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心所浴不非礼!】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a9f37c0102e305.html

更多我的主题

  • 单向,线性,二重奏

    2016-03-21 17:05:08   /   经典・文论・翻译

    .【一】博尔赫斯文学创作的高爆期,位于20世纪三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中,而那正是南美大独裁者庇隆崛起并统治阿根廷的时代。1955年9月,独裁政府被推翻,庇隆流亡国外。同年10月,博尔赫斯完全失明,被任命为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这是博尔赫斯的肉身在地球上的一段不幸经历。然而,博尔赫斯终究是精神性的,这个作家的完...
  • 鞭炮和炸药 ——谨以此文献给一位陌生的年轻人

    2016-03-11 08:48:58   /   经典・文论・翻译

    .鞭炮和炸药对作家而言,存在着两个世界:现实的世界,纸上的世界。作家们最大的绝望,或者说最大的希望,就是用后者改装前者。三言两语,便能召唤出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复活种种场面和心境。俯视故事的那个人的内在宇宙,既博爱,又绝情。这是一种无能为力时的力量感,更是与世隔绝般的悲悯之心。他们本能地更关注无名者的姓名...
  • 文学之外,内心之中

    2016-03-03 13:46:58   /   经典・文论・翻译

    .【一】我们飞得越高,我们在那些飞不起来的人眼中的形象,就愈发渺小。一百余年前,尼采轻描淡写地向我们呈现了人类群体中的这种普遍症候。而在尼采之前及之后,他的这句话都从未过时。多年来,人们难以停止对[压垮了海子顾城的最后那根稻草]的猜测,然而时至今日,却仍旧莫衷一是。在我看来,那个[公用的谜底]...
  • “观”感

    2015-11-02 09:44:55   /   经典・文论・翻译

    时不时有朋友要求互加微信,每次我都很抱歉,因为我对微信微博之类的媒介相当排斥,技术上的原因则是我的手机非属智能,想加也加不了。纸质书的温暖肉体性,至今仍是我童年时代最亲切的感官记忆之一。两百年前,报纸伴随工业革命开始迅猛发展的时候,歌德就忍不住批判新闻信息对人类生活的污染。而在这个网络世纪,快餐式泡沫...
  • 假如北岛死了……

    2015-10-24 11:43:16   /   经典・文论・翻译

    .【一】1997年,也就是在北岛与诺奖擦肩而过的一两年后,艾伦·金斯伯格——这只不刷牙不漱口就对着整个世界咆哮不已的现代版“金刚”——以72岁的高龄,与世长辞了。当时我还在上初中,文学分辨率还很原始,这个消息是在学校涂书馆的一本文学刊物上Look到的。在此之前,我已经浏览过金斯伯格这个开源APP的一些界...
  • 中国人一生:猥琐的自欺

    2015-10-22 23:42:52   /   经典・文论・翻译

    人性偏好暴力、色情、八卦,这些都属于肉体的沉沦和享受。故此,大地的安详,夜空的深邃,神灵的俯瞰,早已被当代人遗忘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人造机器的诱惑,感官娱乐的刺激,以及道德人伦的颓丧。当下诗坛,一首诗如果不脏、不色、不搞怪、不装逼、不故作惊人之语,极可能就会被忽视被无视甚至被鄙视。许多作者有社会性的嗅觉(或...
  • 生于中国,死于中国人!

    2015-10-08 17:03:24   /   经典・文论・翻译

    .我总是在想,如果顾城活到六十岁的年齿——也就是人类的老年时代——写出来的诗会有怎样的音容样貌。地球另一头的博尔赫斯,前半生寂寂无名,后半生名满天下,童稚开始写诗,耄耋之年仍然涂鸦不倦,至死方休,可谓厚积薄发,文火慢熬。法国的兰波,十几岁即暴得大名,却在二十出头的时候就弃笔封诗,潦倒多病地流浪在异国他乡,从事...
  • 【祭念】:顾城已死,顾城永生 (鬼谷空侯)

    2015-09-27 18:19:53   /   经典・文论・翻译

    .祭念:顾城已死,顾城永生【一】多年前,西方有个教会放出了一条形象广告,意在宣扬教会的神圣不可颠覆,广告语只有极其简单的一句话:“尼采死了!” 这个说法难以反驳,尼采的的确确已经死了。同样的事情发生在1993年10月初的中国,当时,文坛内外很多人激动地奔走相告,都在散播着一句话:“顾城杀人了!” 这句话同样无...
  • 中国文学处在最好蒙的时期 ZT

    2015-08-17 13:03:37   /   经典・文论・翻译

       .   老而不死是为蒙   .      .   每当我看到文学泰斗王蒙一脸高深莫测的时候,就油然而生“铁掌水上漂”裘千仞的形象。对不起,是裘千丈,脚下有木桩,宝剑可伸缩,那块大石也是醋先泡过的,但架不住白衣飘飘、一苇渡江,引无数文青、女文青竞折腰。         这个挚诚的革命文艺进步青年,从艺四...
  • 文明的女儿 ——陆忆敏诗歌 (崔卫平)

    2015-08-07 16:26:28   /   经典・文论・翻译

    .想要了解本世纪最后两个十年中国诗歌状况的人不能不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绝大多数优秀的、富有建树的诗歌首先不是在公开出版的杂志上发表,而是出现在各地(有时是跨区域的)三五个或十来个朋友们自己所创办的刊物上。至少1995年以前的情况是如此。自1978年底北岛、芒克等人创办《今天》以来,这仿佛成了先锋诗歌界的一个小...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