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沁園春•悟莊子之“混沌”

发布: 2017-4-06 19:09 | 作者: 元波



        倏忽明冥,混沌高倫,誤滅主公。故缺生孔竅,濁清未辨,自然道器,宇宙歸隆。萬象非形,至淳探樸,太極真型本體终。生元氣,初始圓滚在,不吝寬容。
        天常運數行功。解八卦陰陽異化同。必棄究原罪,五行列位,四時定序,心物相融。造化無為,乾坤颠倒,正反興衰總转通。滄桑变,现大同世界,再塑蒼穹!
        
        自註
        《莊子•應帝王》曰:“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混沌。倏與忽時相與遇於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混沌死。”
        對於這個寓言,自古以來註家百解。《釋文》引用崔譔、李軌等人的解釋,指出:“渾,胡本反;沌,徒本反。崔雲:‘渾沌,無孔竅也。’李雲:‘清濁未分也,此喻自然。’簡文雲:‘倏、忽取神速為名,渾沌以合和為貌。神速譬有為,合和譬無為。’”其實,莊子的本意是借“混沌無竅”的形象比喻來表達只有“順乎自然”的“無為”乃真正之“大道”。《莊子集解》稱謂:南海是顯明之方,故以倏為有;北海是幽暗之域,故以忽為無,中央既非北非南,故以渾沌為非無非有者也。倏:喻有象也;忽:喻無形也;渾沌:無孔竅也,比喻自然。倏、忽取神速為名,渾沌以合和為貌。有無二心,會於非無非有之境,和二偏之心執為一中誌,故雲待之甚善也。倏、忽二帝,猶懷偏滯,未能和會,尚起學心,妄嫌渾沌之無心,而謂穿鑿之有益也。不順自然,強開耳目,乖渾沌之至淳,順有無之取舍,是以不終天年,中途夭折,應了老話:為者敗之。
        究竟什麽是混沌?在漢語裏,它有褒、貶和中性三種含義:第一種如自然、始初、原樸等;第二種如紛亂、糊塗、蒙昧等;第三種如混合、中介、雜多等。在古文裏,又將它稱為渾沌,實際上並非是貶義,相反經常是褒義,而且是指天地未分以前“渾然一體”的至極狀態。老子《道德經》:“混(渾)兮,其若濁”;《集韻•混韻》稱:“混沌,元氣未判”;《白虎通•天地》雲:“混沌相連,視之不見,聽之不聞”;三國曹植《七啟》謂:“夫太極之初,混沌未分,萬物汾錯,輿道俱隆”。《山海經•西山經》將“渾沌”賦予了“帝江”,說道“又西三百五十裏,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註於湯谷。有神焉,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為帝江也。”畢元解道:“江讀如鴻。《春秋傳》雲:帝鴻氏有不才子,天下謂之渾沌。此雲帝江,猶言帝江氏子也。”此外,對渾沌還有很多解釋,如《孫子•勢篇》雲:“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李筌註雲:“渾沌,合雜也。形圓,無向背也。”《呂氏春秋》卷五《大樂篇》雲:“渾渾沌沌,離則復合,合則復離,是謂天常。天地車輪,終則復始,極則復反,莫不鹹當。” 西漢東方朔《神異經•西荒經》雲:“昆侖西有獸焉,其狀如犬,長毛,四足,兩目不見,兩耳而不聞,有腹而無臟,有腸直而不旋,食物徑過。人有德行而往抵觸之,人有兇德而往依憑之。天使其然,名為渾沌。”唐代的李匡乂在其《資暇集》中(卷下)說:“餛飩,以其象渾沌之形,不能直書‘渾沌’而食,避之,從‘食’可矣。” 可以說那兩位叫“倏”和“忽”的犯了“過失殺人”罪,即從某種報恩的良善主觀本意出發,卻達到了合夥“謀殺”混沌的客觀後果。這是一種違反自然本性,而強加他人他物,非理性“情義”帶來的“原罪”。
        從字面上“混沌”在多種西方文字中,如英、法、德文都以chaos表達,在俄文中寫作xaoc,最終都源自希臘文ΧΑΟΣ。這個詞的本意與中文本意相近,就是指“虛無之處(empty place)”,還有“深淵(abyss),“裂開(gape)”,“混亂、困惑”(confussion)以及“混合(missed)等義。在讀古希臘史時就會發現,羅素《西方哲學史》也多次提到的那位與荷馬齊名的希臘偉大詩人赫西奧德(Hesiod,公元前8世紀),在其所著的《神譜》(Theogony)中敘述了宇宙和神的誕生,以及世界為何於混沌中形成,“最生產生的確實是卡俄斯(混沌),其次便產生該亞——寬胸的大地,所有‘一切以冰雪覆蓋的奧林波斯山峰為家的神靈’的永遠牢靠的根基,以及住在道路寬闊的大地深處的幽暗的塔耳塔羅斯、愛神厄羅斯——在不朽的諸神中數她最美,能使所有的神和所有的人銷魂蕩魄呆若木雞,使他們喪失理智,心裏沒了主意。從混沌還產生出厄瑞玻斯和黑色的夜神紐克斯;由黑夜生出埃忒耳和白天之神赫莫拉,紐克斯和厄瑞玻斯相愛懷孕生了他倆。大地該亞首先生了烏蘭諾斯——繁星似錦的皇天,他與她大小一樣,覆蓋著她,周加銜接。大地成了快樂神靈永遠穩固的逗留場所。大地還生了綿延起伏的山脈和身居山谷的自然神女紐墨菲的優雅住處。大地未經甜蜜相愛還生了波濤洶湧、不產果實的深海蓬托斯。後來大地和廣天交合,生了渦流深深的俄刻阿諾斯、科俄斯、克利俄斯、許佩裏翁、伊阿佩托斯、忒亞、瑞亞、忒彌斯、謨涅摩緒涅以及金冠福柏和可愛的忒修斯。”亞裏士多德對此評論說:“赫西俄德在提出‘原始渾沌’時所說的話看來是對的。他說:‘萬物之先有渾沌,然後才產生了寬胸的大地’。”後來,古羅馬詩人奧維德(Publius Ovidius Naso, 前43~約後17)的《變形記》(Metamorphosis),更進一步對赫西俄德的“渾沌”加以發揮:“天地未形,籠罩一切、充塞環宇者,實為一相,今名之曰渾(混)沌。其象未化,無形聚集;為自然之種,雜踏不諧,然燥居於一所。”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