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才读书 有聊多喝茶 ---- 除特别注明,博客里文字均为原创。 若要转用,请通告茶馆主人。谢谢。

又见Mary Gaitskill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2-16 13:21:48

 

110214_r20535_p233

 

上周和这周的《纽约客》是双周合刊,所以上周一就看到接到了妹儿里传来的目录,刊物却是昨天才到的。当时看到这期的短篇是Mary Gaitskill  的 《The Other Place》(《别处》)(http://www.newyorker.com/fiction/features/2011/02/14/110214fi_fiction_gaitskill),有点兴奋。很久没有她的动静了。我评过一哈她的长篇《V俄ronica》的:

http://www.jintian.net/today/?uid-7-action-viewspace-itemid-2753 ,  她的背景等也在那儿介绍过。她特别擅长写边缘人。

 

Mary_Gaitskill_by_David_Shankbone-1

Mary 谈不上是所谓的美国一线作家,但她非常有特点。Veronica  作为长篇,Mary 在驾驭上有点问题的,但短篇她写得好啊。她的最新短篇,也是差不多以平均一年多一篇的速度,在《纽约客》出现的。

《别处》写的当然是边缘人。读完它,我狠狠的拍了几次桌子,急着给可能读过的人打电话,未通;兴奋得急速踱起步来。

我喜爱这样的小说! 我想叫出声来:写得TMD 真是太好了!  等一等,它让我想到啥?  我停下来,欧茨? 门娄?。。。。。。甚至李翊云,妮可MM?!  这说明甚么?是《纽约客》的品位吗?不完全是。我拍脑袋。

是他们的传统。他们的小说,如此内向——不是性格,是方向。成长,童年成为外界——当然是西方心理学的根源说,让外界折射到内心,能量如何积蓄,然后怎样爆发,或消释。他们关注这个。不知是性格的原因还是生活的影响,这跟我的兴趣是一致的。他们不写外向的小说,不写对外界的浅层反应。他们关注这内外的互动,这里和别处。

我曾经为这点深感困惑。今天我在想这篇小说时,突然记起前年春天在桂林我和广西师大文学院的黄伟林教授的谈话,我们谈到了这个问题。黄教授当时点拨我说,这是因为以中国这多年的历史原因,人跟社会(体制?)的冲突

之巨大,可能是导致中国作家更为关注外在事件和冲突的原因。他的解释应该是对的。 我今天感觉忽然想通些了,对这种不同理解多了,这跟黄教授的点拨是有关的。

Mary写了父子的互映。作为父亲的主诉述者从理解儿子的“别处”感的细微处,回到童年的路径,如何走过来,怎样的挣扎,内心深黑的暴力,今何懂得今日的儿子那内心深暗的“别处”。真是非常的POWERFUL。Mary 写男人也写得这么好。这样的小说是有力量的,那么短,却让人难忘。

今天正好在一个邮件组里,见人聊到西方传统里成长过程的Departure 和 Return。  所谓离家(心理),然后回归,一个男人(女人何尝不是)必须完成这个过程,才能真正长大成人。就是跟父母亲的心理断裂,然后螺旋式的回归。这篇小说写到这种意思的。

中国大概是讲“断奶”? 如今很多中国父母的很多问题出在这里——扯远了。

前几周的几篇也是很有特色的。那篇译自以色列的小说也很棒的。 今天我们哪里还缺故事呢,所以小说如果只是讲个故事,它当然活不下去,它要超越故事本身,当然这个要求有点高了。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4-29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23084
  • 日志数: 349
  • 建立时间: 2008-01-03
  • 更新时间: 2014-12-26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