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阿爾布賴特與王爾德的《道林·格雷的畫像》

发布: 2016-1-15 08:42 | 作者: 葉揚



        阿爾布賴特與王爾德的《道林·格雷的畫像》(Ivan Albright & Oscar Wilde’s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日期:2015-09-26 作者:葉揚 來源:文匯報
        

        文藝復興期間,教會勢力日漸式微,知識受到崇尚,有關浮士德的傳說在德國興起,反映了當時宗教與世俗的衝突。浮士德在史上實有其人,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在世,據說專事煉金術、佔星學和各種巫術的研究。在傳說中,他以自己的靈魂與魔鬼摩菲斯特作交易,以獲取知識。英國伊麗莎白朝的劇作家馬洛首先將之改編成悲劇。兩百年后,歌德又罄畢生之力,寫成上下兩卷的詩劇﹔在他的筆下,浮士德用自己的靈魂去換取的,是知識和智慧,而且最終得以認識到人生的真諦。王爾德於1890年發表的長篇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卻是這個傳說在19世紀“世紀末”時期的新變奏,因為格雷所追求的,祗是青春美貌與聲色犬馬的享受。
        有兩部作品,對於王爾德這部小說,有潛在的影響。王爾德在牛津求學期間,批評家沃爾特·佩特剛出版了一部文藝復興論文集,名噪一時,王爾德對於這位前輩學長極為推崇。1885年,佩特又發表了以公元二世紀的羅馬為背景的長篇小說《伊壁鳩魯信徒馬瑞阿斯》。王爾德的小說問世後,佩特一眼就看出了兩部作品之間的聯繫,很不高興,立即撰文批評王爾德筆下的人物沒有道德觀,不分是非曲直,歪曲了伊壁鳩魯派的理念。這部小說另一部重要的“互文”,則是史蒂文生於1886年發表的中篇小說《二重人格》。王爾德寫完此作不久,在給一位女性友人的信中,提到自己擔心這部小說就像自己的生活,“全是對話,毫無行動。我沒有能力描寫行動。我筆下的人物都坐在椅子上,喋喋不休。”對話確實是這部小說的強項,日後王爾德在其劇作中揚長避短,將自己出口成章的語言能力發揮到了極致。不過,小說中描寫格雷追求各種感官享受的不少章節,也體現了作家那種“濃得化不開”的華麗文風。
        美國畫家阿爾布賴特(Ivan Albright, 1897-1983)自幼愛好藝術,後入芝加哥藝術學院習藝。一戰期間,他受雇為法國一家醫院創作醫學用途的圖畫。這段經歷,對於他後來形成自己魔幻現實派的畫風,有一定的影響。1930年,他成功舉辦了首次畫展,聲名鵲起。1943年,好萊塢的米高梅公司將王爾德的小說搬上大銀幕,阿爾布賴特受聘創作劇中主那幅變得丑陋凶惡的油畫,作為道具。這部電影是黑白片,但是其中畫像四度出現時,用的卻是彩色鏡頭。影片於1945年公演,贏得次年奧斯卡三項提名,最終獲得最佳攝影獎,當年曾來我國上映,中文舊譯為《孽魂鏡》。原作高215.9釐米,寬106.7釐米。畫家於1977年將此畫捐贈給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如今是館中美國畫廊裡最令人流連注目的作品之一。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