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管理 您的位置: 今天 » 南村小寺 » 日志
未经博主同意,本博文字不得转载。联系[email protected]

从战场桥到最良桥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01-21 08:17:41 / 个人分类:随笔

从战场桥到最良桥
 
光绪《余姚县志》载:战场桥,在县南四里(嘉泰《会稽志》)。宣和二年,睦寇犯境,县遣顾秀才征所部乡夫凿濠龙泉山后,寇乃取道凤亭,自南门桥入。越帅刘述古率官军百许人克其众数千人于此,故名。万历十五年圯,里人史元熙、卢公朝修。(康熙志)国朝乾隆三十一年,里人修。(乾隆志)道光间,邑人叶樊等重修,改一洞为三洞,更名善良
 
上述文字中,关于“战场桥”的最早纪录,是宋嘉泰《会稽志》,该书成于1201至1205年。据《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二:战场桥,在县南四里。宋宣和二年,睦寇犯境,里民御破之于此,因名。《纪要》为清初顾祖禹(1631-1692)编撰,其卒于公元1692年,即康熙三十一年。《纪要》的成书年代,要早于康熙《余姚县志》(修于康熙三十二年,二十五卷)。康熙县志中关于“战场桥”的文字,盖是从嘉泰《会稽志》及《读史方舆纪要》编撰的。

北宋宣和二年,即公元1120年,距离施宿编撰《会稽志》约八十余年。睦贼,即方腊起义军——因方腊为安徽睦州青溪人,故赵宋朝廷称义军为睦贼。方腊起义之事,载在《宋史》列传第二百二十七:

宣和二年十月,起为乱,自号圣公……不旬日聚众至数万,破杀将官蔡遵于息坑。十一月陷青溪,十二月陷睦、歙二州。南陷衢,杀郡守彭汝方;北掠新城、桐庐、富阳诸县,进逼杭州。郡守弃城走,州即陷……兰溪灵山贼朱言吴邦、剡县仇道人、仙居吕师囊、方岩山陈十四、苏州石生、归安陆行儿皆合党应之,东南大震……徽宗始大惊,亟遣童贯、谭稹为宣抚制置使,率禁旅及秦、晋蕃汉兵十五万以东,且谕(童)贯使作诏罢应奉局。三年正月,(方)腊将方七佛引众六万攻秀州,统军王子武乘城固守,已而大军至,合击贼,斩首九千,筑京观五,贼还据杭。二月,贯、稹前锋至清河堰,水陆并进,腊复焚官舍、府库、民居,乃宵遁。诸将刘延庆、王禀、王涣、杨惟忠、辛兴宗相继至,尽复所失城。四月,生擒腊及妻邵、子毫二太子、伪相方肥等五十二人于梓桐石穴中,杀贼七万。四年三月,余党悉平

读《宋史》可知,方腊起义时间为宣和二年十月;至十一月,陷(安徽)青溪县城;十二月陷(安徽)睦、歙两州(陷歙州,在十二月二十日);再陷浙江衢州、新城、桐庐、富阳,并进一步取得了省城杭州——方腊陷杭州,在宣和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随后的宣和三年正月,方腊又让方七佛引兵攻打秀州(今嘉兴),时童贯率十五万兵马南下支援秀州,方七佛兵败,复还据杭州城。——方腊攻打越州(绍兴)的时间,应在宣和三年正月之后,即是他派遣方七佛攻秀州之时,当时他想“尽下东南郡县”,遂分兵并进。但由于兵力分散,各先遣分队在攻打东南各郡县时,屡屡碰壁,遇到了很多麻烦——就像攻打余姚县城的这一场小战役,遭遇了败绩。

越帅刘述古,即越州知府刘述古。我记得与唐朝韩愈同时代也有一个叫刘述古的人,以文学著称。但在史志中,北宋朝代(尤其在宣和年间)似乎并没有“刘述古”的越州知府。据《宋史》,当时的越州知府应是刘韐。刘韐(1067-1127),字仲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哲宗元佑九年(1094)进士。调丰城尉、陇城令。迁陕西转运使,擢集贤殿修撰。宋徽宗宣和初年,提举崇福宫,起知越州。据《宋史》本传载:

(刘)韐求东归,拜徽猷阁待制,提举崇福宫。起知越州,鉴湖为民侵耕,官因收其租,岁二万斛。政和间,涸以为田,衍至六倍,隶中宫应奉,租太重而督索严,多逃去。前勒邻伍取偿,民告病,韐请而蠲之。方腊陷衢、婺,越大震,官吏悉遁,或具舟请行。韐曰:“吾为郡守,当与城存亡。”不为动,益厉战守备。寇至城下,击败之

另,据《大宋宣和遗事》载:宣和三年,(方腊)陷剡县,知县末旅死之。犯越州,守臣刘韐败之近代编撰的《绍兴县志》,亦记载方腊攻越州时间,为“宋宣和三年(1121)二月,方腊军数万人围攻越州,知州刘韐调兵筑城固守,方腊军被刘军击退;四月,方腊在青溪战败被俘。(据《嘉泰会稽志》)”——根据以上佐证,可以肯定:方腊犯余姚境的时间,是宋宣和三年;当时的越帅,不是刘述古,而是刘韐

那么,《余姚县志》里的刘述古,是从何而来呢?阅《剡录》(宋,高似孙纂),才发现有“刘述古”的记录:宋宣和三年,方腊平,改剡县为嵊县,知越州刘述古言剡有兵火象,欲以嵊名县,诏从之。高似孙编纂《剡录》的时间,是宋嘉定七年,即公元1214年,比之施宿的嘉泰《会稽志》还要晚十余年。“改剡为嵊”的典故也许符合历史,但“知越州刘述古”的说法又是怎么来的?——康熙《余姚县志》对于刘述古的称法,也许是从《剡录》里照搬过来的。

再读《宋史》本传的后一段文字才恍然大悟:寇至城下,击败之。拜述古殿直学士,召为河北、河东宣抚参谋官。原来,刘韐是因为平寇之功,被拜述古殿学士,而被后人称作刘述古的。

刘韐,是大宋朝的有名将才,其在越州做知府、平定境内叛乱时,韩世忠还在童贯手下做一名小校,而岳飞还在汤阴农村碌碌无为——一直要到宣和四年:真定宣抚刘韐募敢战士,(岳)飞应募。岳飞是作为“敢战士”被招募的,而岳飞也幸得刘韐赏识,既而重用,屡立战功,一步步登上将帅之位的。在余姚南门的那一次战役,刘大人用百许人战胜方腊的数千人部队,如果确凿,那么无疑是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用一百多人,去战胜数千人,赶得得上斯巴达克的三百勇士了。

但是,刘大人有没有到过余姚,有没有带领百余人去应战方腊的数千虎狼之师,还是个大问题呢。原因有二:一、堂堂的越州知府刘大人,不可能只有百余人的兵力,也不可能用百余人的兵力出城应战,他可以用他的职权,在余姚县征得更多的临时兵勇;二、越帅刘大人为何不留在绍兴,而要来余姚县呢?绍兴的战事同样紧迫,而绍兴作为府郡,要比余姚县城重要的得多。据《会稽志》,刘大人在固守绍兴的战事中,成功地击退了方腊的义军,难道当时刘大人又分身来到了余姚,又击退了进犯余姚的方腊部队?或是率领余姚军民击退方腊部队的还另有其人?

但这一场发生在余姚最良江边的战事应是确凿的,余姚官兵击退了方腊部队也是确凿的。施宿曾任余姚知县,后任越州知府,他的《会稽志》距离“方腊犯境”的年代并不遥远,他对于“战场桥”的记录,无疑是最接近历史真实的。可是,施宿并没有在《会稽志》中提到越帅刘述古,更没有提到以百余人克敌数千人的事。所以说,康熙《余姚县志》中对这一战事的叙述,是综合了《嘉泰会稽志》、《剡录》、《读史方舆纪要》及本地民间传说的内容。

明代史元熙在重修战场桥后,写过一个《修战场桥纪略》:邑南城而南一里许,曰战场桥,循桥而南,达于四明。而道光年间知名的桥梁建筑师叶樊,在重修战场桥后,更名之善良桥(似乎是叶樊为了与城东的善政桥——即黄山桥——相对称,把重修后的战场桥更名为善良桥)。据近代出版的《余姚市志》载:最良桥,原名战场桥,在县南2公里,跨最良江。宋时已建,后几经毁建,并讹称为转粮桥。清道光年间(1821-1850)大修,改1孔为3孔,更名善良桥,后讹为最良桥。1954年建造余梁公路时,改为公路桥,宽5米,石拱,混凝土桥面

从战场桥到转粮桥,是一个讹称的过程;从善良桥到最良桥,也是一个讹称的过程。在民间口头传播中,确实存在着这样的地名、山水之名、桥塔屋宅名称与史志不符的现象。有时我们看到和听到的,不一定就是历史的真实。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