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管理 您的位置: 今天 » 南村小寺 » 日志
未经博主同意,本博文字不得转载。联系[email protected]

公元五世纪前馀姚县考略之四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01-07 10:06:32 / 个人分类:随笔

五、人口与户数

 

《汉书》卷二十八:会稽郡(秦置。高帝六年为荆国,十二年更名吴。景帝四年属江都。属扬州),户二十二万三千三十八,口百三十万二千六百四。县二十六。

《後汉书》志第二十二:会稽郡(秦置。本治吴,立郡吴,乃移山阴。雒阳东三千八百里。)十四城,户十二万三千九十,口四十八万一千一百九十六。山阴:会稽山在南,上有禹冢,有浙江。鄮。乌伤。诸暨。馀暨。太末。上虞。剡。馀姚。句章。鄞。章安,故治,闽越地,光武更名。永宁,永和三年以章安县东瓯乡为县。东部,侯国。

《晋书》地理志下:会稽郡秦置。统县十,户三万。山阴,会稽山在南,上有禹冢。上虞,有仇亭,舜避丹朱于此地。余姚,有句余山在南。句章。鄞,有鮚埼亭。鄮。始宁。剡。永兴。诸暨。

《宋书》州郡志:会稽太守,秦立,治吴。汉顺帝永建四年,分会稽为吴郡,会稽移治山阴。领县十,户五万二千二百二十八,口三十四万八千一十四。去京都水一千三百五十五,陆同。山阴令,汉旧县。永兴令,汉旧余暨县,吴更名。上虞令,汉旧县。余姚令,汉旧县。剡令,汉旧县。诸暨令,汉旧县。始宁令,何承天志,汉末分上虞立。贺《续会稽记》云:“顺帝永建四年,分上虞南乡立。”《续汉志》无。《晋太康三年地志》有。句章令,汉旧县。鄮令,汉旧县。鄞令,汉旧县。

《通典》(唐):會稽郡户八萬八千三百三十六。口五十二萬九千一百七十四。

《元和郡縣志》:會稽郡開元户十萬七千六百四十五,元和户二萬六百八十五。

 

    案上述史料,西汉时会稽郡下辖二十六县,平均每县8578户、50101口;东汉时下辖十四县,平均每县8792户、34371口;晋时下辖十县,平均每县3000户(若按每户5人计,仅15000口);南朝宋时下辖十县,平均每县5223户、34801口。

    据美国经济学家汉森的理论,认为人口增长刺激投资增长,从而经济也会增长;人口停滞,经济也会停滞。而西蒙在1977年发表的《人口增长经济学》更认为,人口增长能给食物、资源等问题的解决带来刺激,人类智力的绝对增长,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条件。从东汉初,至东晋,由于北方人口的不断迁入,各县的人口数量理应是不断递增的——这可以从另一面的生产力加速,社会财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世族从仕人数大幅递增上可以看出来。但按各代志书所载郡县人口数量,却是在逐年递减,至晋时为最低谷。

晋时,平均每县户数,下降到西汉时的三分之一。按《晋书•卷四十三》载:山遐为余姚令。时江左初基,法禁宽弛,豪族多挟藏户口,以为私附。遐绳以峻法,到县八旬,出口万余。盖为江左世族藏匿黑市户口现象十分普遍,致使国家统计数据严重失准。——而这种藏匿黑市户口的偷盗税行为,可能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开始了,至晋代为最盛。

    另,因郡治人口要略多于各县市的人口户数,所以,上述平均数只能大致反映余姚县在各个朝代的人口户数(甚至远远不能达到实际的人口数量)。

 

六、几次迁徙浪潮带来发展机会

 

    最早的一次迁徙,当在大禹定都会稽期间,造成人口和财富的迁入,并带来了崭新的农业观念。《吴越春秋》载:周行天下,归还大越,登茅山(《十道志》云会稽山,本名茅山,一名苗山)以朝四方群臣,观示中州诸侯,防风氏后至,斩以示众,示天下悉属禹也……遂更名茅山曰会稽之山,因传国政,休养万民,国号曰夏后……禹以下六世,而得帝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绝祀,乃封其庶子於越,号曰无余

《越绝书》载:禹至此者,亦有因矣,亦覆釜也。覆釜者,州土也,填德也。禹美而告至焉……大越海滨之民,独以鸟田,小大有差,进退有行,莫将自使……教民鸟田……兴鸟田之利。——鸟田,即岛田,是海水退去后形成的滩涂,大禹教民以开垦,以增加土地资源和农业收入。

秦始皇帝时,曾强徙“有罪适吏民”。《越绝书》载:是时,徙大越民置余杭、伊攻、□故鄣因徙天下有罪适吏民,置海南故大越处,以备东海外越,乃更名大越曰山阴……是时徙大越民置余杭伊攻口障,而乌程、余杭、黟、歙、无湖、石城县以南,皆故大越徙民也……秦始皇发会稽适戍卒,治通陵高以南陵道——此为强徙故大越(山阴及所辖)民众迁涉至余杭、伊攻及鄣(今安吉一带),而复徙中原“有罪适吏民”至大越,以防浙江以南的闽中百越部,此点辛德勇先生在《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也有所论及。

西汉武帝时,迁移关东贫民至会稽(《会稽方志集成•会稽方志的编纂与地域社会》)。像齐国临淄郑氏一支,又因西汉武帝“徙强宗大姓不得族居”时,将三子移居会稽郡,“遂因家焉”。(《后汉书•郑弘传》)

西汉末年、王莽新政及东汉初年的这一段时间,政局变更,中原频发战乱,包括影响整个北方地区的绿林赤眉起义,造成了极为庞大的迁徙浪潮。像余姚严光、虞意等家族,都是在这一段时间迁居余姚的。《后汉书•任延传》载:更始元年以(任)延为大司马属拜会稽都尉……时天下新定,道路未通,避乱江南者皆未还中土。会稽颇称多士,延到皆聘请高行,如董子仪严子陵等敬待以师友之礼

随后是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又导致了北方世族大量南迁。史载“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会稽郡中诸多大姓,大都为当时迁来。

 

东汉以前的江左定居者,可称之为土著原住民,以区别于永嘉之乱后迁徙的新开拓者。西晋永嘉后,北方豪门陆续迁入,更加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得整个地域的文明程度大幅提高。凡现诸于本地史志的中古人物,现在都可考证是从黄河流域迁徙而来。这就让人猜想,在汉朝之前,会稽郡土著原住民的生产力和文化教育程度,是否要远远地落后于中原文化?汉朝之前的余姚县,究竟是怎样一付面貌呢?是否是《吴越春秋》所载,太伯、仲雍自逐荆蛮时所看到的“断发纹身”呢?会稽郡内,曾有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究竟是什么时候被遗弃(衰败)的?

在三国时代,孙策孙权偏居江南一隅,苦心经营,当地的手工业和农业已有了相当发展。

在东晋迁都建康之前,司马睿已开始经营江南,收拢了一大群望族名门为朝廷羽翼,无论是土著望族还是永嘉之后的北方世族,都成为日后东晋皇朝的中坚力量。当时的会稽郡,已成为政府的主要赋税之地,有“今之会稽,昔之关中”之称(司马睿对会稽太守刘恢语,事见《晋书》)。东晋时期,因东晋王朝受到来自北方军事势力的冲击,使迁居的北方世族和本地土著世族团结在一起,维护着地域的政治经济整体利益。

东晋咸和四年时(公元329年),因苏峻之乱,首都建康宫阙尽毁,一度“三吴之豪,请都会稽”(《通鉴》),此举虽未被现实,但在刘宋孝建元年,朝廷把东扬州的治所放在了会稽。所以,终六朝一代,会稽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仅次于首都建康而已。

三国时代就开始的繁荣,一直延续到了南陈侯景之乱。会稽一郡,如此长时间地维持着政治经济的景气程度,主要原因是从东汉初年、西晋永嘉的迁涉浪潮,大量北方世族和平民的迁入江左平原,不仅带来了财富,还带来了劳动力和更为先进的农业技术、文化学术和商贾意识。

 

七、一些事件

 

《晉書》:(隆安五年)十月。妖賊大破髙雅之於餘姚。死者十七八。

《晋书》卷十:隆安四年冬十一月,宁朔将军高雅之及孙恩战于余姚,王师败绩。

《晉書》:隆安四年。恩復入餘姚。破上虞。進至刑浦。琰遣参軍劉宣之距。破之。恩退縮。少日復冦刑浦。害謝琰。四年五月。孫恩破會稽。殺内史謝琰。後又破髙雅之於餘姚。死者十七八。七月太和太后李氏崩。元興元年。孫恩寇臨海。人衆餓死。散亡殆盡。

《晉書》:咸康元年六月旱。是時。成帝沖弱未親萬幾内外之政。決之將相。此僭踰之罰。連嵗旱也。至四年。王導固讓太傅。復子明辟。是後不旱。殆其應也。時天下普旱。会稽餘姚特甚。米斗直五百。人有相鬻者。

《晋书》卷八十:《扬州刺史殷浩遗王羲之书》云:江左平日,扬州一良刺史便足统之,况以群才而更不理,正由为法不一,牵制者众,思简而易从,便足以保守成业。仓督监耗盗官米,动以万计,吾谓诛翦一人,其后便断,而时意不同。近检校诸县,无不皆尔。余姚近十万斛,重敛以资奸吏,令国用空乏,良可叹也。

 

《宋書》卷三十一:晋成帝咸康元年六月是時。成帝冲弱不親萬機内外之政。委之將相。此僭踰之罰。故連歳旱也。至四年。王導固讓太傅。復子眀辟。是後不旱。殆其應也。時天下普旱。会稽餘姚特甚。米斗直五百。民有相鬻。

《宋書》卷一百:隆安三年。恩於会稽作亂。自稱征東將軍。三吳皆響應。穆夫時在会稽。恩以為前部參軍振武將軍餘姚令。其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恩為劉牢之所破。

 

《梁书》卷五十二:山阴人吕文度有宠于齐武帝,于余姚立邸,颇纵横。宪之至郡,即表除之。

 

《冊府元龜》卷四百八十六:孝武帝大明中。孔靈符為丹陽尹。山陽縣土境褊狹。民多田少。靈符表徙無貲之家於餘姚鄞鄮三縣界。墾起湖田。

 

《太平御览》:異苑曰。餘姚縣倉封閉甚宻。而年年輒大損耗。是富陽縣桓王陵上雙石龟所食。即斷毁龟口。於是無復虧減。

——《太平御览》另载有官府粮仓事:餘姚伍賤。字士微。父為倉監。失去官糓簿領。自辛至扵死。賤為執竿檢校相當。由是見異號為神童

《太平御览》:劉敬叔異苑曰。餘姚縣倉封印完全。而開之覺大損耗。后伺之。乃是富陽縣桓王陵上雙石龟所食。即宻令毁龟口。於是不復損耗。

《太平御览》:梁書曰。天監七年。会稽太守衡陽王元簡上言。餘姚縣掘地得劒二口。又於縣東江水中得劒一口。文漫若雌雄。

 

历史中的孙恩事件,是公元五世纪之前,会稽郡内发生的唯一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东晋朝廷屡次派兵剿杀,互有胜败,其中几次战事就发生在余姚县境内。先是晋将高雅芝败于孙恩,后刘牢之又与之战,孙恩终败。刘遂屯兵城西北打石山,后人名之“胜归山”。

就整个会稽郡来说,秦代以来,几乎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军事行动。从来就是安定耕耘、偏安一隅的会稽郡,仅仅在东汉熹平元年时,邻县句章发生过许昌起事,许自称“阳明皇帝”,但很快被平息下去。无论是东汉初年的绿林赤眉农民起义,还是三国时期的魏蜀吴混战、西晋时期的永嘉之乱,都没有给会稽郡带来太大的影响。当北方世族避乱南迁后,共同的偏安一方心理,使南方土著贵族和北方士人共居一地,安居乐业,构筑起稳定繁荣的地域社会结构。

 

十、结束语

 

公元五世纪之前的东汉及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世族统治的年代,但这些世族并非只是东汉或魏晋南北朝时代形成的。世族之酝孕,可追溯到西汉,甚至西汉以前。

周代的世卿制度,到了战国年代,由于商人阶层的兴起,和各国实行经济变法,贵族阶级已至穷途末路。秦国的身份,一度是尴尬的,他们没有显赫的发家历史,因西戎身份而被诸候不屑,后始皇帝蠃政一统天下,可算是寒门出身的边鄙西戎,吞并了贵族统治的中原“上大国”。 始皇帝时期,曾罢侯置守,设郡立县,削弱了王侯权力,并“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其用意,盖是让豪富家庭失却存在的根本。西汉刘邦亦是如此,这个毫无社会地位的、带有浪子色彩的村级干部,战胜了六国余孽,统一区宇。汉削弱豪族举措,有“三选七迁”之说。就西汉开国之统治者身份来说,《廿二史札记》云“布衣将相之局”。但旧贵族的消灭,必定会有一大批新贵族取而代之——西汉时期的外戚之家与任子制度,至西汉末时已让世族政治已俱雏形,并为东汉及六朝提供了渊源和基础。

东汉政权是在豪族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并且就是西汉末年旧政权的复活和延伸。改革者王莽因操之过急,被驱逐下台,由那些支持光武帝复辟的大富豪、大宗族、大世姓重新掌握了政权。

案蒙思明先生《魏晋南北朝的社会》云:“世族发展途径不外下列三种:第一是凭藉经济势力,第二是凭借政治势力,第三是累世学术之家”。在公元五世纪之前,余姚县所产生的人物,几乎都是世族豪门出身,并且集中在东汉至六朝这一段时间内,深俱蒙先生所说的各种世族形成特征。

日本汉史学家内藤湖南曾对六朝时期的世族制度作过剖析:这一时代中国的贵族并不是作为制度由天子赐给领土和人民的,而是作为地方名望家由其家庭自然延续下来的。当然,这也有出过几代官吏的原因。——那么这些地方名望家是如何取得这种优待的呢?他们又是如何在地方取得名望的呢?

我想,这些地方名望家的权威应来自于传统门第,而门第又是通过家族中的历代官吏来完成的。余姚虞氏一族,自虞国虞光始,至虞翻为第五代,代有官宦,虞翻之后又有十数代从仕经历,这就形成了地方上的“望族”——望族一词,需要历史沉淀,需要文化和财富的沉淀。

六朝贵族起源于历代官宦家族,而六朝的九品官人法和中正选拔制度,使得这些官宦家族的成员,能够通过其在地方上的名望,又一次进入官界。这就使地方望族,通过这些有利于世族成长的政治制度,得到良性循环,日益庞大。《南史》云“县大姓虞氏千余家”,便是个极好的例证。

谷川道雄曾把望族的基本因素,定义为“豪侠的人格(即能济世赈民)、大片土地、奴客”三者构成,但他们在各种场合还具备其它各样的能力。即是谷川道雄所说的“认识世界的力量”,也就是“知(智)”。作为一个望族出身的士大夫,他还须具有玄、儒、文、史等素养,并且能精通天文、术数等秘学。这些带着神秘色彩的能力,在不安定时期,也是预见和规避祝福的能力。望族,是有知识的人,这些知识将带给他们仕途、财富和影响力,他们身上的“知”和“德”,在宗族和乡党中间形成领导力量。三国时候的虞翻,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具备上述各种素养的士大夫。

在晋永嘉之乱之前,迁徙余姚后形成的望族,可以名之土著望族。而永嘉之乱后,由长江以北迁徙而来,定居下来的北方望族,即是新兴望族。尽管后者的迁徙和定居,与当时土著望族可能产生一些矛盾,但后者的到来(包括东晋朝廷定都建康),无疑在政治格局上起到了稳定作用。而且,在北方望族财富和人口加入的情况下,对江南的经济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谷川道雄在《六朝时代与地域社会》一文中也这样认为:江南政权的成立普遍被认为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在文化方面,由于北方感性和知性在江南美丽、温和的风光洗涤之下,从北来和当地的人士中创造出了优秀作品

大量北方非望族的平民人口的迁入,给土著望族带来了大量劳动力,这些望族集团于是有充足的劳动力在人烟松散的南方山间、平原和海涂进行大规模的垦荒、耕作活动。这些劳动力无疑促进了土著望族形成他们的望族物质基础,即是相当数量的人口、土地、财富。

晋之后,南朝刘宋皇朝成立,寒贱出生的刘裕对汉晋以来的世族制度和世族实体进行了削弱,导致统治权逐渐向中央靠拢。日后的隋文帝时代,废除了乡官制度和中正选拔制,更是加速了南方望族的消失——望族失去了他们依赖的政治土壤。还有一点,就是望族和朝廷的过从密切,造成其脱离乡里、迁居大都市的现象,后果是望族们在日渐失去政治土壤的同时,又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宗族基础。类似于六朝后的虞氏,为避兵乱而分散迁涉,又因皇权恩宠而迁居国内大都会,而让乡党关系疏远,宗族力量削弱,最后导致唐朝之后,虞氏式微的局面——其实,余姚虞氏的消失现象,也适用于当时余姚县内居住的其它世族。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