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的二篇诗歌报道(载《北京晚报》)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1-30 01:06:54

查看( 142 ) / 评论( 4 )
一、黄亭子五十号
        距市中心不远,属于门前那条大街的编制,两侧却没有相邻的人家。左面是另一条街,右面是携林木从河岸拐过来的一座土丘。夏日雨后潮湿的土地,与石砌的空场连接,巨树浓荫下,一副开阔幽深的气象。犹如大隐于市的高者,坐拥繁华,又恬然独处。这便是京城渐为人知的“诗歌酒吧”了。
       粗陋简朴的装修,使酒吧颇有欧洲乡间的味道。三两知已相邀,喝酒品茶吟诗,却是一派盛唐遗风。出入此间者,除本埠诗人外,亦有外省的笔客。七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恰逢酒吧举行第八期诗歌朗诵会,昏黄的灯火下人头攒动,大出召集人邹静之预料。拟定的朗涌者有三,依次为欧阳江河、林莽和食指。
       欧阳江河似乎已成为当代青年诗人最富盛名的代表,他的诗在灵动美妙的形象转换中,不失深刻的意蕴。他显然力图以自己的诗,去触及时代的最高问题。他的手法纯熟自然,艺术想象峭拔超越,或许是频繁的欧美之行,令他在现代主义的老家,洞悉其大体要领了。
       林莽是“朦胧诗”发韧期的主要作者之一,当属本土现代派突破传统艺术窠臼自行生发的卓有贡献者。他以共和国同龄人的特有阅历,在标榜冷漠的现代诗思中,注入丰富的情感体验,因而他的诗往往具有较沉实的人生内涵。
      食指的登场引起最热烈的掌声,众诗人以此表达对这位现代诗歌开拓者的敬意。如果仅仅阅读食指的诗,可能很容易从那些略显概念化的句子上滑过。而若听他本人朗诵,则会发现,那些诗如同霓虹灯管到了夜间,因接通电源忽然光彩夺目,充满激情与妙味。《相信未来》、《热爱生命》,不仅是食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而且是贯穿他所有作品的主题,同时也是饱尝困窘的诗人和历尽磨难的人类永远的主题,诗人们的欢呼是有理由的。
       来这里读诗或听诗的人,应当都是写诗的人,不会有谁大呼不懂或气闷。但以朗诵的效果而言,显然是与日常用语和日常思维接近的作品更好一些。形象高度密集,转换过于繁复的现代诗,读起来总显得情绪板结、气息不畅,无法引起身心的共鸣,多少有点像宣读论文。
       如果诗人们不仅通过报刊登载来沟通,而是经常地在朗诵活动中实现交流,极有可能对诗的写作产生重大影响。最简单的语言、最深厚的内涵、最自然的流露、将会是最受欢迎的,因为那是心与心交往的最短距离。现代诗渡过最初的新鲜与兴奋,应到从容老练和删繁就简的时候了。
       朗诵会的一个插曲,是诗人廖亦武即兴吹萧,几番低回婉转后,耐不住那份幽咽,他猛地撇开萧管闭目嚎叫,令四座大惊。这插曲似乎是一个很有意味的过门儿,接着邹静之以平静的语调告诉大家,第八期诗歌朗诵会已是最后一期,黄亭子诗歌酒吧将不复存在。原因很简单,以诗人们拮据的消费,是无法养活这个酒吧的。
       入夜,索漠的诗人们陆续向四面的街道散去。有人对坐在酒吧外下棋的邹静之说,刚才有个年轻人称可以提供新的场所。这也许是一个可信的消息。

                                 





二、 相信未来
        一位诗人的生日对一代人显得如此重要,是因为他们已经把这个日子当作了自己精神生命的纪念日。食指五十岁了,在北京朝阳区文化馆的戏园里,坐满了为他过生日的人。小学同学、中学同学、插队的伙伴、当兵的战友、从小在一起玩耍的街坊、诗歌文化界的朋友以及仰慕他的读者等。在诗人林莽的热心操持下,晚会的气氛就像过大年。
       食指穿着惹眼的病号服,小汤山疗养院已因他而广为人知。大家像几十年来习惯的那样,对食指说:念一首诗吧,他便以一贯虔诚的服务精神走上前,朗读他的近作《生涯的午后》。那是对“斯斯文文”的“冬日的斜阳”发出的感叹,虽有些悱恻,却仍饱含着对未来的信念。
       恰恰三十年前,食指写出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相信未来》。这首诗几乎传遍当时所有的知青营地,在那些迷惘的心中唤起青春的勇气和人性的光芒。对未来的信念,是食指心中永远的火焰,甚至他自己已成为这火焰的化身。
  据说那位骄横的“红都女皇”曾指斥此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这话倒是不假,那个“现在”几乎扼杀了整个民族的生机。食指正是从一片肃杀中首先走出来,以微弱的体温同旷野的暴风雪抗争。他的诗歌的价值,已远远超出诗歌美学的范畴,这正是当今的年轻人难以领会的。历史曾把过重的负荷交给了诗,也当然把光荣交给了敢于承担这份负荷的诗人。
       由《诗探索》杂志和朝阳区文化馆共同举办的这次活动,本题为《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诗歌朗诵会》,因参加的人较多,主会场又从戏园转移到宽敞的电影厅。一场大雪后,北京气温骤降,但位子仍坐得满满的,许多家长领着裹得严严实实的孩子从冰雪中赶来。
       节目的内容很丰富,除诗朗诵外,还有食指好友的钢琴独奏、筝独奏等。以当年知青为主要成员的卡林卡合唱团,掀起一阵滚烫的旋风。那些曾同食指的诗一起温暖过知青心怀的俄罗斯歌曲,带给人多少甜美和忧伤的回忆。
  最后一个节目是集体诗朗诵《相信未来》,台上尚未开始,观众席中便有人高喊“开场灯!”原来是被称作文革地下文学沙龙第一人的徐浩渊在“发难”。于是场灯大亮,演出前食指曾签名售书,许多人都持有他的诗集。大家相互提示页码捧书朗读,就像插队前在中学课堂里一样。在一个恰当的地方,大家一齐止住,食指从人群中迈出,慷慨激昂地念完最后几句。这一未经任何编排的剧目,竟上演得如此天衣无缝,如此惊心动魄,事先谁也没有预料到。正像历史所铭记的那样,《相信未来》不仅是食指写下的,也是整整一代人用青春和热血共同写下的。


TAG:

地洞 戈多 发布于2010-01-27 10:34:16
一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老周(周新京)的个人空间 老周 发布于2010-01-27 11:10:30
回复 2# 的帖子
一个时代可以过去,也可以不过去,历史不一定是按物理时间划分的。如果有足够的想象力和包容力,每一个时代都在眼前。
坐看云起时 辛泊平 发布于2010-01-28 15:46:51
回复 1# 的帖子
所有的历史都是断代的!
老周(周新京)的个人空间 老周 发布于2010-01-28 18:57:18
每一代有每一代的生活重心,历史肯定是断的,特别是中国近百年,急剧变化,历史不仅是断的,甚至是碎的。相隔三五年几乎就有代沟了。但是对于作家和诗人来说,跨越这些细小的代又是必须的,否则作品空间太窄了。
我来说两句

(可选)

日历

« 2024-04-27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24416
  • 日志数: 258
  • 建立时间: 2008-12-25
  • 更新时间: 2017-01-22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