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新诗歌网 http://xinshige.tougao.com/ 张祈年代诗选(1992——2007) http://zhangqibeijing.blog.sohu.com/
  • 著名翻译家王永年先生去世

    2012-07-24 16:10:02   /   经典・文论・翻译

    http://cul.sohu.com/s2012/wangyongnian/
  • 转//论兰波《彩图集》中的“未来城市”

    2012-07-19 08:22:19   /   经典・文论・翻译

    论兰波《彩图集》中的“未来城市”2011-03-02 00:08:39作者:周旻《彩图集》(又译为《灵光集》)是兰波一生中最后一部作品集,也是兰波后期代表作,在《彩图集》中,兰波给予了后世一个丰富的意象天堂和独特的精神世界。萨巴缔叶说:“《灵光集》是经验的集大成者。在他的生命之树上,他嫁接了假想的感觉,和阅读变态的反射孤独与百感交集的流动。”另一方面,《彩图集》的出版和讨论一直延续到如今,这似乎证明了兰波的创作具有一定普遍性。在《彩图集》纷繁复杂的诗性语言中,蕴藏着一个时代、一个空间的所有面,给后来的研究者留下了庞大的宝藏,也吸引...
  • 狄金森:我从没见过沼地

    2012-07-09 14:43:45   /   经典・文论・翻译

    我从没见过沼地原作:狄金森张祈译I NEVER saw a moor,我从没见过沼地,I never saw the sea;也从没见过海洋;Yet know I how the heather looks,可是我知道石南花的样子,And what a wave must be.当然也知道波浪的形状。I never spoke with God,我不曾和上帝交谈,Nor visited in heaven;也没访问过天堂;Yet certain am I of the spot可是我一定属于那个地点——As if the chart were given.好象地图已经交到我手上。1,我从未见过沼泽,我从未见过大海;却知道荒野是什么,知道波浪的模样。我从未和上帝...
  • 顾正祥:《荷尔德林诗新编》序

    2012-06-29 12:44:58   /   经典・文论・翻译

    《荷尔德林诗新编》序顾正祥缅怀先贤  跟歌德、席勒、海涅、格林兄弟等德国经典作家一样,诗人荷尔德林(Hölderlin,Friedrich.,1770-1843)在中国的译介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他没有像歌德那样,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就幸运地凭他的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倾倒了一大批年轻的中国读者;也没有像海涅那样,仅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就一连出了七本汉译诗集和一本散文集。尽管如此,他仍被独具慧眼的中国知识精英们所认知。  荷尔德林译介的开山鼻祖应是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1877-1927)。1907年3、4月间,他在《教育世界》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戏剧...
  • 谢冕访谈录:归根到底诗是“贵族”的,不是平民的

    2012-06-29 08:34:43   /   经典・文论・翻译

    谢冕访谈录:归根到底诗是“贵族”的,不是平民的2012年06月29日 08:01原文地址:谢冕访谈录:归根到底诗是“贵族”的,不是平民的作者:诗人文摘查看大图谢冕箫风  1  箫风:1980年5月7日,您在《光明日报》发表论文《在新的崛起面前》,率先为朦胧诗呐喊助威,拉开了新时期新诗论争的序幕,对推动中国新诗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现在回过头来再看这段历史,您有何感想?  谢冕:这个问题说起来比较复杂。那个时候我还年轻,有点胆大妄为。因为当时诗歌界两位最大的权威艾青和臧克家先生,都是反对朦胧诗的。实际上,这篇文章是参加“南宁会议”(一个全国性的诗...
  • 转载/李亚伟:《河西走廊抒情》(长诗)

    2012-06-28 08:42:33   /   诗歌点评

    河西走廊抒情李亚伟第一首    河西走廊那些巨大的家族坐落在往昔中,  世界很旧,仍有长工在历史的背面劳动。  王家三兄弟,仍活在自己的命里,他家的耙  还在月亮上翻晒着祖先的财产。    贵族们轮流在血液里值班,  他们那些庞大的朝代已被政治吃进蟋蟀的帐号里,  奏折的钟声还一波波掠过江山消逝在天外。    我只活在自己部分命里,我最不明白的是生,最不明白的是死!  我有时活到了命的外面,与国家利益活在一起。    第二首    一个男人应该当官、从军,再穷也娶小老婆,  像唐朝人一样...
  • 龙应台:我们,华人世界

    2012-06-27 08:57:51   /   今天茶室

    我们,华人世界文/龙应台    我们下了飞机不需要调时针。我们说话不需要翻译,迷了路可以开口就问;我们随手买份报纸,拿来就可以读。电视上的新闻和酒酣耳热的辩论,不需要解释就可以听懂,因为,我们属于一个“华人世界”,同时区、同语言、同文同种。    我们的履历非常相似:大多数的我们都有贫穷的童年记忆,少年时对于镇压逮捕和政治迫害有了懵懂觉察,大学时开始对西方的开放自由有所向往;成熟时,却发现现实中有太多的人为障碍,阻挡着我们对梦的追求。    我们的梦,也很相似:傲慢的殖民者,走开;颟顸的专制者,下来;让公民自己来决定自己的...
  • 【转】中国实体书店崩溃的真相

    2012-06-20 08:42:48   /   人间书话

    【转】中国实体书店崩溃的真相2012-06-19 19:15:44|分类: 漫画 |标签:中国实体书店崩溃的真相来源:http://blog.renren.com/blog/239170716/853242485今天我看了上海台的《头脑风暴》节目,顿时有一种五雷轰顶的感觉,因为没想到这个节目里竟然没有一个人讲出目前中国实体书店危机的本质原因,对于中国实体书店崩溃这块烂木头,他们对于表面腐烂的痕迹指指点点,竟然没有一个能够指出这块木头腐烂的根本原因。他们得出的结论无非是下面两个老掉牙的,一个是人类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一个是现代人的购买途径发生了变化。简单来说,就是更多的...
  • 西川:米沃什的错位

    2012-06-18 08:27:53   /   经典・文论・翻译

    米沃什的错位作者:西 川  米沃什并不是中国古代诗歌专家。他爱怎么选就怎么选吧,不怪罪他。但他却是代表了当代欧美诗人(至少是美国诗人)对中国古代诗歌普遍持有的趣味。为他们所热爱的,那是真正的中国古代诗歌吗?(他们当然可以回应说,干吗非得读真正的中国古代诗歌呢?)他们对真正的中国古代诗歌精神感兴趣吗?据钱钟书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七缀集》)这篇文章中讲,中国古人是以道家精神来看待绘画,以儒家精神来看待诗歌,所以杜甫才被抬到了李白之上。与这样一种态度相反,欧美当代诗人更愿意以道家精神来看待中国古代诗歌。这是受了垮掉派追慕东方...
  • 转/如何判断你是否活在暴政统治下

    2012-06-15 16:55:28   /   今天茶室

    如何判断你是否活在暴政统治下2010-08-21 17:07:暴政并不一定都是经过深思谋略的,暴君们本身在彻底骗过了别人眼睛的同时,也会自欺欺人。如下是你已生活或即将生活在暴政下的一些迹象。暴政统治在早期浮出水面时,就有一定的迹象可循。如果人们对此十分警惕并追求自由,他们就能在它成为气候之前对其做出反击。人们对那些推翻立宪制度、建立暴政统治的手段十分熟悉。不过,虽然对此有所警惕,且虽然这可能并不是人们的本意,可那些无意成为暴君的人们,也会在不经意间用同样的办法做一些暴行。暴政并不一定都是经过深思谋略的,暴君们本身在彻底...
  • 李陀:诺贝尔奖评价中充满种族歧视

    2012-06-11 10:27:14   /   经典・文论・翻译

    李陀:诺贝尔奖评价中充满种族歧视2012年06月11日09:03来源:新京报  从1982年到2002年,中间相隔30年,30年前李陀暂停书写小说的计划,并未定下回归日期,30年后,他带着《无名指》又回归小说家的行列。这部尚未出单行本的小说在杂志上刊登出了前面的5万余字,从一个心理医生的角度高度关注中国当下的现实。李陀认为文学作品应该关注现实、关注普罗大众,应该走得更广阔更向外,所以他爱19世纪的作家甚过20世纪。  李陀 生于1939年,原名孟克勤。历任北京重型机械厂工人,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北京文学》副主编。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
  • W·H·奥登:歌

    2012-06-05 16:48:14   /   经典・文论・翻译

    W·H·奥登:歌(查良铮译)    据说这个城市有一千万人口,有的住在大厦,有的住在鄙陋的小楼;可是我们没有一席之地,亲爱的,我们没有一席之地。  我们曾有过一个祖国,我们觉得它相当好,打开地图你就会把它找到;现在我们可无法去,亲爱的,现在我们可无法去。  在乡村教堂的墓地有一棵老水松,每一年春天它都开得茂盛:旧护照可办不到,亲爱的,旧护照可办不到。  领事官拍了一下桌子说道,“如果你得不到护照,对官方说你就是死了;”但是我们还活着,亲爱的,但是我们还活着。  去到一个委员会,他们要我坐下;有礼貌地告...
  • 米沃什晚年诗选(周伟驰译)

    2012-06-05 15:50:54   /   经典・文论・翻译

    米沃什晚年诗选(周伟驰译)周伟驰 译 发布时间:2012-05-04 09:34:22来源:中国艺术批评 阅读:阅读:2465  米沃什晚年诗选    周伟驰 译    晚熟    要迟到接近九十岁后,我才逐渐地  感到有一扇门在我里面打开,我走进了  清晨的澄澈之中。    我的前生一个接一个地在离开,  象船舰,带了它们的悲哀。    而被派定给我的画笔的  国家、城市、花园和海湾,靠近我  期冀得到比从前更好的描绘。    我未曾脱离人民,悲痛与怜悯连结着我们。  我们忘记了——我总是说——我们都是王的孩子。  ...
  • 转/博尔赫斯语录(译自wikiquote)

    2012-06-05 11:30:05   /   经典・文论・翻译

    博尔赫斯语录(译自wikiquote)2011-08-26 16:11:56 来自: Álvaro(38/69 掘墓人不怕尸横遍野)Uno está enamorado cuando se da cuenta de que otra persona es única.当一个人发现另一个人是独一无二的时候便爱上了他(她)。Yo no hablo de venganzas ni perdones, el olvido es la única venganza y el único perdón.我从不谈论什么背叛和原谅,遗忘是唯一的背叛和原谅。Siempre imaginé que el Paraíso sería algún tipo de biblioteca.我总想着:天堂大概就是图书馆那样的吧!Al cabo de los años he observado que ...
  • 纳博科夫诗集出版:诗是刻画、描绘或者塑造

    2012-06-05 11:15:25   /   经典・文论・翻译

    纳博科夫诗集出版:诗是刻画、描绘或者塑造2012年05月30日10:05来源:东方早报 打印“诗是刻画、描绘或者塑造”  纳博科夫诗集《纳博科夫诗选》出版  由于缺乏高级学历,纳博科夫最初只能当文学讲师,却因长期捕捉收集蝴蝶的兴趣培养出来的鳞翅目昆虫知识当上了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博物馆研究员和鳞翅目馆长,“真是好玩,我单凭手上的一只蝴蝶就进了哈佛大学。”此图由Philippe Halsman 摄于1966年瑞士  早报记者 石剑峰  实际上,以小说出名的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Vladimir Nabokov,俄裔美籍小说家、诗人、文学评论...
  • 转//王学东:北岛诗学与中国现代诗学的当代转型

    2012-05-31 16:22:09   /   经典・文论・翻译

    北岛诗学与中国现代诗学的当代转型王学东  中国现代新诗进入到当代社会,如何切中当下生存境域,又如何才能击中当下的生存体验,是当下诗学建构面临的一种重大课题。中国当代诗歌在中国诗界甚至是在国际诗界上真正的崛起是朦胧诗,也正是朦胧诗,中国当代诗歌才获得了自己真正的现代诗歌品格和风貌。而朦胧诗诗学观念,却还是一个还未被开发的丰裕领地。敞亮朦胧诗诗学观念,不仅能对朦胧诗有一个更为完整和本真的思考,也是透视中国现代诗学的当代转型的重要堡垒。  作为朦胧诗的领军人,北岛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诗人,更是一位对现代诗进行深入探索者...
  • 转/卡瓦菲斯的诗

    2012-05-30 15:48:52   /   经典・文论・翻译

    卡瓦菲斯的诗杰拉尔德·斯特恩王立秋译  奥登在他给瑞伊·达尔文(Rae Dalven)的卡瓦菲斯英译写的导论中说过这样一句著名的话,即有一些诗,如果他没有事先读过卡瓦菲斯的话,写出来就不是那个样,或者说,有一些诗他根本就不会写,我知道,这对我来说是真的,对其他人来说,我认为也如此,然而如果要我把这种影响是什么,是对历史的态度,是某种讽刺,还是对人格面具(personae,人物/角色伪装)的使用,抑或某种充满激情的客观性或别的什么东西专门辨识出来的话,我就要迟疑了。而有趣的是,我可能提到的那些诗人并不必然以相似的方式写作甚或彼此有联系。我相信,这...
  • 米沃什:罗伯特·弗罗斯特

    2012-05-28 09:04:52   /   经典・文论・翻译

    米沃什:罗伯特·弗罗斯特程一身 译我写到他,这个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美国诗人,不是出于赞赏,毋宁说是由于惊奇:居然有这样一个人。一个国家如何能孕育三个如此不同的诗人瓦尔特·惠特曼,艾米莉·狄金森,和罗伯特·弗罗斯特,要理解这一点是难的。生于1874年,差不多和保罗·瓦雷里(生于1871年),利奥波德·斯塔夫(生于1878年),以及博勒斯劳·勒斯棉(生于1878年)是同代人,二十世纪初,他的智力已形成。当时美国与欧洲极其疏远,欧洲的文化之都是巴黎。我可以在比较中思考弗罗斯特,像我一样,他认识与自己迥然有异的诗人——法国和波兰诗人。那时,不仅欧洲人认...
  • 转//雷蒙德·卡佛:关于写作

    2012-05-24 16:05:17   /   经典・文论・翻译

    雷蒙德·卡佛:关于写作2011-03-12 14:29:27 来自: luke(hold on)雷蒙德·卡佛 著孙仲旭 译早在60年代中期,我发现我对叙事性长篇小说难以集中注意力。有段时间,我不仅想写这种小说有困难,就连读起来也是。我的注意力再难持久,不再有耐心写作长篇小说。这件事说来话长,琐碎得不适合在这里谈。可是我知道跟现在我何以写起了诗歌及短篇小说有关。投入,放下,不拖延,写下一篇。也可能在差不多同一时期,也就是二十七八岁时,我完全失去了野心。如果真的这样,我倒觉得是件好事。对一个写作者而言,野心和一点点好运气是好事。野心太大,运气不好,要么根本不...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