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早期《今天》事务摭忆

发布: 2018-3-06 15:55 | 作者: 鄂复明



            
        编辑部不时会随同杂志向订户寄发续订通知和账目结算单,因单据是油印后填写的并有关杂志业务(以区别于手写的信函,当然难免在空白处就订户的问候或问题多写上几句),我最初已向邮局明示并得到默许,这次无疑是出自有关部门的介入和干预。
        套住《今天》的绳索开始收紧了。
        我如约去邮局,按照张师傅的指导,默默地将部分邮件重新检查包装,只是走个过场,我也未作任何解释。张师傅神色有些异样,我感觉他比初见时更老了。但之后的几次邮件照发,也未作任何检查。时常在记忆中依稀存有张师傅的模样,不知他那次是否受到申斥和惊吓。
        我得感谢命运对《今天》的眷顾,要知道当年如果被归属地邮局“拒寄”,那又将会是怎样无尽无休的麻烦。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时至今日,我更趋于相信:在计划经济布局严谨的年代,我们这些“掩耳盗铃”的行径,仅仅得益于某一层次举棋不定的特殊时期。
        我生性愚钝,办事循规蹈矩,没有十足的把握从不敢乱闯。《今天》停刊前夕,曾有年轻幼稚的读者在来信中与我们相约:愿与《今天》继续保持任何联系方式,“包括书信夹带法”。由于市局两次派员通知《今天》“停止一切活动”,我们未敢再作任何尝试,戛然中止了《今天》的发行,致使相当数量的刊物滞留在手中。也从此中断了与读者的联系,尽管在此前曾印发通知 ,并与订款用尽的读者做了结算,但大多数读者仍对我们寄予厚望,选择以捐款的形式希望继续得到《今天》。《今天》公开发行将近两年的期间,正是这些可敬的读者以自己省吃俭用的血汗钱在维系着《今天》的生存。
        此后数十年,我始终为订户滞留在我们手中的订阅余款未能如数偿还给他们而深为愧疚,尽管处境不允许我们继续公开的与读者保持联系,但在其后漫长的岁月中,以私人的名义应该是可以做到的,这对《今天》来说是难以原谅的疏漏。多年以后,我读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夫人的回忆录,她那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并曾堕入赌博恶习的丈夫去世后,她拒绝转让曾以丈夫名义经营的书店,于贫困中陆续为他偿还了全部的订购书款,这真是令人慨叹。
        略感宽慰的是,迟至1988年我才从周郿英那里得知:在北大国际政治系读书的《今天》成员王捷,停刊后默默地用自己的钱为45位北大订户结清了总计70余元的欠款。此前他一直负责将每一期《今天》杂志送至数十位北大同学的寝室。
        
           
           《今天》发行时附寄的单据                     要求以“书信夹带法”继续得到《今天》的读者来信
        
        
        八
        由于有了成功地印刷封面的“前科”,也可能是受到《北京之春》出版了一期铅印刊物的刺激,徐晓又冒用同一张介绍信去同一印刷厂,联系第三期(诗歌专刊)的铅印事宜,从现存的介绍信原件上可以看出月份1被涂改为3的明显痕迹。(“介绍信”由来请详见徐晓 “今昔三十年”一文)
        前期工作进行得很顺利,32开的封面套色锌版和10余幅插图的锌版制作完工并给出小样,但在正文排版即将完毕时,受到有关部门的干预,被中止并拆版。此刻我已介入《今天》的管理工作,是我去所属的银行分理处缴纳30余元的制版费用,然后去印刷厂取回未用的锌版,厂方的人员很和蔼,也很无奈。早期《今天》唯一的一次铅印机会就此告吹。
        一周后(1979年4月1日下午),徐晓借用北京师范大学教二楼204室,《今天》编辑部在此举办了“读者•作者•编者”首次见面会。时任北师大中文系《初航》主编的徐晓,竟将《今天》第三期的打字蜡版羼入由该校印刷厂承印的《初航》之中,座谈会结束后,悄悄将《今天》第三期的印张带回76号自行装订。
        
            
           介绍信原件                                                                       第三期锌版原件(部分)
        
        无论纸张成色还是油印质量,第三期自然都是最好的。也许是对第三期的不劳而获受之有愧,《今天》成员及志愿者们又为第三期投入了一项手工印制插图的巨大工作。艾未未创作的十二个小插图已制成锌版,舍不得放弃,于是在小印台上刷油墨,像盖戳子那样一个一个地分别摁在已印好的1000册杂志的不同页面留白处,这一万两千多个小插图,芒克带着人也不知道干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狭仄的76号小屋像一处蕴藏着巨大潜能的引力场,所有来的人都会被这里的工作气氛所吸引,不由自主地参与进去,《今天》杂志巨大的工作量就是靠这一点一滴的辛勤劳动积累而成。
        第三期扉页的线条画《冷对》的作者是阿城,北师大印刷厂的师傅们出于敬意给加了黑框。其实从题目上看并非单纯的悼念之意,《今天》的早期读者崔青慨先生当年就颇为贴切地指出:该作品体现了“共产党人铁与冰的性格”。
        该期封底和正文内的插图作者均为艾未未,当时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系,为《今天》杂志及《今天》丛书创作了大量插图。
          
           艾未未创作的插图原稿及锌版小样(部分)                  阿城创作的《冷对》印张
        
        第三期出版一周后,1979年4月8日《今天》编辑部在玉渊潭八一湖畔松林空地举办了首届诗歌朗诵会,将《今天》初创时期的活动推向高潮。北岛在他的散文“朗诵记”中帮我弥补了这段记忆:“《今天》编辑部举办朗诵会,在玉渊潭公园。我们事先向公安局申请,没答复,就算是默许了。我和芒克、老鄂去勘测地形。林中空地有个土坡,正是舞台。黄锐把床单画成抽象幕布,绷在两树之间。老鄂忙着接蓄电池、放大器和喇叭,像土法爆破。也确实是爆破,炸开个缺口:四九年来这样的朗诵会还是头一回。”阿城也在一篇文中提到:“……老鄂整理扩音器,这不是我的记忆,而是从来老鄂都是做这些事的。”在整理《今天》30周年资料时,意外的从黄锐那里得到当年我蹲在地上,摆弄分置在几个人造革包和编织提包内扩音设备的照片(背景即松林空地纷沓而至的热情观众)。
         
        1979年4月8日玉渊潭诗歌朗诵会使用的扩音设备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