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新诗歌网 http://xinshige.tougao.com/ 张祈年代诗选(1992——2007) http://zhangqibeijing.blog.sohu.com/

新作:般若之诗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07-03 18:46:53 / 个人分类:新诗发布

查看( 275 ) / 评论( 13 )
般若之诗

张祈


不要用那样的眼神看我,
我不是我,我是另一个。

我是一千道风在荒原上吹过。
我是一万条瀑布在山谷间垂落。

我是莲花的芬芳,燕雀的鸣唱,
是紫葡萄甘甜的液汁——我什么都不是。

然而我依然是我。正如此时此刻
有一个同样的你在听我诉说。

我是你的母亲。是你故去多年的父亲。
我是你的妻子和越长变得越像你的儿子。

在狭窄的楼梯口,我是你陌生的邻居。
在拥挤的步行街,我是与你擦肩而过的记忆。

我不知道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可我们存在总应有个哪怕勉强的理由。

这世界既是幻象,也是空无,
它也像针芒的刺痛般真实不虚。

2008,6,30

[ 本帖最后由 张祈 于 2008-6-30 13:45 编辑 ]

TAG:

李浔的个人空间 李浔 发布于2008-06-30 12:41:35
我是你的母亲。是你故去多年的父亲。
我是你的妻子和越长变得越像你的儿子。

在狭窄的楼梯口,我是你陌生的邻居。
在拥挤的步行街,我是与你擦肩而过的记忆。

一气呵成,干净利落的诗。
张祈:群峰之上 张祈 发布于2008-06-30 12:49:43
此诗算是对“般若”一词的诗歌解释。
我对佛经了解很浅,坛子上有高手,也许能有更深的切入。
木芙蓉花下的个人空间 木芙蓉花下 发布于2008-06-30 13:00:33
郁郁黄花,皆是般若;青青翠竹,悉是法身.
张祈:群峰之上 张祈 发布于2008-06-30 13:08:54
搬一点资料来。
般若



  一般宗教大多重视信仰或慈悲,唯有佛教重视理性,追求智慧。佛教认为开发般若智慧,才能分辨邪正真伪,断除烦恼;才能自度度人,究竟解脱。大乘菩萨以般若智慧作为六度的上首,所以能悲智双运,济世利人;三世诸佛都是因为证得无漏智慧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所以经典上说:“般若为诸佛之母。”

  “般若”是智慧的音译,因为它的含意比世人观念中的智慧还要深远,人闻则生殷重之心。而智慧含义肤浅,有善有恶,有正有邪;般若是纯净善美的,是真实无漏的。所以根据译经“五种不翻”□的“尊贵不翻”法则,古来都直译为“般若”,而少用“智慧”来表达。

  般若是正见缘起,了悟诸法空性的智慧,《大智度论》说:“般若者,即一切诸法实相,不可破,不可坏。”有了般若就能认识“缘起性空”,进而能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成就佛道,所以般若是菩提之“因”。能够认识“缘起性空”、“不生不灭”的诸法实相,就是般若。因此,般若是一种能透彻宇宙真相的智慧。

  般若并非外来知识,而是众生的清净光明本性,是众生的本来面目;般若是法身、实相、真如、自性、佛性的同义词。佛性人人本自具足,因此六祖大师说:“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若能“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得般若。

  般若有知苦灭苦,观空自在的功用,没有般若的人生,欠缺正见,易为外境烦恼所转,而在起惑、造业、受苦中轮回不已。有了般若,便可开发自性之光,证悟自己真实的生命,从生死的此岸安渡到解脱的彼岸,此即“般若波罗蜜”□。佛陀为了帮助众生达成此一目的,在他住世说法四十九年当中,仅仅“般若”就讲说了二十二年,留下一部六百卷的《大般若经》,指引着众生“证真实以脱生死”,由此可见般若对人生的重要。

  大乘般若的妙用,不仅在彻悟诸法实相,离一切虚妄而得解脱,更重要的是,菩萨以此无所得的般若大方便,广行六度□万行,而能“一切舍不取施想,持戒不缺而不依戒,住于忍力而不住众生想,行于精进而离身心,修禅而无所住”。《大智度论》说:“五度如盲,般若如导。”般若为六度的根本,能摄导五度趣入“波罗蜜”,所以布施等五度要能成就“波罗蜜多”,一定要以无所得的般若为方便而修。因此,“导万行以入智海”,这是般若的另一个功用。

  般若是诸佛菩萨亲证诸法实相的一种“圆明本觉智”,是离一切迷情妄想的“清净无分别智”,是通达一切法自性本空、本无所得的“真实无相智”。般若有很高的境界,从凡夫到二乘、菩萨、佛,有层次上的深浅不同。凡夫的般若□是正见,二乘的般若□是因缘,菩萨的般若□是空,诸佛的般若□是般若。凡夫只要具有正知正见,就可以勉强称得上是有般若智慧了,真正的般若则要到证悟成佛才能证得,因此《法华经》说:“唯佛与佛才能究竟诸法实相。”《大智度论》也说:“般若者,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有胜。”

  般若是通达诸法真理、指向人生正途的法炬。般若有三种:一、实相般若□;二、观照般若□;三、方便般若□。方便般若是推理判断一切诸法的差别相,观照般若是洞悉一切诸法的真实相,这两种般若的妙用都发自于实相般若,所以说实相般若是般若的本性,是每一众生本来具有的自性光明。要开发这种智慧,需要从佛法中精勤修学,由浅至深,逐次前进。依其方式有:由闻法所得的智慧,称作闻慧□;由思惟所得的智慧,称做思慧□;由修行所得的智慧,称为修慧□。

  惠能大师说:“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每个人都有一颗心,一般人所了解的是肉团心、妄想心、分别心,却忽略了本自具足的灵知心,这才是真心。真心就是般若,有了般若,宇宙世界皆在一心。“般若”不是语言所能解释,勉强言之,可以取喻为“镜子”。一个人不管胖瘦美丑,只要在般若的镜子前一照,当下实相现前,见到本来真面目。佛弟子平时诵经拜佛、听经闻法,做种种的功德,就是要擦亮心中的镜子,心净则般若现前。有了般若,即使遭受批评毁谤、无理打骂,都可以视为消灾;遭遇挫折、打击、冤屈、侮辱,皆能视为逆增上缘,以之作为修道之养分,而能滋养菩提善根。所以,有了般若,人生的境界就不一样了。因此,学佛除了要涵养慈悲心之外,更要具足观空的般若智慧。

  [注释]

  □乃中国四大译经家之一的玄奘大师所主张,在译经时不予意译,而保留其原音的五种情况:

  □多含不翻:例如罗汉一词,含有杀贼、不生、应供三义;薄伽梵一词,兼具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等六义,故不可任择其一而译。

  □秘密不翻:例如经中诸陀罗尼及咒语等,乃诸佛的秘密语,微妙深隐,不可思议,因此不以字义译之。

  □尊贵不翻:例如般若意译为智慧,但是智慧是一种世智辩聪,是有善有恶、有利有弊、有染有漏的分别意识;而般若是至真、至善、至美,是无染无漏的真如自性,般若尊贵无比,因此不译为智慧。

  □顺古不翻:例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指无上正等正觉,然而自东汉以来,历代译经家皆以音译之,因此为了随顺古例故不翻。

  □此方无不翻:例如菴摩罗果产于印度等地,为我国所无,因此保留原音不翻。

  □波罗蜜,译为“度”,到彼岸的意思。“波罗蜜”要具备几个条件:菩提心相应、住大悲心、以般若无所得智慧为摄导、须回向一切众生、自利利他、为法为人,能合乎这几个条件,才能称为真正的菩萨行,才能到达彼岸。

  □全称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菩萨发心修学大乘法门,不出于六波罗蜜,六波罗蜜即大乘的异名。《胜鬘经》说:“摄受正法即是波罗蜜。”六波罗蜜是菩萨行的大纲,菩萨如果修行六波罗蜜,具足福慧资粮,圆满所修,便得证悟无上正等正觉。如《发菩提心经论》卷上说:“布施是菩提因,摄取一切诸众生故;持戒是菩提因,具足众善,满本愿故;忍辱是菩提因,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故;精进是菩提因,增长善行,于诸众生勤教化故;禅定是菩提因,菩萨善自调伏,能知众生诸心行故;智慧是菩提因,具足能知诸法性相故。”可见六度是成就菩提道果的必备条件。

  □凡夫的般若,具正知正见,信因果罪福,闻正法能不轻毁。

  □二乘的般若,了知四圣谛、十二因缘,能证声闻、缘觉等果位。

  □菩萨的般若,知缘起性空之理,不厌不离,行度众事业。

  □诸佛的般若,如空中映像,水中显月,随缘应现,湛然不动。

  □是般若的理体,众生所本具,离一切虚妄之相,是般若的实性,即一切种智。

  □是观照实相的实智,了知诸法没有自性,所以称为观照,即一切智。

  □是分别诸法的权智,善巧分别诸法,称为方便,即道种智。

  □由三藏十二分教或善知识处闻知,也就是从听经闻法,或阅读佛典,由文义而引入悟境,进而对佛法生起甚深的信解,从而得到无漏圣慧。这是依听闻所成的智慧,故称“闻慧”。

  □以闻慧为基础,进一步对法义深入思惟、观察,考辨诸法的甚深法性,以及因缘果报等事相,而有更深的体验、更亲切的了悟。这是由思惟所闻所见的道理而产生的无漏圣慧,故称“思慧”。要成就思所成慧,应按照佛陀所说的“四依止”: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来简择、审度,才能正确体会佛陀说法的究竟意义。

  □依据闻、思所成的智慧而对佛法有所悟解,进而与定心相应,观察抉择诸法实相,以及因果缘起等真理,也就是经过止观双运后,所引发的深慧。由于此乃依修习而生的无漏圣慧,故称“修慧”。



般若



是佛教词语.“般若”是梵文 प्रज्ञा prajnā的音译,意为‘智慧’。但不是我们日常所说的"聪明智慧"的意思,是指超越一切的大智慧.

"般"字要读为"bo "(阴平).但是更严格的照原来梵文读起来则又不然:

“般若:查字典注音为班若或钵惹,实际上应该读成钵瑞。这种发音是不是很标准呢?也不然,因为唐朝时代「般若波罗蜜多」的读音是「巴尼亚巴拉咪达」,这个音译跟梵文(प्रज्ञापारमिता prajnāpāramitā)的原音是相吻合的。懂得梵文的人,他不会念钵瑞,而是念「巴尼亚」。”

般若的基本含意是智慧,其所以不翻译,是因为它虽然可以翻为智慧,但跟我们通常所谓的智慧,在程度上是有差距的。我们说某人很有智慧,那仅只是指他那六尘所积的表层意识。这里的般若并不仅是指表层意识,而是指心的原态与共相。既然找不到适当的中国文字来表达,乾脆就不翻译了。

一般法会中大多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为何「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不加上「摩诃」 两个字?因为摩诃般若是全称,只用般若是简称,只要提到般若,就一定是摩诃般若。摩诃般若即是大智慧,大到什么程度?它是一切世间智慧的本源和实性。世间的智慧,是否离开了般若呢?它虽然已经不是般若的原态,但却也离不开般若,因为「烦恼即菩提」,当我们感受到烦恼的时候,就证明我们有生命、有觉性(菩提)。如果是没有知觉的植物人,还会有烦恼吗?为什么不用「摩诃」,表示它是略称,而「摩诃般若」就是具称,就像我们讲电视机是television,如果只说T.V.,别人也懂。

般若妙用,只是在一切,著不得一点,一著就落住了。如上面“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两句,细细研究,说“离一切相即佛”,有六个字,就够了,但何以上句要加个诸字呢?是言连离的相也要离去,不许著一点。诸字,连离相也在内的。下一句又加上名诸两个字,恐人又执取了佛,又受了佛缚,要使你知道佛亦性空,不过是个假名,没有实体,切莫上当,自生法相,全经中往往有三句,如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佛说,是不得已而说,不是佛的执有;即非,是言本来性空,不是要你取著;是名,是因为不可断灭了去,一切原不过是个名而已。你想世界上一切一切,哪一处哪一点,能离了名字?总是个名在那里布弄,世上千千万万的我见我执,人事纷纭,都是自己上名的当。明明说是名,明明虚幻不实,但愚人总跳不出这圈子去,因此苦无尽期。佛要我们深悟般若无住的妙用,把所有一切一切,如世间法出世法,轻轻用是名两个字,一刀斩却,直截痛快,一了百了,前不落空,中不落有,后不断灭,如鸟飞空中,虽有来去诸相,却无迹可觅。这是金刚般若经的妙用,世人能用在人事上,就无一事不圆满了。

讲到般若,是说心的灵用,绝无定法,不可测知。你用意识去分别它,就不见了。正如龙戏大海,翻腾飞舞,没有你捉摸处。所以解释经文,也无定法,要忽前忽后,忽有忽空,使对方心先放大了,如东方虚空,可思量否?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否?心同十方虚空的广大无著,才可以入无住的意境。次将此心打杀了,无我无人,连最大的功德心也没有,如度尽无量无边众生,都入了无余涅盘,就是成了佛。我心中若无其事,因我与众生,无不性空。再次,明白我心众生心,根本是不可得,处处空灵,般若的机用始开,开了灵机,那实相自然而见。所以读般若经,不同余书,切不可咬文嚼字,在字音上、字句多少上和四句偈上打算,反使灵机窒碍了。四句偈,是说一行,梵文无行,总成四句,就说有一行也够了,只要你通达其义,能够活用活参,随时随句,可以玩味,得其神妙。经要多读,文句熟了,熟了之后,不拘何句,触机即发,听讲时,点到哪一句,忽然明悟,这才是真受用。倘不解义理,如同嚼蜡,一无滋味,又有何用?所以一面读,一面要明解经中义趣,那就近了。近是近于世用了。每日试验,用在人事上,久久不觉同化,妙用自然而启。般若妙机,以前世种植善根,今生自会启发,心无所执,心自灵活,不同凡见,自然入圣。这全是般若的功行,切不可看轻了他。

凡未曾深达实相的人,也往往好谈般若。因为功夫不深,不觉流入于妄谈般若的病。譬如初学医的人,粗知药性,乱开医方,不觉误了人命,此切切不可。但考其原因,也由于夙世有过一点根器来,否则也谈不出。加以自己无明我见,夹杂在内,自误误人,添诸罪业,此不可不防。所以般若剑,弄得不好,伤了自己,杀了人,还不自知。若要辨别这个毛病,须看出言吐语,是不是有我见在内,是不是有名心法执在内,是不是合凑对方的机而说。如其人不可谈而与之谈,是妄。可与谈而不与之谈,也是妄。自己不可与人谈而谈,是妄。自己可以与人谈而吝法勿谈,也是妄。自己未明其义,见人谈般若无从测知而亦妄加批评,都是妄。至于般若,是圆融无碍,不得著一点心,何况有骄慢心名心胜负心夹杂在内,只看他多所诤论,好世智强辨,即是妄作。所以要谦虚,不可自大。佛对须菩提说,你成了四果,所修由须陀洹至阿罗汉,自己以为有果可得,有道可成否?倘著此念,便落四相,中间菩萨不必说,连我佛自己,夙世在燃灯佛所,于法也无所得,岂可自以为胜而骄于人么?
张祈:群峰之上 张祈 发布于2008-06-30 13:11:59
两部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只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
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只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陲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 碍 无 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
十三不靠发布于2008-06-30 13:26:20
有一些辛波丝卡的《一见钟情》的“启发”?
诗者海客 海客 发布于2008-06-30 13:28:41
好诗
张祈:群峰之上 张祈 发布于2008-06-30 13:48:17
关于性空假有
《般若经》的中心思想就是“性空假有”。即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实在的自性,故称为“性空”。但“性空”并非虚无,虚假的现象仍然存在,这种虚假的现象就称作“假有”。“性空”和“假有”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有获得般若智慧,才能在观察事物时,不为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才能摆脱世俗认识的束缚,把握佛教真谛,达到觉悟的境界。以下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船若经》的基本内容。
  一、关于“缘起”说。“缘起”说是奠定“假有性空”思想的理论基础。般若所述的“缘起”是在小乘缘起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乘佛教思想以“十二因缘”为中心,宣传“业感缘起”。大乘般若由小乘所倡的“人无我”、发展到提倡“法无我”,并把“人无我”、“法无我”统称为“无自性”,用“无自性”去表示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没有可以自我主宰、自我规范的本性和规律,也就是没有自己的本质属性。般若所说的“性空”就是针对这种“无自性”而言的。由于用“无自性”的概念来说明一切事物现象,故即使小乘佛教所讲的“无我”更彻底,也改造了小乘“缘起”说本身。
  《般若经》将世界上一切生灭现象和体现生灭现象的主体,都看成是由因缘造成的,离开了“因缘”,就体现不出“性空”之所在。《般若经》还将小乘的讲述以人生过程为核心的十二因缘说扩展为解释世界一切事物现象的因缘说。般若还反对将十二因缘和涅视为实有其性的小乘理论,认为因缘本身就体现着无自性,故决不可当真地消灭一个世间世界和再生出一个涅世界。《般若经》认为凡是因缘所生法,也都是“有”,因这是一种“无自性”,不真实的“有”,故被称为“假有”。根据“假有”理论,将他们所否定的一切,用另外一种形式全部肯定下来,既肯定现实社会一切秩序的“有”,也肯定了彼岸佛的世界的“有”。由于一切现象都可以归结为“因缘法”,故一切现象都是“假有性空”;但主宰一切事物现象的“因缘法”不是“假有性空”,而是真实的存在。
  二、关于“本无”说。“本无”,后来译作“如”、“真如”与“实相”、“真实”等词,在般若学中都表示“性空”的意思。小乘诸派将佛所说的一切法都看作实有其体的真实存在,这使佛教思想日益僵化,使宗教本身丧失适应社会需要的活力,呈现逐渐衰落的危机。大乘般若认为“经法本无”,否定了小乘把佛或佛经语言概念实体化的理论观念。“本无”的原义,就是对视假象为真实的否定,人们对于“本无”的认识,只能通过对世俗的一切认识的彻底否定来获得。这样,“本无”就是事物现象的本质,这种本质只有在对现象的彻底否定中才能体现出来。当然,“本无”也不能离开现象去获取,因为“本无”正是通过现象的不真实性得以体现的。《船若经》把“本无”思想应用于具体范畴,形成“无住”、“无得”、“无相”、“无生”等观念。“无住”是指不住于“名言”;“无得”指思维对对象的“自性”无所得;“无相”指思维不执着于“事相”;“无生”指思维视现象无生灭变化。
  三、关于“方便善巧”。佛教教义的宣传与推广,离不开“方便善巧”,即灵活应用。般若和“方便善巧”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般若是成佛之母;“方便善巧”是般若的具体运用;没有般若,“方便善巧”就失去原则目标,而没有“方便善巧”,般若就不易推行。故《般若经》甚为重视“方便善巧”,认为没有它,就有堕入小乘的危险。“方便善巧”是连结世间与出世间的纽带,也是大乘区别于小乘的重要标志之一。
张祈:群峰之上 张祈 发布于2008-06-30 13:51:12
大般若经
大般若经
开放分类: 佛教、书籍、经书

【大般若经(Mahaprajna-paramita-sutra)】

佛教经典。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般若经》。为宣说诸法皆空之义的大乘般若类经典的汇编。唐玄奘译。600卷,包括般若系16种经典(即十六会)。其中第二会(《二万五千颂般若》)、第四会(《八千颂般若》)和第九会(《金刚般若》)为般若经的基本思想,大概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其他各会是在以后几个世纪中成书的。一般认为最早出现于南印度,以后传播到西、北印度,在贵霜王朝时广为流行。梵本多数仍存。

传译经过 最早传入中国的大乘般若经是东汉竺佛朔与支娄迦谶译出的《般若道行品经》(后题《道行般若经》)10卷(相当此经第四会),世称“小品般若”。旋有三国吴支谦重译成《大明度无极经》(原题《明度经》)6卷,康僧会别译成《吴品经》5卷(今佚)。另有竺法护译成《光赞般若波罗蜜经》10卷;朱士行西行求得二万颂大品般若梵本,由无罗叉等译成《放光般若波罗蜜经》20卷(相当于此经的第二会)。鸠摩罗什于后秦弘始六年(404)重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品二万颂,弘始十年译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小品八千颂和《金刚般若经》等。菩提流支于北魏永平二年(509)译出《金刚般若经》1卷(相当此经的第九会)。直至唐代,玄奘才于龙朔三年(663)收集并编纂成全部《大般若经》十六会。故此经乃集诸部般若之大成。嗣后施护又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译出《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密多经》25卷。此经早有藏译,但与汉译的名称并不一致;汉译第十一会至第十六会中顺序所说六波罗蜜多,在藏文大藏经中只列前五波罗蜜多,单独编成《五波罗蜜多经》一书。

主要内容 全经分四处(指佛陀在王舍城的鹫峰山、给孤独园、他化自在天王宫、王舍城竹林精舍说法的四个处所)十六会(16次集会)。前五会文异义同,均为对般若教义全面系统的叙述。第六会至第九会,撮取大部般若之精要,说无所得空的法门义理。第十会为佛对金刚手菩萨等说一切法甚深微妙般若理趣清净法门等,带有密教的色彩。最后六会,依次谈六度(即六波罗密多)。全经文辞典雅畅达,也是一部富有哲理的文学作品。

此经宣称大乘即是般若,般若即是大乘,大乘般若无二。它作为大乘佛教的基础理论,被称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其中心思想在于说明诸法“性空幻有”的道理。性空,指佛所说的一切法(即一切现象)都没有实在的自性;幻有,指一切法虽然自性空,但并非虚无,假有的现象仍是存在的。认为世俗认识的一切对象,均属“因缘和合”,假而不实;唯有通过“般若”对世俗认识的否定,才能把握佛教真理,达到觉悟解脱。另外,此经认为佛陀有真身和法身之分,法身也就是信仰者追求的最高真理或真如,人们通过修行的六种方法(六度),可以获得解脱。

影响 此经在印度甚为流行。其中第二会繁简适中,流传更广。中观派创始人龙树曾疏释此经而撰成《大智度论》,以阐述此经所显性空实相之理。而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的弥勒,相传也总摄此经之义而撰成《现观庄严论》,以阐述此经所示实践行证之道。其后无著、世亲又疏释此经第九会,各自撰成《金刚般若经论》。陈那则依此经第四会撰成《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综述此经要旨。此外,龙树、提婆所撰《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论书,也都是发挥此经义旨,弘扬大乘般若性空教义之作。于此可见此经在印度流行的盛况。在中国,从《道行般若》、《大品般若》译出之后,中经卫士度、帛法祚、支孝龙、康僧渊、支敏度、竺道潜、竺法温、支遁等传写讲述,般若之学逐渐流行。东晋道安在襄阳讲《放光般若经》,并撰制注解文记,发扬此经奥义。当时弘扬般若的尚有于法开、竺法温、竺昙壹、于道邃等。当时他们在玄学的影响下,形成所谓般若学的六家七宗。迨后秦鸠摩罗什广译“大品”、“小品”、《金刚般若》及《大智度论》、《中论》、《百论》等,其弟子僧叡、僧肇等竞造章疏,般若之学的研习达到高潮,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基础理论,并影响到隋唐有关宗派。其中三论宗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为主要典籍,直接沿袭此经传统;此经第九会“金刚能断分”的异译本《金刚般若》,成为禅宗传心的法本;天台宗以此经为观法,在其化法四教中判为“通教”。可见眦经在大乘佛教中影响之深远。

此经提要的撰述,现存的有宋大隐《大般若经关法》6卷,明智旭《阅藏知津》中有关此经提要8卷,清葛( )

《大般若经纲要》10卷,近代欧阳竟无的《大般若波罗蜜经叙》4卷等。(田光烈)
木芙蓉花下的个人空间 木芙蓉花下 发布于2008-06-30 14:07:26
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磐
好象是这样的.问好!
冰 夕 冰夕 发布于2008-06-30 14:11:42
我是莲花的芬芳,燕雀的鸣唱,
是紫葡萄甘甜的液汁--我什么都不是。

然而我依然是我。正如此时此刻
有一个同样的你在听我诉说。


_____________时间之蝶变。
尚有诸多的延伸阅读,一并细看品味。问好,张祈!

冰夕 ^_^

东阳瘦发布于2008-06-30 20:31:36
赞语
佛学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性空,二是本心。
张祈:群峰之上 张祈 发布于2008-07-02 09:11:59
多谢东阳兄。
近年来,国人多世俗智慧,而少究竟智慧,于文坛流行色可知也。
我来说两句

(可选)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