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读长篇小说《软埋》

发布: 2017-6-08 21:18 | 作者: 李昕



        女作家方方的长篇小说新作《软埋》,我读得很慢,很仔细。读完它,花了差不多两倍的时间。它封面的书腰上说,这是很好看的书,你可以看得很快,也可以相反。我是属于后一种。因为我阅读时要反复琢磨,生怕漏掉作者的任何一点暗示,同时,我非常享受这个阅读过程。我记得出版家聂震宁有一本书题目叫《舍不得读完的书》,提到有一种书,因为太精彩了,你越读越爱读,因而舍不得读完。我想读《软埋》就是这样。它带给我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强大的思想冲击力。我在阅读中,时时被它感动和震撼。
        如果要评价这本书,我觉得需要在三个层面上讨论:文学的、历史的和哲学的。
        
        (一)
        作为文学作品,《软埋》写人物和处理故事情节,技巧很高。它用了两条线索交织叙述,一条线是今天的人们去寻找和发现历史真相的过程,另一条线索是则是被软埋掉的历史事实层层复现。复现的过程是倒着写的,正好同前面一条正着写的线索相呼应。作者把这个过程设计为一个早早就失去记忆而后来又成为植物人的人(丁子桃,也是过去的胡黛云)头脑中浮现出的一幕幕场景。也就是她和家人一起被打入十八层地狱,而她从地狱深处一层一层走上来,在每一层都看到一幕悲剧,一直走到地狱门口。在这门口,她看到的是最后一幕,这一幕交代了她自己和公公一家人进入地狱的原因。原来就是因为她说了错话,祸从口出,惹来了全家人的杀身之祸,把全家人带入地狱。所以这件事对她构成极大的刺激,使她从此失忆。这个解释,合乎情理,也有心理学依据。
        从构思和作品情节结构来说,小说写得非常巧妙,因为作品是从一个人的失忆写起,写这个失忆的人,身体曾经受到严重伤害,所以悬念很强,这预示失忆的背后有一个惨烈的故事,因而一开始就把读者牢牢抓住。接下来的描写,很有一些悬疑小说的味道,随时随地都有一些细节让读者触目惊心。地狱中的十八个场景,彼此衔接,一环扣一环,形成一部完整的悲剧。作品在此可以说是剥茧抽丝,丝丝入扣,而情节跟着层层推进,引人入胜。如此缜密的构思,令人惊叹。我读后甚至怀疑,作者是不是把十八层地狱的故事先按时间顺序正着写出来,然后再拆开成一段一段的文字,按到颠倒的时间顺序重组在小说里的。为此我曾经发短信问过作者。但她回答说,“不是,一开始就是倒着写的。写了三段以后,怕写乱了,就拟了一个完整的提纲。”老实说,她这种结撰情节的能力,我很佩服。
        作为小说,这部作品的感染力很强。为了烘托气氛,提升艺术效果,它借鉴了悬疑小说的方法,但是它的主题、它的思想核心是人性的,有着非常深广的内涵。从情节发展来看,作者好像是一路引导读者去发现一段被掩埋和遮蔽的历史,但是这段历史的构成本身是基于极为复杂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是人性的原因。作者在这里挖掘得很深,揭示出人性的普遍弱点和它的幽暗面在特殊历史环境下所起到的作用。小说显示,土改时期的群众运动的确出现了不少过激行为,但这大抵是不能简单地做政治解释的。并非有什么人领导,什么样的指示,才导致了一些地主被错杀。贫苦的农民们分田地,分浮财,斗地主,革命的冲动和狂热之中也各有动机,正义的理念和名义之下,邪恶的私欲也在膨胀。他们的一些行为,从人性的角度分析,或许更为合理。记得恩格斯曾说过,人类的私欲,也是历史前进的动力。这部小说对人性的展示正是如此,可以说,它的全部情节是直指人心的,因而可以引发每一个读者的深思和联想,十分意味深长。
        
        (二)
        在历史的层面上,《软埋》显示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力量。在中国当今文坛上,这样的直面历史,直面人生的作品是不多的。它在尽可能地呈现真实的历史,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拿作品反映的川东地区土改的情况来看,这种写法,这样处理题材,过去文学作品比较少见,它的特点是将决定历史的各种因素同时呈现出来。土改运动把不该打到的人打倒了(作品中的陆子樵辛亥革命时立过功,抗日战争时接济过游击队,剿匪时为解放军帮过忙,政府号召捐粮食时捐得最多,按政策不在打倒之列),这中间有多种因素的作用。阶级斗争是历史大背景,农民翻身做主是历史趋势,这决定了地主阶级被镇压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性,但是必然性中有偶然,陆子樵的作为爱国和开明地主的特殊经历,可以使他避免被镇压。然而偶然之中又有偶然,他与王四一家的私人历史恩怨又使他重新面临被镇压的境地。最后导致全家死于非命的,其实只是陆的儿媳胡黛云把陆王两家的仇怨讲给了王四的后代金点听,使金点得以利用土改公报私仇。看起来这种偶然已经可以算是无巧不成书了,但是在土地改革运动的场景下,这一切都合情合理,真实可信。因为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从来就是这样纠缠在一起的。
        在这里,作者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了造成悲剧的各种原因,而且指出了这些原因在当时存在的合逻辑性。拿一些不该杀的地主被杀头的现象来说,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农民运动的过火和失控,土改领导者因为缺乏经验而没有预见性肯定都是重要原因,同时政治运动矫枉必须过正的规律也在这里起作用,还有在尚未建立法治社会的情形下,这种政治斗争的形式本身就容易给公报私仇者带来可乘之机等等,都使错杀不可避免。具体如陆子樵一家的悲剧,就尤其特殊,因为陆子樵把尊严看得比生命更为重要,作为“要脸不要命”的乡绅,主动选择“软埋”,才导致悲剧以空前惨烈的方式发生。相信若真是开会批斗,大概也不至于死这么多人,至少不会连下人都跟着一起死。所以说,作品写的历史悲剧,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既是社会悲剧,也是性格悲剧。这样,作品对于历史的反映便呈现出一种复杂性:小说中的历史人物,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没有谁代表“正义”,也没有谁代表“邪恶”。陆子樵死得很冤,但是也事出有因,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他的家族做了对不起人的事情;金点作为工作组领导人,私念很重,公报私仇,但是也没有预想到陆家人全家软埋这样的惨痛结果,事后他为陆子樵立碑也表明他有忏悔之心。通过这样的描写,作者便跳出了一种所谓历史批判的视角,避免把作品写成某种谴责小说,而着重在还原历史,寻找真相。整部作品像一幅拼图,当一片片碎片被拼接起来的时候,读者看到的图景是完整的,立体的,细腻的,逼真的,没有舍弃任何细节的。它将这一特定时代的历史原汁原味地和盘托出,尽管,作者没有表达太多的主观倾向,她把进行价值判断的权利留给了读者,但是和那些有意无意掩盖什么或刻意揭露什么的文学作品相比较,甚至和那些宏大叙事的历史著作相比较,我觉得这部小说对历史的再现,给了我们更为直观、更为丰富,更为可信的认识和理念。
        
        (三)
        我之所以为《软埋》叫好,是因为它的主题不仅是文学的、历史的,更是哲学的。通过这部小说,“软埋”这种意象,在哲学层面上,它超越了文学和历史学上的意义,而变成了一种极具普遍性和概括力的概念。我认为今天有理由相信,将来这个词可能会成为国人口头的熟词和热词,甚至中国学术界也会引入这个概念,用以代指一种拒绝回忆而主动选择遗忘的心理行为。
        小说中对于软埋的解释是充分的,也是多义的。作者把人死后用土直接掩埋尸体的入葬方式和人在世时用时间把自己的记忆埋葬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称作是两种相似的“软埋”,总之都是使被埋葬的东西“不再暴露在阳光之下”。后一种软埋,作为前一种软埋的延伸,含义深广。在作品里,你可看到多位选择性地软埋了自己记忆的人:不仅是当年陆家集体自杀集体软埋这个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丁子桃、后来做了尼姑的小茶,疯了的富童,还有在山西土改中失去父母的吴家名都软埋了自己当初的记忆,丁子桃和富童是失忆,而其他人则是自觉选择;而且,连丁子桃和吴家名的儿子,当今时代的企业家青林,也仍然甘心情愿地选择软埋他父母的历史和记忆。由此看来,软埋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作品将这一现象揭示出来,有一种独到的深刻。
        吴家名隐名埋姓,他软埋自己的身世,同时认为丁子桃对自己的过去的失忆,甚至比恢复记忆更好,愿意让她也永远软埋下去。这是因为特定时代,不良的政治身份可能给人带来严重的灾难。剥削阶级家庭出身就是一种“原罪”,为了平静地生活,为了自己和家庭的安全,甚至可以说是为了活下去,软埋是一种不得已的自我选择,可以帮助他们“洗白”,成为“无染原罪者”,此情此景令人同情和感慨。这和陆子樵在土改时考虑“挨斗能不能活出来”,如果不能活出来,就提前主动选择软埋而死是一样的,他们其实都不想软埋自己,却又没有其他办法。但是对待他们的软埋,作品中后人们的态度是耐人寻味的。就在奔赴川东进行实地调查接近尾声,眼看就要真相大白的最后时刻,吴家名和丁子桃的儿子青林却临阵脱逃,他不敢也不愿正视父母被软埋的残酷历史,故希望真相继续被软埋,直至永远;他承认自己担负不起历史的重负,而选择了“平庸者不对抗”;但是青林的同学龙忠勇,却坚决地选择了继续探寻,因为他认为,即使当事人的后人不需要,历史也需要真相。作品这样结尾,便由此引发了一个应当如何面对历史、同时也是如何正视自己的内心的问题。
        如果说,软埋就是一种对历史痛苦或污点的选择性遗忘,那么,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历史,历史上难免有创痛,难免有污点,难免有难言之隐。如何对待?方方在这本书的后记中大声疾呼:"我们不要软埋"。这意思很明显,因为人们对自己历史的反思通常是他们前进的动力,而软埋的特点恰恰是拒绝反思,所以是要不得的。然而在现实中,我们看到,软埋的现象不仅十分常见,而且并非像吴家名、丁子桃一样,是迫于特殊政治压力所作的无奈选择,而是一些人为了维护现实利益有意屏蔽过去,从而掩盖历史伤疤。这或许与人性的弱点有关。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文革"时期,千千万万红卫兵造反,要"砸烂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打倒走资派,斗争地富反坏右,污辱知识分子,在当时,他们做得理直气壮,但在今天看来,这一切不仅荒谬,甚至是一种罪恶。然而,时至今日,这些当年的造反者是否都有忏悔之心?虽然他们不会再把这些往事当作英雄事迹,但其中那些打砸抢的人,甚至在运动中致人死命的人,大概也不会承认自己的劣迹。他们通常选择的就是软埋,把历史的污点冻结和封存,把这一切尽可能地从自己的和他人的记忆中抹去,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人写出的回忆录,注定是文过饰非的;若是由他们写中国的现代史,那历史也便注定会被阉割和隐去一部分真相。相信读者都知道,这已经是长期以来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其状况我们几乎无力改变。然而,我们需要讨论的是,在一些人选择软埋的同时,该不该有更多的人,以真诚的态度,以客观的眼光,以反思的勇气,回顾我们走过的曲折道路,以真正的信史帮助我们总结各种经验和教训,从而开辟我们国家和民族更加光明的未来?
        我认为是应该的。
        这,大概就是《软埋》带给我们的启示。
        
        2016年8月5-6日 原载 搜狐读书2016-10-13



        
        

最新评论

删除 引用 风正淳   post at 2017-6-09 22:38:25
赞!
这是一篇对软埋理解最透的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共1条)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