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龙须草(上)

发布: 2014-2-06 15:20 | 作者: 刘山之



        过河
        
        偶一阵顺河风过,将河湾的田秧吹得一个抖擞,也将莲池水面上的荷伞荷剑推得前后一摆,惊得躲在阴影下的游鱼也惊慌一散,河风带来了夏日水田里的泥土气息,却并没有带来一丝凉意,仍旧是热风扑面。
        焕儿和奶奶赶集回来,奶奶用龙须草织的草鞋,还有焕儿背的干丹皮都很快就脱手了,每人背着一个空挎篮,里面零碎装了些新采买的胰子、煤油、香、表、盐巴、干粉条。走到河口,因为前几天行了大雨涨过河水,列石都被冲走或者淹没,需要脱脚过水。
        焕儿祖孙坐在河滩石面上开始脱鞋袜。隔河看见对岸的公路旁树荫下,有三个人在那里歇凉。一个老汉一个年轻妇人,还有一个小伙,看见焕儿祖孙一老一少要过河,小伙子便隔岸喊道:
        “婶子姑娘不忙脱脚,等我过来背你们。”说时一边往河边走一边开始脱鞋,并未穿袜子,方才过河时卷起的裤管还拳在腿弯。
        “不用了,不用了,过得去。”焕儿祖孙一边回答一边开始卷起裤腿,准备起身过水。
        小伙子便还回到老人与年轻妇人之间原来坐处,三人一边看着焕儿祖孙过河,一边家常闲话。
        头顶日头还红,长路走的脚板发烫,可这一入水,反而激得人透心一凉。流深处,水齐焕儿大腿,焕儿的裤卷也稍稍被河水浪湿了一些。水虽大,可焕儿早已过惯,也不以为意,念书时,那样急的山洪她都敢过,如今这水这么平稳,河底也没有突兀的深潭巨石,水虽深了些,水面宽了些,但焕儿过起来也不在话下。
        年轻妇人头顶帕子,微微胖,袖子高高卷起,额际的发根略略生汗,将几根头发湿贴在汗脸上。老者鹤首鸡皮,精神矍铄,两眼有神。小伙子个矮,面略黑,却十分精壮。小伙子将扁担压在屁股底坐着,他的笼子里是卖剩下的红萝卜,小伙子从笼里拣出最好的几根红萝卜,伸手将一根给老汉递过去:
        “宝叔,吃一个解解渴。”又转回头来对妇人道,“阿秀嫂子你也来一根。”
        老人似乎牙口还好,欣然接受。
        “我就不要了,不是太渴。”妇人声腔明朗,说时取下头上的帕子揩了揩额角并脖颈上的汗,这艳阳天将她晒得满脸堂发红。
        此时小伙子却换了怪腔怪调道:
        “好!阿秀嫂子自然是看不上我的红萝卜,是要黑里回去吃贵生哥那根又粗又大的‘红萝卜’!”说时缩回手来重新坐下自己吃。
        老人笑了。妇人却还口笑骂:
        “你个狗儿作死是吧?短阳寿的!吃着萝卜还嚼牙巴骨!活该一辈子是个单个儿萝卜犊子!”
        说他“萝卜犊子”是因为他个子矮,说他“单个儿”是因为他年近三十还未讨得媳妇。
        “宝叔听听,阿秀嫂子骂我个矮咒我短阳寿不说,还咒我讨不到媳妇!”小伙子笑嘻嘻对老人说,意思是想老人帮他评评理。
        又回头笑笑地对妇人说:
        “嫂子也忒狠毒了些,常言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嫂子也不怕遭天谴。”
        “运生,你本是好意,阿秀不吃就算了,心里自然会领你的情,谁叫你暗里夹枪带棒说脏话招人家骂。你阿秀嫂子是云盖村出了名的红辣椒,你还偏要老虎头上拍苍蝇。”老人一边嚼着红萝卜一边笑吟吟地分解。
        妇人也故作愠色道:
        “宝叔的话在理,不说脏话,谁好好无事咒你?还恶人先告状!”
        眼见着焕儿祖孙已渐渐走过河心、走出河水,一步步走到这树荫下来。
        此时,那老汉从自己挎篮里拿出酒葫芦,很畅快地呡了一口,又递给小伙子,笑道:
        “还有几口酒,赶紧拿去给你阿秀嫂子陪个小心,叫她回头在娘家给你留意个好媳妇。”
        运生接过酒葫芦递到妇人侧前,又玩笑说:
        “嫂子,我的萝卜你看不上,宝叔的酒总可以给你润润嗓子眼儿吧?刚你那几声骂我,好大火气,嗓子都焦了吧?”
        妇人狠狠地白了小伙子一眼,又笑笑地接过葫芦呡了两口,还递回去。
        焕儿祖孙也走到这一大片树荫下,坐了下来,将那湿脚晾在净石头上,等着脚干好穿鞋袜。焕儿还用手紧了紧自己被浪湿的裤脚,滴下一串水,又抻了抻裤腿。
        运生从妇人手上接过酒葫芦,又从笼里拣了两个红萝卜,走到焕儿祖孙跟前:
        “婶子姑娘也吃吃吧,甜滋滋的,润润喉,今年天热的奇怪。”
        “我牙不行了,来口酒吧。”焕儿奶奶微笑道。
        小伙子把酒葫芦递给老妇,又对焕儿说:
        “姑娘来一根。”
        “谢阿叔。”焕儿欠身接了。
        “听说马上就要往山里修公路了,到时候这里修洋桥,就再也不用脱脚过水了。”小伙子说。
        “是啊,老师也说,那回还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叫《假如我家门前通公路》。”焕儿道。
        老妇喝了两口酒又将葫芦递回,微笑致谢。
        “婶子,再来两口吧。”
        “不了不了,这酒劲大。”
        “婶子,早上下街时候,说是乡上有你家的信呢。”阿秀嫂对老妇说。
        “哦,好的,谢谢婶婶。”却是焕焕赶在奶奶之前先应了声。
        “怕是中央政府下了文件,要焕焕带奶奶去北京城上戏台唱山歌了。”老汉笑呵呵说。
        “哈哈,爷爷骗人,中央首长又不知道我会唱山歌。”焕儿道。
        “怕是中央首长梦里听见,或者是焕焕唱歌让山雀听见了,山雀飞到北京城,也唱焕焕的歌,首长听着好,问了山雀,这就下信来请你了。”
        “哈哈,那我就回信给他说我忙,没工夫没空,顾不得,让他要听来山里,我唱给他听,还管吃管住,分文不要。”
        “哦哟!焕焕好大志气,将来一定能去北京城,上国家的大戏台。”阿秀嫂说。
        “焕焕还不知道吧,宝叔当年修大寨田时候,可是评了省劳模的,还到北京城去见过毛主席,毛主席还请他看过大戏哩。”运生道。
        “那爷爷,你见过的毛主席和我们书上的一样不?”焕儿闻言就生出了好奇。
        “不太一样,毛主席坐的老远,也没看清。”老人笑呵呵言道,言语神情间流露出一种安稳的平淡。
        说话间,焕儿祖孙已起身,焕儿道:
        “爷爷、阿叔、婶婶再歇一歇,我跟奶奶前头走了。”
        “婶子姑娘再坐一坐嘛,太阳还毒,天还早得很哩。”阿秀嫂道。
        “不了,我脚慢,上沟还有十里地,关键是啊,焕焕一心想着早早拿到信哩。”老妇说。
        “难怪姑娘这样心急,怕是真的有好事呦。”阿秀嫂道。
        “可能是表姐的信。”焕儿回答。
        焕儿祖孙走后,还听见阿秀嫂说:
        “运生,你不是也会干嚎两句山歌么,唱几句我们听听!”
        “哎呦,嫂子这是让我关公门前耍大刀,这一老一小两只金雀都还没走远呢,我哪敢开腔?唱得山崩河陷水倒流,嫂子不怕,我还害怕跌了刀,剁了脚呢!”
        “掉了刀剁了脚才好呢,剁了你的脚,半夜你就不往寡妇家里钻,省得半夜惊得全村子狗叫唤。那样啊,全村的狗都能消停过夜,不用夜叫,我们也都听不见吵闹,好睡个安稳觉!那小寡妇也免了你的折磨。当真剁了你的脚,也算是天老爷开眼!”
        “阿秀嫂子好毒舌,青天白日的污人清白,天地良心,我运生可没做过那些猪狗不如的事。”运生反驳道。
        “那你就开怀唱,对着这高山大河吼两嗓子,证明你身正不怕影子歪。”阿秀嫂还在激将。
        “一对凤凰飞上天,
        一对喜鹊跟后边。
        凤凰叫的花结果,
        喜鹊叫的果团圆。
        花果团圆万万年。
        挨姐坐起牵姐手,
        见时欢喜别时愁。
        情姐一语定郎心,
        要散除非水倒流。
        阎王勾簿情不丢。
        ……”
        运生还未唱罢,阿秀嫂已哈哈大笑:
        “还说你没做过亏心事,这怕是小寡妇教给你的吧?啊?堂堂男子汉,哪个唱这样的歌!”
        焕儿祖孙已经走出好远,可还能听见三人在树下依稀有声。
        
        医生
        
        村人山民本就极为憨厚淳朴,时时处处都极为热心,即便是陌生人头一回打照面,三五句话也能亲切如故旧,更何况焕儿的爷爷奶奶是这里了不起的名人,是处处行善积德的大善人,这十里八乡几乎所有人家都曾受过焕儿爷爷的恩遇,山民们感恩戴德,时时处处图答报,故而,无论老妇走到哪里,都受人爱戴,关于他们的任何大小事件,大家都十分关切并且乐于帮忙。
        凡是提及杨箭沟穆医生,也就是焕儿的爷爷,几乎无人不竖起大拇指,称颂其德。早在县府派下卫生院卫生队之前,穆医生就是这十沟八岔唯一的医生,非但医术高妙不算,且医德极好,尤为山民所敬服称道。凡是有急病上门延医的,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天寒地冻,抑或夤夜暑午,且不避山高路阻,无求不允,无请不往。上到老人痰迷,下到产妇临盆,小儿灾疾,甚而口疮脚癣,无不包治。视病之缓急轻重,有偏方用偏方,无偏方用药膳,实在非药石针砭而不能行的,才辩证施以药石针砭,尽量不使苦口猛药,尽量不使针石加诸体肤,不愿让病人以病为苦,更不愿因施医增加痛苦。路遇则问病树荫,田作则判病垄畔,随时随口咐嘱单方药量,有求必应。山间既多产百种药材,山民世代多赖采药外销以营务生计,故而,稍有生活经验者,多少都能辨识采取。
        至于诊费,随主家心意,随意给予,但都尽量推让少取。至于过分贫困者,则分文不取,受恩者心中过意不去,强奉诊费,年轻时说:积财不如积德,我收点诊费,够养家糊口就行,多取无益,更何况你现下家道艰难,我再巧取豪夺,岂不违了医者父母心的天地良心;到了后来年老,就更加潇洒了:老汉有女都已交代,一不愁嫁妆,二不愁丧葬,如今黄土掩了一半,吃喝自足,多取余钱又有何用,且富可敌国,也买不来这静山万物、清风明月;或遇到执意强加推让的,又言:这些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积存不花用,也是占物暴殄,还损了我老汉阴鸷,你难道有意害我不得往生?
        甚而,到了有了卫生院之后,这里远近村人山民有个头疼脑热大病小灾的,还是乐于去找穆医生,那穆医生也一如既往地凭着医者良心和高超艺术,尽职尽责地为这一方水土呵护一切生命。
        老医生性嗜酒,且颇有口腹之福,这也恰好成全了山民的感恩之心。凡家有宴,有招即至,从不扭捏推辞,有新酒酿就的,都请去品尝,偶尔有昏醉日暮误了归程,辄夜宿以待明日,若主人还以酒食相酬赠,也不推辞,也不多取,带回以奉家小。
        可是四年前,他躺进那个永久属于他的土坑,再也不呼吸这山间的空气了。
        医生的妻子也极为和善,凡是进沟樵采的,经过门口,必定请进家里歇息,供应茶水,撞见吃饭的,必要一起吃了,至于进山樵采遇雨登门躲避的,更不在话下。有上门求医的,也必然供应茶饭,也照样分文不取。
        山民们感恩戴德,时常偷偷砍捆柴火,神不知鬼不觉地悄悄放在屋后。抑或时值春种秋收、稻麦午季,见老夫妇田里有活儿,都乐于上门帮助,老主妇也必定供应好茶好饭。甚而平时,见老夫妇地里有草需锄、有秧需扶,都随见随行,亦不为人知晓。

71/71234567>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