书,也未走万里路,那些太大不说了-------就是小道旁的小花小草也无暇注目,(他老爹也是一样)那又谈什么高雅情怀,又谈什么音乐中跳动的灵魂和对世界万物的感悟力?
    一世界级钢琴操作员耳!
诗者海客 海客 发布于2008-05-09 00:58:19
本来没有看朗朗的背景介绍,我还真不知道他是大陆传统音乐教育加工业的产物,如果碰上了也许会买朗朗一张碟来听听

好嘛,现在看了这个帖子,就是盗版的我都费事买了。
风之桥—李大兴的博客 李大兴 发布于2008-05-09 23:56:34
里卡多 穆蒂在八十年代就已名满天下,但此公以严格与脾气大著称,所以前些年似乎不很顺。以前听过他录的CD,但去年9月,在芝加哥交响乐厅听他指挥,才知道他实在太棒了:几个星期前在另一位指挥手下疲塌无神的乐队,经他一带,华丽转身为世界一流。他指挥的普罗科夫耶夫的《第三交响乐》极其精彩,耳朵之灵敏、处理之细腻令人叹服。我对芝加哥乐团前面那位总监并不觉得很棒,但可以期待穆蒂会发挥出乐团的潜能,也可以想象,在他手下演奏会很累。
阿波发布于2008-05-11 11:23:33
单单只因为郎朗的教育历程说他是个钢琴操作员也未必吧:)。其实就这个自传而言,文字很有感染力啊。郎朗不能算这个教育制度的牺牲品,倒是劫后余生。是要才华和生命力能抵抗得住这个制度才行。他父亲是个偏执狂,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我觉得也能理解。
苏七七发布于2008-05-11 11:27:55
崩溃。。。早上回了好多帖子。。这才发现自己用错了ID。。上个帖子是我回的。
苏七七发布于2008-05-11 11:29:47
我觉得大兴的文字典雅大方,这类型的文字现在少了。
楼河发布于2008-05-11 15:46:49

QUOTE:

原帖由 苏七七 于 2008-5-11 11:29 发表
我觉得大兴的文字典雅大方,这类型的文字现在少了。
。。。。。。。。。。。。。

[ 本帖最后由 楼河 于 2008-5-11 17:04 编辑 ]
苏七七发布于2008-05-11 17:49:50
哈哈,要是针对我的意见的不用删..我确实这样觉得.
普遍追求比较酷的,语速比较快的文风的情况下,写得从容,内容扎实的文章的确比较少也比较有营养.
我也不见得对大兴的看法样样赞同,但在文字上我确实觉得他不错.
楼河发布于2008-05-11 19:08:13

QUOTE:

原帖由 苏七七 于 2008-5-11 17:49 发表
哈哈,要是针对我的意见的不用删..我确实这样觉得.
普遍追求比较酷的,语速比较快的文风的情况下,写得从容,内容扎实的文章的确比较少也比较有营养.
我也不见得对大兴的看法样样赞同,但在文字上我确实觉得他不错. ...
任何人只要写得本分,就可以写出这篇文章这样的水平。
我来说两句

(可选)

日历

« 2024-04-25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78948
  • 日志数: 59
  • 建立时间: 2007-12-31
  • 更新时间: 2008-01-15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