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十分有趣的2007好诗榜和庸诗榜

张祈 发表于: 2008-1-20 22:56 来源: 今天

中国南京·现代汉诗研究计划

2007年中国诗歌排行榜暨第16届柔刚诗歌奖

一、2007年中国诗歌排行榜

2007年度好诗榜

柏  桦    《水绘仙侣》(“中国学术论坛网”)
宋  琳    《短暂的白昼》等(《城墙与落日》(中法双语诗集),巴黎Caracteres出版社2007年版)
刀        《美女与摇头丸》(组诗)(“中国艺术批评网”)
萌  萌    《萌萌的诗》(《诗歌月刊》2007年第3期)
北  岛    《诗八首》(《上海文学》2007年第7期)
郑小琼    《内心的坡度》(《钟山》,2007年第1期)
李亚伟    《李亚伟诗选》(《诗歌月刊》2007年第1期)
潘  维    《诗六首》(《诗刊》2007年第8期(上半月刊))
叶丽隽    《这城市的斜阳照在我身上》(《九龙诗刊》2007年春卷)
三  子    《村庄笔记》(《花城》2007年第1期)

2007年度庸诗榜

伊  沙    《崆峒山小记》(《星星》2007年第2期)
徐  江    《抢自<花火集>》(发表于《诗歌月刊》2007年第2期)
春  树    《漂亮朋友》、《在路上》(《诗歌月刊》2007年第9期)
沈浩波    《原谅》(《诗歌月刊》2007年第6期)
白连春    《田埂》(《红岩》2007年第5期)
孙晓杰    《羞涩》(《十月》2007年第4期)
石  英    《<水浒>开卷“逼”字当头》(《诗潮》2007年第5-6期)
黎焕颐    《春雨如膏——有寄》(《诗刊》2007年第5期(上半月))
刘  章    《湖光》(《诗刊》2007年第2期(下半月))
骆晓戈    《要想》(《诗刊》2007年第11期(上半月))

2007年度最佳诗集

李少君主编:《二十一世纪诗歌精选(第二辑)?诗歌群落大展》,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2007年度诗歌批评家

徐  敬  亚

    现为海南大学诗学中心教授的徐敬亚先生,早在1983年,就在《当代文艺思潮》发表了他那篇被誉为"中国现代诗宣言"的著名诗论《崛起的诗群》。《崛起的诗群》确立了"朦胧诗"的历史地位,对中国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上世纪80年代末,徐敬亚推出轰动一时的论文《圭臬之死》,论述了从“朦胧诗”到“第三代诗歌”的演化过程,把“第三代诗人”推上了历史的舞台。上世纪90年代后,徐敬亚倡导诗人的“本初意识”、“原创写作”。本世纪初,徐敬亚陆续发表了《重新做一个批评家》、《诗,由流落到宠幸》、《诗歌回家的六个方向》等批评文章。他在《诗,由流落到宠幸》中反思了近年的诗歌状况,深刻地指出了商业社会对诗歌的宠幸可能只是基于一种“功利需求”。他担忧真正的诗歌精神让位于“诗歌汤锅中表面飘浮着的一层闪亮的油脂,即诗歌群落中最追逐功利的部分,即非诗”。他的这种担忧,仿佛给当下中国的众多诗人敲响了警钟。
    徐敬亚不仅写作批评文字,他还以编辑出版行动实践着自己的批评理念。1986年他参与发起组织了“1986中国现代诗群体大展”。在这次声势浩大的诗歌大展中,《诗歌报》与《深圳青年报》共发表了64个诗歌流派、100余位诗人的作品与宣言,以及徐敬亚写的大展前言《生命:第三次体验》及《编后》。这次大展实际上成了“第三代诗人”的一次集体亮相。近年来,徐敬亚为了抵制诗歌创作中的浮躁倾向,提出了“诗歌细读”的主张,并率先亲为,先后在《特区文学》杂志上主持了历时两年的“批评家联席阅读”。2006年起,他又主持《特区文学》“十大网络版主联席阅读”。他的这些与诗歌的出版、发表、阅读和创作有关的行动,与他的诗歌批评理论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他对中国新诗建设的巨大贡献。


2007年度诗性人物
(革命的诗性)

切·格瓦拉

1967年, 20世纪的一位最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切?格瓦拉死于革命。2007年,他应该是79岁,可留在世人心目中的,永远都是39岁之前的切?格瓦拉。40年来,切的名字和他所代表的精神,深植于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内心深处,成为疼痛与不安的种子。2007年,切殉道40周年,仿佛全世界都在追思“今天和永远的切”,并将他请回这个年份精神舞台的中心;仿佛他并没有远离世界,而是当下现实的一个观照者、参与者,是现实世界肌体上一块鲜活的心肌。人们玩味他嘴角那 “使许多妇女为之动心的带有伤感的微笑”,熟悉于他那标志性的别着金星的贝雷帽,他对波德莱尔《恶之花》的热爱,他对女性表现出来的多情,以及雪茄……这的确是充满小资与诗性的。我们表示尊重。但须强调,切作为一个战士、反叛者,一个理想主义者、思想家,这些才构成这位“二十世纪最完美的人”(萨特语)的灵魂。也只有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我们才可以预言:只要世界还存在着压迫与不公,庸俗与怯懦,切的精神,就将一次又一次地“回魂”,超越种族,超越时空,超越国界,甚至超越不同的宗教和意识形态,成为人类反叛和抗争的巨大的激发性力量。

汤唯(王佳芝,电影《色戒》主人公)

2007年,李安和汤唯成功地借助性与暴力,塑造了王佳芝这样一个众所周知的革命女性形象。电影中王佳芝,不再是公式化的女革命者或常识中的女人,而是兼备了女学生与“太太”、特务与情人的多重身份。她在特殊年代里的狂热与天真、特殊场所中的性与激情,拒绝种种虚饰和概念化,促使世人重新思考革命,思考国族、爱与性等复杂的重要命题。而在我们这样的时代,国家与革命,已经为我们严重遗忘。(图片:《临刑前》)


余丽娜

余丽娜是云南福贡县马吉乡的女孩,2007年,她只有七岁,为了到怒江对岸的马吉乡布腊小学上学,每天都要借助溜索“飞”过江去。她“飞”在惊涛骇浪的江面上,笑容绽放。这一来自偏僻的民间和社会底层的诗与花朵,不仅强烈地震撼着我们,还更有力地楔入和拷问着我们不无豪奢的时代与生存。2007年,她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一抹相当独特的温馨与可爱,还更激发着我们关于平等和正义的想像与冲动。



2007年度诗性电影

《太阳照常升起》

我们的电影应该是大制作、大情感、大场面,甚至大血腥、大色情,而姜文却反其道而行之,成为我们这个市场化影像时代里最后一个浪漫派。因而,他也饱受人们对其“虚假、矫情”的指责。《太阳照常升起》里狂欢化、浪漫化的诗性呈现即便有些太“文艺”,却在另一方面给我们以启示:对那些流逝岁月的缅怀,激荡着我们苍白的心灵,正成为对抗这个物质至上时代的最后武器。我们的生命只是保存在不断逝去的似水年华中,浪漫地追忆,正是我们最为重要的人生体验。


2007年度诗歌贡献榜
人        物

老    巢

作为一名诗人、导演、赢利并不丰厚的文化商人,他表现出对诗歌事业纵横无羁的热爱。即使在经济拮据时,他也能义无返顾,连续三年(含2008年)每年鼎力出资30万元,承办《诗歌月刊·下半月》,设立“中国新经典诗歌奖”。事实上,正是由于他的承办,《诗歌月刊·下半月》告别了那种四平八稳的官刊风格,有力推动了批评界对诗歌现象、诗歌团体及作品的关注,达成了对诗歌、诗人及批评家的归纳与研究。他以导演和文化商人的魄力,使得这份杂志在当下中国众多的诗歌刊物乃至于文学刊物中,具有了强悍、深厚和敏锐犀利的突出风格。

默    默

作为“撒娇”诗派的代表诗人,默默和其诗歌同道们在写作中着力于 “温柔的反抗”,并潜藏着一个鲜明的动机—— “撕破那些伪君子的面目”,让诗歌实现“真正的平民主义”。同时,默默还是《撒娇》诗刊的核心人物、出资人兼编辑者。作为一个优秀的诗歌写作者,他不局限于一方个人写作的空间,还能够不计得失、不辞烦劳,为诗歌、为他人力尽义务,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全心全意为诗歌服务的精神。《撒娇》诗刊的创办与复刊,为诗坛保存了一份有研究价值的文本,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由他个人负担的诗刊中,既有对个人趣味的张扬,又不乏对不同类型写作的包容,表现出多元的气度。除自办诗刊,他独出心裁创办的“撒娇诗院”也让人耳目一新,为诗人提供了一个哪怕短暂却是温暖的“乌托邦”式的诗歌家园。

中    岛

1990—2007,18年的时间,他的大量心血倾注给了名为《诗参考》的民间诗歌刊物,这本刊物迄今已出版25期,并且还将继续出版下去。它粗砺、自由、有锋芒、有力感。这本令人尊敬的刊物,除了少数的若干期有朋友人力的参与之外,绝大部分的工作是由中岛一手完成的;厚重的刊物,耗费时间与心力,还耗费着他赖以维生的本已捉襟见肘的收入。没有热爱,没有殉道一般的信念,没有对自己所做工作意义的清醒意识,无法在清贫中坚守下来。在对诗歌作品的选择上,他不妥协,少杂念,不媚俗。他的工作,对展示与保存当代民间汉诗的精华阙功至伟,对从事汉诗研究的人们来说,《诗参考》具有不能忽略的意义。

潘 洗 尘

  作为一名有成就的诗人,他的经商活动已成了对诗歌的鼓励。1998年以来,他通过设立“天问诗歌奖”、“诗探索奖”,出版“天问诗歌丛书”、“诗探索丛书”,承办《星星诗刊》理论版、举办“让诗歌发出真正的声音”、“天问诗歌公约”等众多诗歌活动,在提升公众的诗歌鉴赏力及倡导诗人写作的自律方面,做了大量为人称道的工作。最使人钦佩的是,近年来他出资两百多万元用于诗歌事业,通过对诗歌精神的竭力弘扬,致力于将诗歌这个最为古老的精神方式镶嵌在市场化的严酷时代。

潘    维

  作为江南才子,他是愿意让诗歌及文化责任在身上发挥作用的少数人。2004年以来,他连续策划了两届杭州“不完整世界”诗歌文化活动,以及20场以上的地方性诗歌朗诵会,前后邀请国内外重要诗人、画家130多位,组织众多诗人撰写艺术家画传(已出版8册),通过已颁发两届的“中国诗歌贡献奖”,彰显和强调了诗歌语言在当代文化中的特殊作用。他成了能避开个人世界的局限,利用从诗歌提炼出的诗意描述,贡献于当代文化的少数诗人。

曾    蒙

这个“70后”的重要诗人。偏居西部小城攀枝花,却以一己之力,主持中国资讯最丰富、最具有先锋性的民间文学艺术网站——中国艺术批评网。中国艺术批评网的诗人专题,以其前沿性、实验性和革命性,见证当下汉语诗歌现场的最新动向,也使其成为汉语先锋诗歌的重要阵地。曾蒙的工作,同样彰显着我们的时代诗人作为一种生存方式的可能性。

刊    物

《青年作家》

在中国的城市格局中,成都一直作为“诗歌之城”存在。在这个能够唤起人们许多想象的城市,居住和生活着一大批声名在外的诗人。这些诗人不仅在过去影响了中国当代诗歌的潮流,今天依然活跃在诗歌创作的前沿。《青年作家》是一个曾经沉落的刊物。2007年第1期,《青年作家?新诗库》开栏。对于这个新栏目,该刊总编章夫认为:“在2007年《青年作家》的版面上,我们特地推出一批活跃于中国诗坛的现代诗人。旨在记住在诗歌生存最艰难的环境里,那些坚守艺术良知的诗人。”从已出版的数期来看,涉及到北岛、芒克、顾城、食指、舒婷、海子、柏桦,其梳理当代诗歌写作谱系,进行文学史和诗学建构的企图相当明显。2007年,《青年作家》在中国的“诗歌之城”成都,因为诗歌而再生。

《延安文学》

延安,中国西北角的一座古城,当下诗歌的“外地”。如果没有一本叫《延安文学》的刊物,没有其背后的诗歌信徒对诗歌倾注的艰苦努力,人们注定会有意或无意地忽略这个地域在当代诗歌版图的意义。可因为有了《延安文学》,这本虽则在大学图书馆尚难觅到身影,却在民间唤起崇敬的刊物,让我们不得不在诗歌和这座偏远城市之间建立起某种不容忽视的关联。它每期的“今日写作”栏目,以十数个页码集中发表诗人的专辑,无论是规模还是水准,都是当下中国诗歌版图所无法忽略的一个存在。

中国南京·现代汉诗研究计划
发起人:何言宏、傅元峰、马铃薯兄弟、黄 梵

2007年中国诗歌排行榜评委会:
何 平(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杨四平(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邓 程(文学博士、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羊 霞(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
何同彬(南京大学在读文学博士、《扬子江评论》编辑)
马永波(文学博士,诗人,翻译家、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吴晨骏(诗人、小说家)
育  邦(诗人、小说家)
陈祖君(南京大学在读文学博士、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何言宏(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傅元峰(文学博士、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马铃薯兄弟(诗人、江苏文艺出版社副编审)
评委会秘书:徐骏(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二、第16届柔刚诗歌奖

  出于对“中国南京·现代汉诗研究计划”成员们的信任,柔刚先生于2007年夏天,决定将“柔刚诗歌奖”第16届(2007年度)至第20届(2011年度)的评选,交予“中国南京·现代汉诗研究计划”,并且宣布将主奖奖金由往届的5000元升为9999元。受此重托,也为了公平公正起见,经过与柔刚先生的慎重协商,“中国南京?现代汉诗研究计划”对评奖机制进行了改革,把弊端丛生的“个人申请制”改为“他人提名制”;同时为了使奖项的设置更加合理,把入围奖名额由每届4名改为每届2名,入围奖奖金由每位500元升为每位2000元。
  第16届柔刚诗歌奖征集提名的活动于2007年11月1日拉开帷幕,得到诗界的广泛重视和热心支持。截止2007年底,提名信箱和提名地址先后收到70人左右被提名诗人的材料,经剔除无效提名和被提名的评委等,最终有效提名为57人。鉴于被提名也是一种独一无二的荣誉,显示出诗人已得到他人的尊崇,我们把有效的被提名诗人名单公布如下(以拼音字母为序):

     第16届柔刚诗歌奖被提名诗人名单

阿钟、柏桦、陈先发、陈琦、陈诗哥、灯灯、刀、非亚、符力、高低、黑马、胡越、侯马、互偶、黄旭峰、蒋楠、蓝蓝、老巢、刘春、耒子、兰雪、墨人钢、泥石流、宁明、祁国、宋琳、沙克、沙沙、三子、汤养宗、王小妮、王文海、王长征、王锋、魏景威、小海、小小麦子、辛酉、薛仁军、许军、叙灵、肖水、肖英杰、于坚、严力、叶匡政、杨子、远村、臧棣、郑小琼、张羊羊、周南 周越、芷泠、赵亮、周承强、宗霆锋

  2008年初,“中国南京·现代汉诗研究计划”的11位在宁评委,在充分阅读纸质提名材料和电子提名材料基础上,进行了第一轮投票,即从上述57人中选20人。第一轮初选投票前20名名单如下:

蓝  蓝(11票)提名篇目:《火焰与风》等
宋  琳(11票)提名篇目:《短暂的白昼》等
王小妮(11票)提名篇目:《在夜航飞机上看见海》等
叶匡政(11票)提名篇目:《葡萄藤》、《塑像》、《生活》等
柏  桦(10票)提名篇目:《水绘仙侣》(长诗)
刀    (10票)提名篇目:《幻想性生活》等
小  海(10票)提名篇目:《必须弯腰拔草到午后》等
严  力(10票)提名篇目:《中秋月》等、《明天的一首狗诗》等
杨  子(10票)提名篇目:《黑色的栅栏》等(《胭脂》诗
于  坚(10票)提名篇目:《便条集》等
郑小琼(10票)提名篇目:《雪》等
陈先发( 9票)提名篇目:《前世》、《与清风书》等
小小麦子(9票)提名篇目: 《窟窿》等
刘  春( 8票)提名篇目:《或者葵花》等
汤养宗( 8票)提名篇目:《食牛耳者说》等
侯  马( 7票)提名篇目:《我以多莉的名义向人类致意》、《一代人的集体无意识》等
辛  酉( 7票)提名篇目:《旅途中的月光》等
臧  棣( 7票)提名篇目:《与物游丛书》等
非  亚( 6票)提名篇目:《一些日子》等
张羊羊( 5票)提名篇目:《大地与天空的距离》等

  第二轮评选,即从上述20人中选5人。第二轮评选投票前5名名单如下:

柏 桦(7票)提名篇目:《水绘仙侣》(长诗)
宋 琳(7票)提名篇目:《短暂的白昼》等
蓝 蓝(6票)提名篇目:《火焰与风》等
刀  (5票)提名篇目:《幻想性生活》等
郑小琼(5票)提名篇目:《雪》等

  最后一轮评选,即从上述5人中选出主奖和入围奖获得者。最终评选结果如下:

                       获奖名单

柏 桦(8票)获主奖 获奖篇目:《水绘仙侣》(长诗) 奖金:9999元
宋 琳(7票)获入围奖 获奖篇目:《短暂的白昼》等   奖金:2000元
刀  (7票)获入围奖 获奖篇目:《幻想性生活》等   奖金:2000元

           柏桦获主奖理由

柏桦早年从对法国象征派的浸染中,窥见过个人性灵的超然指向,并以其疏离的空间建构和对汉语气性特质的颖悟,而逐渐与象征派的指引相脱离,从而形成温柔蕴藉、格调高致的诗歌气质,与其生命品质形成互相滋润与印证之关系。
语言运行的快速与抒情主体的激昂内化为富于个性的音乐感,而收束发散型思维于整体境界,以情韵节奏接续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传统,抒情特性的单纯内敛中,交织以浪漫昂扬的血性,音色高亢悠远,精神姿态前倾,在语境破碎的时代氛围中,保有可贵的生动和完整气象。
在信念与行为加剧分离的普遍懦弱中,柏桦敢于坚持诗歌修炼与人格形塑的内在关联,体现出卓然不群的清洁精神,在汉语诗歌精神力量日渐萎缩的加速度崩溃中,展现挽狂澜于既倒的英勇气度。
在其获奖作品《水绘仙侣》中,诗人尝试探索诗歌写作超出私我行为局限的方法,深入文化历史地层的无穷幻变,探寻普遍救赎与文化维系的巨大潜能,为汉语诗歌获致与复杂文化情境对话的宝贵能力,开启了一条崎岖而隐秘的路径。

中国南京·现代汉诗研究计划
发起人:何言宏、傅元峰、马铃薯兄弟、黄 梵

第16届柔刚诗歌奖评委会:
何言宏(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傅元峰(文学博士、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马铃薯兄弟(诗人、江苏文艺出版社副编审)
黄 梵(诗人、小说家、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马永波(文学博士、诗人、翻译家、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吴晨骏(诗人、小说家)
何 平(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育 邦(诗人、小说家)
羊 霞(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
何同彬(南京大学在读文学博士、江苏省作协《扬子江评论》编辑)
陈祖君(南京大学在读文学博士、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注:第十六届柔刚诗歌奖颁奖会将于2008年3月举办,具体时间地点另告。

协办机构:南京评论网(www.njpinglun.com)、中国艺术批评网(www.zgyspp.com

最新回复

张祈 at 2008-1-21 00:23:58
2006年度好诗榜

  翟永明 《五十年代的语言》,《上海文学》2006年第7期;

  韩宗宝 《一个人的苍茫》,《花城》2006年第3期;

  沈浩波 《父亲》,《诗参考》2006年第12期;

  雷平阳 《快和慢》,《天涯》2006年第4期;

  苏历铭 《诗十三首》,《诗刊》2006年第6期(下半月);

  叶匡政 《“571工程纪要”样本》,《思想者》(原名《今朝》)2006年第3期;

  蓝蓝 《蓝蓝的诗》,《诗林》2006年第1期;

  古马 《古马的诗》,《星星》2006年第11期;

  王小妮 《月光和台风》,《人民文学》2006年第9期;

  老刀 《老刀的诗》,《南京评论·诗年刊·2006年卷》。

  2006年度好诗榜入围篇目

  杨键 《纪念》,《天涯》2006年第4期;

  于坚 《多年前我们心心相印》,《山花》2006年第9期;

  周瓒 《爱猫祭典或我们的一年》,《诗歌月刊》,2006年第11期;

  胡弦 《冬天》,《星星》,2006年第1期;

  2006年度庸诗榜

  孙文波 《与沁园春无关》,《诗林》2006年第2期;

  李伟 《章子怡漂亮不漂亮》,《诗歌月刊》2006年第6期;

  宫玺 《它们以为谁也没有发现》,《人民文学》2006年第7期;

  曲近 《梦中新娘》,《诗林》2006年第3期;

  李曙光 《情诗39度5》,《诗林》2006年第3期;

  刘川 《刘川的自信》,《诗林》2006年第2期;

  陈明 《城市的故园》,《诗林》2006年第2期;

  赵宗宪 《想你的夜里》,《人民文学》2006年第2期;

  草人儿 《从边缘的花瓣开始》,《人民文学》2006年第1期;

  陈永昌 《读朱元璋一笔“寿”》,《扬子江》诗刊2006年第6期。

  2006年度最佳诗集

  李亚伟 《豪猪的诗篇》(花城出版社)

  2006年度最具诗性的人物

  萨达姆·侯赛因、王 菲 、何冉凤(邱兴华之妻)

  诗歌贡献榜(2006年度及此前)

  人 物——

  刘丽安、张小波、柔刚、黄礼孩、安琪、远村、杨晓民

  刊 物——

  《诗歌月刊》、《诗选刊》、《南方周末》

  中国南京·现代汉诗研究计划

  发起人:何言宏、傅元峰、马铃薯兄弟、黄梵

  评委会:何平(南京师范大学讲师、文学博士、批评家)

  杨四平(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批评家

  李心释(广西大学副教授、批评家)

  邓程(北京大学博士、批评家)

  羊霞(南京师范大学讲师、文学博士、批评家)

  何同彬(南京大学博士、批评家)

  何言宏(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批评家)

  傅元峰(南京大学副教授、批评家)

  马铃薯兄弟(诗人)

  黄梵(诗人、小说家)
张祈 at 2008-1-21 12:41:24
2007年度庸诗榜


崆峒山小记(发表于《星星》2007年第2期)
作者:伊 沙

上去时和下来时的感觉
是非常不同的——
上去的时候
那山隐现在浓雾之中
下来的时候
这山暴露在艳阳之下
像是两座山
不知哪座更崆峒
不论哪一座
我都爱着这崆峒
因为这是
多年以来——
我用自己的双脚
踏上的头一座山


抢自《花火集》(发表于《诗歌月刊》2007年第2期)
作者:徐江

邻居大办丧事
和尚唱了一夜
头一次这么近
领受佛乐熏陶

在路上(发表于《诗歌月刊》2007年第9期)
作者:春 树

草地
大片的平原
浩荡而杳无边际
这么多绿色
它们不值钱
也不值得我感动
主要是因为
这里不是我的家

漂亮朋友(发表于《诗歌月刊》2007年第9期)
作者:春 树

这是一个人的名字
他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男孩
不仅仅是最漂亮的玩摇滚的男孩
我为他起了一个名字
叫一张年轻的脸
我把他写进了书中
他就永生了

原谅(发表于《诗歌月刊》2007年第6期)
作者:沈浩波

朋友中岛
在网上给我留言
说他又没工作了
让我再帮他找
我一下子感到有点绝望
这年头
到他妈哪儿
找去啊
突然就原谅了昨天见到的那个女孩
我去她们公司时
她正在跟老板请病假
特别强调
为了工作
她要去把肚子里的孩子
拿掉


田埂(组诗)(发表于《红岩》2007年第5期)
作者:白连春

田埂

我是田埂之神
胸膛里没有心脏
只是田
只是在田里
劳动的人
我是田埂之神
即使又黑又冷的夜晚,我也在田埂上
漫步,守着地球的睡眠
有时我悲伤
有时我欢喜
但是从不空虚和孤独
我是田埂之神
你走上田埂
我就能把你变成瞬间,也能
变成永恒
一切走过田埂的
我都会抱住他的脚印

田埂

田埂上走着
整个地球的脚
田埂上流着
整个地球的血,汗和泪
田埂下埋着
整个地球的骨头
田埂下扎着
整个地球的根
而这其实只是我一个人的田埂
我一个人走着
我一个人流着
我一个人埋着
我一个人扎着
而这其实只是我一个人的地球
只剩下
一棵白菜,一粒稻
我一个人抱着

田埂

一直在走
一直没有走出田埂的
弯曲和细小
我笑
我哭
一生被疾病,孤独和穷困折磨
又被幸福包围
爱凝成露珠
恨踩进草丛
一直在走
一直没有走出田埂的
弯曲和细小
一百年前
一百年后
那只一个人
走在地球上的蚂蚁
都是我
田埂
低头,看见地球
只是泥土
再低头,看见地球
只是骨头
爱的和恨的
都在泥土里
第三次低头
你就成了地球,一条田埂带着你
进进出出,像投胎
每一次投胎
要找的人都不在
为了找到那个你要找的人
你不得不
把生命
分成两半
一半活在泥土里
一半活在泥土外

田埂

活在地球上
就是活在
一座村庄里
就是活在
一条田埂上
就是活在
一棵草上
就是活在
一颗露珠里
就是活在
一个脚印里
就是活在
一盏灯里
我们不需要特别做什么
我们更不需要努力付出什么
我们只需要
在一起
田埂
天黑了
整个地球都黑了
我更加爱
独自一个
走在空荡荡的
田埂上
捧着心:一盏只能发出微光的小灯
黑暗中
天刮起风,下起雨
我更加更加爱
独自一个
走在空荡荡的
田埂上
捧着心:并不想坚持什么
并不想照亮什么
我只是
无法阻止爱

田埂

在田埂上
一个人
一边走着
一边爱着
另一个人
两个人
在田埂上结成人家
如果爱
或被爱的人
其中一个已经先一步走到地球的
另一面
两个人
就在地球上结成人类
那走
是地球的历史
那爱
是人烟

田埂

有时候我发现
雨里的田埂
才是骨头
有时候我发现
风里的田埂
才是骨头
有时候我发现
阳光里的田埂
才是骨头
有时候我发现
黑暗里的田埂
才是骨头
有时候我发现
我身体里的田埂
才是骨头
先人,先牛,先鸟,先蚂蚁留下的
睡着了


《羞涩》(发表于《十月》2007年第4期)
作者:孙晓杰

我被这羞涩的叶芽所迷醉
羞涩的叶芽,带来春天
就像一群嫩绿的少女
羞涩于:微微凸起的乳蕾
从她的羞涩,从一棵树
我爱这个世界,不能自持


《水浒》开卷“逼”字当头(发表于《诗潮》2007年第5-6期)
作者:石 英

关于水泊梁山的原址
至今仍在争论不休
为啥?
也许是为了持续火爆的旅游
休管!
我在施耐庵故乡白驹镇
就看到一望无际的水泊
堪称是——
浪里白条蓼儿洼
芦花俯仰掩清秋
想必是 耐庵先生
从此获得灵感的由头
《水浒》开卷
“逼”字当头
一个“逼”字
草料场绝了林教头
一个“逼”字
紫石街别了武都头
一个“逼”字
“花和尚”只有一个走
一个“逼”字
松江激愤洒在浔阳楼
在太尉高俅眼里
这伙人统统是“贼寇”
在这些人的眼里
高俅除了作恶就会踢球
其实那时许多达官贵人也是贼
看官应知——
有地道暗通名妓李师师绣楼
不难想象 那副狼狈相
说穿了 还不是一个“偷”


春雨如膏——有寄(发表于《诗刊》2007年第5期上半月)
作者:黎焕颐

1
海有病,波涛啸!
天有病,雷电暴!
地有病,山川摇!
历史有病,人心焦躁!
诗的块垒,把酒难浇!
于是,我酷爱如膏春雨,
并且倾听自天而下的潇潇。
潇潇潇潇,如膏如膏,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樱桃说:芭蕉红不了!
芭蕉说:樱桃绿不了!
红绿争雄,
互弄风骚……
红绿无法混淆,
黑白无法颠倒。
佛说: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别争别吵,
来!给你调色板——
色空协调……
好啊,协调的色空,
有如小花小草,
噙着晶莹的雨珠,
默默无声,
悄悄含笑……
2
是甘霖,湿润焦枯。
是块垒,如释重负。
我置身于潇潇洒洒,
仰天长笑须眉皆绿。
好!好!满腹牢骚。
不!满腹秽物,
吐得淋漓痛快……
而后回到书庐,
翻开《洛神赋》,
恍若与你同读……
也许此刻,你正
性灵裸露……
借杏花春雨芬芳而浴!
3
推窗烟波渔渚,
朦朦胧胧,
若烟若雾。
是三月桃泛?
是滔滔物欲?
大江宛若鸿沟,
一桥飞渡……
古渡今乎?
今渡古乎?
抑古今同渡?呜呼!
滔滔大江,争古今
胜负,争千秋之渡。
于是,汽笛长鸣,
声呼满天星宿……
……乞福?求助?
否!否!春光已曙,
一刻万金时不我赎!!
历尽劫天无数……
春不腐,雨未酸,
天酿地造——
历史是片热土!
上善若水:清污。
大恶若洪:流毒。
水呀!水呀!
全赖春雨救赎……

4
雨无今古,
春有古今,
你我的前世,
你我的今生,
你我的未来,
无岸,无津,
生命的承受,
亦重亦轻亦浊亦清。
勿须量化,
重若乾坤轻若烟云。
还记得那对玄鸟么?
淡雨疏烟雄雌鸣情……
啊,花能解语,
鸟也可人……
往事如烟。然而,
春梦并非无痕!
感恩吧!感恩!感恩!
乾坤一夕雨,草木:
万家春,万家春……
5
雨不分今古,
春不分贫富,
是的,雨横亘古今,
春,不设胜负。
只有野心家,
才把春私有——
穷奢而极欲者,
必为万世独夫!
孔丘一生困顿,
锥心于陈蔡受辱。
但他是个大赢家,
尊称万代师儒!
啊!骊山荆棘,
曲阜轮菌乔木,
在潇潇春雨中,
耐人反复品读!
6
好!春雨潇潇……
春江涨潮……
我不是观潮派,
也不是弄潮俏。
欲学达摩,
一苇渡滔滔
剃度出家?不!
芳草美人尘缘未了!
我非葛天氏的遗民,
有愧陶靖节的高超。
你了解我,素不为
浮名浊利点头哈腰。
六合之外存而不议,
六合之内议而不诮。
以唐虞难商周,
以秦汉难舜尧,
未必是经典智慧,
百世不祧的烛照。
啊!今夜星辰非昨夜,
一天风雨闹春宵……
7
弥天的思念,
随着弥天的风雨,
雨中一株杏花,
含情脉脉多么像你:
骨而不瘦,婀娜多姿,
娟而不纤,笑不露齿。
遥望此刻,你的屐屦
在浅浅湖山的烟雨中,
留给花径的点点香泥……
咫尺天涯,杨柳依依……
你在哪里?哪里?……
……你在哪里呢?
是平沙第一桥?
还是樱花第二桥?
至于我,依旧古典,
青山隐隐水迢迢,
舍唐人的二十四桥外,
我没有第三桥!!
谁说旖旎的人间,
天已荒,地已老,
斜风细雨绿蓑衣,
东皇从不薄二毛。
呵!谪仙醉酒,
秦楼弄玉吹箫,
此岸彼岸,心桥鹊桥,
难得一个性情交!!
学列子御风?
学庄子逍遥?
天上瑶池玉宇,
星星跳舞,云纱风飘。
地上芳草美人,
红桃绿李,灼灼夭夭。
宇宙如此多娇,
一个情字,怎么得了?!
呜呼!天地犹夫妇,
历史犹情人,以爱为宝。
调情的春,煽情的风雨,
寓争争吵吵于打情骂俏,
揭开所有的芊芊心结,
并且充当月老。不!
充当圣洁的襁褓……
于是,缤纷的大千世界,
情书情话,鸟飞鱼跃……
倾听吗?风雨合唱:
大爱不妖,大善不炒。
大善大爱,天地的神交,
历史的至交、世交……


湖光(发表于《诗刊》2007年第2期下半月)
作者:刘 章

濛濛雨,淡淡风,
岸横:杨柳依依草色青。
小溪满,水库平,
溶溶,水瀑落珠下桃峰。
云中鱼,水中鹰,
多情,都在青山倒影中。
新船下水如白鹭,
西东,女娃头巾一点红。
笑一层,网一层,
重重,诗情画意浓……



要想(发表于《诗刊》2007年第11期上半月)
作者:骆晓戈

要想一天不得安宁
你就请客吃饭
要想一周不得安宁
你就去旅游
要想一年不得安宁
你就去装修住房
要想一辈子不得安宁
你就找情人
要想知道天下多少人不得安宁
你就天天看新闻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