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承担,为了生命的尊严

发布: 2017-6-08 15:54 | 作者: 董鸣鹤



        
        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是一出悲剧,一出人类心灵的悲剧,一出人类承担命运之恶的悲剧,一出孤独的个体在人类命运的汪洋大海中冲击和毁灭的悲剧。
        人类的命运如同老人眼中的大海,茫茫莫辩,涌动着一种神秘的力量。
        老人和大鱼以及鲨鱼的搏斗,是老人和大海——命运的大海相对抗的最富于包孕性的展现,是力的奔涌,是生命辉煌的极致,是人类尊严的喷薄与绽放。
        当人和人类命运相对抗的时候,正是人类命运显示它的巨大的吞噬力量的时候,也正是人证明自己为人的时候。
        不在乎谁毁灭谁,而在于搏斗本身的美丽和庄严。
        一个老人,一个孤独的老人孤独地漂泊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
        “赶到那什么人也没有去过的地方”,老人终于抓到一条最大的鱼,但,拖回时,鲨鱼把大鱼撕光了,他只带回“一根又粗又长的雪白的鱼脊骨,最后面有一条庞大无比的尾巴”,补缀满面粉袋的帆像是一面“虽破而仍飘扬在空中”(拜伦)的旗帜。
        这旗帜,永远在人类命运的汪洋大海上“拓展着,就像雷雨一般”(拜伦)。
        
        二
        “他是个独自在湾流里一只小船上打鱼的老头儿,他到那儿接连去了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有捉到。”
        《老人与海》的第一句话就无情地揭开了老人的境遇——孤独、命运恶暴。
        这也是每个在巨大的痛苦中挣扎过的人的共同境遇。
            “久幽空虚,已失世情”的张中晓奋笔疾书——
        “孤独是人生向神和兽的十字路口,是天国与地狱的分界线。人在这里经历着最严酷的锤炼,上升或堕落,升华与毁灭。这里有千百种盅惑与恐怖,无数软弱者沉没了,只有坚强者才能泅过孤独的大海。”
        人生是个不断地进行自我选择的过程。
        张中晓在进行自我选择,“我宁愿永远孤独,也不愿用我的自由思想去换一个国王的宝座。”
        他以一颗愤怒的心和无法想象的意志力把“无梦”的绝望转化为精神净化与超升的力量。
        那股力量喷涌出一种坚定的心灵独白——纵使不能拯救自我,也要彻悟世界!
        不是被孤独击碎,而是决定粉碎孤独;不是被恶暴的命运倒拖,而是决定裹携着命运的恶暴飞奔。
        老人同样自我选择了反抗——
        “从我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要走到一个地方去,这地方就在前面。我单记得走了许多路,现在来到这里了。我接着就要走向那边去,前面!”(鲁迅《过客》)
        “他身上每一部分都显得老迈,除了那一双眼睛。那双眼啊,跟海水一样蓝,是愉快的,毫不沮丧的。”
        这种“愉快”来自于反抗,反抗灌注生命,贯穿生存,恢复生命的伟大,坚固生存的庄严。
        这种“愉快”来自于反抗的力量——
        不但是肢体的力量,更是勇气的力量,意志的力量,沧桑岁月攒足的经验的力量,而且,只要还有一口苍老的气在,喷出来的照样寸寸都是力。
        这种愉快更来自于: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食指《相信未来》
            
        “如同那直上的炊烟,/在不停地寻找更加寒冷的空间”(尼采),老人“弯下身子,把浆叶往水里一撑,在黑暗里开始划出了港口”,驶进了海洋,驶进了茫茫莫辩的命运的大海。
        “海洋是仁慈的,十分美丽的。但是她有时竟会这样的残忍,又是来得这样突然,那些在海面上飞翔的鸟儿不得不一面点水搜寻,一面发出微细而凄惨的叫喊。”
        当你进入茫茫的大海之后,唯一能确定的是你已经在茫茫大海之中。
        正如恺撒所言:“色子已经掷出去了”,无论海洋是“美丽”的,还是“残忍”的,无论老人陷入怎么样的大孤独、大痛苦的命运之海中,既然反抗是自我选择,剩下的就只有承担,承担命运之美,承担命运之恶。
        “来啊,牵一牵这可怜的人吧;答应我,别害怕,因为我的罪除了自己担当而外,别人是不会沾染的”(《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悲呼。
        承担命运之美是一种幸福,当老人发现大鱼上钩的时候,当老人以为会将大鱼安全带回的时候,然而,命运之美仅仅是“幸福的闪电”(海子),甚至只是一种自以为“是”,一种自我安慰,在茫茫莫辩的人类命运的汪洋大海中,在“残酷的宇宙”中。
        更多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承担的是命运之恶。
        是老人“朝海面上望去,他知道现在他是多么孤单”;是老人“并不真的觉得好过,因为绳勒在他背上的疼痛几乎已经超过了疼痛,变成他所不敢信任的迟钝的感觉了”;是鲨鱼“游得那么快,什么也不放在它眼里,一冲出蓝色的水面就涌现在太阳光下,然后它又钻进水里去,嗅出了踪迹,开始顺着船和鱼所走的航线游来”;是史铁生被“重度残废”狠狠地抓住,又被深深抛进 “尿毒症”的巨大梦魇;是终身监禁弗兰克•达拉本特《肖申克的救赎》中的鲨堡监狱;是“被二月的一次雷电/从树尖到树根/齐楂楂劈掉了半边”(牛汉《半棵树》);是“我是一只被追捕的野兽/我是一只刚捕获的野兽/我是被野兽践踏的野兽/我是践踏野兽的野兽”(黄翔《野兽》)。
        “‘鱼啊,’老头儿说。鱼,迟早你是免不了一死的。难道你也非得把我弄死不成吗?”
        在老人对大鱼一次次竭尽生命的围剿中,大鱼都在竭尽生命地进行反围剿,并一次次地将对老人的反围剿突变成对筋疲力尽的老人的围剿。
        斗争是艰苦卓绝的,是孤苦伶仃的,没有光华,没有温暖,在无垠的荒凉和静寂中展开。
        当搏斗的双方处于胶着状态的时候,无论谁退一步,哪怕是半步,也就等于彻底丧失前进的机会,彻底丧失希望,彻底埋葬在这次搏斗中倾注的所有心血。
        最可怕的是在这一次妥协身后,紧紧跟来的是下一次妥协,是一生妥协。
        在你的身上,在你的意志中,已经被撒开了一道裂缝,那么就为你整个躯体的被劈开,全部意志的被摧毁作下了准备。你掘起了你自己坟墓的第一铲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生是何等地短暂,哪里经受得住一次又一次的妥协,哪里经受得住一次妥协。
        “我要跳身进时代的奔波,
        我要跳身进事变的车轮,
        苦痛、欢乐、失败、成功,我都不问,
        男儿的事业原本要昼夜不停。”
        ——歌德《浮士德》
        
        对于一个热爱生命的人来说,唯有竭尽生命捍卫生命。
        到了你和你的对手都在竭尽生命的时候,你别无选择,超越生命——超越自我的生命,才能拯救自我。
        “老头儿想:我摸不透。他已经到了每次都感觉自己要垮下来的时候了。他想:我摸不透,但我还要试验一下。”
        老人不是“试验一下”,而是“还要试它一试”,“再来试一遍”;老人“双手已经软弱无力”,老人“还没动手就觉得垮了”。
        老人在超越,在不停地超越;老人在承担,在不停地承担!
        超越生命的极限,承担命运之恶。
        “他忍住一切的疼痛,抖擞抖擞当年的威风,把剩下的力气统统拼出来。”
        最终,孤独的老人超越了大鱼的不停的超越。
        “鱼又生气勃勃地作了一次死前的挣扎”——“它从水里一跳跳到天上去,把它的长、宽、威力和美,都显示了出来。”
        在大鱼最后一眼对世界的凝视中,世界也最后一眼凝视了大鱼的“力和美”,然而,大鱼的“力和美”已经成为老人“力和美”的一个背景、一种衬托。
            
        三
        老人和大鱼的搏斗陷入的是巨大的孤独和重重困难,而,鲨鱼的出现带给老人的却是灾难和绝望。
        老人和大鱼的搏斗是力的抗衡,是意志的较量,是强悍和强悍的互相冲击,是对手在显示它的“长、宽、威力和美”,更是老人在展现自我。对手的难以摧毁,更能证明自我的坚不可摧。
        在和大鱼越来越凶险的搏斗中,老人一步步地将自己推向希望的巅峰,推向幸福的巅峰,然而,老人和鲨鱼的搏斗却是灾难性的,注定毁灭、注定绝望。
        老人和鲨鱼搏斗的过程,就是一步步地走向毁灭,一步步地走向绝望的过程;就是毁灭的过程,就是绝望的过程。
        这个时候,唯一的作为就是保持灵魂的尊严:在灾难中承担灾难,在绝望中反抗绝望——“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
        “老头儿现在的头脑是清醒的,正常的,他有坚强的决心,但是希望不大。他想:能够撑下去就太好啦。”
        其实,老人心里比谁都明白,不是“希望不大”,而是根本就没有任何希望。
        因为鲨鱼“毫无畏惧而且为所欲为”;因为不是一条无比凶悍的鲨鱼,而是“一大群”;因为这次围剿老人的不是困难,而是灾难;因为这不是希望,而是绝望。
        每个人都希望脱离人生的低谷,每个人都希望登上人生的巅峰。
        但是,希望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仅仅是希望,随之而来的往往是失望,甚至是绝望——灾难从天而降,而且一个紧跟着一个,一个比一个巨大、一个比一个凶暴。
        “生命却是比死更可怕的,生命可以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变得更坏,更坏,比当初想象中最不堪的境界还要不堪。”(张爱玲《十八春》)
        一七九六至一八零零年间,贝多芬开始遭受耳聋的酷刑,“耳朵日夜作响;他内脏也受到剧烈的痛楚磨折。”
        贝多芬聋了,音乐家贝多芬聋了。
        一八零三年十一月,贝多芬疯狂爱恋的琪丽哀太•琪却尔第嫁了伽仑堡伯爵,爱情把他遗弃了。
        他的兄弟卡尔于一八一五年死于肺病,遗下一个儿子。
        贝多芬把全身心的爱都灌注在这个孩子身上。
        “‘因为伯父要我上进,所以我变得更下流’”,他的侄子出入于赌场,负债累累,为了报复伯父的爱,甚至开枪自杀。
        他没死成,可是贝多芬却因之痛苦得差一点送命。
        “贝多芬在写给侄子的信中说:‘上帝从没遗弃我。将来终有人来替我阖上眼睛’。”
        贝多芬临终的时候,小卡尔没有在场,替他阖上眼睛的,不是他称为“儿子”的人。
        在绝望中的任何作为,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不作为——
        已经堕向深渊,无论怎样挣扎,都是坠入深渊。
        然而,“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被命运扼住咽喉的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
        “‘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噢!能把人生活上千百次,真是多美!’”
        这是贝多芬在灾难和绝望之中呐喊的风暴,在风暴的中心奔涌出的不仅仅是贝多芬的力量、信念和尊严,更是贝多芬对苦难人生的无限热爱,无限依恋。
        一八二七年二月十七日,躺在弥留的床上,“贝多芬安详地说:‘我耐着性子,想道:一切灾难都带来几分善。’”
        我们倾听的是上帝仁慈之心柔弱的呢喃。
        贝多芬对灾难和绝望的回忆,已经没有忧伤,没有痛苦,更没有悲愤和怨恨,甚至没有遗憾,只有愿意,只有宁静。 
        贝多芬在地狱中发现了天堂。
        一个毋庸置疑的人类命运悖论是——你竭尽全力地又一次挣脱了灾难和绝望,却再次陷入更大的灾难和绝望中。
        “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愈挣扎,愈深沉地陷入在死亡的泥沼里。”(曹禺:《<雷雨>序》)
        在被亚里斯多德誉为古希腊“十全十美的悲剧”《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的任何作为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不作为,而是反作为——
        是俄狄浦斯自己一步步地将自己推进灾难的中心、绝望的深渊;俄狄浦斯自己是自己的凶手;俄狄浦斯自己是自己命运的恶暴,自己是自己恶暴的命运,自己是自己的命运。
        俄狄浦斯的命运,其实也是《老人与海》中老人的命运,也是我们的命运,人类的命运,人类不断挣脱、不断陷入的命运,人类“愿望与后果背谬”的命运。
        然而,“这就是你,从一次次的劫难里你找到我检测我,使我的生命骤然疼痛。”(王家新《帕斯捷尔纳克》)
        我们的生命必须经常“疼痛”——
        人只有灾难过,才知道曾经的幸福是多么幸福;人只有绝望过,才会无限地渴望未来;人只有“死”过,才能更好地“活”。
        如果我们不再激动,不再感动,不再“疼痛”,我们的生命就比活在黑暗的坟墓中还要黑暗——我们“活”在春光明媚中,浑身散发着“死”的气息。
        “‘别想啦,老家伙,’他又放开嗓子说。‘还是把船朝这条航线开去,有了事儿就担当下来。’”
        纵使是灾难,也要承担;纵使是绝望,也要反抗。
        承担,是为了生命的尊严;反抗,是为了生命的美丽与庄严。
        在一个病态的社会中,谁都逃脱不了人生的病态,谁都会陷入病态的人生;谁都有可能遭逢灾难、坠入绝望。
        鲁迅的《在酒楼上》里,“我”在孤独中孤独地自白:“北方固不是我的旧乡,但南来又只能算一个客子,无论那边的干雪怎样纷飞,这里的柔雪又怎样的依恋,于我都没有什么关系了。”
        在“我”这寒透骨髓的凄凉的自白中,冷清清地渗透出的一种绝望的“无家可归的悬浮感,无可附着的漂泊感”(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同样是鲁迅的感觉,同样是病态的中国每一个清醒的病态的中国人的感觉,同样是《老人与海》中漂泊在茫茫大海中无依无靠的老人的感觉。

21/212>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