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一个人如何是火焰里身

发布: 2016-4-20 05:32 | 作者: 文珍



        ——张定浩诗集《我喜爱一切不彻底的事物》读后

        1
        
        “莫扎特,莫扎特,天空多么蓝”。北京常有鸽群飞过的秋日天空有多么蓝,一如我好奇之蓝,一如海的远处最新鲜的矢车菊花瓣的蓝,那么写张定浩这短短数千
        字诗评就有多么难。想起今年第一次集中看他诗歌的四月。此前就时常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有人转发他的诗歌,我看后也转,并随手标记。比如这首《夜晚》。
        
        一个人如何是火焰里身,
         又如何是炭库里藏身,
        外面月光如雪如鹭
        映得窗帘洁白,映得
        你呼吸均匀深沉
        ——《夜晚》2012.3
        
        又如《在萨拉乌苏》。
        
        他欲求的只是挽留。那些像干树枝一样
        不断在身后折落之物,它们闪着微光
        ——《在萨拉乌苏》2014.2.6-2014.4.12
        
        我并不觉得自己真正懂诗,虽然也写了许多年自以为是诗的句子。这个才晤面两次的人的诗却在瞬间击中了我。他的诗如此洁净,冰凉,节制,却让人读来震动,甚至难过很久。因不知如何排遣这难过,于是想起去年十二月其实就认识了,那么也许可以联系出本诗集——敝社近年来几乎已不出新的原创诗了,但我想这样的诗歌大概是例外的。张定浩很快就在QQ上回复我,说诗集年内就要出版了,就在出版《既见君子》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我说那么还有其他未出的么,他很抱歉地告诉我,十多年内总共也就写了四十来首,恐怕短期内攒不齐另一个集子。
        
        或许是为了安慰我受挫的职业热情,在那个窗外有风微凉的暮春傍晚,他把诗集的电子文档发给了我。数量的确不多,若迅速浏览一遍,二十分钟也尽够了。然而我竟读了许久,一读再读,时至十一月末的此日,在宜昌开往重庆的三峡游船上也还没有读完。
        但是我必须要在这客船的深夜写下这些文字。夜航本宜读诗,舟过重山之际,更教人不知不觉就随之一同浮入这迷离惝恍的诗国。 
        
        2
        张定浩最初在豆瓣上以“waits”的ID写诗,论书,文名日盛,渐为广大网友所知;又因是《上海文化》的编辑常作“本刊观察”,以对当代小说一针见血切中时弊的批评而扬名文坛。我曾赞过他无视流俗与同时代人相互砥砺的敏锐、真诚与准确;然而张定浩首先是一个诗人,而不仅仅是一个批评家。
        他曾说过他写诗是为了已失去的人,为了那些难以忘记的时刻:既然失去,那么必定曾经来过。有些时候,这句话似也可理解成是为当代汉语诗歌早已丢失的传统而写作。遑论动机如何,首先我们要关注的,还是文本本身。就像我在根本不熟悉这人的时候,就会被“如雪如鹭”和“火焰里身”的意象打动一样。在这些我最偏爱的句子里面,普遍都有一种无可如何的明亮哀伤,又有一种虽失去一切仍可在追忆中生发的岑寂美感。
        
        
        风中疾涌的白色星星,
        天井里无数雨水的眼睛。
        ——《在某个时刻遇见雪》
        
        
        抱着回返天空的心情,那些死去的雪
        将经受第二次坠落。
        
        随后,还会有无数次
        大大小小的坠落。
        ——《瀑布》 
        要体会那些从未有过的情感,
        它们噬咬你,也洁净你。
        要接受教人颤栗的美,和不安,
        它们降临,存在,它们毁灭。
        ——《但丁在地狱的门前》
        
        这样的诗歌给我带来的阅读感受,与五四以降无数充满力比多却失于节制的汉语长诗、或过分随意而漠视美感的口语诗区分开来,远离凌厉却直抵人心,同时又隐藏一种当代诗歌罕有的音乐性。
        所谓诗歌,诗自然不能和歌截然分开。语言学大家王力尝言,“有韵为诗,无韵为文”,布罗茨基也就曾玛琳娜•茨维塔耶娃的创作写过一篇《诗人与散文》。寻求特定语言的最佳组合方式原是中西诗歌理应恪守的道德律。而中国数千年诗歌史,似乎也可归结为文字不断被格律整饬协韵、又不断摆脱旧桎梏达成新规则的浩汤长河。《诗经》大多隔句押韵,又多用迭句、迭字、双声迭韵,复沓回环,增强抒情效果;而汉五言诗常采用二二一或二一二的节拍群;至于律诗绝句,格律更其严格,要求平仄对仗;时至词曲一破旧格,却又很快找到了新的押韵方式,新的字词规范——甚至“倚声填词”,由乐以定词,依曲以定体,参差长短句,帮助留下了属于它们时代的新声。
        五四之后白话诗出现,旧诗传统至此中断。刘半农、鲁迅、胡适都曾做过打油诗,有趣的是,这些打油诗往往比同时期大多数严肃诗更合韵脚,体现出了旧诗格律的影响一时不能尽去。郭沫若、戴望舒、卞之琳、艾青都曾为新诗发展做出绝大努力,以我所喜的穆旦为例,因译各时期英诗众多,则更显见曾受西方多种诗歌传统的滋养。
        无论如何,一切已推倒重来,祖宗家法已破而未立——这个重建诗学传统的过程,从1919年一直绵延至今。北岛、舒婷、海子、顾城等群星滑过八十年代文学盛宴的夜空,此后新晋门派层出不穷,口语诗自韩东、于坚、朱文滥觞,尹丽川、沈浩波也以“下半身”诗学广受瞩目、而近十年来被群众记住的,更有羊羔体、梨花体、乌青体。也许正因诗歌和诗人门槛的持续降低,诗歌标准的一再混乱,九十年代之后,愿意继续自称诗人、有读诗习惯的人越来越少。也许可以说,当代汉语诗歌历经虚假繁荣,终于重归文学的小众国度。然而因为传播诗歌的新媒体的出现,这两年来亦曾短暂回温。
        以余秀华为例,她的《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因标题耸动引起广泛注意,迅速被贴上“中国的艾米丽.迪金森”标签,影响力甚至波及众多不读诗的普通人,更因不断追加曝光的事件持续发酵,以二沈隔空对骂、众多诗评家各抒己见为标志,终于变成全民咸与的文学狂欢。
        与此同时,那些成名已久的诗人们仍在影响力急遽缩小的当代诗坛活跃着。同样因为适合碎片化阅读和传播的新媒体平台的出现,近两年出现了若干影响力不俗的诗歌微信公众号,以“读首诗再睡觉”(简称读睡,2013年由范致行发起,为该自媒体团队工作的“读睡黑手团”成员包括各地诗歌爱好者)、“诗歌是一束光”(由“下半身”代表诗人沈浩波发起)、诗刊社(《诗刊》杂志官方微信号)为例,每日阅读点击量均过数万。
        就在这个看似诗歌复兴、人们不再以写读诗为耻的时代,大量古今中外经典被重新发现与传播,若干产生于昨夜的诗如潮海般在朋友圈涌来,遇见张定浩的诗,于我而言却仍是一个值得分析的异数。
        
        3
        他的诗首先有一种奇异而单纯的美感;其次,以对古典诗词格律不算陌生的我看来,他的现代诗暗合音律。这种暗合当然不能够简单归类于新格律派的“整齐对称式、参差对称式和复合对称式”。他所有诗作中,唯有一首《一天》是每行首尾取齐而不分节的“水泥柱体”。按诗人冷霜的看法,这种有着鲜明特征的诗体在声音节奏方面有其局限,算不得是真正的格律诗。即便如此,这首诗在张诗中也是孤例,更宜视作偶一为之的文字游戏。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尝言,“诗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节奏便是格律。……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束缚。……世上只有节奏比较简单的散文,决不能有没有节奏的诗。本来诗一向就没有脱离过格律或节奏。”
        我并不知道张定浩本人对于格律的看法,只能从其创作实绩中寻找规律。也许他的诗歌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九叶派和知识分子写作诗群,至少我知道他曾熟读若干西方现代派诗人,又曾与众多高校诗人切磋诗艺。然在他人影响之外,张自有其明确的个人主张。我曾当面问过他对一首好诗的理解,他思忖良久答:至少每个句子都应有两层甚至以上的意思。这听上去很像象征派诗人的主张:“从意象的联结、企图完成诗的使命”,或者也可以换做更常见的词,“隐喻”。英语metaphor一词来自希腊语,原意就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运动,一种转换”。理查兹将前者称为“载体”,后者称为“话题”。这种将不同概念相联系暗示两者共性的修辞格,使语言形式达到了形象和模糊性的高度结合。
        张定浩显然同样深谙隐喻之道,其代表作《我喜欢一切不彻底的事物》尤其明显。他显然是当代最重视诗艺传统的承扬者之一。与此同时,语调自由而崭新,行止有度,绝非合辙切韵刻意牺牲语感的形式实验,也并不强调哲思而步入晦涩之境。与传统的若即若离同时又保持自己的声音,不能不说得益于本身可贵的文字天赋,同时也展示了一个人应如何从传统中受益的高度自觉。
        
        4
        张定浩自己也写作诗歌评论,仅2015年内就给《收获》完成两篇关于顾城、海子的万字长文。关于海子的一篇中,他说,“诗人最终得以对世界起作用的直接方式,是词汇和韵脚,而非理念”。我们或许可将此语视为对若干年来山头林立的当代诗坛的婉曲批评,从而认识到其人对自身接续传统之路的不懈寻求。这情形正适宜用他自己一首写给女儿的诗来形容。 
        这就像一场考试,
        你是我正在努力完成的
        不能涂改的试卷,激励
        我,也检验我;外面的
        风旗飘扬,江水也奔流,
        一天正慢慢过去,你是
        我走过的迷宫中的道路。
        ——《一天》2012.8.24
        
        除了诗歌评论,他自己并未旗帜鲜明地提出诗学理论。如果一定要给他的诗歌找所谓理论的生发点,也许是形式看似自由,却着意去除了所有让结构松散的连词语助,用他自己的说法,就是尽力不使一个句子“松弛”。这种删繁就简是一种结实的文字体操,一种让句子从高处跌落也不至于松散、被朗读也不至于佶屈聱牙的反复炼字。同时,也常见把司空见惯的熟词重新擦亮使之焕发生机的小小奇迹。比如这首《雪后》。
        
        雪后,所有的屋檐
        都在说话,
        嘀嗒嘀嗒,那不是可以心安理得
        听到天明的雨声,
        那是不可倒置的沙漏的慌乱。
        ——《雪后》2010.4
        
        通篇无一用典,没有僻词,却全然是新的语感,新的意象,新的悲伤,在更深层面道出了诗之所以为诗的关键。
         5
        张定浩五音不全,这是他的朋友都知道的事情。据说却喜欢唱两首歌,一首《偶然》,一首《山丘》,都是老男人沉郁低回的歌,都关于相遇,离别,与人生。这样一个不会唱歌的人,却在诗中写了那么多歌和音乐,光篇名就涉及的,如《莫扎特、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的新娘》、《无伴奏的大提琴》、《在斯汀的歌声里》、《歌声》;内容提到听与歌的则更多。
        
        而你每天细耳倾听
        远山千年积雪的坍塌
        ——《冬天》2002.9
        
        黑色旋涡的中央
        有一只蝴蝶嘶哑着歌喉
        他们静静地听
        ——《1825年12月14日》2002.12.24
        
        合唱队的歌声从远处飘过来
        飘过来
        ——《平安夜》2002.12
        
        因此我猜想,张本人倘若不是好的歌者,那么至少也是一个称职的听者。他的诗一直藏有一个凝神倾听的形象,聆听世上万物或微妙隐约、或响遏行云的动静,听漩涡中央的喑哑,听深夜的辗转反侧,听内心轻如浮尘的叹息。他也颇喜以音乐大师入诗。书写这些以息相吹的万物,却各自代表了截然不同的指向,有时候极端个人,有时候又堪称壮阔。
        
        很多年过去了
        我又听见你的歌声
        如一根针
        从时光的暗河里拔出
        ——《歌声》
        
        而随之而来的
        狂野,亦或
        极度的温柔,
        都来自同一个
        盛满尘沙的喉咙。
        ——《在斯汀的歌声里》
        
        与第一首的私人化叙述倾向相比,后一首里出现的声音更加驳杂。我为了读懂,还专门去找了斯汀的歌来听。诗人当时正处于大量阅读俄罗斯文学的求学阶段,同时期还创作了《俄罗斯男孩》《玛格丽特与大师》,通过对十二月党人的描写,隐约涉及了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一次事件。关于此事的书写三十年来叠床架屋,而这首却是大量公共叙事中曲折幽深的例外。也就是说,仅仅将张定浩定位为一个好的情诗写作者也许是不够准确的,他是采用看似个人化、却更应属于诗歌的方式辗转抵达历史。这种引而不发的激情、匿于暗夜的辽阔与作者本人丰厚的知识储备一起,缔造出一种更深刻更永恒的时代隐喻。

21/212>

发表评论

seccode

最新更新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