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管理 您的位置: 今天 » 非诗 » 日志

闲说口吃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1-30 12:01:51

查看( 143 ) / 评论( 8 )
  1

重现江湖的弥安问我:你不觉得我比“收山”前更结巴么?

  我连忙恭喜不迭——其一,结巴正是大师不群之显。远的不说,近世诸国学大师多是说话不利索的。究其原因,读经太狠所致。其二,结巴正见风雅之态。《世说新语*言语》载: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有此二条,还不要恭喜么?呵呵,我等正欲求结巴而不得呢。  

  虽然这样恭喜着,但我却也不明白,口吃和读经到底有什么必然联系。

  把大师的口吃归咎于读经,我是最近听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电视上讲的。钱文忠是季羡林先生的弟子,深受过一些大师期期艾艾的教诲,他的论断想来不会是妄语,当是有出处的。

  强行推断下去,或许有这么几点原因:其一,读经即都文言,文言是书面语言,与日常口语完全是两码子事,文言读多了,口语反而不会说了;其二,再好的书,也是别人的语言,读得多了,反倒没有了自己说话的时间。鹦鹉学舌固然宛转动听,可几曾见过鹦鹉会自己说话?

  这是我的臆测。科学家说,人的左脑前部有两个区域,一个控制言语运动的编码,一个控制编码的执行。正常人在说话时,先编码,再执行。口吃者正好相反,已经开始说话了,而言语计划还没有完成。有研究说,约有5%的儿童都会经历口吃现象,其中80%的儿童在成年后口吃现象会自动消失。按照这样的分析,编码与执行是随着人的发育逐渐协调的,读经过度,自然就制约了“编码”功能的发育。这与我刚才的臆断大抵相通。而且,读经毕竟是一种单项的言语行动,非是双向的言语交流。此点,或可为天下父母者戒。

  忽然想起当下的读经热。琅琅书声中颇有一些尖锐的反对声音。然而反对者怎么就没有想起要祭起科学的大旗呢?大可以喊出“‘读经’日益、‘编码’日损”的口号,看那些父母还不忙不迭地将孩子从孟母堂一把拽回去。这样却也省却了棒杀的恶名。呵呵。

2

  以前看过余杰的文章《口吃的人》,颇有些印象。余杰说自己的口吃源于襁褓之中的他与父亲隔着玻璃窗 “在死神阴影下的遥远的眺望”,“撕裂了我对外部世界完整性的认识”。这似乎显得有些矫情。襁褓之中的余杰便有能被撕裂的“认识”了,真实天生异才。但经过这一矫情,余杰便连口吃也显得深刻起来。

  后来在清韵某写手的专栏里看到一篇文章,其中大段的篇幅与余文惊人相似,只文字粗糙些,写作时间也在余杰出书之前。看不清这回谁抄袭谁了,这种事已无考证的必要。倘若加剧了余杰的口吃,罪莫大焉。

  但余文有几句话很是精彩,尤其他写杨子云的口吃——“他一开口,便发现世界抛弃了他;他一落笔,便自觉地抛弃了世界。”文中几个关键词也有意味,虽然只是作者的引用——“深刻的潜在的口吃”、“被排斥感”、“无法言说的困境”。按这些句子和关键词来看,余杰显然把口吃已经升华了,他在文中提及鲁迅——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这么说,我忽然觉着自己也似乎开始口吃起来,觉着周围的许多人也都开始口吃起来。按照科学的定义,口吃需要两个特征:其一,口吃者清楚地知道他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我想,我是知道的,我们是知道的,满大街游走的除了戴着空壳的也是知道的。其二,话语不自主的重复、拖长或停滞。我们几十年如一日地说着吃喝拉撒、花边新闻,不就是重复么?我们把绕着弯子似的把一两句可以说清楚的话泡成一堆的咿咿呀呀,不就是拖长么?我们说着说着,忽然沉默下来,不就是停滞么?

  这么说,我真是一个“口吃的人”,我们集体口吃了。于是余杰在文章的结尾写道——说还是不说,这是一个问题。怎么说,这也是一个问题。

  3

说,还是不说,这固然是个问题。

  但,是说自己的话,还是说别人的话,更是个问题。

  在很多场合,心底往上涌起的是自己的话,可到了嘴边,吐出来的却是别人的话,自己听着也觉陌生,甚至冰冷。

  所谓别人的话,多是些现成的不需要经过脑子的话语,亦所谓“正确的废话”,这正确也止是政治上的正确。这样的说话,便成了一项体力活儿,于是大可以分出些精神来做一个听众。这样的感觉有些无可言说的怪,或者说,近乎元神出窍了。

  那些原先涌上的自己的话,倘若因此归于寂灭,于是便只剩下别人的话在口齿间进进出出,通行无阻,便有所谓剧谈了。倘若这内底偏生不肯平息,继而掀起波澜,溢出喉咙,于是在三寸舌上,在两派利齿间,自己的话与别人的话便展开一场混战起来,这混战的结果必然是舌沉齿钝,而交战的双方谁也不得斩关而出,只不时地迸出些自己的话或者别人的话的断体残肢而已。

  故,依我看来,口吃原就是一种冲突,自己的话和别人的话之间的冲突。口吃的前提,是得有自己的话,而且想努力地表达自己的话。因为有别人的话的障碍,遂形成口吃。若没有了自己的话,这口吃是断不会发生的。比如,口吃的人在读唐诗时忽然就不口吃了,在唱歌时也忽然就不口吃了。再有,我们几曾见过主席台上衮衮诸公端起稿子作报告时期期艾艾过。

4

  历史对文人总是特别厚爱。不管什么缺点,到了文人身上,总是会发出一些别样的光泽。比如,某大师晚年邋遢,常用衣袖揩鼻涕、口水,日子久了,衣袖上一篇黑亮。传说者皆以为笑谈,而我在写这些字时却得忍住一阵阵的反胃。邓艾的口吃,到了《世说新语》里,更是成了“凤兮凤兮”的风雅。

  这样的厚爱原也无可厚非。因为历史本就是文人写就的。太祖说,人民创造了历史。但创造历史的并不能记录历史,历史的话语权从来掌握在文人的手里,历史的善恶美丑都在文人的一寸霜毫之下。所以,我看历史,如看一部文人的审美情趣史。

  文人的审美情趣,似乎更趋向于一种病态的美,或者说残缺的美。比如女人,是要楚楚可怜的。西施的捧心之痛,在文人眼里偏摇曳出了万种风情。虽然在乡村野夫眼里,或许更钟情于东施一些。我的印象里,幼时乡里人家娶媳妇,好看与否并不重要,而是要身子好,能生孩子。当然,在文人看来,这样的审美到底要贴上 “粗俗”的标签的。

  千百年来,历史的审美主体一直是男人,准确地说,是男人中的文人。文人的审美情趣,如果要简单概括的话,我以为莫过于一个“怜”字。文人看女人,是怜他,要带着一丝痛感的;文人看男人,便是看自己,是自怜。最典型的如沈郎腰瘦之典故。读历代文人的诗词歌赋,字里行间满是自怜自恋的味道。所以,有人说,中国的文学,从骨子里讲,都是阴柔的。这么说,并无意否定男人特有的阳刚。我的判断,在文人看来,阳刚是气,阴柔为美。邹忌与城北徐公比美,比的却也是容貌的美丽。

  文人得以自恃的无非是“才”。与“怜他”不同,文人的“自怜”,更多的还是怜才。男人有才,如女人有貌;才子身上的一些毛病,便如西施的捧心之痛,在文人自己的笔下,自然成为一种别样的风雅。于是便有附庸风雅者,没病也要整出点病来。所以,若恶毒一点来看,文人的“捧心之痛”固然有许多是无可奈何的真痛,却有许多只“效颦”而已。这些效颦甚而可以成为一些人特立独行的招牌。比如若看见有人一边念念有词一边里三层外三层地宽衣解带,便知这是某某诗人的大驾了。

  扯远了,还回到口吃上来,有两个颇有趣的故事,正可互相参看。一个是从以堕落自许的韩石山先生的博客上看到的。韩公参加一个本不想参加的会议,不知怎么动了邪念,装起结巴来。有位老先生不管问他什么,他都是吭哧吭哧老半天说不成个样子。第二天听朋友说,这位老先生过后把他夸了又夸,说韩某人文章写的那么好,而说话那么不利索,真了不起啊。韩公于是慨叹:有缺点比衬着,优点才会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再一个是关于已故国学大师冯友兰先生的。近日购得蒋寅先生的《金陵生小言》,其中卷一《儒林外传》载:哲学家冯友兰亦口吃,1948年自美国归,于清华开“古代哲人的人生修养方法”讲演,首次听者达四五百人,第二周减至百余人,第三周只余二三十人,四五周后竟只剩四五人听讲,以其口才不堪卒听也。

  韩石山佯狂作态,偏得美誉。冯友兰是书生本色,反陷入尴尬境地。但这却也不掩其大师的光辉。我想,蒋寅先生在摇动妙笔时,嘴角的笑意定是善意的,是由心底敬意溢出的。

  当然,这样的风雅注定是要脱离人民群众的,是一小撮人的孤芳自赏,可远观而不可近闻。若时光逆流,央视慕名请冯友兰上百家讲坛,怕经不了几讲,收视率就要无限接近于零了。岂不把那些舌绽莲花、口吐珠玉之辈笑死。

TAG:

拉奥孔 言熵 发布于2009-11-30 12:19:10
哲学家冯友兰亦口吃,1948年自美国归,于清华开“古代哲人的人生修养方法”讲演,首次听者达四五百人,第二周减至百余人,第三周只余二三十人,四五周后竟只剩四五人听讲,以其口才不堪卒听也。

典型的敏于思而讷于言
杨典的个人空间 杨典 发布于2009-11-30 12:30:24
第一个口吃的大家应该是韩非子。
非诗 刀法在人间 发布于2009-11-30 12:52:17

QUOTE:

原帖由 言熵 于 2009-11-30 12:19 发表 哲学家冯友兰亦口吃,1948年自美国归,于清华开“古代哲人的人生修养方法”讲演,首次听者达四五百人,第二周减至百余人,第三周只余二三十人,四五周后竟只剩四五人听讲,以其口才不堪卒听也。典型的敏于思而讷于言 ...
敏于思而讷于言,确是确是
非诗 刀法在人间 发布于2009-11-30 12:56:17

QUOTE:

原帖由 杨典 于 2009-11-30 12:30 发表 第一个口吃的大家应该是韩非子。
杨兄博学——“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读史记时印象中还有谁口吃的,记不得了,记忆力愈发衰退了,唉。

这篇是博客里的旧文,已经发霉了,拿出来晒晒
非诗 刀法在人间 发布于2009-11-30 12:58:35
想起来了,是期期知其不可的周昌
南屿的个人空间 南屿 发布于2009-11-30 14:02:15
我口才太好了,因此吃了不少苦头,在这个是是非非的年月,结巴点好。
南屿的个人空间 南屿 发布于2009-11-30 21:56:25
重读。好。再顶。
非诗 刀法在人间 发布于2009-12-01 09:03:36

QUOTE:

原帖由 南屿 于 2009-11-30 14:02 发表 我口才太好了,因此吃了不少苦头,在这个是是非非的年月,结巴点好。
谢谢南屿老师,同结巴同结巴
我来说两句

(可选)

我的栏目

日历

« 2024-04-29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我的存档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6296
  • 日志数: 35
  • 建立时间: 2009-10-21
  • 更新时间: 2009-10-28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