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贾哲慧 的个人空间

我的论坛主题

  • 消失的法令纹

    2017-03-29 16:46:12   /   散文小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校园流行文学社,那时候我上高中一年级,喜欢诌点歪诗的我加入了班里的启明星文学社。我们的班主任刚毕业,喜欢新鲜事,对我们宽容到放纵。  我们的社长其实并不擅长写作,他只是热心班务活动,喜欢热闹吧。反正就将几个学习不专一的同学捏到一块儿。  文学社并不图有其名,我们有刊物。那时候没有电脑打印机,刊物是油印小报,先刻蜡板,为了美观,美编很辛苦,用铁笔在蜡纸上噌噌地涂,有点刻板画的感觉。然后再用油墨一张张滚出来,油墨味道很浓,每个沾过油墨的人身上总有挥之不去的味道。一提起那个年代,浓浓的油墨味道便席卷而来,鼻子的...
  • 苍生

    2017-02-14 15:48:22   /   散文小说

    老兽医西赟我的本家伯伯西赟是个老兽医,在我刚刚能读通一句话的时候便到他家看他的医书,其中有一本书,上面印有许多牛马骡驴的图片,很好玩儿,所以记得最清楚。本家伯伯矮个儿,谢顶,说话前嘴里先喷出一串爽朗的“哈哈哈”。他在一个相邻公社的兽医站上班,平时很少见到。伯娘走在院畔,指着远处树木稀疏的一处山梁嘻嘻地告诉我:“你那个坏家伙伯伯就在那里上班。”集体经济时,兽医是很体面的职业。我们村有一匹骡子生病了,请公社的兽医治病,兽医姓赵,长着一幅长脸,一沾酒便胀得通红。赵兽医拿着针管子给骡子打针,又粗又长,是人用...
  • 张乖的文运

    2017-02-06 10:20:52   /   散文小说

     张乖上世纪六十年代不幸迷上了文学,那时候他在上大学,他的专业与文学本来没关系,但他羡慕作家这个称号,并且一心想转行成为一名光荣的作家。当然那时候作家吃香。  大学期间,他坚持向所在省的省刊投稿,这个刊物当时在全国名气不小,发行量很大,但投出去的稿子泥牛沉海。大学毕业,他的作家梦并没有改变。某次,他读省刊,蓦然发觉上面有篇小说有些眼熟,仔细一读,原来是自己早年投给此刊的稿子,但署名并不是自己。  对于张乖,这是天大的事情,他辗转周折,终于打听到原来自己的稿子被这家编辑偷去了。给杂志主编写检举信,没有回音,不惜亲自去见主编。  ...
  • 透过医院的窗户望月亮

    2016-11-10 14:33:25   /   散文小说

    1  那天,医院窗外的月亮分外大,分外圆,翻遍记忆,第一次见。早晨五点来钟,是的,,因我平时六点左右吃药,那天比往常醒得稍早一些。  母亲在病床上熟睡着,我悄声走出病房,楼道里已经有了病人家属——陪护一般睡不踏实,病房里很闷,出来透透气。  走近窗户,窗外的天色浓得暧昧,分不出阴晴。但天上的那轮月亮有一刹那让我不知身居何处,甚至觉得那分明是一颗太阳,因为很亮,只是比太阳光清了些,太阳光是金色的,月亮光是银色的。  我的身旁是一位坐着轮椅的老太太,腿上打着石膏,七十来岁,精神不错。我身处的是一个外科楼层,半月前...
  • 葵花饼

    2016-06-03 21:08:50   /   散文小说

      1975年奶奶去世的时候,我已六岁,按理说应该对奶奶的音容笑貌有清晰的记忆了,但我这人天生脑袋瓜子不好使,奶奶的面容在我记忆当中只是一个水影儿。只有当我对着奶奶的遗像时,我才似乎发现这张脸原来如此亲切和熟悉,面带忧郁眼含阴柔,头上带着一顶富家太太的呢绒帽,帽子正中镶着一朵暧昧的花,向日葵之类的圆盘花。  就是这朵花,一束光似地照亮记忆:奶奶咽气的一刻,透过慌乱的人群的缝隙,我看到灶台上摊开的那盒点心,最上面的,就是印有一朵向日葵的月饼。是进家门不久的二伯带回来的,随后这盒点心被作为祭品摆在奶奶的遗像前。这种月饼之前吃过,有一年...
  • 《警世通言》读书札记摘抄

    2016-04-12 05:54:58   /   散文小说

    1、《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庄子游,路逢妇人用扇子扇新坟。妇人告诉他,新坟里是刚刚死去的丈夫,因为要急着改嫁,才做出这等急不可待的事来。庄子用道术化解了妇人的难题。庄子回来告诉自己的夫人田氏,夫人很气愤,认为此妇猪狗不如。庄子诈死,幻为少年秀士考验夫人田氏,田氏果然负心。更甚。且要用他的脑髓给秀士疗病,以求结为伉俪。  庄子对田氏说:“庄哥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田氏选择了自缢,庄子将棺和屋付之一炬,跟着老子修道去了。  庄子一连娶过三遍妻房,第一任妻子得病夭亡了,第二任妻子因为不听话给休了,第三任妻子就是田氏。  庄...
  • 情感的隐忍表达及精神地标的多维阐释

    2016-04-11 05:15:09   /   经典・文论・翻译

    情感的隐忍表达及精神地标的多维阐释——贾哲慧系列乡土散文简评晚乌  作家对书写题材的选择性是主观的,但这种主观又蕴含着客观。生活是写作的基础,它的不同层面引发作家不同的思考,在写作者心灵上烙下深刻印迹的那一面,才可能会被书写,叙述。于此,题材的主观选择,实为客观生活在人心里的最深沉隐射。  贾哲慧的不少文字跟乡土乡村有关。这种粘附感,反证了乡村体验在他个体精神版图上所占的位置。然而,回忆与怀旧的背后,是作家对乡土在时空上的逃离或背叛。回...
  • 读书杂记

    2016-03-28 14:54:08   /   散文小说

    之一、宋濂的仓皇古人游记,很少有宋濂写的有趣的。《游钟山记》写他同刘伯温、夏允中一起游钟山,“二君行倦,解衣覆鹿上,挂冠鼠梓间,据石坐”,后来又要喝酒,宋濂“不能酒”,估计由于游得不尽兴没心情喝酒,决定一个人去游。允中劝他说:“老兄呀,山里有老虎,附近有个僧人前几天采茶时被老虎抓破了脸,差点丢了性命。”宋濂不信,以为他找借口。允中又补充说:“如果不怕你就去吧。”这下激起了宋濂的驴脾气,带着两个仆人便走了。路越走越远,景致越深越美,宋濂开始得意起来,“击石为浩歌”,“歌已,继以感慨”。我想他在心里一定笑话那两人懒惰、胆怯的龟孙子。然...
  • 读史札记

    2016-03-09 15:33:05   /   散文小说

    之一、秦穆公的胸怀 穆公三十二年,秦越晋伐郑。百里傒、蹇叔力谏,秦穆公不听劝阻,结果兵败殽山。四年后,穆公重新任用孟明等征伐晋国,报了殽山之仇,释了穆公心头之恨。穆公渡过茅津,“封郩中尸,为发丧,哭之三日。誓于军曰:‘嗟,士卒!听,无哗,余誓告汝。古之人谋,黄发番番,则无所过。’”以此来追悔当初没听申思不用蹇叔、百里傒的劝阻,并作誓让后人记住他的过错,引以为戒。秦穆公情真意切,感动得大臣们泪如滂沱。他们都说:咱们的国君真是体恤百姓将士呀,考虑事情很周全,孟明等人真该感到庆幸的呀。其实,古今中外,将自己的错误决策主动公布于世,以儆...
  • 行走的河流

    2016-01-28 08:28:52   /   散文小说

      冰山脚下的几滴水聚成一汪小泉,小泉不安于寂寞,嬉戏,跳跃,最终骗过父母的耳目,逃离。一路汇入不少志同道合的溪流。这支队伍当初只是贪耍,并没想会走多远,打死也没有跨越大半个国家扎入大海的想法。但她们却实现了,虽然路途曲折,绕了不少弯路,就像一个人,坎坎坷坷,终于还是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成长期的河流一心向往远方,由涓涓小溪汇成汹涌大河,渐渐地,发现路无尽头,有些索然了,步子变得沉重,思乡的情绪越来越浓。宁夏中卫沙坡头,腾格里沙漠边缘,思乡的河流迷失了方向,一路往北,与故乡巴颜喀拉山相隔数千里,地表则是小江南的色彩和风景,身后两道矸石般堆...
271/3123>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