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美国汉学的红色想象与现代转型

发布: 2017-4-14 14:18 | 作者: 张芳



        
        二、社会空间视角下的报告文学研究
        张芳 关注中国现代文学的美国学者大多研究中国现代小说。您却独辟蹊径,研究中国的报告文学,这的确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研究领域。能否具体谈谈您对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解?
        罗福林 在20世纪80年代,报告文学在中国影响深厚。有些美国学者认为这是一个新开辟的文类。其实这种文类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史传,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例如,《左传》和《史记》都与报告文学有一定的关系。同时,报告文学是中共早期培养作家的方式,应该算是官方最正统的文类。到了20世纪80年代,作家会通过报告文学进行社会批判,这是很聪明的做法。因为你可以把主流媒体回避的社会问题写成报告文学,然后在文学刊物上发表。这样,你既在官方欢迎的文类旗帜下写作,也可以有自己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过,20世纪80年代的报告文学作家对文学性不感兴趣,他们只是把报告文学看做是信息传达的渠道。
        我的博士论文研讨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报告文学。我原来考虑把范围延伸到20世纪80年代,但当时我听说有位博士生正在写关于20世纪80年代报告文学的博士论文,所以我们就喝了杯咖啡,分了一下阶段。我研究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报告文学,他研究“文革”后的报告文学。他就是美国的汉学学者莫兰(Thomas Moran)。
        通过王德威的介绍,我读了茅盾主编的中国首部大型报告文学集《中国的一日》。1936年,茅盾在报纸上刊登征稿启事,号召全国各地方各阶层人士投稿,写1936年5月21日这一天发生的个人生活事件。来稿者有各个阶层、各种职业的人,例如,老师、工人、警察、政客等;有的讲个人家庭生活,有的讲战争威胁和日本入侵等,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些可算是中国当时社会状况的横断面。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作品,代表了茅盾等人对中国当时社会问题的反映和思考。其实,茅盾《中国的一日》一书的编创想法,是受到苏联作家高尔基编辑《世界的一日》的启示,但是,茅盾做得更加成功。《中国的一日》是最早比较成功的中国报告文学集。
        我找到的另外一个重要资料是20世纪80年代编辑出版的《中国报告文学丛书》(长江文艺出版社)。该丛书有20多本,虽然出版年代较久,但是在世界各地的图书馆中都可以找到。丛书梳理了报告文学的发展脉络,据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发展线索。
        早在“五四”时期,中国就出现了一些类似报告文学的作品。例如,《每周评论》会发表一些对1918年到1919年发生的历史事件的纪录;其中一些关于五四运动的作品比较有文学色彩。这些算是早期报告文学。20世纪20年代,只有瞿秋白的《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实际上,这两部作品属于游记的范畴,但也可以算作是报告文学。例如,瞿秋白写去苏联参观的经历,兼有新闻性和文艺性。此外,瞿秋白当时深受佛教影响,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带有佛教色彩。这些内容,都值得学者研究。
        中国报告文学与国际接轨是在1930年。当时,苏联号召世界各地的普罗文学组织开展各种无产阶级文艺活动,其中包括以法语“reportage”命名的报告文学的写作。当时,日本左翼作家正在写作报告文学,还出现了专门介绍报告文学的文艺理论著作——川口浩的《报告文学论》。很快,这本书被夏衍翻译成中文,阿英等人看到后深受启发,认为中国也应该有报告文学,于是开始宣传推广这一文类。
        虽然此时的普罗文学运动还不成熟,但确实有一些作家开始到工厂去认识工人、体验生活。他们把自己的一些经历写下来,或者从工人的视角来写工厂的生活,这些都是以工业劳动者为中心的报告文学写作。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夏衍的《包身工》。
        实际上, 报告文学与文学创作之间有密切的关联。茅盾在写作《子夜》时,就像夏衍那样做了大量走近民众的工作。所以,我们从他描绘劳动者的很多小说片断中,能够看到报告文学的影子。如果把这些内容摘出来,发表在杂志报纸上,就是一篇报告文学。所以,某种程度上,报告文学促进作家练笔、搜集素材、训练意识;无产阶级意识是报告文学的核心价值。抗战爆发后,中国陷入水深火热的战争但这为报告文学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背景,为该文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机会。早在战争还没有爆发之前,中共已经开展了大量培养作家的工作,为把作家思想集中到被压迫者的视角上奠定了基础,所以在战争期间,报告文学发展迅速。20世纪30、40年代是中国现代报告文学最繁荣的时期。
        张芳 您对报告文学的文献研究,拓展了西方汉学认识中国现代文化的视野。我知道翻译成英文的报告文学不多。这是为什么?
        罗福林 很多西方学者不喜欢报告文学,是因为他们用西方对文学的要求来衡量非西方的东西。例如,他们觉得报告文学在情节发展和人物刻画上乏善可陈。我最初看报告文学时也有同样的感受,找不到可读之处。不过,我在阅读了大量的报告文学资料后,开始发现这一文类的独特性,尤其是艺术上的特点。其实,只要以文类本身的特点为基础,你才能对报告文学做出评价。
        张芳 您非常注重文本细读,同时并不排斥借用理论来进行文学研究。我知道您在著作《报告文学:历史经验的美学》中,使用了“社会空间”(social space)的概念来探讨报告文学。您是如何理解社会空间的?是否吸收了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或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社会空间”理论?
        罗福林 你在文学阅读中会产生矛盾、困惑和问题,理论是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所以,你要跟随文学思考,然后再去寻找相关的理论著作。于是,我找到了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他关注产生人类活动空间环境的社会过程,即实践意义上的社会空间。列斐伏尔认为作为生活环境的物理空间,并不完全是物质的,而是主观化了的空间;于是,人们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空间,变成了活的、跟人互动、不停变化的东西。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概念体现了物质环境和主观感知之间的辩证关系。譬如“燕郊”是人们集体建设出来的,它不一定是依赖于某些人的规划,而是有机地整合了各种不同因素,独立发展出来。人的空间是集体人的一种生活过程,不受任何人控制。
        美国女学者克里斯汀·罗斯(Kristin Ross)使用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理论来分析有关巴黎公社的纪录。巴黎公社是左翼激进集体的无产阶级社会运动。巴黎公社时期是世界报告文学的萌芽时期,这些描写巴黎公社的文章可以看做是早期的报告文学作品。实际上,巴黎公社作为一种占领空间的抗议活动,是“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原型。人们必须要占领一些城市空间、必须要汇集众多的人群,才能够造成巨大的社会效果。
        我受到克里斯汀·罗斯的巴黎公社研究的启发,以社会空间理论作为我的理论基础。我想,在文学和艺术中对人类活动空间的描述,不是被动反映,而是在社会空间本身的生产和再生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报告文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种社会空间的文学建构。不同的报告文学作品建构了不同的社会空间。根据不同的社会空间,我在《报告文学:历史经验的美学》一书中对中国现代报告文学进行了分类。
        首先是中国现代游记文学。游记文学是晚清散文和现代中国报告文学之间的重要纽带。游记没有固定的社会空间,涉及到的是如船、火车和飞机等一系列场所,没有“社会空间”概念中所说的具体的人的互动。于是,我把它列在第一章。游记是中国最早的类似报告文学的作品,受中国游记文学的影响,形成了中国报告文学的自身特色。
        其次,作者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报告文学的写作,即社会运动的报告文学。例如有很多描写游行、示威、请愿等内容的文章,它们类似的特点是,在叙述时含蓄地借用戏剧模式来构建事件,把街道变成舞台,游行者变成演员,民众就是观众。我使用“舞台原型”(mise-en-scene)来定义这种社会事件类型的报告文学。
        另外,更加引人瞩目的是围绕“工厂空间”(factoryscape)的工人报告文学。无产阶级劳动的生活空间,不仅是厂房,还有住房,这一切都是资本主义物质环境的写照。资本主义就像一个系统庞大的机器,一直延伸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有意思的是,很多描写工厂问题的报告文学,都把经理和工头等人塑造成反面人物,但同时他们也被塑造成系统体制的受害者,他们是资本主义机器的一部分。工人报告文学由于把工厂空间描绘成一种有着自身逻辑的非人空间,所以这种写法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显然非常有效。
        还有,就是“战场”空间。我把战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城市战场,例如被轰炸的上海、北京。早期的报告文学,譬如报告文学集《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描述的就是战争如何深刻地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另一种“战场”类型是大地,就是在农村,在全国后方。这个阶段的报告文学写作体现了作家对中国大地的新认识。很多作家此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农民、军人,所以他们开始描绘这些全新的人物形象和生活方式。其中,既有对农村社会空间的认识,也有对军队集体生活的认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原来生活可以是这样的,希冀着如果未来世界以工农为主体,那该是多么纯净而美好。这是后期抗战报告文学的一个特点。
        最后,解放后的社会主义空间。如公社、工厂、单位等。如果说旧的工厂是资本主义剥削的写照,那么新的社会主义工厂有什么区别,是什么样子的?这是报告文学要解决的问题。与资本主义的血汗工厂不同,社会主义的工厂呈现出新的景观,报告文学力图构建出供人想象和体验的乌托邦空间。
42/4<1234>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