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维谷2010版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3-09 15:05:02

查看( 110 ) / 评论( 0 )
.






                                                  当前中国确实存在“国进民退”







作者:邓聿文






      “国进民退”是2009年一个富有争议性的话题,它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到正在召开的“两会”上。尽管官方的回答是永远否认存在“国进民退”。比如,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赵启正用一组详实的数据驳斥了“国进民退”的说法,但参加两会的政协委员仍然对国企进行密集炮轰。  

  有没有“国进民退”?先来看赵所提供的这组2009年数据,它包括工业增加值、企业总资产、从业人员、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共5个方面,还是很全面的。数据显示:在工业增加值方面,私企是18.7%,国企是6.9%;在企业总资产方面,私企增长20.1%,国企增长14%;在从业人数方面,私企增加5.3%,国企增加0.8%;在主营业务收入方面,私企增加18.7%,国企则降低0.2%;至于企业利润,私企增加17.4%,国企下降4.5%。  

  如果人们不怀疑数据本身,确实看不出存在“国进民退”的问题。此前,国家统计局长马建堂也用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认为不存在“国进民退”。由此可见,“国进民退”在数据上很难成立。这个不承认不行。然而,问题是,为什么人们对“国进民退”的印象又相当强烈呢?一种解释是,官方的判断是依据宏观数据,民间舆论更多来自微观的感受。感受自然没有数据来得客观和说服力,难怪官方能够理直气壮地对此加以否定。尽管如此,也有一些政协委员,如全国政协常委、工商联党组书记胡德平坦承,“国进民退”个别现象确实存在,不承认这个也不对。  

  从数据之外判断“国进民退”  

  不过,在笔者看来,纵使数据不支持“国进民退”,它在这几年中,特别金融危机以来,的确存在,而且不是个别现象,是一种很明显的趋势。这里的问题就在于如何去评判“国进民退”。数据当然是判断方式之一种,从某个角度而言,甚至是最重要的判断方式。但是,在中国特定的环境中,用数据来判断有无“国进民退”,很可能会失灵,这是因为,国企的竞争力普遍不强,试图以国企创造的工业值、营业收入、就业和利润等的下降来说明不存在“国进民退”,说服力不强。  

  所以,除了数据外,需要从其他方面进行补充。我认为,可从以下角度去衡量“国进民退”。一是看私企能否自由进出传统上由国企主导和垄断的行业和领域而不受非企业因素的限制,能,则表明不存在“国进民退”,不能,则表明存在“国进民退”;二是看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程度是否加强,加强,则表明存在“国进民退”,没加强,则表明不存在;三是看国家在宏观调控的名义下,是否将更多的资源配置给国企特别是国有垄断企业,是,表明存在“国进民退”,不是,则表明不存在;四是看国企是否从传统的垄断行业向竞争性行业扩张,以及国企集中度提高后是否对社会的总体效率和福利造成了不利影响,是,就是“国进民退”,不是,则不是。在中国特定的语境下,上述四个角度比单一的数据衡量更能接近事物的本质。  

  以此观之,近年来,尤其是2009年,存在着明显的“国进民退”现象。虽然中国几年前就制定了一个“非公经济36条”,但私企要进入垄断国企的势力范围几无可能,相关部门通过一些实施细则的颁布,用各种显形或隐晦的规定为一些需要开放的行业和领域打造了一片“玻璃门”,看似透明,就是进不去。而金融危机以来,国家也在宏观调控的名义下,通过行政、资源、价格、金融、财政等方面的手段,将社会的大部分资源配置给了国企,尤其是垄断国企,并加大了对经济运行的微观干预力度。例如,国家的4万亿投资和天量信贷,都投放到“铁、公、机”等基建中去了,而这些行业基本是由国企垄断。可以说,国企是国家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最大受益者。  

  另外,在金融危机中,国企到处扩张,握着大量金钱投入非自身主业的竞争性领域和行业,这方面的一个典型,就是被社会诟病的央企地王。最后,国企在一些重要的基础性行业占据主导地位,且集中度越来越高,这些行业大都是利润丰厚的垄断行业,且伴随着这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利润迅速增加,但它们又没有将利润回馈给国家,用于改善民生。例如,当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有资本的配置出了问题,国有资本很大程度上配置于市场领域而不是公共领域。  

  国企创造利润能力太差  

  因此,对“国进民退”的问题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不能把眼睛仅仅盯在企业数量的增减和利润等方面。如果因为国企数量和利润等的下降就得出不存在“国进民退”的结论,反而会遮盖问题的本质,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会恶化问题。从全世界来看,国有企业普遍因为效率的问题而主要承担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所以,除个别国家外,世界各国国企的数量很少,对国企的考核也不是以利润为指标。自然,国企占用的社会资源也不多。在那儿,人们不用担心存在“国进民退”的问题。  

  中国的情形恰好相反。根据一些学者的统计,占有资源不到40%的非国有经济,其每年创造的GDP增长近70%,吸纳的劳动力更在80%以上。而占有社会资源60%以上的国企,每年对GDP增长的贡献却不足30%,吸纳的劳动力不到20%。除了中石油、中石化、国有银行等少数央企外,绝大多数国企包括央企要么经营困难,要么产能过剩,要么面临大面积的政策性亏损。它们不但向国家交不了利润,反要国家注资营救。这种情况2009年尤其明显。所以,尽管国家4万亿的投资主要由以央企为代表的国企承担,但央企仍然出现“双降”。因而,严格说来,赵提供的一组数据只能说明国企创造利润的能力实在太差,并不能支持不存在“国进民退”。  

  在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国有企业本来就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形式而存在,其数量比私企要少得多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经济现象。但如果说,基于中国国情,需要赋予国企尤其是央企一些特殊使命和特殊权力的话,它们也只应在国家划定的那个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假如央企认为可以凭借这种特殊权力而越出“雷池”,人们就可以把它看作是“国进民退”。因此,看待“国进民退”,应该剥开其实质,而非仅仅看表象和数据。  






.








TAG:

我来说两句

(可选)

日历

« 2024-05-04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64168
  • 日志数: 553
  • 建立时间: 2010-01-23
  • 更新时间: 2010-05-25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