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路上,行 = 彳亍。

我所知道的卡夫卡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2-24 10:07:38


6G:Zjz x(q0我所知道的卡夫卡

文/远山

【内容提要】
Q+D1L2X\-];J t0
        也许从某个时候开始,阅读不再是作为一种享受和消遣,而是一种严肃甚至痛苦的仪式,对读者来说是一种智力和情感上的挑战,因为就在这某个时候文坛上出现了一只"穴鸟"--陌生,荒诞,模糊……而我对他的理解也只是在"整合"与"无法整合"之间。当整合的动机面对无法整合的世界时,一切似乎都变得复杂和难以理解,同时也暴露出瓦解其内部结构的缝隙,生存的困境和冲突,既无法躲避但又无能为力,所以需要有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方式来表达,解读。这就是被誉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的卡夫卡。

【关键词】 荒诞  整合  异化  变形  预言

 像穴鸟一样
\:C"q#v^jW#W8e0
        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Kafka这个穴鸟一样的名字,他的成就也如名字一样独树一帜,成就一代文学巨匠的美名,如一只飞翔在20世纪文学上空的苍鹰。就是这样一只苍鹰却脆弱得如同穴鸟,独受其孤。卡夫卡一生没有什么可值得赞叹的,他的生命旅程中并没有其他文学家那样有相当丰富的人生阅历或是坷坎经历。
FI:@pv%e@0       卡夫卡出生在一个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4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3部长篇也均未写完。尽管如此,他还是在短短的二十个春秋的写作生涯里给文坛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而他的感情生活却不尽如意,三次订婚,又三次主动解除婚约,因而终生未娶,没有自己的家庭,41岁时死于肺痨。
7MC5q5S-}$f0他父亲是个白手起家的百货批发商,可想而知白手起家的犹太人是何等精明。这个精明的父亲与卡夫卡是有父子之缘却无父子之情。专横而强暴的"卡父"是个十足的"严父"。这样,父子俩根本就没得交流。母亲却是一个天性忧郁而好幻想的犹太妇女。估计卡夫卡是传承母亲的优柔寡断,生性懦弱羞怯,孤独而又内向。
3ly}5i y/AR2G.k%JX0都说是性格决定命运的。卡夫卡的这些性格弱点决定他那后来比较痛苦的人生体验。他一心想要建立家庭可又害怕建立家庭。许是从小那种窒息的家庭封闭了他对家的幻想。这种美满的家的渴望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大概已经灰飞烟灭了。
!hNj;{1cbifVW0卡夫卡生活在帝国崩溃的时代,心灵备受压抑和摧残,他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危机,但看不到解决危机的方法。对他而言,根本没有所谓的光明前途。在父亲面前,他觉得自己的弱小;在社会面前,他感到层层障碍无法克服。于是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
e(j m*u)D0X;Y9AsZng0在巴尔扎克手杖上镌刻着:
+T?,K5Ff&c#VY7W;M0                           我在粉碎一切障碍;今天`"}9E4w5^"S!b
                           在我的手杖上镌刻着:
|-uRe/n&i_*T0                           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
T*J6Yd$LZ@0还有一句名言:今天(R-~\;e/Z/J zW
                          目的是有,道路却无;今天*G;a.y[B'_2aJq(EF
                          我们谓之路者,乃踌躇也。今天m3p"z-w9dE n Du
        无论如何,值得庆幸的是,卡夫卡通过文学创作释放自己的压抑。在1911年写的日记里,卡夫卡谈到了自己的名字的意思:"我的名字叫'卡夫卡',这是希伯来语,它的意思是'穴鸟'。"这是卡夫卡对自己生存状态的一种自我体认和表述。"穴鸟"一样的生存方式,不仅显示了卡夫卡封闭内敛的性格和生活形态,也象征着一种与世俗化的外部生活相对抗的一种内在生活方式,即生活在个人写作中的想象性生活。[1]卡夫卡勤奋地写作,几乎隔绝社会上的交往,为艺术献身,可以说他的创作生涯是一种纯粹的个人写作状态。他的写作,不是为了在媒体上发表,不是为了大众,也不是为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群体,而是一种绿纯粹意义上的个人写作。
F*x*S!A} S#[I]"Q0了解卡夫卡,至少得了解一点他的思想,或者说他所受的影响。卡夫卡从小就爱好文学,中学就开始读斯宾诺莎、达尔文、尼采的著作,易卜生的剧作。但真正影响他的是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和老庄哲学。在这里我只略谈一下他与老庄。

 卡夫卡与老庄
f%\e3S2K5rc$`*Pl0
      卡夫卡曾经一再宣称,他已经移居到"另一个世界"[2]。绝大多数西方评论家都把这"另一个世界"想当然地解读为某种蕴涵着浓郁的宗教色彩的地方。而从《齐物论》的思想原则来看,卡夫卡的移居到"另一个世界"或许可以被解读为一种姿态:即像庄子所描述的,把自己转化为另一种存在--"忘我"的存在。以这样一种方式存在,卡夫卡便可以占据一个更高的观察点,即仿佛从"另一个世界"来考察人类世界。正因为如此,在卡夫卡对于人类世界的认识中,无数深刻的洞见以非常无情的面目出现了。卡夫卡在长城的寓言中发现了愚蠢,就是其中的一例。今天Al_$^#V*}
        另外,卡夫卡常常在日记或书信中把自己称为"狗"、"乌鸦"、"老鼠"等,这一行为往往被人们视为某种自轻自贱的举动。但是,这却是一种严重的误解。为什么卡夫卡一直深深地感受到对许多"总是生存于地底下的……或藏身于地缝之中的"特殊小动物的某种同情和共鸣?本雅明把这种姿态称为对于外部世界的"一种混杂了极端恐慌的惊讶感"[3]。这一见解确实有道理,但是,似乎并没有穷尽其丰富的寓意。我们还可以把它解读为卡夫卡式的"齐物论"观点的艺术表现;并把它解读为对于高傲自大的人类中心论者的嘲讽。庄子往往把人和动物放在自然界的同等位置上,他认为,人和动物虽然是异类,但在心理和智力的本质上并没有根本的区别。阿多洛曾说:"卡夫卡赞同那些叛逆者。在他的作品中,没有什么人类的尊严这类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反而出现了对于人与动物之间某些共同性的描绘,这样一种观点正是他笔下的无数(动物)叙述者产生的温床。"[4]阿多洛发现,在卡夫卡的作品中"人类与世界万物之间的界线变得非常模糊了"。[5]他还发现,在卡夫卡的作品中,最重要的时刻就是主人公发现自己不再是原来的自己了,他们变成了其他的东西[6]。但是,阿多洛并没有从正面来解读卡夫卡作品的这一特征,这便使他丧失了进一步获得深刻的洞见的机会。而通过参照"齐物论"中的思想,我们却能够在卡夫卡的作品中看到西方学者所难以发现的东西。这就是说,事实上,卡夫卡对于许多小动物的认同,并不是自我鄙视的表现,而是自我确认的标志。今天3vnX0Ow m j2z!C/Z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卡夫卡的作品对于我们解读道家思想又有反射作用。卡夫卡对于老庄哲学中的生死观有一定的了解,他曾经对文学青年古斯塔夫·雅诺施说"'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死生有待耶?皆有所一体。'我想,这是一切宗教和人生哲理的根本问题、首要问题。"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卡夫卡的生死观却另有一番绝望的气息。这儿我们将着重考察卡夫卡的死亡意识对于我们重新解读道家"齐生死"这一观念的启示。
B| D8A*c9{8xu:C0        卡夫卡的作品深深地渗透了死亡的气息。评论家们甚至认为,"卡夫卡所有的真理就是对死亡的渴望,而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对死亡的妥协。"[7]这当然又是一个严重的误解,但是,它却提醒了我们,死亡在卡夫卡的生命和写作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卡夫卡曾经在日记中说:"……我写的最佳作品的成功原因便在这种能够心满意足地死去的能力之中。所有这些杰出的、有强大说服力的段落总是写到某人的死亡,……"[8]可以说,卡夫卡的写作生涯起源于他的死亡意识。年轻的卡夫卡正是这样一种严肃认真的人,他在自身的生命中首先寻找的是某种伟大的意义,他需要赋予自己的生命以某种使命,他需要活下去的理由,否则便觉得"无法继续生活"。卡夫卡也像无数其他人一样,把文学视为一种神圣的使命,他献身于它并且曾为此而深深地感动。以他的执著,卡夫卡确实曾狂热地相信必须为文学而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或许就是人们认为他的真理就是死亡这一误解的由来。今天WMU:E,\*_0]
       但是,死亡并不是卡夫卡唯一的真理,因为他从自身的"死亡"中所追求的正是生命,一种神圣的、伟大的生命。这就是卡夫卡生活中的悖论。他渴望通过牺牲自己有限的生命来获得某种"真正的生命"。他曾这样写到:"此生的快乐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我们向更高生活境界上升前的恐惧;此生的痛苦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那种恐惧引起的我们的自我折磨。"

被生活压变了形
4IS;UzPx0
        第一次看到《变形记》是在中学的语文教材上,当时只觉着有点"怪"、包括他的名字,至于其他的就没什么印象了。像大多数害怕在语文课上写作文的同学一样,文学对我来没什么概念,同时也认为文学这个词太过高远太过神圣。进大学后,或许是因为"怪"的印象还留存在我的记忆中,才对卡夫卡有一点的了解。
1p$B"w3UEM+K UC0作为卡夫卡1925年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变形记》,这是他比较满意的一篇作品。今天zGhP,Dd
不同的作家处于不同的时代和地域,他们对于世界、社会、人生和自我,也有不一样的看法,他们的美学标准与艺术趣味各自迥异,他们采用他们自己认为最恰当的艺术手段来实现自己的创作目的。对于善于汲取别的民族的艺术经验的人来说,重要的是善于观察作者的真实意图和苦心,从而扩大和加深自己对外域人民生活与艺术生活的了解。对于卡夫卡的作品,也应该采取这种态度。现在试举例说说一下《变形记》这一"变形"手法的特点。今天5Cr5G&|"J {/nJ2ddp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文章一开始卡夫卡就直截了当地把读者一下子带进了一个梦魇的世界。他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在于:格里高尔这个人物是不会从梦魇中醒来的;因为在卡夫卡看来,现实和梦魇并无甚区别--梦魇即是现实,现实即是梦魇。因为他想通过作品让人们去审视生活中梦魇般的丑陋,而且还不容他们躲闪和逃避。
};^3^ ]PO'jm4S0       "下一班车七点钟开;要搭这一班车他得发疯似的赶才行,可是他的样品都还没有包好,他也觉得自己的精神不甚佳。而且即使他赶上这班车,还是逃不过上司的一顿申斥,因为公司的听差一定是在等候五点钟那班火车,这时早已回去报告他没有赶上了。那听差是老板的心腹,既无骨气又愚蠢不堪。那么,说自己病了行不行呢?不过这将是最不愉快的事,而且也显得很可疑,因为他服务五年以来没有害过一次病。老板一定会亲自带了医药顾问一起来,一定会责怪他的父母怎么养出这样懒惰的儿子,他还会引证医药顾问的话,粗暴地把所有的理由都驳掉,在那个大夫看来,世界上除了健康之至的假病号,再也没有第二种人了。再说今天这种情况,大夫的话是不是真的不对呢?"这一段的心理活动明白地告诉我们:格里高尔所担心的并不是自己变成了虫子,而是在想自己因为睡过了头,已经赶不上出差的火车,他是一个推销员,如果不准时上车,就会带来老板的痛责,这样一来,丢掉差事是小,重要的是一家生计没了着落。对格里高尔来说,生活的担子是那样沉重,维持生计的问题是那么的迫切,这使得他"变形",成为一只虫子。今天%Ti x&Mu(_
        后来格里高尔面对家人对自己一系列态度的变化,而其中,妹妹的"思想变形"是最令人震撼的。妹妹在小说的前三分之二的部分里,一直是一个疼惜哥哥,主动给哥哥提供食粮的保有善良性情的形象。她的"思想变形",与其说是因为哥哥的身体变形带来的,不如说是社会压力带来的。这种变形开始于她的工作的劳累、家境的困苦,她之前对哥哥的爱,在贫瘠的物质生活面前渐渐消磨,并且最终彻底爆发于哥哥的存在赶走了房客这件事情上。
K7n)w-k&{0        我想在卡夫卡这里,变形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世界本来就是混乱和荒谬的,而个人不能脱离这样一个世界,故以变形来适应这个本就畸形的世界,尽管这是件痛苦的事情,但用这种变形来冷静地审视这个世界,"我"毁灭不了这个世界,就让这个世界毁灭"我"吧,"我"不会逃避,因为逃避已无实际的意义。所以,作为一种虫子的形状的格里高尔,死了。暗喻超出社会规范的事物以最终的毁灭告终。格里高尔死后,一家人终于如摆脱了一场浩劫般,获得了轻松的心态和对幸福的展望。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父子(母女)关系、朋友关系等等,面对强大的现实社会,是显示那么的脆弱和赤裸。从这个意义上说,异化也将成为必然。

异化--畸形社会产物
7G+J&?w*~ J0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背负的铁栅栏后面,所以现在写动物的书这么多。这表达了对自己的、自然的生活的渴望,而人的自然生活才是人生,可是这一点人们看不见。人们不愿看见这一点。人的生存太艰辛了,所以人们至少想在想象中把它抛却。"这是卡夫卡的经典语句,尤其是关于人和动物的相互异化,影射在他的大多数短篇小说之中。
4@"|,oR%[ Hd u$b1s0        (一)人异化成动物。这当然要首推《变形记》了,人直接变成了动物, 由此产生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的矛盾冲突。主人公格里高尔在生活的种种重压和折磨下,突然在某天早晨醒来后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尽管变成甲虫后他极力讨好家人,却招致家人更多的嫌恶与畏惧,最后在身体的伤痛中寒心地绝食而死。《变形记》深刻暴露出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性的异化,人情冷漠及金钱至上的人际关系。今天 ?~ e {'AT}+t
        其实早在1907年所写的《乡村婚礼筹备》中,卡夫卡就借小说中的主人公说出过这样一些话:"我觉得,我躺在床上的形态像一只大甲虫,一只麋螂或一只金龟子","一只甲虫的巨大形体,对。然后,我就做出甲虫冬眠的样子,我把我的小细腿紧贴在鼓起的肚子上。我低声说出几句话,这是对我那悲伤的躯体的吩咐,它弯着腰站在我身边。我很快就吩咐完了,它鞠了一躬,匆匆离去,在我休息期间,它将会把一切妥善处理好"。 足可证明,卡夫卡在1912年底完成《变形记》之前,早就已经有了这篇文章的灵感,并且反映出作者对于人性异化的极度敏感。
!r(mZ-Zk,F0        (二)动物变成了人。这种视角在卡夫卡的作品中虽为少见,但更具有讽刺的意味。
'Ezo3G2@ Z v!v C0       《洞穴》(1923-1924)是卡夫卡晚期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力作。主人公是一只不知名的人格化的鼹鼠类动物。作品采用第一人称自叙法,描写了"我"担心外来袭击,修筑了坚固地洞,贮存了大量食物,地洞虽畅通无阻,无懈可击,防御退逃自如,但"我"还是时时处于惊恐之中,惶惶不可终日。"我"又常年不断地改建地洞,辗转不停地把粮食从地洞的这个地方搬到那个地方,做好防御工作以防外界强敌前来袭击。它说:"即使从墙上掉下来的一粒沙子,不搞清它的去向我也不能心。"它向一种未知的危险、向它周围无穷的一切发动了一场殊死的战斗:"我离开了世界,下到我的地洞里","如果我能平息我心中的冲突,我就相信自己已经很幸福了"。然而它永远在挖掘新的地道,在这个没有尽头的迷宫里,面对"一种我始终应该担心的东西,一件我始终应该有所防备的事情:有个人来了"。小说真实地反映了一次大战前后,普通小人物失却安全感、生活与生命得不到保障的恐惧心态。今天#luB4T'@aK
        在《一份致某科学院的报告》中,卡夫卡又一次提到了"自由"。只不过这次是借一个曾经是猴如今是"人"的主角写信自述出来的:"人类用自由来自欺欺人的实在太多了。正如自由属于人类最高尚的情感,与之相对应的幻觉亦属此列。"对照之前的评价,可以看出卡夫卡内心对待人类自由的意义和价值还是很矛盾的。"不,我不要自由,只要一条出路;……"这条走投无路之下选择的出路就是极力模仿人类。猿猴于是拼命学习人类的一切,包括喝酒、吐吐沫、抽烟、说话、识字等等,终于"达到了欧洲人的平均教育程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此衣食无忧,春风得意。所谓出路就是挤进人类意识形态的圈子,适应这个粗俗残酷的世界,并被这个世界同化。今天%vu1FaB(s!z"^ c/TQ
        短短几百字的《兀鹰》(生前未发表)和百字左右的《小寓言》(生前未发表),同样自有其深意。在《兀鹰》里,一只兀鹰在啄食"我"的脚,经过这里并答应给于外援的人也并不真的热心,而是说要回家拿枪。而兀鹰在"我"等到枪来以前就阴险地刺入了"我"的身体。耐人寻味的是,故事结尾,"我"在和兀鹰同归于尽时却感觉到了一种"解脱"。《小寓言》说的是老鼠和猫之间的两句对话,极为精简。老鼠抱怨世界越来越窄小,所以自己才会自投罗网,猫却指出:"你只需改变一下跑的方向",之后一口吃了老鼠。[9]今天:\0@8}G&|
        应该说,卡夫卡是最早感受到时代的复杂和痛苦,并揭示了人类异化的处境和现实的作家,也是最早传达出20世纪人类精神的作家。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20世纪时代的先知,文学的先知,人类的先知。

整合与无法整合
5uq${E5F5@0        叶芝在著名的名诗《基督重临 》中说:"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世界上到处弥漫着一片混乱。"在《城堡》中,主人公K作为一个想进城堡但永远也进不去的异乡人,这是一个漂泊的主题,可以说是卡夫卡想象中的漂泊,因为现实中的卡夫卡几乎没怎么离开过故乡。在《美国》中却着重写了16岁的德国少年卡尔·罗斯曼在美国忧郁、孤独的内心感受。今天%s4U Zp u|*x
        整合原本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使之优化。在卡夫卡这里,失却了整合的条件。一方面,小说家面对的是一个分裂的世界,一个中心离散的、经验破碎的世界,卡西尔说这个世界的"理智中心"失落了,阿多诺称资本主义时代使小说丧失了"内在远景",本雅明说这个世界失却了"统一性",卢卡奇则认为在我们的时代,"总体性"已成难题只是一憧憬和向往罢了。故现代小说家最终呈现给读者的正是支离破碎的经验世界本身,一个只有漂泊没有归宿的世界,这个破碎的小说世界甚至比真实世界更加破碎;另一方面,小说家又总是在幻想小说能够呈现出某种整体的世界图式,追求某种深度模式和世界的整合把握,甚至在小说中追求个体和人类的拯救,同时正是这种整合的向往构成了小说的基本叙事冲动和主导创作动机。
"y(E3U4n I f0        这就是小说的悖论:一方面是整合的动机,另一方面是世界的无法整合。正是这种内在的矛盾和悖论,使现代主义小说在形式上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同时也使现代主义小说在形式上暴露出瓦解其内部结构的缝隙,也就是解构主义①所说的裂缝。[10]
!N \lOW:~XkQ*RrEY0        长篇小说《审判》中,约瑟夫·K在30岁生日的那天早晨醒来按铃声吃早餐时,进来的不是女仆而是两个官差,宣告他被捕,并被法庭审判有罪,他虽被捕却仍能自由生活,照常工作。他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有罪,认为一定是法院搞错了,坚信自己无罪。约瑟夫·K不愿屈就命运,他同这场明知毫无希望的诉讼展开了一生的交战,公然向不公正的法庭挑战。在第一次审判时,他慷慨激昂地揭露法庭黑暗,为自己的无辜奔波,找人帮忙,想搞个水落石出,亲自动手写抗辩书,从各个方面来说明自己无罪。他生怕自己在某一个最微小的地方犯过什么过错,竭力去寻找,捕捉而不可得,惶惶不可终日。然而一切努力都徒劳无益,K终于明白,要摆脱命运的安排,摆脱法律之网的束缚是不可能的。最后,他毫无反抗地被两个黑衣人架走,在碎石场的悬崖下被处死。今天MlYL-[6q
       《判决》是卡夫卡最喜爱的作品,表现了父子两代人的冲突。主人公格奥尔格·本德曼是个商人,自从几年前母亲去世后就和父亲一起生活,现在生意兴隆。在一次平常的谈话中,格奥尔格忍不住顶撞了父亲一句,父亲便判独生子去投河自尽。于是独生子真的投河死了。作品所描写的在父子两人的口角过程中,清白善良的儿子竟被父亲视为有罪和执拗残暴,在父亲的淫威之下,独生子害怕、恐惧到了丧失理智,以致自尽。父亲高大强壮而毫无理性,具有一切暴君的特征。这个貌似荒诞的故事是卡夫卡负罪心态的生动描述,父亲的判决也是卡夫卡对自己的判决。主人公临死前的低声辩白--"亲爱的父母亲,我可是一直爱你们的",则是卡夫卡最隐秘心曲的吐露。今天S Ir.weX#@9[{6D"l
        这就是社会的判决,家庭的判决,很好地体现了主体反抗的毫无意义和闪躲的无意义。这些主人公不是没有设法整合,但终究是无法整合,甚至自身也没了一个中心--不是轰的一声响,而是嘘的一声。

荒诞选择今天 _khdf
        荒诞感是一种人生体验。当荒诞变成体验的时候,它就由哲学转变为美学了。今天)CV7H#DCEoq,^1z
卡夫卡笔下的荒诞是作者的一种特有的体验,所以它不属于哲学,而属于美学的范畴。由于这个原因,除卡夫卡的小说以外,要在他的其他文字里找到有关荒诞的哲学阐述是很难的。但是,正如这位以写"异化"著称的大师在作品里几乎发现不到他提及"异化"这术语一样,在他的作品中也很少找到他对荒诞这一术语的直接描述,他对荒诞感受的表达都是艺术化了的。只有在很少场合,比如在寓言体小说《一条狗的研究》中,借狗的口吻说出作者对人的生存境况的见解。所谓"空中狗的存在的荒诞性",也就是人的存在的荒诞性。这里,表达出卡夫卡一个重要的美学观点:荒诞的事情比正经的事情更可信;不禁令人想起一位古代哲学家的话:"正因为荒诞,所以我才相信,"同样值得重视的是,他还认为他的这个观点"在他的世界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对于卡夫卡的创作来说是决定性的,而对于认识卡夫卡的作品来说也是关键性的。
biA*Jdn5e'{7c0        荒诞,构成卡夫卡美学思想的核心。可以看到,种种命运的巧合和卡夫卡独特的性格使他把自己置于世界的一个特殊的角度,即"局外人"。他的周围好像镶上了一层玻璃墙,别人和他,互相都触摸不到真人,他以"局外人"的身份观察世界、发现世界是荒诞的,同样,人们隔着玻璃墙观察他,发现他的存在也是荒诞的。卡夫卡短暂的一生都生活在矛盾--逃避--孤独中,这种双重生活又衍生出一种很强的荒诞感。
F.{.jv(p9B!t+p!]Y0        "这世界(F是它的代表)和我的自我在难解难分的搏斗中,看来非撕碎我的躯体不可。"卡夫卡写在《八本札记》中的这句话形象地表明了他的内心世界同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在搏斗中,它显示出卡夫卡对通往自身存在之路的一种选择困境。在卡夫卡看来,身外的这个世界是没有意义的,是荒诞的,我们甚至不能通过对行动的选择来确定我们的存在意义,而对于我们的内心能否支撑起生命意义的沉重,他也是犹豫不决的。在其早期作品《观察》中,集中体现了他在面对"荒诞"时的犹豫仿徨以及犹豫仿徨之后的最终选择。[12]

有关《城堡》的解释
W{G G?N0
        当主观的东西被必不可少的主观参与理解时,于是解释和评论就成了一件永无止境而且认为是很有意义和必要的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城堡"里K这个人的模糊和不确定性-- K是从哪里来?他过去干过些什么?他是怎么样一个人?……我们很难知道。我并不太在乎这些,我更在乎的是"千个读者有千个哈姆莱特"。我们解读卡夫卡也可以这样,或者说也应该这样。对于卡夫卡作品中的人物或是他本人,每一个读者因自身因素的影响,都不会有相同的感受。
#@7u n~6o L3R~S0      《城堡》是卡夫卡最后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长篇,于1922年写成,在他死后于1926年第一次出版。和《美国》、《审判》一样没有结尾。没有结尾在卡夫卡这里已成为一种模式--小说的未完成性和开放性。同时也给小说的解释带来巨大的困难。从《城堡》问世以来,关于它的评论和阐释的文章可以编成几本厚厚的大书了,主要的论点和角度就不下十几种,而且往往相互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堡》的解释的历史堪称20世纪西方历史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也是西方人思想混乱程度的一个象征。《城堡》是无法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描述的,必须在总体上把握《城堡》的叙事框架,比如把它看成一个寓言,一个总体象征结构,小说才可能获得较为真实的解释。小说的每一部分细节,只有纳入到这个总体象征结构中来才能获得意义。
X"W@csV a0       《城堡》译成英文后,英国的评论称,《城堡》城堡是一篇美丽的童话。"《城堡》是多么富有魅力、扣人心弦、永远难忘的一本书","一本富有奇特和新颖之美的书"。奥地利评论家埃里希·海勒说这些评论是无稽之谈。噩梦绝不会是美丽的童话。精神的监狱岂有充满奇特和新颖之美[13]。今天i%Sr_JZ-eVgevY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从卡夫卡那里看到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觉得应该把卡夫卡当成自己人,故把对他的讨论看成是"马克思的主义革新的可靠征兆",预示着"一个新的春天的第一批燕子"。但当时还是社会主义的民族德国的一个评论家认为卡夫卡表现颓废、阴暗、绝望,把他比成一只蝙蝠,并指出:"蝙蝠白天在旧宫殿和法院阴暗的走廊中和顶楼上低垂着头,只有在天色朦胧时才飞出去;而燕子,尽人皆知,则预告夏天的来临"[14]。这样如此大的分歧,正好体现了《城堡》是一个充满迷途的解释的迷宫。今天!@ evPqj cij
       《外国文学》杂志1996年第1期上有一篇对卡夫卡研究综述性质的文章,总结了关于卡夫卡的各种各样的解释,认为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理论出发,得出的是不同的结论。文章共划分了七种角度:
-ph;G}2U)|@0p0       1. 从神学立场出发,有人认为"城堡"是神和神的恩典的象征,K所追求的是最高的和绝对的拯救,也有研究者认为卡夫卡用城堡来喻"神",而K的种种行径都是对既成秩序的反抗,想以此证明神是不存在的。今天\l@1I},X
        2. 心理学观点的学者认为,城堡客观上是不存在的,它只是K的自我意识的外在折射,是K内在真实的外化。
V-L*pp6ba0        3. 存在主义认为,城堡是荒诞世界的一种形式,是现代人的危机,K被任意摆布而不能自主,他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从而代表了人类的生存状态。今天O NQ}$UKt6i6Z
        4. 社会学的观点则认为,城堡中官僚主义严重,效率极低,城堡里的官员既无能又腐败,彼此间充满矛盾,代表着崩溃前夕的奥匈帝国的官僚主义作风,同时又是作者对法西斯统治的预感,表现了现代集权统治的症状。
xEo+CB"}t0        5.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则认为,K的恐惧来自个人与物化了的外在世界之间的矛盾,小说将个人的恐惧普遍化,将个人的困境作为历史和人类的普遍的困境。
A-}*U*po(M8K0        6. 而形而上学观点认为,K努力追求和探索的,是深层的不可知的秘密,他在寻找生命的终结意义。
&fSjb*PJ9q(p0        7. 实证主义研究者则详细考证作者生平,以此说明作品产生的背景,指出《城堡》中的人物、事件同卡夫卡身处的时代、社会、家庭、交往、工作、疾病、婚事、个性等有密切关系。[15]
t \1e%}N0        介绍这这些观点是想让大家了解分析一篇作品可以有哪些切入点。从这些角度我们可以学到一些方法,至于哪一种更接近《城堡》的本来面目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自己经过分析深思后得出接近以上某种观点或是提出自己的看法。尽管自己的看法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局限,也总比人云亦云好,因为看法的本身都不能是绝对的正确,而且每个历史时段都会有基于当下的生存世界和实现境遇而产生的新的关注点,这里套用柯福的一句话②,所谓重要的不是作品解释的年代,而是解释作品的年代。每个时代对《城堡》的解释都投射了时代的特征。

预言式的作家今天6W0KB2}#Lc^
        "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是著名戏剧家本o琼孙对莎士比亚的高度评价。虽然我不能比较莎士比亚和卡夫卡的成就和影响孰高孰低,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都是对后世文坛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人。美国诗人奥登如是说:"如果要举出一个作家,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的话,那么人们首先想到的也许就是卡夫卡。"刘再复把卡夫卡和法籍华人高行健相比,他这样说:"……高行健可以说是卡夫卡的现代意识加上慧能的禅的姿态、禅的眼睛。这二者加起来,就是高行健了。
vn&E9E-Q Tct!Q2s0        "我们的时代从卡夫卡算起,大约有一百年了,但卡夫卡的时代没有过去,从他对世界性现实人被异化的认识来说,卡夫卡的时代没有过去。卡夫卡的意识就是现代意识,卡夫卡意识到一个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已经被消灭了。也就是说在"二战"奥斯维辛出现之前,他就意识到人的生存状态很荒谬。比如《审判》,你也没有做什么事情,也没有什么错,却总是处在一种被审判的状态,为天地人所不容。经过"文革"之后的中国知识分子很容易读懂卡夫卡,很容易读懂卡夫卡所揭示的这种处境。这种处境是一种普世性的处境。比如《城堡》,你说"城堡"是有还是没有,是存在还是不存在?你说它不存在,它却整天纠缠着你;你说它存在,你又摸不着,你又进不去,出不来。这是一种非常荒谬的状态。所以,人变成了虫,"我"已经不是人了,"我"的处境是莫名其妙的。这不能用悲剧来概括,而是一种荒诞。所以,卡夫卡是扭转整个世界文学乾坤的巨人,自但丁、歌德这样一个抒情、浪漫的甚至是写实的大传统、大基调,到卡夫卡这里整个扭转过来了,变成荒诞的、幽默的大基调。所以,他在文学的世界里起了一个历史杠杆的作用。很了不得!今天+}.mh-~xQ @0`3g5R5b#k
        "正是有了卡夫卡,也才有后来的尤里西斯、贝克特这些荒诞派文学的产生,和其他现代主义文学一起构成20世纪文学的主流。今天TA"s4O&y n
        "卡夫卡通过"变形"这种特殊的形式来肯定、呼唤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卡夫卡的意识是在最高的层面上发现人被消灭的意识。这种意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市场覆盖一切,我们发现人的价值、尊严丢失了。所以,卡夫卡的意识没有过时。"
P,[U2~1Qp0        读卡夫卡,领教他将荒诞描写成平淡的本领,故而常从某些词句、章节里获得击节喟叹的刺激;荒诞实乃常有,平淡亦非造作,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个人的意见是,现在的人类文明已经从求真、求秩序、求理性,向着求荒谬、求含混、求灵异进行了转变。当今社会的基础,实在是建立在对一切荒诞的包容之上的。今日的人们无需掩饰自己任何邪恶、变态的想法了,尤其是我们这些没有信仰的人们。暴力、色情、恐怖电影可以满足我们一定的需要;带有独特法则的各类游戏,在该法则下对自己掌握的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甚至不择手段,谋取对该法则的颠覆,已经将人类的思维与想象的疆域拓展到新的境界。

寓言批判的勃兴与未完性今天zY"Jn6_c ?;PH
        如果有一天十字架不再象征基督,而用来代替稻草人以吓唬鸟,那么整个西方的宗教释义系统就彻底垮掉,因为一种既定的意义突然不存在了。就像尼采说上帝死了产生的震荡的效果一样。而卡夫卡的出现,正是西方的传统的象征方式开始变得困难的时期。卡夫卡的小说里处处是象征,上个世纪40年代就有中国的评论家说卡夫卡的小说"象征之内有象征,譬喻之后又有譬喻,总是探测不到渊底"[16]。但到底象征着什么,却是非自明的了,尤其是"城堡"本身就是一个阐释的迷宫和陷阱。
o,W\3b3_EG-DxK0卡夫卡的一个重要研究者埃里希·海勒在1948年指出:"在我们的时代,象征的困难(文学上是象征主义的困难)是由'现实'及其意义之间的分裂造成的。普遍公认的象征性或先验性的事物的秩序不存在了"[17]。海勒还说"于是一双靴子,或画家阁楼上的一把椅子,或山坡上的一棵孤树,或一座威尼斯教堂里的一行模糊不清的字会突然成为本来没有焦点的宇宙的中心。"今天3w RG4D5U A:t)rr
        这指的就是宇宙的意义一下子在人类的经验片段上得以显现。现代理论家非常注意这种宇宙意义突然显现的时刻。很多人知道梵高有一幅名画:农民鞋(也译农靴)。海德格尔重要的美学著作《艺术作品的起源》正是建立在对梵高这幅画的阐释的基础上,踏出了"田野里的小径"独特印记。而当初梵高在画这幅画时,可能不会想到海德格尔以后会在鞋上大做文章。艺术家可能没有充分或完全没有料到,当世界的意义变得无法表达时,当现实与理想分裂了之后,世界的意义会突入和附着在他们笔下的艺术形象上。那么《城堡》的出现,则是现代小说中象征方式面临困境的一种信号,正是这个困境现代寓言批评开始勃兴。
U(XE*I.oq0        杰姆逊说:"寓言的意思就是从思想观念的角度重新讲或再写一个故事"。 狐狸和葡萄本不相关,而是旨在说明一种人性或一种心理机制,其表层不是自足的,它总是指向另一个故事和意义。在中国的现代小说中,《围城》便属此类。现代批评引申了寓言的这种多重指涉性和复义性,认为寓言的方式与现代的分裂性是一到致的。"与象征所体现的整体机制相对,寓言表现了一个分崩离析的无机世界",正像《城堡》一样,细节没有从总体中获得意义,或者说没有总体意义,整个图景是破碎的。
-u&`|4IE\f0        卡夫卡的《城堡》多重寓意性正可以在寓言批判里找到解释。卢卡奇就认为,卡夫卡最本质的创作原则,是把世界表现为一种超验、虚无的寓言。在卡夫卡的作品中,由于加进了虚无的因素,创作上的统一性就被寓言撕裂了。因而《城堡》不可能没有歧义性。故只有寓言批评才能提示《城堡》的多义性和复数性。但《城堡》并不就是一个寓言,而是《城堡》具有某些寓言性质。
m[QKk5Oh.p0        很多研究者最终倾向地认为《城堡》的解释是很难穷尽的,因为他是对生存境遇的无穷追问,所以它的最大特征是未完成性。这种未完成性也正是现代主义小说的重要特征,不仅指《城堡》没结尾,而是指它最终无法获得总体意义图景和统一性的世界图式。一切未完成的小说都是这样,比如中国现代小说中,像沈从文的《长河》、废名的《桥》等,其中未完成的原因从意识形态上说,是小说中"远景形象"的匮乏。又如西方的现代主义小说中,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只写了一天的事情,小说以女主人公意识的胡思乱想结尾,写的只是生活场景中一个杂乱无章的片段而已,但一天的24小时结束了,所以小说结束,一切又将在明天从头开始。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四重奏可以循环往复地演奏下去,但也可以在某一个旋律上突然停止,而昆德拉对存在的无穷追问是没有终点的。再如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普伊格的《蜘蛛女之吻》,都是由一系列故事串成,每个故事没有必然的联系,像糖葫芦一样,只要竹签够长,就可以一直串下去。[18]这就是现代小说的未完成性。"评论者说卡夫卡的杰作都没有完成,所以我们满怀惊奇地停步在悬崖之上。"

【结语】今天0ij8W5j%n#Squ
        对于卡夫卡,我就知道这些。忘了是怎么开始,也无所谓结局怎样,怎样结局。一种似是而非的寓言,一种支离破碎的句子,一种往复回返的对话,传达出某一个角落里的似是而非的讯息……我可以自由地去理解,理解自由,无须再做其他。因为我只作为读者,因为悬崖之上也别有一番风光。

 

 

【注释】今天d}5L.E k4_7N4d1}F
① 解构主义60年代缘起于法国,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领袖--不满于西方几千年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对那种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信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
4n!l,Mut7t3t0W0② 柯福的原话是讨论"神话"的问题:重要的不是神话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神话的年代。

【参考文献】今天5{u}%k!|)wa)~
[1]百度文库 卡夫卡 外国文学背景资料  发布时间:2010-7-21.
9B'g3|'rS.G'HgO0[2]Franz Kafka, The Diaries of Franz Kafka, 1914-1923, trans. Martin Greenberg, (New York: Schocken, 1954), 转引自Blanchot, " Kafka and the Work's Demand", The Space of Literature, p68.今天9wMPh2a'e.}l+\z
[3]Walter Benjamin, Franz Kafka: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1931.
,lUrV/Q0[4]Theodor Adorno, "Notes on Kafka", quoted in Prisms,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by Aamuel and Shierry Weber, published by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 P270。今天H+c+Fr1U\0S
[5]Theodor Adorno, "Notes on Kafka",P262。
@ r o4C OA4R}y0[6]Theodor Adorno, "Notes on Kafka", P255。今天uG7J5tR6qY
[7]Stanley Corngold, Franz Kafka: The Necessity of Form,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8), p134.今天5J?I~ khS0k
[8] 叶廷芳《卡夫卡书信日记选》第21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8qmQJ {$h-Oj0[9]课题研究  作者:刘海云  2008年第148期 今天;u {I2E,U{
[10]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三联书店2009年4月北京第六次印刷版。今天}|+N.s C @1MR(`,b
[11]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05年12月第13卷第4期。
Q@j#J/} Y|k0[12]埃里希·海勒:《卡夫卡的世界》 《论卡夫卡》第173页。今天^:u1fO\
[13]库来拉:《春天、燕子与卡夫卡》 《论卡夫卡》第374页。
*z,D7WD!jJ*Ye0[14]参见谢莹莹:《Kafkaesque--卡夫卡的作品与现实》 《外国文学》1996年第1期第44页。
I/p`.M%Y?Q&q6zO0[15]孙晋三:《从卡夫卡说起》  《时与潮文艺》1944年第4卷第3期。今天J7v"KH7eJ T_Cv
[16]埃里希·海勒:《卡夫卡的世界》 《论卡夫卡》第180页。
j%m I3F6H@0[17]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第118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X3OI1o(Mf%_ v%]0[18]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三联书店2009年4月北京第六次印刷版
:PJq9X-Fu(q%?0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5-05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1542
  • 日志数: 78
  • 建立时间: 2010-06-28
  • 更新时间: 2011-12-10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