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80后”华裔作家:在他乡承续写作

发布: 2016-2-18 15:36 | 作者: 朱喆



        随着伍绮诗(Celeste Ng)以一部《无声告白》赢得美国文坛瞩目,“80后华裔作家”进入人们的视线。他们在英语环境中出生和长大,每个人的写作也如同所生活的国度一样,充满了多样性。不论创作题材围绕家族或是自我,不论小说还是诗歌,这群后生年轻人的文学创作让人们从一个侧面看到移民家庭在西方社会的发展步伐,得以感受华裔青年一辈对自我身份、家庭关系、社会、世界所作的回应。他们的作品中有大胆的想象、张扬的个性,也有严谨的逻辑、 娴熟的写作技艺,成熟而发人深省的思考。阅读他们,尝试走进这些处于差异文化下的“80后”的青春。
        Kim Fu(傅金):反映代际矛盾的家庭叙事
        
        与声名大噪的伍绮诗一样,加拿大华裔年轻作家Kim Fu 也在2014年凭借处女作“For Today I Am a Boy”(《今日为男》)获得爱德蒙•怀特最佳“新人小说奖”,入围2015年美国笔会/海明威奖。这本“优美流畅”且“细腻精致”的小说也如同《无声告白》,描绘了移民家庭的境遇,所不同的是,“For Today I Am a  Boy”的故事切入则更为“奇特”:亚洲移民家出身的男孩彼得一心想和自己的亲姐妹一样,做个女孩。在内心性别意识痛苦挣扎的同时,家中还有一位立志“全盘西化”的父亲,独裁式的教育以传统中国观念要求家中独子背负起“使命”。小说以彼得的第一人称写成,揭示了移民一代的焦虑与移民二代如何定义并捍卫自我身份,以及面对、家庭、社会期待的心路历程。
        小说出版后,得到了北美诸多媒体和作家的褒奖,这部“与时俱进的成长纪事”(《西雅图时报》语)让人们看到了亚裔家庭内部“自欺欺人式的相处模式”(《纽约时报书评周刊》语),是一部“超越性的个人史、家族史”(美国笔会/海明威奖评委会语)。
         阅读这部作品会发现,故事引人入胜的原因之一是对关键人物“父亲”的塑造。这位典型中国式“大男子主义父亲”形象源于Kim Fu年幼生活的居民区的记忆。温哥华西部有一大批中国移民,她在那些家庭里看到强烈的因循守旧的压力和沉默,许多父亲竭尽全力要融入白人社会和北美文化,以一个领导、一个赢家的身份出现在家庭中,傲慢地掌握着决定权和话语权,但又用传统中国价值观的框架“虐待”孩子来作为内心与故国的情感纽带。同时,Kim Fu观察到,移民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在很多问题上都有着强烈分歧,尤其是对性别和性意识。她对此做了很多功课。代际间的矛盾是生活中许多冲突的诱因,勇于直面这些窘境,是她所创作的“成长教育”,印刻着她心中“家”的意义:这是与父辈、同辈的伦理,长期萦绕在生活的每个方面,并记录着从一个人出生开始的生命轨迹。
        回望 Kim Fu 的成长背景,还能发现她为写作所倾注的努力和拼搏:1987年出生在加拿大的一个香港移民家庭,6岁开始写日记,立志长大要当作家,但却得不到家人支持。考大学时,她为了“不辜负”家人,选择了化学工程专业,但仅仅持续了一年,她就果断转修心理学和英语文学,后来慢慢地得到家人的理解。Kim 感慨当年进修创意写作的岁月,“我是幸运的,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彼此坚持和鼓励”。如今她随工程师丈夫定居西雅图,她能说一点广东话,但无法用中文读写。她喜欢阅读欧大旭、林浩聪、尾关露丝等作家的小说。对于亚洲的文化,她觉得“它们既是当下的也是历史的,对我而言,它们异常的陌生却又有一种执拗的亲切”。
        
        鲍嘉璐:少女的奇幻想象
        
        今年2月,一部名为《鸽子飞升》(Dove Arising)的悬疑科幻小说登上 Barnes&Noble 书店青少年推荐读物榜,受到《出版周刊》《校园图书馆杂志》等多方媒体好评。一时间,Karen Bao(鲍嘉璐)也一跃成为青少年作家的代表。现年20 岁的她被《纽约时报》畅销作家Christopher Paolini称为“一个具有非凡才华的年轻作家,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用鲍嘉璐自己的话总结,《鸽子飞升》讲述了一个“安静的月球少女从军”的故事:距今200年后的月球上,有个名为 Pheat的15岁少女,自从父亲意外亡故后默默不语,整日在温室中培植她喜欢的植物从而躲避邪恶政府的监视。但不幸终究还是降临,母亲被逮捕,兄妹们被迫关进营地,为了拯救家人她毅然加入了“太阴民兵团”,历经残酷的训练,一步步朝着目标奋进……
        《鸽子飞升》里的每个角色的名字都和天文有关,有些以行星、星座、科学家命名,鲍嘉璐最喜欢的角色名字叫“Yinha”,是中文“银河”的谐音。不仅如此,她对中国的认知也能在小说中略见一二。她说:“月是中国传统里常常出现的意象,物理学上对月球‘触及’是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进步的重大成就,真正地把荒凉的月球当成殖民地的话,需要一个有强有力的政府。我母亲成长在革命动荡时代的中国,她的经历也奠定了些许基础。”她本人也被贴上了“亚裔作家”的标签,但她认为“作家就是作家,标签并不意味什么,生活在亚裔社区,肯定有许多故事,我们之中肯定有人会站出来说话,发表自己的作品”。
        《鸽子飞升》是鲍嘉璐在高中最后一个学年里,用两个月时间完成的小说,她通过网络自学写作,凭借自己的人脉找到了文学代理人,最后成功地获得了企鹅兰登图书编辑的赏识。目前,《鸽子飞升》的葡萄牙语、法语、德语、瑞典语的翻译版权已经确定,市场成绩也让出版社决心发行她的“月球三部曲”,2016年2月23日,她的第二部小说《鸽子放逐》(“Dove Exiled”)就将问世。眼下这位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环境 科学本科在读生还活跃于美国各地巡回推广会,越来越多人将领略少女作家的奇幻天才。
        
        Jenny Zhang(张珍妮):个性迷离的诗语世界
        
        美国著名新闻聚集网站Buzzfeed曾列举“32位值得关注的亚裔作家”,榜单上最年轻的面孔就是 Jenny Zhang。她1983年生于上海,幼年随父母移民至纽约,斯坦福大学毕业,曾在爱荷华以及萨基特街作家工作坊教授写作课。不过,出乎所有人意外的是,拥有如此出众且专业背景的她选择了写诗,“当时在爱荷华,诗人和小说家泾渭分明,不论是写作上还是社交活动上,似乎有点井水不犯河水的感觉”,她说,“我懒散又胆小,缺乏想象力也致使 我的观察能力也很糟糕,没人知道我当时的隐秘的写诗生活”。2012年,Jenny Zhang出版了第一部作品集“Dear Jenny,We Are  All Find”(《亲爱的珍妮,都找到了》),被美国诗人伊利莎白•罗宾森评价为“21世纪的惠特曼”。她以自己的日常生活为灵感,诗作真诚、有趣,还带着讽刺的意味,经常利用幽默让人们面对美与丑。作品里偶尔也会出现反映种族偏见的内容,她觉得“偏见既荒谬又如此真实,它们可以是玩笑,没有任何意义和内核, 但也充满能量。有些博客上贴着‘我的移民妈妈给我发的邮件’,一些人会觉得很好笑、一些人会觉得很温馨、一些人会喜欢,一些人会感到悲伤。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映。事实上,我有时看到我妈妈写的英文也会笑,我真的觉得那些错误百出的语言非常可爱”。有媒体评论Jenny Zhang的诗作“独特且鲜活”, 围绕着身份问题,把“固化”的中国和“女性”的因素融为一体。她大胆地运用了女性身体的意象,并以此作为她诗歌力量的载体。“有时我感到作为女人,尤其作为一个有色人种的女人,意味着我的存在是一种挑衅。身体承载着我出门,别人首先看到的就是身体,其他的什么都看不到”,她说,“我不想描绘伤人与被伤的对立,因为存在和身份总是奇妙地混乱在一起,别人越让我感觉我是‘他者’,我就越想掌控我的‘不同’。”
        海外“80后”作家群活跃于网络,每人都有自己的官方网站,都以个性化的方式将自己的简介、出版作品、媒体访谈资料、最新动态呈现给大众。在西方完善的图书出版宣传模式下成长起来的他们,能积极地参与图书发布会、读者见面会等社会活动。同时,他们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在音乐、艺术、时尚等领域都能看他们的身影。这是华裔文学的新时代,我们也期待有更多的作品能漂洋归来。
        
        《文学报》2015年09月03日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