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曾一个人空间除注明转帖外,均为曾一原创作品,凡转载和发表必须注明原作者,否则视为侵权!
我在沙上写作\但不属于任何一个沙龙
李清照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7-06-08 01:53:34 / 个人分类:泸州曽一的个人空间
查看( 75 ) /
评论( 6 )
TAG:
-
唐小小 发布于2017-06-08 06:29:29
-
回复 1# 的帖子
老师好!
学习了,问好老师!
-
风神丶 发布于2017-06-08 14:37:36
-
我也喜欢李清照
她把一个“懒姑娘”的忧思写得如此可爱:“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让人读后拍案叫绝
正如大师所写:“老也争自由,美过少女时.”她宁可坐牢也要离婚,这样的自由精神,即便是现代人也需要足够的勇气
夏日来临,大师注意身体,多饮茶,少出门
[ 本帖最后由 风神丶 于 2017-6-8 15:17 编辑 ]
-
泸州曾一 发布于2017-06-08 15:21:21
-
谢谢风神君关心!
我近来饮俄罗斯桦树茸茶,还很合口味.
我以前单位上有的女青年对新诗敬而远之,却有一本宋词集,尤爱李清照的词,而新诗表面热闹背后是冷冷清清,仿佛成了诗人们争名夺利的工具,真正深入人心令普通读者珍爱的诗作却少之又少!我想,这与新诗过度西化和口语化的偏向不无关系,而中国古典诗词的宝库有许多珍宝值得今人去学习借鉴!
-
风神丶 发布于2017-06-09 13:05:27
-
回复 4# 的帖子
问好大师,好茶好诗好品味!
每当遇到这个问题就想起李清照《词论》所言 :词,别是一家。有意思的是,词在李清照那个年月是“脱俗趋雅”;而当代的诗歌恰恰相反,是“从圣神走向大众”。目前形势下,我国诗歌没有经济学意义上的市场价值--这要让很多诗人失望了,这是诗歌的当代命数。即便如此,在这个人世间也没有什么文学形式可以取代诗歌的尊贵。
模仿西-中翻译体,口语化甚至口水化的所谓诗歌,模糊了诗歌和其他文学形式的界限,也违背了“诗歌别是一家”的原则,导致诗歌失去了“市场”:奢侈品迎合大众口味的结果,必然成为处理品,最后被打上假货的标记。诗歌有继承有发展最好,这样至少不会被西方人排除在诺奖之外--因为它完全不是民族文化。诗歌大国却完全西化,这会让埃兹拉·庞德先生笑掉大牙!这是悲剧,更是笑话。还是大师说的透彻:“中国古典诗词的宝库有许多珍宝值得今人去学习借鉴!”(以上纯属个见,没有全球化国际化的大思维,请见谅!)
-
风神 发布于2017-06-09 14:12:57
-
刚刚接到谷雨先生发来的密码,很激动,终于可以正常登陆了,感谢大师引路
午安
-
泸州曾一 发布于2017-06-09 15:24:46
-
回复 6# 的帖子
模仿西-中翻译体,口语化甚至口水化的所谓诗歌,模糊了诗歌和其他文学形式的界限,也违背了“诗歌别是一家”的原则,导致诗歌失去了“市场”:奢侈品迎合大众口味的结果,必然成为处理品,最后被打上假货的标记。
风神君所言切中时弊,!
标题搜索
日历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
3 | 4 | 5 | 6 | 7 | 8 | 9 |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我的存档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348838
- 日志数: 1891
- 建立时间: 2009-11-07
- 更新时间: 2017-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