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管理 您的位置: 今天 » 南村小寺 » 日志
未经博主同意,本博文字不得转载。联系[email protected]

所谓伯施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02-04 10:55:36 / 个人分类:随笔

所谓伯施

 

《新唐书•虞世南传》载:虞世南,越州余姚人。出继叔陈中书侍郎寄之后,故字伯施。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余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陈天嘉中,父荔卒,世南毁不胜丧。文帝高荔行,知二子皆博学,遣使至其家护视,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时寄陷于陈宝应,世南虽服除,仍衣布饭蔬;寄还,乃释布啖肉。这是《虞世南传》中,自世南出生,至仕宦生涯之前的一段经历。

陈武帝及文帝致书虞荔时,在公元556年会稽平定以后。因陈朝皇帝迫切催促,虞荔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携家眷来到了首都,而弟弟虞寄留在了家乡(可能是虞寄不愿随兄就仕,或是虞荔先行,想在建康安定下来后再让虞寄过来)。我想,虞荔此举,对日后的虞氏家族来说,未免是件坏事。若虞荔同样不愿就仕而留在家乡,亦有可能被张彪部将郑玮所虏,一并被囚拘到福建——这样,世间就没有虞世南了。虞世南是在公元558年在建康出生的,这个时候,叔父虞寄已身陷福建陈宝应之手。

虞荔卒于公元562年,时世南五岁。虞荔把儿子过继给虞寄,应该在自己在世时。应是公元558年(虞世南出生的那一年),至562年的这一段时间。虞荔可能考虑到弟弟虞寄尚无后嗣,又身陷不测,就把自己的幼子过继给他,那么万一虞寄亡卒异乡,也有个后嗣可延续香火了。因此,虞世南就有了“伯施”这个名字。

但虞荔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因思弟过切,于虞寄归来前就病逝了。虞荔的思弟成份,抑或有着后悔与内疚的成份:首先是他没有照顾好弟弟,没有尽到长子为父的责职;其次,是他赴建康就职时,应该带上弟弟同行,兄弟俩不应该分开,也就不会造成日后兄弟两人天各一方的局面。这些后悔和内疚,像刀锯一样,切割着虞荔的心。

虞荔卒于天嘉二年(公元562年),世基世南扶柩回乡,守丧三年。虞寄重获自由并回到家乡余姚,和虞氏家人团圆,当在陈宝应失败并被押送至建康斩首的那一年(公元564年)。

按虞寄返乡时,世基世南已除服。《虞世南传》载“时寄陷于陈宝应,世南虽服除,仍衣布饭蔬;寄还,乃释布啖肉。”这就是说,虞世南守丧三年后,因伯父虞寄的缘故,仍衣布饭蔬。至564年,虞寄还,虞世南才释布啖肉——这一年,世南才七岁。

本传载:文帝高荔行,知二子皆博学,遣使至其家护视,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两子博学”,当在世南成年之后吧?虞世南受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应是在虞寄从仕之后,也是虞世南及兄求学于顾野王十余年后,此时世南世基兄弟皆已成人。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