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温柔一刀陕北游

发布: 2015-11-12 16:21 | 作者: 陈向阳



        咱一向不喜欢参加旅游团,嫌不自由。可这次在西安又跟了团,陕北两日游:黄帝陵、壶口瀑布、延安。我想看的只是壶口瀑布,但去那里没有公交车,只好跟团。
        团费一人460元,听着不贵。可一上车又收了一人100,餐费。签合同时说了,餐费自理。挺好,可随便品尝地方风味。但导游说为了节约时间,大家吃团餐。女导游和气又热情,不光介绍景点,还不时说说民俗和方言,比如“没出嫁的大姑娘叫什么?叫蓝花花。结婚以后呢?不对,可不叫黄花花,叫婆姨。那二十几的小伙 子叫什么?没结婚叫后生。结了婚呢?叫老汉儿!”女导游一张嘴大爷长大妈短,一会儿就把游客们哄得心里暖洋洋。真的,车上大多数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
        第一站:黄帝陵。走过宽水面,爬上高台阶,才到五间之宽的宏大山门。这是轩辕庙(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大规模重建了,已无传统上庙的模样。中心建筑是轩辕殿,名殿却非殿,连堵墙都没有,像是个巨大的方形台子,三层台阶三层石栏的大祭坛,又加了大顶盖,说是顶吧,上面却开了个大圆洞,透天。这圆洞与那方台表 达“天圆地方”之意。里面中间有块石壁,刻有黄帝像。轩辕殿前是个大广场,能容上万人,如今每年清明在这里公祭黄帝。政府想把它办成全球华人的祭祖大典, 很有点聚拢人心搞统战的意思。但作为游客,这新建的宏伟场所并没多大意思。
        古迹也有点,一进大门的前院有几棵古柏,其中最粗的那棵两米多直径,号称是当年黄帝亲手所栽,名为“黄帝手植柏”。当然,可信度不高。还有块石头上刻着一双 大脚印,有常人脚的两倍。导游实话实说:那是汉朝人的想象。若真是汉朝人刻的,倒也是个古迹。还有蒋介石手书“黄帝陵”石碑,不知是原物还是文革后重做的。其它的碑还有不少,历代的皇帝高官名士都想在此留下点印记。
        从轩辕庙到黄帝陵还有点距离,坐了一段电瓶车,然后徒步上大坡。走进一片柏树林,共有八万余株柏树,其中三万为千年古柏。在这林木稀缺的黄土高原可算一奇。 《史记》载:“皇帝崩,葬桥山”。想必我们登上的就是桥山了,其实不过一座百十米高的黄土小山,立在宽阔的河谷之中,洛河的一条支流在此盘绕。登上桥山顶 的一座高台,四周却是比这桥山还略高的平面:洛川塬,黄土高原上保留最完整的一片黄土沉积的平原面。这里的黄土有一百多米厚。黄帝葬于黄土,合适。
        既是陵墓,就有个大封土堆。里面可有黄帝遗骸?根本不可能。直到传说中的黄帝死后两千多年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公祭黄帝。秦代才在此建黄帝陵。尽管没有黄帝遗骸,两千多年的祭祀倒留下些文化遗迹。
        看完黄帝陵,坐车去壶口瀑布。黄河是中国第一名河,此瀑布是黄河上的唯一大瀑布,这辈子不能不看。当导游说快到了,咱们已经在秦晋大峡谷里,我却有些失望。 这也叫大峡谷?两边的山太矮,不过三四百米,还不是悬崖峭壁,又相距太远,七八百米以上。一般河谷而已,实在没有“峡”的感觉。还有,水呢?黄河就应该在这河谷里,怎么毫无踪影?只见一片平地,有房子有农田,有树还有高楼,却不见黄河!再细看,河谷中部好像有一条不宽的槽,从车里能看到槽边的石壁,却见不到槽里的水。
        正在纳闷,车停了。下车前行,验票入园(如今中国凡漂亮点的自然景观都被圈起来卖票,只要能圈得起来)。我急着张望,见远处平坦的河谷中央有人影,足有数 百,围着一团白水。走近再看,人多处正是瀑布,但水是从人们站立的平地向下跌去,跌进一道深槽。走到跟前才完全看清:瀑布以上的黄河挺宽,有四五百米,占 据了河谷的大半,流到瀑布跟前,河面收窄,进入一条狭道,水面迅急翻腾,随即跌下三四十米的窄槽,发出吼叫冲起水花和水雾。为何叫“壶口”?简介上说: “形似茶壶注水”,真形象。
        此时五月底,没到丰水期,水量不大,泥沙也不多,水色黄中带绿,冲起的水花完全是白色。而壶口瀑布的招牌画面是泥汤般的黄水,翻腾暴怒,连水花都是黄色。那 一定是丰水期,尤其雨后,大量黄土由千沟万壑冲入黄河。连此刻站着游客的地方那时也会被河水占据,不仅由“壶嘴”,河水也会从两边向那深槽倾泻。那时的景 象一定比眼前的更壮观。
        我和太太走下台阶,下到深槽内的一块平台上,这才更加领略到瀑布的气势。水的吼叫主要在深槽内回荡,此刻灌满耳鼓。而水花水雾也一阵阵扑来,慌忙后退也弄一 身湿,不敢久留。看瀑布显然是越往下越觉气势雄壮:看脚下的瀑布那气势要打一半折扣,而大水从天直落才显雷霆万钧之力。
        黄河对岸是山西,那边的游客比这边多,双方隔着四五十米,却无桥相通。那边有一更低的观瀑之处:在深槽下部,离水面仅五六米高,有一壁龛状凹进处,十几位游客站在那里。他们看到的一定更加壮观。深槽的石壁上是一层层不同的岩石:泥岩、砂岩、发红的、发白的、块状的、层理的。离此不远有个壶口地质地貌博物馆, 可惜根本没安排我们参观。跟团就是不自由。
        看完壶口瀑布,前往当晚驻地。汽车从谷底爬上了“山顶”。其实不是山顶,而是广阔的黄土高原面。田里种的多是玉米,还有大量果树,枣树、苹果,和不认识的。 绿化得真好。早上从西安向北一进黄土区就令人惊讶,那么多草和树,绿色压倒了黄色。多年前就听说“三北造林工程”,还有退耕还林,看来真有成效。天色暗下 来,汽车又下到了一片宽谷中的镇子:云岩,很冷清,却有个三星级宾馆,专门接待旅游团。
        第二天清晨五点就起床,六点就出发。说是要挤出时间增加一个精彩景点。这之前还“白送”了一个景点:南泥湾。但实在没啥可看。有个展览馆还没开门,太早。有几座雕像,还有稻田。稻田在陕北还真不多见,不知是南泥湾特别适合种水稻,还是在努力表现“陕北的好江南”?
        汽车进了延安。第一站:大桥边,只给20分钟拍照宝塔山。太太不满意,她是第一次到延安。我是第二次了,告诉她,宝塔山上没什么好看,远远照张像足够了。第 二站:王家坪,有当年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的房子、窑洞、小礼堂,说“当年”,却大都是新盖的,照当年的样子。一圈看完还剩20分钟,我赶紧跑去“延安革命纪念馆”。上次我来正在建,这次要看看里面是啥东西。此馆为两层,规模巨大,放在北京也算大展览馆。里面有许多照片、图板、实物,介绍从红军长征到 1949年这段“革命历史”。当然,都是胜利者的一面之词,谁知道与实情距离多远。但也是非常详细的“一面之词”,那么多老照片和历史地图,值得一看。但 只有20分钟,我都没敢停步,也没能把所有展厅走一遍。真想在这里看上几个小时。可惜,跟团不自由。
        再上车,女导游介绍延安的狗头枣,警告我们千万别买散装的,那都是“落地枣”,很不好。要买包装好的,还要认准牌子。正说着,车停了。女导游说路边这家商店 质量绝对可靠,请大家来尝尝,她请客。于是一车人跟她进了店,她随手从货架上拿了一袋大枣就开包,请尝吧!枣确实不错,买一包路上吃,多买没必要,北京有 的是,25元一斤。可这里的枣一袋一斤,45元,为啥比北京贵?有的游客真买,五六袋,七八袋。
        再上车就到了枣园。这是党中央在延安的最后一处驻地,最宽敞,房子(包括窑洞)也最有模有样。院子里和附近也真有许多枣树。卖枣的也特别多。我们发现这里同 样牌子的大枣,也是一斤一袋,才卖20元!刚才那家店可真黑。尽管如此,我和太太回到车上啥也没说。可有一位游客提着刚买的枣上了车,冲女导游一比划: “一斤才18!”倒也没多抱怨,人家导游一路上跑前跑后的也不容易。
        车再开,女导游又开讲,说现在才11点,咱们赶出时间就是为了增加一个最好的景点:“延安印象”!有精彩表演,有当年财主家最正宗的陕北民居,有最高的财神像,还能品尝最地道的陕北风味……一通宣讲,然后收钱,一人180元。额外的景点,当然要额外收钱。有人问,是自愿么?当然自愿。但那些不想自愿的听说没 别的地方可去,只能在外边干等4小时,也就自愿了。而且,中午饭也安排在景点里面,不吃也不退钱,最固执的一听也只好改主意。最后,全车游客通通自愿。
        此景点在延安郊外的一条山沟里,原名“延安民俗文化影视城”。我们一下车,化了妆的男女老少敲锣打鼓欢迎。走进大门,长长一条窄巷,两边全是老式的小商铺, 九成以上空着,剩下几家卖土特产、纪念品。游客太少。走过窄巷进了大展厅,里面有些老家具老对象。然后呢,就是一处当年财主的宅子,写着“地主庄园”,其 实不过很普通的两进院子。陕北自古是穷地方,大财主也富不到哪去。外院是普通房子,里边主院呢,五明四暗九大间窑洞。别说当年的财主,现在不少老陕北人依然爱住窑洞,冬暖夏凉。看完地主庄园,又去“地下暗室”,里面是泥塑,不大,但很多,摆成各种各样的场面:陕北的婚丧嫁娶、四季节日。
        然后就去爬高台阶,上面有座36米高的财神爷塑像,还有几间殿堂,不知供着什么,让游客上香。还有几个道士,不知真假,专给游客抽签算命。我和太太气喘吁吁爬上去,转了一圈摇摇头:就这呀,真没劲!下去吃饭。
        饭厅真不小,能坐二三百人,可只有不到一百人吃饭。自助餐,都是陕北家常饭,最大特点是没肉,但光是土豆就能做出很多样,蒸的煮的炒的炸的。最好吃的是饸落,现压的,一台饸落床子号称全延安最大。就是两根大木杠,用杠杆原理把面团压挤出面条,直接掉进一口大锅。面条挺筋道,说是荞麦面,可吃着跟白面一样,看着也白。现在的荞麦面可比白面贵多了。
        饭后是重头大戏:延安印象。自打张艺谋导了个漓江印象,各地都仿效着弄个什么“印象”,就是歌舞和团体操的混合物。这延安印象在礼堂里演,是歌舞加杂耍。导 演的企图很大,要从猿人开始,直到未来,把黄土高原的人类历史全覆盖。可那些人形的猴子翻京剧的跟头,还有摩托车杂技实在和延安扯不上关系。只有黄水奔腾的背景下一曲“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还有盲艺人的说唱片断令人印象深刻,其它则印象平平。把黄帝当成皇帝来演(服装和仪仗),还有个毛泽东,抽根烟,挥 挥手,喊几句。最后总印象:不怎么样。若真是自愿,我才不来这种烂景点。
        两天的陕北游结束了。我和太太更加认为:在中国旅游,能不跟团就千万别跟。
        
        

最新评论

删除 引用 Guest  post at 2016-3-07 13:37:00
对于旅游区的跟团游的各种吐槽,数不甚数,没人管啊,最后说得,能不跟团千万别跟团。
删除 引用 Guest  post at 2015-11-19 09:31:49
这也是小说?槽吐得很好。

查看全部评论……(共2条)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