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拷问。拷问》

发布: 2016-3-24 17:03 | 作者: 咏梅



        最近两日才读沪上的这首诗,也才知道原来这首诗曾经引起过争议,就顺便也把毁誉之词都拿来过了眼,感觉是:批判的声音不是毫无道理,却显见诗外的情绪;吹捧的声音或许是由衷的,却又显得空洞无物。似乎还没有人对这个作品作出理性的解读。
        记得前两天有诗友在网络诗选留言,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调侃道:以后写完诗都得问上一句“蓝调你怎么看?”,很有意思。那蓝调索性就学一学元芳,摆出架势来上一句:“我看,这诗有蹊跷……”呵呵。
        这篇评论的题目“拷问。拷问”,是我读诗第三遍时不经意中敲下的,等正式开始行文时我才发现,最本能的感觉却是最准确的,因此决定就用这个标题,不再改了。
        这诗确实有蹊跷。
        首先是隐晦。这大概是所有读者的第一感觉。无论是构思立意,还是语言修辞,它都不是那么直白:叙事线条隐蔽,比喻象征也非一般意义,思维和逻辑的跳跃性等等,使得所要表达的意思隐而未必发,这就造成了阅读上的审美延迟,而延迟的“度”,可能已经超出了一般读者的能力,所以很有点“曲高和寡”的意思。
        其次是痛感。这首诗从题目开始,贯穿始终的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思辨纠结,或称“痛感”。这种“痛感”,已超出了个体的范畴,它是一代人(甚至更多)曾经及正在承受的东西。而这种“痛”的源头,又被作者写得很隐晦,因此读者感受到了痛,却未必能搞清楚它究竟来自哪里,于是顺带地陷入了“疼痛罗生门”。
        再次是线条。这首诗虽然多用抽象语义构成,但内里是有叙事线条的。而且线条不是单一的,至少包括了“个体的”和“社会的”两条线。作为个体,人生命运是个谜;作为社会,历史真相也是谜。全诗的七个小节实际上是人生的七个片断,而这七个片断又有着典型的社会背景,两者相纠结,就形成了诸多了“罗生门”。可见,“罗生门”一语,在这首诗里已不再是佛教禅经中的原意,而是指真相之无法追寻,是一种无奈和纠结。
        通篇的语言风格是基于思维的超常规之上的,意象选择和语义表达常常是超乎想像的,恐怕这也是引起争议的重要原因。
        其中几个比较典型的意象:
        1.“樱花之国”。作为中国人,是很难忘记国仇的。但客观地说,民间对此问题是有纠结的,特别是沿海城市,好多人既恨日本,又视它为留学、联姻之首选,到底这个问题怎么看?就连传媒也有两面性,一面是抗日的影视作品,一面是“理性的”国际政治,让人无所适从。该诗以审慎的笔调和独特的视角,将两种情绪客观地揉在了一起。两条线同时展开,一条线是个人的,这可能只是个地理概念,是一个与自己有着某种特殊渊源的地方;另一条线是社会的,它就是历史上客观存在的一个民族,连同它的文化及罪恶,都无法抹去。“手势嶙峋”、“白鹭之爪”贬义用语,隐约可见作者立场,反讽与揶揄的味道是可能感知的。
        2.“一滴墨汁在清水中盛开”。这是一个婚姻专家(某教授)曾在现场做过的试验——如果不去搅动,墨汁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并不大,反之则清水尽染。作者借用这一典故,就是要说明:小至个人婚姻生活,大至民族特性,如果不去搅动和刺激,所有劣根性造成的损害都不会很大,你看到的仍可以是一幅水墨画。但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民族性”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这就生成了一个“罗生门”。如果不了解这个试验的来由,恐怕就理解不了这节诗的意思。
        3.“荷花”。出现得有点突兀,但细读便会发现,它有形式上承接了前面的墨汁在水里的洇开,在逻辑上承担了一个象征:纯洁与友谊。它经年不变的姿态暗示着某种关系的“不破不立”及“不作为”。“罗生门”式的拷问更为突显。
        4. “自摆乌龙”。关键词是那个直指历史事件的年代。卷入那次“学潮”、“风波”的人,命运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赝品充滥框架;镜子脫不掉虚荣/空调房太干燥。鹦鹉迷恋鸟笼/为数不多的几个同病相怜者,在罗圈饮交杯酒”,隐喻很见力道。虚假、虚荣、谎言、奉承……思维混乱,真相莫辨,又是一个“罗生门”。
        5.“头颅是最初的色情物/一切历史都是性史”。暗示着历史的不严肃,头颅的引导作用喻指明确。
        6.“西西福斯”。它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因触犯众神受到惩罚,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巨石不断滑落,他就不断重复推动,永无止境地做着这件被认为无效的劳动。借这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更能指向一个命题:如何判断一种貌似荒唐的行为?但由于这是西方文化的范畴,对中国读者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陌生感的。
        7.“一朵外省的云终于在大西洋上空形成雨”。寓意由“大西洋”这个特定地理名词所挑明。“闪电的根须,在瞬息间拚接/达芬奇那颗透视人体结构的橄榄树”,直指人性本原。如何定义由人性本身导致的个体行为及历史性事件,又形成一个“罗生门”。
        8. “豹子”。在这首诗里出现过不止一次。联系它的动物性特征,它应该象征某种“勇气”、“胆识”、“力量”。它的“抑”和“扬”,是人类出于自我保护而做的选择,有时,也是权宜之计。
        9.“白衣乞丐”。白衣乞丐的出现很有奇幻色彩——且“眼神清澈”,成了一种精神领域的力量象征,似乎与我达成了某种默契,共同问及道德完善的极致状态。
        10.“房子会粉碎而书籍会焚烧/它们安心于一个心灵的庇护所”。这是放在引号里的一句话,很有隐蔽性,我读到的时候有种熟悉感,似乎是哪位诗人的诗句,依稀记得是关于“极光”的,上网搜寻,才弄清是史蒂文斯的名篇《秋天的极光》,是表达面对自然现象时人类想像力的不可对抗性。沪上借来放在诗里,似乎也是想表达一种精神上的无力与渺小,在可能的情况下寻求心理的安慰。
        破解了上述这些出乎意料的语言和意象之后,再统观全篇,应该有些整体感觉了。
        一是与某一特定民族的纠结(第1节)。如果没有遇见,如果没有发生,个人的命运又会是怎样?民族的历史又会是怎样?我们做了什么?又为什么无为?目前的关系状态是不是最理想和最合理的结果?
        二是对某一特定事件的追问(第2节)。如果没有态度上的暧昧,那个暮秋又会怎样走来?如果不是为了躲雨,如果没有陷入红楼,人的命运又会是怎样的结局?
        三是对某些决断的质疑(第3节)。当勇气、胆识与力量仅仅局限于表面的言辞(豹子进入喉咙),当一次次所谓的“作为”都被证明无效,“一朵外省的云”当然就有理由在“大西洋”的上空形成气候。那么所谓的决策,所谓的“作为”,是不是也有隐衷?
        四是对道德完善的问询(第4节)。这节开头称“我来了。我看见。我盲目”,很触目惊心的感觉。“我”是其中之一,我是觉醒者,我也是麻木者。“纽扣征服肉体”,“体内的豹子闭门不出”,似乎道德修炼已进入某种境界,但“一场服装秀”或许就能使之前构筑的宫殿轰然坍塌。那么,道德完善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五是对信仰的拷问(第5节)。这节相对来说还是容易理解一些。前面的铺呈只为引出后面的拷问。面对拷问,还有多少人能守住信仰?又有多少人不曾进入“局”内?信仰的弱化与缺失,究竟到了何种程度?恐怕这不仅仅是个人的经历与命运的回顾,也是整个社会需要再度审视的核心问题。
        六是对公开度的审视(第6节)。既然“反正噩梦会纠缠一生”,索性“隐瞒”到底,这种“隐瞒”是有含金量的(钻戒),而非一时冲动(不是热吻),而且人们在这种隐瞒状态下求得心安。表面上这里说的是个人心态,实际上可能也暗指一个团队或者更高层面可能的做法,特别是对于某些真相的态度。世上总有什么被曝光,这让人们怀疑有更多的东西被隐瞒。
        “谁曾料想它会成为水中最初消失的物种”——带着无奈的反问式吟哦。
        “保持苹果表面的红润光泽/背后的煎熬、憣然的悔意胎死腹中”——这就是隐瞒的结果,于个人、于团队,利乎?害乎?
        七是对真理回归的期待(第7节)。这节是全诗的收尾,从各个方向发出的力,到这里收拢。但它不是结论。是对前面种种作最后的递进式的拷问。作者集中了众多可以表现“归属”的意象,让它们全部指向一个命题: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该是什么就是什么,该是谁的就是谁的。“那是不可知的力量卷土重来/那是最终的风景,血液的再次分配”,充满了期待与信心。前面所有的质疑都有了落脚点。诗也因此而增添了乐观的色彩。
        值得一说的是,诗题“罗生门”统领着全诗的主旨,而诗里却从未出现这个词。回过头去再看,当所有的困惑都被作者描述成没有标准答案的“罗生门”,而读者也同样哑然给不出答案,我们会突然发现,“没有标准答案”本身就是答案,而这个答案才是使我们周身乃至心灵感受“疼痛”的真正根源。
        咏梅不才,学识有限,阅历也浅,以上陋见,如能达到期待之一二,已足慰并可远握。不当之处,还请沪上及诗友们指正。




        


发表评论

seccode

最新更新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