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城詩(書)話》7:為甚麼是「食物」,為甚麼是「愛情」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10-01 09:50:53
/ 个人分类:评论
查看( 254 ) /
评论( 1 )
為甚麼是「食物」,為甚麼是「愛情」jM_;do9L%M0——讀也斯小說《後殖民食物與愛情》今天*T1_"A:X4uF3rFM今天X'OTs@布詠濤(江濤)今天5u(ps_0P今天#gb5[;Q#o撇開「後殖民」這個有著複雜內涵與定義的理論名詞,讀者可簡約地把「後殖民」看成一個時間概念,那就是「一九九七年回歸之後的香港」。如也斯說的:「我當時不想循已成定論的方法寫香港,也不想只顧迷戀肚臍眼只看香港。九七後我對香港與亞洲或其他城市關係更感興趣……但主要寫的不是政治,著眼點還是在寫人在動盪過渡時期不安定的感情吧了。」/pv:W/Gu&G
yM0^l_p2dZqag0告子曰:「食色,性也」,即是說,飲食和性是人的本能。孔子在《禮記》里講:「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如果說,「食」是個體生存的本能,「色」則是人類傳宗接代的本能。今天Z^o5L4A;q1ZyU3T1Qc9i;P(v|@
|0《後殖民食物與愛情》是一本小說集,裏面講了十二個故事。系列故事包含了一羣角色,互相穿插在彼此的故事裡,有不同的視點和接觸範圍,人物在不同篇幅也各有輕重。十二個故事,圍繞著「食物」與「愛情」,展開著一個又一個城市平凡人的生活故事。)Y1A f-i1GT%{Q-c@05v.gQt(OIX0也斯說,「食物連起許多人情與關係,連著我們的記憶、我們的想像」:經營一間白天髮廊,夜晚酒吧的史提芬(《後殖民食物與愛情》)同時也是《沿湄公河尋找杜哈絲》的一個熱衷於文化尋根的思考者;鬼佬羅桀在與時尚女子阿素(《尋路在東京》、知識女性阿麗絲(《幸福的蕎麥麵》)、性情淳樸善良的屯門女子愛美麗(《愛美麗在屯門》)不同時期的交往中,反思著愛情;食評家老薛在他的「食評」生涯中的情感經歷,不斷地追尋與失落(《後殖民食神的愛情故事》、《溫哥華的私房菜》)……0D&R:K/|Hx
oW0]0yg\K&S!g0朱熹有雲:「飲食者,天理也;有求美味,人欲也」,又有「食其所當食,飲其所當飲」的告誡。「民以食為天」,「吃」是人類基本的生理需求,追求「美食」的過程,連起的是文化、政治、軍事、經濟、公眾、個人的一系列活動。因此,「食在某地」,作為一句流行的廣告宣傳用語,其中其實隱含了以「食物」作為「某地」的文化象徵和文化符號的意謂。$`*p)d[+m%ai0,Cxd1],Jb0因而,作家對「食物」這一客觀的物質存在的書寫,同樣內涵著對傳統文化的反思。人們面對美食問題時的言行舉止,其實也成為一種現實隱喻,使得抽象的寓言精神得以具象化表達,明白無誤地昭示出其語言化寫作的努力姿態。今天L6k/eSXb)rb今天,?
Fef|5]「愛情」,是一種欲望,一種男女兩性間的情感指向與相互征服性行為。性欲,是一種心理存在,人類的性欲是僅次於生存和食欲的最強烈的欲望。佛洛德認為,性欲是人類取得一切成就的源泉。今天 {
L(n ^4x9@FOYxPdK0G"M0在《後殖民食物與愛情》的故事敘述中,似乎都有著一種淡而隱抑的愛情,兜兜轉轉的情感經歷,相聚又分離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沒有轟轟烈烈的生離死別與盟約,有的是一種隱隱的期待與深淺隱約的關懷與照顧扶持,而故事的結局,似乎又總難圓滿。在這十二個故事中,人物情感表現較激烈的是《濠江殺手鹹蝦醬》、《西廂魅影》,但這兩篇的不同處又在於,前者是外在的,後者是心理內在的扭曲表現。'G`[`l
W0
身體是性最為直接的承載物,抓住身體這一性欲望的載體,以肉體或身體的性本能反應作為敘述,將生活中存在著的諸多的身體和精神的受難呈現出來,其中反映出的,常常也是社會與文化加諸在我們身上的強制或壓抑。"?)Ej5Z K#H^$|:f${m0今天)l:] \6T iK%r7j{$F1S也斯認為:從食物到愛情,當文字的表達和閱讀傾向於把食物定型,那感受和感情也只能鎖定在一些俗套的公式之中。若習慣了粗畧的簡約解讀,只從複雜的現象中歸納出最功用性的庸見,我們就不可能再用文字把思想從定見中釋放出來。因此,「文學創作更是具體的,既是以景寫情、情景交融;文學還把人放在道德倫理的網絡上,看他如何選擇,而選擇又帶來怎樣的後果。」*T]{aADe0今天W(M K-W!r在《後殖民食物與愛情》中,也斯為甚麼選擇寫「食物」,而「食物」又如何牽繫到「愛情」,我想,就如同我們閱讀一本詩集或小說,「細讀」與「品嘗」是同義詞。過程是,生活繼續著,角色也發展著,一如我們身邊的每一個認識或暫時還不認識的人,因此,不輕易下一個定論,正如也斯提醒的:「包容他們的各種肯能」,「我欣賞對生命有好胃口的人……,但也有人,會仔細咀嚼甘苦,仔細嚼出生命的各種味道。」而「食物」與「愛情」,正是伸張「生命」的重要元素,作者用文字咀嚼,讀者以閱讀咀嚼……PQ:u@*j@02009年8月今天0y6jS](X?7W
论坛模式
推荐
收藏
分享给好友
管理
TAG:
-
寄廬
发布于2010-10-14 14:57:02
-
后殖民之食與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