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潘新安的诗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1-15 15:34:49

查看( 159 ) / 评论( 25 )
刚健质朴的叙述和抒情
_x1]XZpT0
    ——潘新安诗歌一瞥
`|8uz^(xr0
Ub$N&O@ \%T$h_0“没有读遍诗人的每一行诗句的人是无权评判诗人的。”玛丽娜·茨维塔耶娃这一句话时常像警钟一样在我耳畔响起。它使我意识到既不要让自己在美学上自大,也不能沾沾自喜于眼光的敏锐,对任何一位诗人的诗歌,必须保持足够的尊敬。好在潘新安的诗歌创作目前正是处于一个上升期,我们除了在一个山坡上的某处草地谈论一番沿途风景,并不需要对两边的树木做出诗学上的精准判断,也许,对一片树林的长势的预期比对“既得利益”的评判更有趣。基于这样的初衷,我想哪怕是在几十首短诗中,也足够把酒涵吟一番了。今天7Sk9B&qZ/{
潘兴安出身农村,如今在湖州治下的练市经营一些小本生意,今年再次在练市见到他,一年前在他脸上的矜持和审慎不见了,他敞开胸怀,饮酒,抽烟,纵论诗歌,我对他的判断进一步得到证实。新安在诗歌上的独立,可以从他的个性上得到印证。在江南的吴侬软语、亭台阁榭的和带有某种阴柔之气的文化背景里,我以为新安的写作是刚健的,质朴的,毫无美学上的脂粉气和语言上的自恋癖。他的乡村生活经验无疑支撑着他的写作风格——他是一个真正用两条腿走路的诗人,一只脚踏在记忆中的乡村,一只脚落在现实的街头,在一个名叫练市无名小镇以十个脚趾头感知着大地的颤动,感受着世界的心跳,力图在纷繁的现象世界里有所“看见”,有所呈现。在当下纷繁芜杂的诗写里,我以为一个诗人的写作首先是要确立的它的有效性。什么样的诗歌写作是有效的呢?最起码的要求是,要立足于自己的生活,倾听灵魂的声音和骨头的响动,写出生活的活生生,呈现存在的本相。任何花哨的观念演绎和词语游戏,终究会被时间说“不”。在这个意义上,潘新安的写作无疑是有效的,而且是清醒的。
ei;J#Fc cN6vW!\i^!A9Q0
o\%vg+d|'JR0而我写诗今天/`8T}w[$u*k
无非是要把我在黑暗中看到的今天w`6IT6Z*u d3P"Jx#pa
说出来今天+I)R{7yt4kX*P K
可无论怎么说今天'ZN8xuNHj8C
都像是梦中人的呓语

*qg!\PBf#f0            ——《我的经历是平淡的》今天.v"v cRl~n7vf&Vg!I
今天0bj Y$NBP+Jt8|
他对自己的写作有清醒的定位,从来不试图向人们做普世哲学的絮叨,也不撒娇、滥情,节制而内敛,保持着一种内在的张力和审慎的平衡。今天%d ^6d`8J1|,{lD.p

5s%\9V5A+?j'[bFKA0又是一个春天今天gU%A'SNRcl
但我已经不再冲动
A-a:S n G9gq0田野里还很荒凉
iD/w1J$mc0当我谨慎地伸出双臂
%i%|&S#te&M#s0仿佛
)Xi-Z\8@ WKu0一棵被一再修剪的桑树
3p3^Akw0贴紧枝条的嫩芽
rIH:jN.N"\0颤抖地,接受阳光的恩典
w7vPc$k3Wp ~s(Mu0而就在我站立的地方今天 xE6D~O~,lQ
小草们已经率先
9v~aD9_8X0推翻了泥土
Md#y*gD)M7s%mP0
M_E_|_ l?G(U0我拥护这绿色的政权今天 f yiy,G
因为它来自底层的苏醒
今天%oG9p,N\;b?%@"r H

6k j.QymL0这首题名《苏醒》的诗,语言简洁,质朴,但它呈现的思考是珍贵的。它不是停留在对春天到来万物苏醒之时的欣喜之情的书写,而是有一份理性参与,敏锐地洞察了小草“推翻”泥土的价值,“我拥护这绿色的政权”,这利索果断的“表态”,使诗歌的翅膀腾空而起,立即张开了诗意的空间。
`0Iu6^tBK(GVO0一个诗人的清醒可能会带来这样的局面:写作上的自觉和节制,对生活和世界冷静地观照。尤其重要的,是通透——诗歌需要诗人透过纷繁的现象世界,找到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甚至发现事物隐藏于黑暗中的神秘感。显然,潘新安的诗歌具备了这样的特点。
7lc^1lR2~0n2F0
1j,[,p6y{j#^GK(g0[-N(I0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生活久了今天f"v1Y1NNV
会凭空生出厌烦,会在半夜弄疼他自己
![TG~c(Cx3T0绝望于这里的一切得不到改变,不能按照他自己的意愿
y1{ m0q1u(AmE0醒来、成长和恋爱
O0u^s+f;h d#zS0一只鸟在此刻的雨水里飞今天R u;rI0@)nGo x k
而即使在他死后的很多年今天U [R,\*m.~
他伤心的父母,依然每天早晨准时敲响他的房门今天 v;bY5n*q
一切都和他活着的时候一模一样今天;F a RSt:s
包括他桌子上的一张纸
ut? `R.}M i c0还有被他揉皱,随手扔在地上的那张
今天!dpw(TqB
             ——《不变的》
z+l3Fg!X0今天g6I/rK(\+[ K+w
当面对生活的卑琐和现实的残酷的绝望之时,作为诗人,他不是就此颓废而是发现了存在的依据——也就是在急光流年一切变化的变中,他看见那一种令人舍此不能的“常”:亲情,而在诗中,他与其说在表达不如说在描绘,“还有被他揉皱,随手扔在地上的那张”,多么动人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对生活深刻敏锐的体认和节制冷静的表达。这是一种通透的声音,带着深厚的情怀又不乏理智的参与。今天M*iq['j1W/c
实际上,潘新安的诗歌更多是面向乡村的,但他质朴的叙述和抒情已经完全摆脱了那种田园牧歌式的传统书写,他是从一个现代人的视角重新打量乡村,审视乡村,从而探询存在的依据和价值,当然也有情不自禁的抒情,但抒情是被掌控在一个理性的尺度内。没有乡村生活经验的人是不可能写出这样的诗句的:今天C3BS,VmZ

"Zu%v$jA)p#H0偶尔我会停下来,站在一边今天OV+vCU&Y%Fu
侧身,让一个晚归的肩扛农具的老人
n+H&tK o$T!D0可以从容经过
Ioy8~"? G0收割后的麦田多么空旷今天n8iaL1cEB
我飘动的头发、衣襟,我伸出去的手上今天w:l-HfFXc~;@3l G
哦,我愿意接过你的疲惫和衰老今天XQ+^.b$J.J2GGqD.\
愿徐徐而来的风,愿风中那么多的今天2qd6J7nIu _-l2v
与我的面颊轻轻碰触的翅膀
JCLf0P Vpo5~/qx0都有所依靠
今天,DU.Zq)pPe5WW MD
      ——《在初夏的傍晚走过乡间》今天aD q [ c,m\z f
今天P%^C*kP5auA skh
没有铺垫,径直切入。这是乡村再普通不过的一个日常生活的场景:让路,在狭窄的田埂上。走在城市宽敞的马路上的人不会有这样的体验,不会看到生活中这样一种我们称之为宽容和友爱的东西看上去抽象而在乡村是那么平常、具体。正是这样一种质朴的力量,让潘新安的诗写具有了辨识度——情感和声音的双重辨识度。这样的诗篇还有《我的心里空荡荡》,《街道边的香樟树》,《杨梅》,《探秋》,《双亲》,《骄傲的心》等。无论是《我的心里空荡荡》里那个饥渴的少年痛饮清水的真切感对空虚的消解,还是《杨梅》里喝杨梅酒的甜蜜的酸涩给予往昔纯朴记忆的回应,拟或《双亲》呈现出来的情感的真挚,都让人读来舒畅,清爽,意味深长。尤其《骄傲的心》有一种对城市生活的世故猥琐洞照之后的身份上的自信和形式上的清新。今天{CwZ5ZMXS'f

'Mwi9jqz7H0而贫穷,仿佛什么都可以缺今天2Al7s\P%_ L F u
唯独从来没有缺少过爱,因为有我在爱呀今天:J2WS~N}2v2c
你到达山顶的日子
z$A!d$ei/I5k!?'}n0我正赤足,穿过一条田塍今天[5[K mY4?o$m A
今天(vo1@+b%~3H zn
像一根针。我是说
lhz.V_d I0倾斜的阳光打在我身上今天)~:P7piVa@:C-A&]
我就是一根针,闪亮着,尖利着,偏执着,刺痛着
,X]fA1VLt0然后,巨大的荒芜在我身后合拢了
今天 zskm)B
今天 tA _*hdb9EkMPA7R
我以为这样的诗歌呈现了一种崭新存在,在中国经历三十年巨大的变革以后,来自农村的人已经取得了一种骨子里的自信,彻底摆脱了过去的“乡巴佬”进城的自卑感。这显然是一种发现,也是体认,在语言里出现了一种真正的现代人身份的确认,同时显示了这样一种情感形式巨大的、清澈的力量,对当代都市人精神的荒芜和情感的世俗,也许有一种谢默斯·希尼说的“纠正的力量”。今天qZ8A5h(l)i
当然,偏居小镇练市,潘新安显然也感觉到了作为一个诗人在世俗生活中身份的尴尬。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无疑向往叔齐和伯夷的高山流水,如果不能,退求其次,谈谈陶渊明和赛珍珠也好,但是诗人在《我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坦然说——
L9Hy2IiWF+w z#|f5}0
+JM:|Z$|&N|0更不如看父亲沉默地归来
k5Gh3[ f LJOnG0一根青藤
F$NuZ"s/V&F0悄悄爬上他刚刚搭建的棚架
?bq6va%g$r6w;K0试探多于张望

"NW VBI4\ Kp0
6H'p lTx8z:Bs0这是在没有交流对象、精神极度孤独的生存境遇所说反讽之词,这样一种自嘲当然是苦涩的,但也是清醒的。是诗人当然还会出神,时不时来一个游离的姿态,向往起《瓦尔登湖》,“湖面上那么多小小的酒窝”和“一些波浪,会把我的梦卷起”,这种宁静之美和与大自然的深切默契,自然是文人情怀,谁都神往那一份洒脱:“剩下的时间,交给你”。但是这只是偶然的精神出走,诗人的双脚仍然留在郊区。郊区,“任何现代性都是——郊区”,在今天的城市化的深度进程中,农村亦非过去的农村——农村不是野草丰满了而是它的延续几千年的虽然贫穷但是丰满的过去被城市彻底掏空了,空落落的乡村院落充满了荒凉和稀疏留守者(老人和孩子);而城市正是一个巨大的搪瓷反应釜,我们日夜听见它的搅拌机轰鸣,而农村和城市,传统和现代,娱乐和文化,观念和变革,所有的元素还在融合之中,共生之中,时代最新的结晶还没有形成。玛丽娜·茨维塔耶娃说,“叶赛宁的夭折是因为他不能完成我们这个时代的订货——因为他子良心和嫉妒之间,他与良心靠得太近”。潘新安的诗歌同样体现了作为一个诗人的良知,尽管在他的诗歌中,只是隐约呈现了这个良心的底座,但是他刚健质朴的声音无疑是来自于那里,经历了那里的火焰和清水的淬炼。也许叶赛宁是俄罗斯乡村挽歌的最后一个起草者,但潘新安对中国农村以及整个社会的变革显然有着冷静的观察和准确的判断,我想,《郊区》一诗的诞生不会是没有来由的,它肯定经过了一个默默的孕育期。在此期间,作为诗人,新安也许洞悉了这样一个秘密——任何一种现代文明进程,都必须路径郊区,中国的诗歌当下所处的位置,也正是郊区:它即像城市的边缘,又是农村的远亲。它是现代文明真正能够孕育和生产的地方,因为农村的田园牧歌已经远不合时宜,而城市的喧嚣又不利于沉淀。让我们来读一读《郊区》——
3SHtn {0
:?)ov Lf|k3x.lm/R_0他的加工厂,就在公路边的今天5ye-y]:Ct$`
几间平房里
i K){wO pB"G5D0结婚,养蚕,往事让人流泪。
NT#E1E D#q0一个后院,他的狗对来访的陌生人狂吠
:@;Z#\U ?N8z ^0但马上就被他呵止了今天h:~.TGRtX+E
阳光照在湿泥地上的气味,狗的气味
S5U.]$vo$]u6~0以及铁锈的气味今天)X8b tk7j6r
交易如此乏味。低廉。这很好今天8dy DaAs
车床,铣床,冲床……今天o9d~:^3R$i
活着是一门手艺
'X,o@!CW*z0一个小学徒,转动的砂轮今天.}&B ~S-?0I&SU-UA
角落里,两块木
板搭在用砖头垒起的矮墙上
1Qj m!unq0做梦的地方
今天u+^$t%i3?h

k0|X-[3X,?7f J0这是后工业时代的一幅剪影。空间被车床、铣床、冲床、砂轮、铁锈等工业元素空前地挤占了,只有一头狗的机警和忠诚是后院里的乡村文明的最后看守者,而在这样一个逼仄的空间里,小学徒做梦的地方,也就是“搭在用砖头垒起的矮墙上”的两块木板。在看守所或监狱,这样的两块木板出现不足为奇,因为在那里人的一切权利被剥脱了,但是在自由社会,这一幅图景是触目惊心的,我们必须屛住呼吸来端详这样一个场景:可能在我们普遍的生活中以相似或另一种形式频繁出现的一幕。它确切无误地告诉读者现代社会留给人类的精神空间是多么逼仄、狭小,我们由此懂得,我们的呼吸急促不是没有来由的。这首诗让我想起一部美国戏剧,剧名好像叫《椅子》,剧情描述的是一个房间堆起越来越多的椅子,最后没有了人的容身之地。两者都精确地呈现了现代人的精神境遇,后者不无荒诞意味和寓言风格,前者则更贴近现实,逼真的现场感和它透出的某种苦涩隐含着诗人深刻的人道关怀。今天B jm$n*]5RxY1wI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精确的视点,潘新安似乎找到了一条专属于他的个人化的普遍路径,尽管这条路还不是十分宽敞,沿路景观也不成大观,但已经云蒸霞蔚,气象不凡。在我看来,《杀戮》就有一种不凡的气象,它突破了诗人纯个人化的叙述,在具备个人化风格特点的同时实现了“非个人化”,它关注的是人类生存的普遍境遇。今天0@oHrx
今天p A'm8h!Q#Q b
我亲眼见过的杀戮今天4N,i[M)AE
从小时候杀鸡开始今天pfT:X/E3GQMo
但父亲总是叫我转过脸去
Y(T2Re&DF0印象最深的一次今天F\:]4d t+x*U
是看两个收蛇的异乡人
6KPS\fYr1C!c0杀蛇取胆今天WYZ*BW
在恐惧中我睁大了眼睛

/w1V$mN+]!P0今天 {{cK:c.b!wm|;_
日常的杀戮无处不在今天 W,}hL CT3i Og#J*?
被杀白的身体
r,Al*E vN_r|F0仿佛是它们自己要捧出自己的
D1]'E g J4J,]R0肚腹和心肝
Xl#qw T7ht0而那些爱玩的人
$f dg?:Is uh0把时下盛行的赌博也戏称为 杀猪
6@D&qYt#z0他们总能把一种血腥今天/ypz7I^2}f
表达得诙谐和风趣

)LvqF vr7C0
X }'iW-b0J4O0那天他被一帮人追赶
xI OPOMo3iP9_G0最后砍死在菜场的门口今天 g7ze1A]J
让真正的屠夫们吃了一惊
3o6FP[O?l0据说达三十七刀今天p7{VzA m9h.L.\i:D~
他是外地人,在赌场上放炮子
]x ]1_4b/v1S Qd0在浴室里放小姐
今天"k5r]`v q@ DsJ
今天2T+^[)E.xx
在这个饱受屈辱的国家
yod~7j%g0如果你是爱国者
6p1e@K+azzk"n$A0你就必须高喊:杀!杀!杀!
(yx pP'wMG6_3R]0但如果你天生胆小今天R#d2]M u5iV2}z2[
你就转过脸去

.o6r&X9izw;Q5ZXI X0
}6ANf{SO0以朴素的口语,单纯的形式,却抵达了一个非凡的境界:在我们这个时代,尤其在这个“饱受屈辱的国家”,作为爱国者或普通人,我们似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只有杀,或“转过身去”,而绝不可能脱离这种境遇——从日常生活到国家利益。如果说雷平阳的《杀狗的过程》以冷静的笔法构筑了一个后现代写作的典范——把一种大悲悯隐藏在一种不懂声色的、外科医生般的冷静背后,从而实现诗歌巨大的艺术冲击力和感染力,那么我以为潘新安的《杀戮》毫不逊色,它同样以一种松弛的表达抵达了紧张之境——那就是普遍真相的揭示。今天(U/jJbA3qp K8K
在对新安浮光掠影的阅读里,我发现这样的优秀作品,还有很多,比如《嫌疑犯》,《痣》,《潜伏》,《写给他们》,《暗算》等。在外面像个嫌疑犯,在家里像个潜伏着,这正是当下人与人之间出现巨大的信任危机下的可悲现实,关键在于,诗人是以一种真切的体验、可信的叙述和细微的心理活动,去抵达存在的本原,这期间显示的内省和批判精神,是难能可贵的。《痣》更是体现了一种诚实的力量。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的第一要素是真诚。潘新安的诗歌显示了这种可贵的真诚,《痣》更是包含着解剖自己灵魂污点的巨大勇气,而它所携带的生活苦涩和无奈,是诗篇显得格外动人。《写给他们》的关怀是诚挚的,它远远跳出了《沃角的夜和它的女人》那种唯美的安宁,在同样安宁的时刻,这里却出现了一声巨大的“轰”——
(X5D A)a#lm]9{0今天rmlu*B+[g_
这个早晨
By,wB&N^)f(V0一辆运送水泥的卡车今天R K'm-[y-RbZ
撞碎了,一个急急赶往工地的民工
W+{RLu3X0他满身的露水和曙光
今天MLD8u"A(Lo

'e b G"wnk k(dI0对底层人们无常命运的深情关怀,尽在这露水和曙光的破碎声中。而《暗算》,则是沉痛的人物悲歌。
m|*N C,k R0新安生于江南水乡,祖祖辈辈生活在运河之畔,他自然不能将桨声软语、细柳青烟婉拒于他的诗歌之外。《辑里人家》满篇皆是对流逝的美好乡村记忆的无限眷恋——
ICJt }c'e0
t/I3kG8I0院子里今天J)U!~,hbH!j1R@
童年时亲手栽下的那棵梧桐今天%s8SEO"y"x)gf+b[
早已高过了屋顶
3uL9D'}p5F(`0双手轻拍,但落在青石板上的
r'i U^ K nS:H]0不再是当年的桐声
今天m)f~4zv m;llV
高堂仙逝,兄嫂当家,一切都变了
.U PQ-daPG0唯有一张书桌
S)V+O\SdL*H0是专门为他摆下的今天J a7SH/}}G g
空白的宣纸,多少年今天t? i%_:V xh
他竟能以水为墨今天.@}6h;D9CX]#@ v
把一块顽石点拨成一缕暗香

"^&F"hGm;k0在后院的那一小块菜地里今天N#GM sZ X)k
转了很久今天{7Kz6~(uV9w
直到时近正午,厨房那边传话来:今天d&eq3ez2r1uHy2b
绣花锦已经老了

|,k&Y)ViD4|0
@N5XQ$i5n$Wq*AV0双手轻拍梧桐,不见桐子落地;徒然的转悠,细心的寻觅,时光老矣。这一份感怀里有事物内在的声音的再次响起,亲切,动人。《阿婆的杨梅酒》是新安诗作中少有的饱满之作,形神俱备,朴素鲜活,充满戏剧化色彩,呈现了一种杨梅酒般的人情之美。《在营房阁远眺运河之上的落日》以凝重的笔触深情地描绘了运河两岸的衰败和后工业时代的污染对人类生态胁迫的悲壮图景,时空在这里交错展开,诗篇的厚重感也随之而来,这是新安直接单纯的诗写中少有的雄浑之作。
\1D(N!Wy N#W.U0
-j d2YCB0营房阁,正处于这样的一个水道咽喉
!dqp;R9P1](c0据说曾驻扎过东吴的水军
h7DraVKw O0而今它只是一个含混的地名今天c9_?%U]Z:n
水兵的营房和用以瞭望敌情的高阁,早已不在了今天oM+P0i @%B0p0o
站在营房阁上,其实我只是站在
C+| m]e-Fbp;jX0河叉口的一块石头上今天3{"Y1nfe:Bbt4e
远眺运河上的落日
'ka]{)t(N0像一粒滚烫的金子今天,apjE+p pP"{
落日之下的运河多么悲壮
V'R!i5i8U!B9Og.w-Z0落日之下的运河
1{$|%O2xU ? @0吞金而亡
今天cv HMm6diJ
今天v"k4Q\{b3{
“落日之下的运河|吞金而亡”,的确,“落日之下的运河多么悲壮”,这让我想起老博尔赫斯对诗歌的迷人定义:
&pd(k;e/Q3fSOv0
F+l K3R d!s6Iy/I#W0要在死亡中看到梦境,在日落中
.~J,c?O6R0看到痛苦的黄金,这就是诗
2f'ld:v"X`XR0它不朽又贫穷,诗歌
g'{W/?pR6c0循环往复,就像那黎明和日落。

1X2XG-NU0            ——博尔赫斯《诗艺》今天E%G5].nAC&s\o
今天 |'la^m`@2\a
潘新安的诗歌显然不是怡情之作,也不是从词语到词语的自溺游戏,而是刚健质朴的叙述和抒情,它叙述的是人的精神境遇,抒发的是对在时间里流逝的美好事物的深情眷恋。自古江南多才子。潘新安作为众多江南才子之一,他的存在,不足为奇,但是他能够在萎靡浮华的江南脂粉味中清新出尘,在运河和水巷孕育的阴柔之气中爽朗发声,就格外难能可贵。他更多接受了泥土的教育而不是他的近邻——无论是徐志摩的矫揉造作、故作秾丽之词,还是郁达夫的忧伤颓废、常抱多情之身。鲁迅先生或许是新安的“远亲”,尽管他还没有那么深刻,犀利。他也自觉地和当下的诗歌生态的芜杂区分开来,即不迷恋形而上,也不做形式主义的惊人之词,他的写作是接通大地、根植生活的,不像水巷青烟的飘逸,更像运河波澜的凝重。这些诗作的存在,无疑再不能使我们忽视一位当代优秀诗人的存在。
J7z*njx;j0新安的写作还在路上。如果非要说一说他诗艺上的不足,那就是有一部分作品还有流于单薄,粗糙,没有打开更多的维度。在他的诗写里,时间大多是呈线性的,因而导致了他的诗歌的单声调,复调少有,和声更不在。但是种种迹象已经初露端倪,新安是值得期待的。我期待着他写出更多饱满丰富的作品。今天[5V \ ~ U
今天%bj$R-H.?1r7[#qbPX
2012-1-15于长沙

TAG:

非常的个人空间 非常 发布于2012-01-15 15:49:39
对任何一位诗人的诗歌,必须保持足够的尊敬
“没有读遍诗人的每一行诗句的人是无权评判诗人的。”玛丽娜·茨维塔耶娃这一句话时常像警钟一样在我耳畔响起。
R/m
Z3u x?
什么样的诗歌写作是有效的呢?最起码的要求是,要立足于自己的生活,倾听灵魂的声音和骨头的响动,写出生活的活生生,呈现存在的本相。任何花哨的观念演绎和词语游戏,终究会被时间说“不”。在这个意义上,潘新安的写作无疑是有效的,而且是清醒的。
非常的个人空间 非常 发布于2012-01-15 15:51:06
底层的苏醒
而就在我站立的地方今天
k5YQW\E|"y D_

小草们已经率先
N_+G!YAV j推翻了泥土j k/q8z/|l.a
qI

www.jintian.net_-Z1~-R2L9[}3Kk |
我拥护这绿色的政权
2rULy8_I+v因为它来自底层的苏醒
非常的个人空间 非常 发布于2012-01-15 15:56:54
对生活和世界冷静地观照、、通透
一个诗人的清醒可能会带来这样的局面:写作上的自觉和节制,对生活和世界冷静地观照。尤其重要的,是通透——诗歌需要诗人透过纷繁的现象世界,找到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甚至发现事物隐藏于黑暗中的神秘感。
非常的个人空间 非常 发布于2012-01-15 16:00:24
活着是一门手艺
他们总能把一种血腥
:r,C:L4h2F表达得诙谐和风趣
(Zt^/u:RD3vA~.wwww.jintian.net\h+Co6]L$sN!H9t

/u`(^8x+^在这个饱受屈辱的国家;[ kK3u4Nt5?
如果你是爱国者
)M4NZk#?tD.H A你就必须高喊:杀!杀!杀!
0Nm7Q'y*iH
|q
l
但如果你天生胆小
}IY6u0a;aUOJ你就转过脸去
非常的个人空间 非常 发布于2012-01-15 16:02:00
艺术的第一要素是真诚。
在外面像个嫌疑犯,在家里像个潜伏着,这正是当下人与人之间出现巨大的信任危机下的可悲现实,关键在于,诗人是以一种真切的体验、可信的叙述和细微的心理活动,去抵达存在的本原,这期间显示的内省和批判精神,是难能可贵的。《痣》更是体现了一种诚实的力量。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的第一要素是真诚。潘新安的诗歌显示了这种可贵的真诚,《痣》更是包含着解剖自己灵魂污点的巨大勇气,而它所携带的生活苦涩和无奈,是诗篇显得格外动人。《
非常的个人空间 非常 发布于2012-01-15 16:05:35
落日之下的运河/吞金而亡
站在营房阁上,其实我只是站在TmUG2SZL/_/t
河叉口的一块石头上
6s
mI5r2T*]www.jintian.net
远眺运河上的落日www.jintian.net*J:{NzD)}M
像一粒滚烫的金子%WT$I
F-n~R#j

落日之下的运河多么悲壮h;F
t(Z:e%S

落日之下的运河|;{bWh
吞金而亡
非常的个人空间 非常 发布于2012-01-15 16:06:09
要在死亡中看到梦境
要在死亡中看到梦境,在日落中今天
jK4h7D5q"x,w?(f

看到痛苦的黄金,这就是诗
K;LV$NG它不朽又贫穷,诗歌Ich*X5`Sz
循环往复,就像那黎明和日落。
+p.z_2y'x4d[`今天            ——博尔赫斯《诗艺》
非常的个人空间 非常 发布于2012-01-15 16:06:53
复调/和声
在他的诗写里,时间大多是呈线性的,因而导致了他的诗歌的单声调,复调少有,和声更不在。
诗者海客 海客 发布于2012-01-15 17:45:03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W.SH:ka@-R%@;M
MEM#e$D
b _
新安这一类的民间优秀诗人——我说的是这类未(出)名诗人,可以作为中国的所谓“诗坛”(如果有的话)是否健康正常、人文环境是否良好的风向标:
9H7`*ZTU5E'xwww.jintian.net

X8u{E8oLU
F_w#b&l.iv3K z0z?
他们如果能够写出那么好的诗都不能因此出名,只能说明现阶段中国这个所谓诗歌界其实是有病、有问题的!!!]
N"od2Jy:n)`


?"hq.p+Tl什么问题?官方的和民间自身的,问题多了去了!大家去各自思考了,呵呵,,,,, m \\LP
Zw

sx\E+n,? C6oj
[ 本帖最后由 海客 于 2012-1-15 17:48 编辑 ]
诗者海客 海客 发布于2012-01-15 17:45:53
又忘了加一句:个见!;)
诗者海客 海客 发布于2012-01-15 21:16:01
外行再个见一把^_^~
当然,从历史的残酷角度讲,谁在此生胜出,或者更多的优秀民间诗人被煙没,还有机遇,缘份、贵人等等各种原因。Lg        ]!ei^

A0ADH A W AM我想说的是许多成名诗人根本没有爱才惜才之心、好义助人之心、有的早忘记自己当初未成名时的处境,有的只提携认识的人,有的则惧怕新人,有的更是把新人踩在脚下。这些鸟名人和余光中等台湾一些前辈诗人比,简直不在一个层面!
l.X4_;macDdC$H:|6QC1Hu$}H5A
既然现实如此,那些民间诗人也只能靠自己的命数和机缘了,不必勉强和哀怨。3EWtpsh7Fn:gq.l

I'v?{+s+R        {我欣赏的正是新安兄等内心的那种达观与平和
南屿的个人空间 南屿 发布于2012-01-15 23:38:15

忘啦的个人空间 忘啦 发布于2012-01-16 09:35:12

QUOTE:

原帖由 海客 于 2012-1-15 21:16 发表 当然,从历史的残酷角度讲,谁在此生胜出,或者更多的优秀民间诗人被煙没,还有机遇,缘份、贵人等等各种原因。 我想说的是许多成名诗人根本没有爱才惜才之心、好义助人之心、有的早忘记自己当初未成名时的处境,有的只提携认识 ...

陆宇杰发布于2012-01-16 09:40:41
海兄,对所谓的民间诗人的胜出,我是不太抱希望的。中国的事,向来是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当你功成名就,不需要那些的时候,会有很多人带着谄笑贴上来的。反之,当你生活惨淡,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几个人会看你一眼。这些事,我见得多了。;O5z)ec'["e4f

Ol
^A~\.]T,q
[ 本帖最后由 陆宇杰 于 2012-1-16 09:42 编辑 ]
千山雪 千山雪 发布于2012-01-16 09:49:41

黑光的个人空间 黑光 发布于2012-01-16 09:55:25
好诗好评,新安君的文字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潘新安发布于2012-01-16 11:59:25
谢谢草树兄美文
对我近年来写作给出的高度评价和有效性的肯定。尤其指出的我写作中存在的不足,客观、精准,期待和草树兄再细部作更深入的探讨。www.jintian.net'z#c
_`+D?-F|

“中国的诗歌当下所处的位置,也正是郊区”——此言已远远超越了我的文本所指,同时也足见草树兄对当下诗歌现状独具个性的卓识。8R!Z+F M3b!}4e6B`
遥握,问好。
潘新安发布于2012-01-16 12:08:37
名,有也坦然,无也坦然(回复海客10#)
若说不想出名,那肯定是假话。只不过我少了那么一点热切和急迫而已。问好海兄
忘啦的个人空间 忘啦 发布于2012-01-16 13:34:50
像新安兄这样坚持写诗的很少了 这样坚持写诗又写的那么好的更少了 写得那么好又淡泊名利的,,,,,,,,,,
诗者海客 海客 发布于2012-01-16 16:20:12

QUOTE:

原帖由 潘新安 于 2012-1-16 11:59 发表
BkltI对我近年来写作给出的高度评价和有效性的肯定。尤其指出的我写作中存在的不足,客观、精准,期待和草树兄再细部作更深入的探讨。
)nX$|dM'{h“中国的诗歌当下所处的位置,也正是郊区”——此言已远远超越了我的文本所指,同时也足见草 ...
7O0l:u        K-|[z6]5R0cwww.jintian.net8QQE
F'H.{r

这里有很好玩的悖论:城市太污染,不如身处郊区——最后郊区的房价贵过市中心的。Y)M8H#~8G"l-MG"@
B4r
x EX/@m)N

哈;)
我来说两句

(可选)

日历

« 2023-06-11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1510
  • 日志数: 57
  • 建立时间: 2008-01-05
  • 更新时间: 2012-05-15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