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收集——文明的延续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5-10 23:09:08

 

   翻开文书档案学的书,我们的眼前会有这样的话语——文书含义: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为了记载、凭证、公布和传递的需要,以文字方式在一定书写材料上表达思想意图的一种书

面记录。文书包括公务文书和私人文书。公务文书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通常统称机关)在公务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文字材料,它是管理政务的一种重要工具。私人文书是个人、家庭或家族根据需要在其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文书。对于档案,会出现这样的字句,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档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载体上看,有龟甲兽骨、竹简木牍、丝织缣帛、纸张、磁带、磁盘、胶片等。从记录信息的方式上看,可归纳为文字、图像、声音、实物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意识到文书档案的作用呢?在这个印刷泛滥以及网络轰炸时代,作为普通人,大家都会觉得没有什么需要花心思保留的,需要什么,花钱到书店里随便挑上一本,到网上随便搜搜就可以百分之几百的满足所需。可是我的前提已经定位,那只是普通人而言,既没有深究学问的必要,也没有对于档案真实性考证的研究的和责任的人。但在使用这些资源的时候是否想过如果没有那样一批对这些档案资料收集整理保存的人,人们所需的东西从哪里来?你可以想象没有史书、典籍、诗歌、话本等等文本的记载,我们今天将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刀耕火种!这不是危言耸听,没有文字的载体,没有资料文书的保存,我们不知道自己的文明进展的怎样的地步,我们只会是单个的探索,没有交流和合作,更没有传承,变成了没有历史的,没有视野的孤立原始状态。档案不仅记录了历史活动的事实经过,而且记录了人们在各种活动中的思想发展、生产技术和政治斗争的经验教训以及科学研究和文艺创作中的成果。因此,它对于人们查考以往情况,掌握历史材料,研究有关事物的发展规律,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具有广泛的参考作用。

由此引出这篇论文的核心,即是档案收集对一个社会,国家乃至人类文明的作用。在《南方人物周刊》第38期有这样一个专节,关于崔永元和他的纪录片《我的抗战》。看了这篇报道后大为感动,这是一部崔永元和他的团队历时8年,采访3500人,搜集的口述历史影像超过200万分钟,历史照片300万张的纪录片,他的重点不是去重新书写抗战历史,而是去反映抗战背后每个生命个体的真实感受。这样一些数字说明的只有一点,档案的重要,客观的重要。档案管理中有对全宗的划分,不同历史时期(比如大汉王朝,夏金元少数民族掌权时期,明清王朝、北洋军阀、日伪,国共合作以及后来的共产党领导等)所存在的不同政权机关,虽社会职能相同或相近,但因所属政权性质,其档案都有各自的全宗构成。特别是跨政权存在的政治色彩较强、对政权依附性较大的立档单位,如警官学校、军事院校等,一般在政权更迭时要进行重大改造,其档案应分别构成不同的全宗。这样就会使历史变成社会上一句很流行的话:历史都是当权者的舞台,喜剧多悲剧少。然而不管怎样,除非销毁,否则档案终归是一个还原真实的有力途径。档案从载体上,龟甲兽骨、竹简木牍、丝织缣帛、纸张、磁带、磁盘、胶片等都可以是它的记录方式,因此文字、图像、声音、实物等都可以是档案的呈现方式。崔永元的这部记录片中用到“口述历史”,这可以说是超越了以上的用一种更逼真更生动有力的保留载体,那些受访者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是在走过那段历史的人,都有自己的思考和价值观,这对于反映某个时代,某个事件对人影响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口述历史”在美国早已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式,凤凰卫视多年前就有尝试,但内地官方电台却很少采用。2001年前后,崔永元造访日本NHK电视台片库和早稻田大学,发现两座机构完整地保存着关于中国的文献和口述历史采访。他深受触动,认为这样的“影像史记”很有意义,首先选择抗战历史题材则是出于个人兴趣和急迫感——“不能再等了,那些人年纪太大了,正慢慢地失去记忆。”——岁月如刀,正在消失的不仅仅是记忆。在制作淞沪抗战“八百壮士”那一集时,尚有一直隐瞒真实身份的王文川等3人在世,完成之后,就只剩下一人。如果再迟一步,这段历史将会永远失去见证者和口述者。崔永元和导演曾海若强调此片子不承担表现大历史的功能,只管呈现细节、把判断的权利交给观众,但抗战涉及的敏感话题还是难免会受到限制。《抗战》所呈现的国民党老兵在整个抗战史上的作用,自然迥异于传统的历史教科书上的说法。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些口述史难以获得官方认定,但《抗战》做到了最起码的“原始展开”。像王文川则这样曾立下赫赫战功的抗日英雄,却被迫隐瞒自己的身份,日渐暴躁古怪。当他哭倒在四行仓库旧址团长谢晋元雕像前,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英雄,远比教科书上塑造的英烈更饱满,更富人性,也更悲戚。……真正能通过文字和影像彪炳青史的抗战英雄少之又少,他们多数被塑造得难见血肉,在一般人的想象中,这些出生入死的英雄应该是高大威猛的,但因为种种原因,这些参加过惨烈战役的老人看起来都孱弱老迈。根据这些幸存者的讲述,无数尸骨无存的参战者往往被家属形容为“被野狗吃了”,真实得让人唏嘘……把细节放大——细节就是原始最历史中最为“密密”的部分。[]

同样,在《人物周刊》中有一个民间板块里有关于《寻找滇缅老兵》的专节,“在500张从美国国家档案馆里复制来的中国滇缅抗战照片里,章东磐挑选了一幅全身都用野草和藤蔓伪装的士兵肖像,作为他主编的《国家记忆》一书的封面。作为民间抗战史研究者,章东磐十几年间从未放下中国远征军抗战史研究。在滇西做田野调查时,他和同伴邓康延。牛子踏上了寻找美军少校梅姆瑞之旅。……共同组成了一支特殊的民间抗战史打捞队,远赴美国,在美国国家档案馆,他们找到了1946年起就再没有被打开过的影像档案。……令章东磐难忘的,是一些小兵的照片。他相信照片中的人,一定有活下来的。……尽管照片背后的英文名字难以准确地译成中文,章东磐仍然觉得,一旦更多国人看见这些照片,很可能会有人认出他们来。……一个小兵的命运走向有着无数可能。他们在哪里?现在过得怎样?如果把这些小兵的故事收集起来,一定会非常精彩!”[]

可是终究只是如果,这些小兵的故事并没有收集起来。会觉得有缺憾,可是历史终归是过去了,没有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过去的只能是过去,毫无疑问。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她的发展无疑是复杂的,或者小到政府机构。企业单位,也都会涉及到资料档案的整理分类问题。因为一些原因,会失实,那档案的回归便只能归结到历史大众的普通人中来,需要的是没有客观没有利益牵涉的唯美主义角度中来。七十年代,文革时代,烈火时代,文明逆流化时代,无论怎么去定义这个时期,都不会有任何一个人会出来指责对与错,因为这是一段时代对所有人的记忆,个体的感觉不代表整天,任何个体只是历史的微小组成。文革,大体上来看,它被那些会动纸笔,会用口舌的知识人传播出来,基本上是恐怖的代名词,当然,没有人会质疑魔鬼这个词用的过火。可是想想,那祖国大地上存在的另一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文盲者而言是什么呢,我想不该由我这个在那个年代都尚未出生的人来说,以下我将摘录一段“今天”文学网站中辛泊平对于《七十年代》的读后感,同时,对于这本书,我也是认真读过的,其中的对于历史的还原,真是值得借鉴,如辛在文中所说,真是拥有着博大的胸襟,包容各个阶层,各个地域,让你感到对于历史你不是看的,你是闻的,你是触的,你甚至是真正活在里面的,每一个主人公有每一个对于那段时期的真实想法,不做后天的修补。

 

以下摘自“今天”文学网站[]

北岛和李陀主编的《70年代》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我的阅读视野。……让我释然的是,主编之一的李陀对这本书的定位和认识一下子打破了我先前阅读的拘谨。他说最后要说明的一点是,参与本书写作的作者,主要都来自知识界和文化界,这一方面是由于一本书需要一个立意,一个主题,但另一面,也可以说是有些不得已。这个不得已使本书有着难以避免的严重的缺陷。既然编辑此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想强调历史记忆的重要,那么,有能力也有权利参与这记忆的决不应该只限于那些拥有发言权的社会阶层,昨天不能为哪一个群体独占。在昨天成长和生活过的千千万万,里面既有文化人和知识分子,还有广大的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其中一定有很多人愿意拿起笔来写作,让昨天在记忆里复活,让今天和昨天对话。若果我们能这样多,相信在文字中呈现的思想和画面很可能和本书十分不同,也许那是一个很不同的七十年代,也许他们的历史记忆使我们对昨天有完全不一样的认识。

……

让人欣慰的是,这种历史的态度,并非说说而已。在本书中,我读到了高默波从农民的立场反思的文字——“巴金的《随想录》中曾说,他一听到样板戏就心惊肉跳,成为一种典型的记忆创伤。可是我的记忆恰恰相反,它是我在农村中最好的记忆之一。作者忠实于自己的记忆,没有因为这种经验的逆时而遮掩,客观上让我们了解了占有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村人没有记忆,也没有历史被遗忘的存在。同样,在蔡翔和阎连科的笔下,同样也描写了那个时代农民的苦难,和后来文革控诉的主角们相比,那些农民的苦难是没有声音的,但它却是沉重的,真实的,乡村只是革命兴起时的必然牺牲和最终成就革命的辽阔地缘(阎连科)。在阿坚的笔下,我们还读到了那些所谓的五四英雄并非都是自觉的反抗者,而是大部分人的表情是喜悦大于哀伤、活泼大于严肃——不怎么像悼念周总理更似过节的记忆。在阅读了以揭露和控诉为主的文革回忆文章之后,这样的文字是触目惊心的。因为,它让我们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不经意地掀开了帷幔的一角,裸露出历史另一个坚硬的维度。

无论是抗战历史,滇缅老兵还是七十年代,可以看到档案对于一个国家甚至是一个文明的重要性,从崔永元的“口述历史”章东磐的各种资料形式的收集,以及《七十年代》的尽力大面积覆盖历史边角的方式。每一刻都将成为历史,而历史是一段文明得以延续的基础,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常常只看到它的绝少部分,仅靠着想象去还原,自欺欺人的下判定,这些都将是对档案对历史的极大扭曲。

为此,要做的工作便是抓住此刻,抓住客观与真实,用勇气,用毅力去保留文明发展的每一个真实的过程,那将是我们的财富也将是下一代人的财富。

默默耕耘,不让楼兰再哭泣,不让我们的文明再哭泣。



[] 《南方人物周刊》第38期第99页

[] 《南方人物周刊》第38期第82页

[] “今天”网站(www.jintian.net)暗流涌动、思想突围的70年代——阅读《七十年代》作者: 辛泊平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5-02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415
  • 日志数: 7
  • 建立时间: 2010-12-19
  • 更新时间: 2011-05-10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