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一):《返璞归真》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2-15 14:45:22 / 个人分类:读书心得

约翰福音十四章六节中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籍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C.S.路易斯简介C.S.Lewis, 又译作C.S.刘易斯或C.S.鲁益士)

 

第一次看儿童电影《纳尼亚》,不由得被作者C.S.路易斯的天真童心所感染。影片中战争年代的四个孩子往神秘教授家的大衣柜里一钻,竟意想不到地跌进了晶莹透彻的一个童话世界。从此,善与恶的一场大战在峡谷冰河里激烈展开。四个孩子依着狮子的帮助,最后终于战胜了女巫,被授予纳尼亚王国的钻石桂冠故事的开始是小妹妹先掉进纳尼亚王国的,等她钻回衣柜把这个秘密说给哥哥姐姐听时,他们不但不信,还责备她的臆想,直到自己也一脚踏进去了,才知道冤枉了诚实的小妹妹。这让我想起现实生活中的信仰,如果有人给你说在我们这熟悉的物质世界外,还有另一个灵性的世界,在其中尔虞我诈的人间智慧不再适用,而是靠另一套属天的智慧,终将使人间善恶各得其所,你会相信吗?你会笑话这话的幼稚单纯吗?这就是信仰的谜题,千古都说不透,我们每个人只有各持己见。

 

C.S.路易斯(1898-1963)是英国一位多产的天才作家。他先后在牛津和剑桥大学任教,一生中完成了三类不同的事业:一是文学史家和批评家,二是科幻作家和儿童文学作家,三是通俗的基督教神学家和演说家。《返璞归真》(“Mere Christianity)一书是 C. S. 路易斯在二战期间的作品,是他应邀到英国广播公司发表的战时系列讲话。他一生著书30多部,有学术著作、小说、诗集、童话,在全世界都有广泛的读者。

 

童年时代,父母每年都带他去海滨度假。美食、美景和爱护他的父母成为他后来在书中所说的"童年的福气"。他将儿童时代所生活的美丽花园与景色写入作品中,象征爱情,神秘与不朽的生命。他家中到处是书,每间房都堆得满满的。他后来写道,"在大雨无休无止地落个不停的下午,我爱从书架上将书一本本的取下来,总可以找到一本我喜欢读的新 书,就像在田野散步,总可以找到一片新叶一样。" 他喜读的书多为小说,传记与历史,有《小人国游记》,也有马克吐温的幽默小品,尤其喜欢英国着名幽默杂志 《笨拙》周刊里头的动物漫画。他写童话,从这里得到灵感。(引《返璞归真》的中文译序)

 

然而,在C.S.路易斯八岁时,母亲突然患癌症去世,慈母的逝去使他觉得"人间一切快乐、宁静都迅速消失,我失去了安全感,像一个大舟沉入海里。" (引《返璞归真》的中文译序)

 

他人生的另一个打击是晚年丧妻。他的妻子,一个美国作家,也因癌症去世,去世时仅四十五岁。他快六十岁时才头一次结婚,美好的婚姻只持续了短短四年,终于做了新郎的他又做了鳏夫。为此他写了一本短小的丧妻悼文:《卿卿如晤》(A Grief Observed1960年)。书中他坦诚记录了自己做为基督徒内心对信仰的怀疑和挣扎:在回忆妻子重病在床历尽折磨时,他说,可怕的是,一位纯然良善的神竟然让这种惨事发生,其可怕程度不亚于一个宇宙施虐暴君;我们越相信神鞭伤是为医治,就越怀疑求神高抬贵手刀下留情是否行得通。他在书中同时表现了“一个基督徒的生命越是被真理更新,其爱情审美就应该越接近上帝的标准和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彰显的大爱。不是在理性、意志和愿望上的接近,而是十字架受难的真理内化为一种审美取向,升华为一把打开爱情之门的钥匙。” (引自陈卫珍在《生命与信仰》的评论。)

 

年轻时的C.S.路易斯是在《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的作者托尔金的影响下回归到基督教的,他的作品从此深受这信仰的影响。C.S.路易斯在爱妻去世后三年也相继离世。那是19631122日,他悄悄地因心脏病辞别人间,新闻报道并不多,因为那一天刚好有另两位名人也同时死去:一个是被刺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另一个是英国反乌托邦文学的作家阿道司·赫胥黎。

 

《返璞归真》摘引

 

(注:以下引言参考了国内译本,但发现此译本几处有误,在此我尝试了更正)

 

我宁可说,你每做一次选择,就等于把核心的那个你、也就是做决定的那部分你,从原来的地方转动了一点 点。从你整个一生来看,因为做过无数的选择,你便在不断将这个核心的你加以转变,不是变得越来越成为属天的造物,便是越来越像地狱般的东西;不是成 为与上帝、与其他造物、与自己和睦相处的造物,便是陷入与上帝、与其他造物和自己为敌并且充满憎恨的状况中。前者使你生活在充满喜乐、平安、知识与力 量的天堂;而后者使你生活在疯狂、恐怖、愚昧、暴怒、无能和永久的孤独中。我们每一个人,每一时刻其实都正在朝这两种情境中的一种走去。                                    

                                                               -《返璞归真》英文版92页 

 

“有人可以一怒而杀千万,有人发怒后不过是招来耻笑。但他们的所为在各自灵魂深处留下的小记号却可能是差不多的。他们对自己的伤害都是这样:若不改悔,下次要是再被人激怒,就更难隐忍不发;一旦发作,怒气一定比上次更糟。反之,他们若都诚心诚意地转而仰望上帝,就能把自己里头那个给扭曲了的核心再拉直拉平;否则,将来的结局必很惨痛。至于从表面看去,他们恶行的或大或小,倒不是[决定他们本质]最关键的。”

                                                                 - 《返璞归真》英文版93

 

 

“最初上帝给我们的帮助,往往不是我们所求的德行本身,而是不断去尝试的那股力量。因为不管贞洁(或者勇敢、忠诚等德行)如何重要,这种百折不挠的过程更可以历练一个人的灵魂,远比获得美德本身重要得多。”

                                                                - 《返璞归真》英文版101

 

随感(一): 不要放弃

 

又来迟了,悄悄地溜进那家陌生的大教堂。喜欢风琴,喜欢长袍的唱诗班,喜欢披着阳光的彩绘玻璃。不过,怎么这周的讲台上又轮到那个圆头圆脑的白人老牧师?

 

他有着圣诞老人般的憨笑,浑厚的嗓音,只是啊,只是啊,他讲的东西没什么新意,好几次都叫最后一排的我打盹儿,后悔不该为了听道这么早起床。

 

今天大约也是这样,听他讲先知、复活、救赎,一系列老生常谈。可老牧师是如此好心情,你看他弥勒佛似地笑口常开,还引了一段广播幽默剧主持人盖瑞森-凯勒(Garrison Keillor)的话,来证明他重复经句的苦心。盖瑞森说他听过许多讲道,也不止一次地没听完就站起来走开,那是讲道吗?还是心灵鸡汤式的时髦心理辅导?他说如果讲道不提到主耶稣,不提到原罪、复活与救赎,就不是道。

 

这段话倒很难让我把它和盖瑞森的“原野之家”栏目(Prairie Home Companion)相联系,他在节目中那爵士乐般的醉人嗓音,以及轻松实在的小笑剧,让人印象深刻。他简直是个爱开正经人玩笑的自由派,一点儿都没让我想到这严肃痛苦的宗教救赎主题。当然,就像是同一个人一会儿穿着运动衣去体育馆打兰球,一会儿又穿着晚礼服参加大宴一样,心还是同一颗心,不过是场合不同。

 

有趣的是,老牧师的后半截讲道我居然一直醒着,他的一个小小比喻竟让我会心的一笑。

 

他说,上帝有时就像个小孩子。因为小孩子常常沉浸于大人看腻的游戏中,还自得其乐,乐此不疲。就像他四五岁的小孙子,喊着一定要跟爷爷做游戏。于是,游戏一遍遍开始,一遍遍重复,老牧师说他累了,可小孙子还要玩下去,而且每次结束还和头一次那样喊得起劲儿:“Do it again! Do it again!” 老牧师都头疼了,这游戏简直是要无休止地进行下去。

 

老牧师说上帝也是这样,神的爱就体现在给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即使我们一次次犯错,一次次做得不够好。你看那正午的太阳,不管今日如何绚烂,绝不会因此见好就收,明天早晨还照旧出来;也不管今日是如何阴郁黯淡,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我们生命里每一次旭日东升,都该是一次不应放弃的机会

 

最后,老牧师照例给大家说那句重复的祈祷词:愿这周回去神与你同在、让你心存平安。他的话还没说完,底下站在一旁的数位义务服务人员,就彬彬有礼地推着助步器到那些老态龙钟的听众跟前去了,而躲在我后面那个坐轮椅的叫花子也匆匆忙,蹭着轮子往教堂门口挪去,只有等在楼外阶梯下的冷风里,才更能让某些菩萨心肠的教徒们快快打开钱袋。

 

我心里偷笑,老牧师这小小比喻不也是心灵鸡汤的一类吗?虽然是加过了主耶稣这道主要调味料的。看来我所要找的,也和‘鸡汤’差不离,但是,每天平庸的日子却需要这个,就像C.S.路易斯所说,往往神给予的,并非立竿见影的成功,而是摔倒了能再爬起来的那一点点信心和力量。对作家C.S.路易斯来说是丧妻后依然能拿起笔写作,对本人来说也许只是早上赖床时心里一亮能赶快坐起来。

 

第二天凌晨,我在蒙蒙亮的天幕里醒了,我突然起身,毫不犹豫。因为我意识到一点: 原来我们想寻找什么,可能最后得到的还是什么。‘鸡汤’熬了一夜仍是‘鸡汤’,而成不了神的道。其实,信基督教的本身就是相信一种特殊的力量,然而,这种力量又不同于我们身边的迷信。如约翰福音十四章六节中耶稣说:


$kEN"V5L@.CE}@0

“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籍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H/{h{@$s.v0

这种信仰的力量到底和迷信的区别在哪儿?这才是我所要探讨的问题,而并非简单的“鸡汤”的滋养。有个老传道人这样告诉我,从前人们不知道地球是圆的,还以为太阳和月亮都围绕着地球转,后来有了科学的发展才知道把真理刚好弄颠倒了。她说,我们生下来,心头也只装着自己,把自己当成了太阳,难道不是这样吗?父母整天都是围着我转吗?长大之后才认识到,我不是宇宙的中心,虽然有的人长大了还不愿承认,甚至是一辈子颇有成就的名人。这就是陷入自我的悲哀了。而这点,恰恰是她对我说判定身边真假基督徒的准则。当一个人把信仰当求神拜佛时,本质依然是“自我中心”。超越自我,才是飞跃。而这种超越在基督徒看来只有依着主耶稣,因为靠自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今天3LG | }'BMl

怎么,我也不知不觉地回到教义的老生常谈中了?看来的确是‘日光之下无新事’,连新的说法也找不出。如果我自己不是“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不会自己发光又是什么?老传道人说,你就是上帝宏伟计划的一部分,如果你选择神。 当别人给你说,‘你真了不起’,别太沾沾自喜了,就告诉对方并非你会发光,而是你正被光照亮,成了反射光的媒介的一部分。对,指给他看,你身后真正的光源。

 

当一粒光的介质也是幸福的。这种感觉,记下来了,是这首小诗:

 

    我是谁

    是亮云

    是天街的灯笼

    倏地火焰熄了

    我又是谁

    是飘尘

    是黑暗夜

 

@2009-12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