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话到口语
查看( 141 ) /
评论( 10 )
TAG:
-
千山雪 发布于2015-05-13 02:02:04
-
白话诗和口语诗应该不是一回事,就像爵士和蓝调不是一回事一样。白话诗以格律诗为反叛对象,故意不着调,带有文人矫情玩味的姿态,生存经验只是借用品。口语诗则以“学者写作”为反叛对象,故作不认真,摈弃一切文化企图和技艺的虚饰,着力挖掘日常生活细节的诗意和生命质感,从简单中体现万种风情。
-
海客 发布于2015-05-13 09:09:21
-
回复 1# 的帖子
蕴育必要的坚邃和丰腴。不必像原子对撞机那样强大,能像老式爆米花机就足以出彩。随着压力增强,碰的一声,好东西出锅了
——————
精彩的!
-
海客 发布于2015-05-13 10:47:13
-
“盘峰诗会”是一个标志,被压抑得不耐烦的东洋一路奋起反扑,很快打下半壁江山,
——————
盘不盘峰的,对有些人有用。对互联网时代独立诗人没有太大意义。知不知道盘峰,并不影响个体的大量中外经典阅读和诗歌独立创作
看了一下从五四开始至今,起码有四十个以上诗歌流派,百年后哪几个能够在文学史上站得住,能在世界上被如阿克梅派一般被后人津津乐道的,恐怕只有个别。这四十个,大部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出炉的,2000年后劈头盖脑涌现更多”主义””派别”…………
个见
[ 本帖最后由 海客 于 2015-5-13 14:17 编辑 ]
-
老周 发布于2015-05-13 22:18:37
-
回复 2# 的帖子
-
老周 发布于2015-05-13 22:20:51
-
回复 4# 的帖子
盘峰诗会只是个事件,学者写作和民间写作激烈冲突,本身构不成一派。
-
鬼谷空侯 发布于2015-05-14 00:06:51
-
QUOTE:
原帖由 老周 于 2015-5-13 01:00 发表
.
阅读经典当然是一个提升方法,但阅读的那点心得,还不够在网络上实时发散的。
断章取义地说,这句最有共鸣。
-
老周 发布于2015-05-14 09:17:16
-
回复 7# 的帖子
是啊,质变需要高压。
-
亮子发布于2015-05-17 00:38:36
-
回复 8# 的帖子
还可以吧,“顿悟”是困难了些,但还是可以慢慢开悟的,我觉得还有可能是互联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反馈过于明确,迅速了,很容易干扰到作者的修行吧。能被关注的确是一件很爽的事,我想可能从古至今,没有比现在的作家更照顾读者了的吧,关照他们的学历,文化,精神面貌。发言也是这样,会不自觉的联想收到的评价、回复。我不知道在网络之前的写作是怎么样的,但我想应该有很多作品是写给自己的(尤其是那些带来顿悟的作品)。可现在,几乎全是献给读者的,除了销量见不到什么野心。真是可笑,在这个自私的时代,作品反而是最无私的了。其实自私一些,节制一下,现在的提升理应容易的。
-
老周 发布于2015-05-17 15:22:19
-
回复 9# 的帖子
求道之心,是自私呢,还是无私?
-
亮子发布于2015-05-17 21:16:55
-
回复 10# 的帖子
应该是自私的吧(凑字数)
标题搜索
日历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3 |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我的存档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23890
- 日志数: 258
- 建立时间: 2008-12-25
- 更新时间: 2017-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