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4-11-12 14:41:18

查看( 90 ) / 评论( 16 )

纯粹


——悼念陈超先生*



每个人都有好多个自己


你也有好多个你


童年的你带着58年的哭声


为所有的时光烙上印记


以致于长大后每一次餐饮


饱与不饱都要摸一摸肚皮


这没什么 饱与不饱


都没影响你国字脸的方正


你的魁悟 你一米八的帅气


不同的是感受 是滋味 是心理
打着伞皱着眉 雨中的你


不同于一脸灿烂 阳光下的你


梦中的你和醒时的你


狂暴的温柔的冷静的


少年的青年的以后的


不同的你和你


相距遥远又十分亲密


相互依赖又相互背离


因而你大笑 时而你狂泣


因而摇摇头 点点头又搔搔头


这洒脱 这犹豫
这有奈和无奈的都是你



不同是习惯了字里行间的奔走


却必须迎着满街道的风雨


不同是习惯了与英灵对话


那无数次感受到的英雄的呼吸


却必须在买与卖的世界上丢弃


不同是有信心把泰戈尔的新月


送给求知的眼神 纯洁的少女
却怯于知道是那一部豪车
把她们拉进黑暗的夜里


“意义?灵魂的洁净


又在富人的眼里是几分几厘?”


不同是你无法回答愤懑的少年


面对你又似乎不只针对你的质疑



不同的是咆哮 已不是第一次了


起于心底的咆哮如雷


在心灵的上空炸响 闪电


明明灭灭的心事旁边


是颤抖着的无数个自己


不同的是谁在撕裂自己


是谁的手指 用何处的力道


伸进你的身体 捣碎你的安逸


这仰天长叹的 泪流满面的


面孔扭曲的 泥泞中行走着的


自己 人最不了解的是自己


自己的不同 自己的统一


如何在暗淡的心坎上爬行


为何温文尔雅地掩饰着


面目全非的结局



你渴望同一 同一个自己
“热爱,是的!”


你渴望振作 哪怕只是挣扎


哪怕只是为了不屈
找一找童年的纯净


即使带有泪滴


跑到少年的书中


即使带有迷离
你把众多的自己排开来
从黑夜排到黎明


从荒野排到诗里


你开始朗诵 让每一个你


都因激情的热血变得坚毅
“热爱,是的!”


你让每一个自己都变得透明


你看到了 你终于看到


星月和太阳交替辉映的天际



你渴望同一 同一个自己
可是 为什么每一次看到光明
都会看到自己的影子
“热爱,是的!”
为什么你反复申明的幸福
却无法在关注的眸子里定义


于是 你把你画成方形


你把你画成圆体


画出飞翔的想象 梦 真理


没人怀疑 但为什么
你挥舞的每一双翅膀猎猎作响


为何都被牢牢地钉在大地


多少次了你看到远方


却飞不出 逃不离


有形的都是阻隔的藩篱


那无形的呢
譬如灵魂 譬如海子


譬如灵魂冲破身体



你渴望同一 同一个自己


10月30日的夜风


更确切地斜出秋意


斜斜地擦过泪水的边缘
抵近悲戚
你疑虑
疑虑是风儿
为什么乐此不疲


拼命地拉扯你的影子


你感到疼 你不喊疼


你喊不出 你不想喊


任影子折叠 扭曲
忽而扭曲到悲伤之北 再曲


忽而折叠到叹息之西 再西


到58年的高原
到14年的墙上 影子
是自己又不是自己


不在意又不得不在意


可在风之下 你渴望的同一


为什么总是这杂乱的分离



你害怕分离
甚至害怕光和影的两面
渐渐开始的同一


多少次了 每一次站立


都有影子沉下


直到14 2014纵使躺着


也知道影子在涂抹床榻


而灵魂是洁净的 没有抵押


你知道许多的灵与肉


都已标价 连同美与诗


连同爱与亲 而你只要干净


只想在这个已被出卖的世界
做一个不被出卖的自己


你挣扎 不眠不休


时间 无眠的时间是针扎的疼
你依然得坐上去
压弯 压扁 并且微笑
一直笑成一种习惯


笑成别人读不懂的谜



笑成一弧下弦月


在云和云 梦和梦的夹缝中
游来游去

累 你不说累你不想说


没人知道月亮的背面


是心儿大面积的荒漠


却依旧叫作月亮


没人知道你的月亮之上


也有屈子的投身
海子的一卧 有北岛的挑战者


舒婷的环型山 雪莱


埃里蒂斯 新生代


众多的影子燃烧着 以热烈


久久地交织你的光辉



光在高处
你伸出双臂
渴望光明和光明的相近


灵魂与灵魂的亲密
纵使
寂寞如叶落的秋季
你也不说寂寞你说不出


诗人和诗 都是被遗忘


被抛弃的一种高度


与崇高等高 与群星平视


所以你走上去


十四层 十六层
不 还要更高的阶梯


才能通向光
通向你 同一的你



渴望同一 纯粹的渴望
是想到不能想的空白吧


是忍到不能忍的爆发吧
巨哭无泪的咽哑


是巨喊无声的挣扎


是高楼的那扇窗


从时间里打开来


留给历史一个方型的伤


终止吧 终止吧


这是最后一次分离了


从此再也没有影子 就像月


像每一个光体


从此只有照耀



“热爱,是的!”


你也有好多个你


有影子也纯粹的你


没影子也难忘的你


奋笔疾书的你


激情豪歌的你


血洒大地的你


天堂永生的你


你死了 你活着


你的的确确地死了
你又确确切切地活着


你 千百个你
谁又能够忘记


谁不含泪忆起 你


日月星光中永恒的你





2014年11月2日初稿于石家庄松霖斋


2014年11月12日定稿于广州抱花斋




*陈超,1958年10月27日——2014年10月30日


河北师大教授、博导,诗人,诗评家


河北省作协副主席。笔者好友,学兄


为其英年早逝心痛不已。几次落笔,


几次落泪,泣不成诗。定稿于此,仍


心声啼血。自为纪念,永悼之。




[ 本帖最后由 侯华 于 2014-11-12 14:40 编辑 ]

TAG:

泸州曾一的个人空间 泸州曾一 发布于2014-11-12 18:04:02
沉痛又厚重的悼诗,写出了陈超作为诗人的苦难和纯粹!

作者饱满真挚的长啸,用情之切之深之痛,令人动容!
泸州曾一的个人空间 泸州曾一 发布于2014-11-12 18:08:05
每个人都有好多个自己

你也有好多个你

童年的你带着58年的哭声

为所有的时光烙上印记

以致于长大后每一次餐饮

饱与不饱都要摸一摸肚皮

这没什么 饱与不饱

都没影响你国字脸的方正

写活陈超!
泸州曾一的个人空间 泸州曾一 发布于2014-11-12 18:17:50
自己 人最不了解的是自己

自己的不同 自己的统一

如何在暗淡的心坎上爬行

为何温文尔雅地掩饰着

面目全非的结局



深入的文字,深入诗人之魂灵
侯华的个人空间 侯华 发布于2014-11-12 18:19:44
是的。边国政先生说过,他已早发誓,决不自己解决自己的生命。
可是,结束是意味着怎样的决心?
我不知道。愿吾兄安眠!
诗者海客 海客 发布于2014-11-12 19:36:36
不同是有信心把泰戈尔的新月
送给求知的眼神 纯洁的少女
却怯于知道是那一部豪车
把她们拉进黑暗的夜里
诗者海客 海客 发布于2014-11-12 19:39:02
回复 5# 的帖子
所谓”生不如死”,未得过”抑郁症”的,真难以体验个中滋味……


死者长安息。无量天尊
侯华的个人空间 侯华 发布于2014-11-12 19:47:34
《别无选择》序

                                     陈超

侯宝华是我的老同学,也是老朋友,同系不同年级。远在30多年前的1980年,我们就是同一个诗社的成员。记得那时,中国诗坛有关“朦胧诗”的论战正如火如荼,刚刚改革开放的人们对这种新的情绪和修辞基础还远不适应,我们新松诗社的同学大致也分成了两拨。我和宝华都是“朦胧诗”坚定的拥护者,不仅在阅读时能机敏地感应、揣摩,更在写作中自觉地身体力行。在那一次次真的“大动肝火”的辩论会和朗诵会上,对北岛、舒婷、顾城等人诗歌的激赏,使我们成为灵魂上彼此支持的兄弟。
毕业后,我们天各一方,宝华先后去了西藏、关中等地,然后回到河北。各自俗务缠身,即使偶尔见面,也更多是叙旧而很少谈诗。我曾私下以为,宝华已经步入“仕途”,不再写诗了。直到某日诗友们聚饮,宝华给我看一组打印的诗稿,作品未具真名实姓,只说想听听我的直接印象。浏览之下,我说这些诗写得颇有韵味,走的是“新浪漫”一路(在我眼里,诸如埃利蒂斯等人就属于新浪漫),但意象扎实,绝非新手所为。然后,宝华才慢悠悠地说,“这是我近年写的。”至此,我才知道,原来那个多年来在网络诗坛颇有读者缘的“妙心缘”,就是我的老同学侯宝华啊,我还以为是个诗江湖上的女侠呢。呵呵,这道儿也太深了。我在不知情中,其实已经读过他作品,而且留下较深的印象。
后来集中读了他新出版的诗集《情感的一百个沸点》,才知道其实多年来他一直心系诗魂,琢磨诗艺,不断精进。这的确符合宝华的性格,自信而不争,内在而懂得腼腆,远离诗坛而亲近诗歌创造。遂想到,比起那些一天到晚跑来跑去混个脸熟,把诗歌当敲门砖使唤的专业“诗人”来,侯宝华以及全国不少像他一样的诗人,对诗歌艺术其实有着更为真实的热爱,甚至更多的虔诚,更到位的理解。现在,宝华的长诗《别无选择》即将出版,嘱我这个老同学作序,我将此看作是他对我们诗歌友谊的纪念。读过后,我感到这是一部既有历史文化和现实承载力,又不乏艺术结构和语言创造力的佳作。
《别无选择》是一部既能挥浩流转,而又神完气足的长诗。从结构看,全诗共十五章,诗歌语境横贯中华文化历史想象共同体中的诸多重要节点,并自如地熔铸进诗人对生存和生命沉思中。表达这样宏大的场域和丰富的感慨、体悟,搞不好就会流于松散。我满意地看到,诗人成功地设置了自己诗歌的结构,从而有效地统领全篇,放而能凝,出而能入,避免了散漫。诗人是以“基因”为线索,以一个穿越时空名曰“不乖”的诗中说话人——“他”既是个体,也是寓言性的共相,“他”在随历史不停地成长——为中心吟述视角,观照着华夏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命运,并对她的未来凝眸瞻望。
这个结构颇为巧妙。为何选择“基因”为线索?有分教。基因,是生物体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单位。诗人以这个组成染色体的遗传单位为整体隐喻,就简捷而内在地道出了自己血液中深切自豪的民族归属感,和家国文化的忧患意识。同时,我们知道,所谓基因工程的“基因重组”,指将细胞中带有遗传功能的基因加以剪切与连接,使染色体出现性质的变化,进而发展出更优异的品种/品质。在诗歌创造中,“少就是多”,精审即丰赡,诗人并智慧地以“基因”来暗示人们,生活于今天的我们,对传统历史文化的慧命,应进行现代意义上的创造性转化,并从其内部挖掘出自我更新的时代活力。是为“别无选择”的命意所在。我看到,正是经由这条连贯有力的结构线索的组织,使得这首长诗情思高迈,灵韵弥满,诗人所触及的素材虽繁复纵横,但并不显得零碎。因为浑整的结构感恰当地融会了林林总总的材料,遂使“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有创造难度的是,坚实的结构框架,并未影响到诗之为诗所应有的深文隐蔚,余味曲包之感。诗人将“基因”这个源于现代“工具理性”的语词,赋予了鲜润蓬松的“色彩”,道是“基因之蓝”,基因之紫,基因之黄,……之绿,之青,之橙,之白,之乌,之赤,如此等等。藉由色彩“通感”,牵引出其内在的历史文化暗示性,诗人将“思考知觉化”,自如地吟述着自己的史识和情怀,以现代诗独异的方式,重新组接串联了远古的神话传说,中华文化气韵,主体哲学精神源流,种族诗歌谱系,带有“原型”效应的历史人物,正史和稗史,文学正典与僻典,乃至宏大革命史中的关键节点,重大社会事件,百姓苍生的往昔与今天,歌与哭,泪与笑……与当下民族新一轮盛大的生存-文化现实,遂得以诗性的重新激活,诗性的博物志式地展现。
诗人对历史记忆的回溯与探询,不是简单的鉴古思今或借古喻今,而是使传统与现代构成共时性关系,使传统精神得以“生还”,成为活生生的今天的一部分。正如诗中描述的,“补天”,不会一劳永逸,它是女娲不断重临的起点。凤毁于火又会生于火,在诗人的精神深处,伟大的中华文化精神并没有逝去。重铸文化辉煌的理想,始终在诗中冲涌着。诗中描绘出一代代新新顿起的“大足印传人”后裔的还乡之路,既高尚、辉煌,又艰辛、黑暗。它展示了智性的坚实力量,又将之融汇于隐喻的激情和想象之中;它将宽阔的语境和精雕细琢的局部肌质共时呈现,将悲慨的缅怀和朗照的理想主义前景和谐地衔接在一起。这首诗以伟大诗人杜甫作结,使我们隐隐听到有如一支来自古今诗人合唱队的宽阔回声。这首诗宏大的承载力,于此可见。
说到诗歌的“承载力”,近年我总是感到遗憾。有些现代诗称得上技艺不凡,但是太过囿于琐屑的“私人叙述”,作品的生存-历史-文化的承载力远远不够。诗人们减缩了诗歌的能量,使诗歌没有了历史视野,没有文化精神动能,甚至还影响到它的语言想象力、摩擦力、推进力的强度。有许多题材几乎“不值一写”。而另有些诗歌,试图对生存和历史有所承载,值得一写,但却缺乏完整的艺术构想和话语能力,显得结构勉强,技艺粗糙,趣味稀薄。我期待看到一种既有“历史想象力”,又能在艺术上结构完整、语言富于灵韵的诗歌,将“诗与思”做扭结一体的表达。在意义和技艺不让步的前提下,以较大的亲和力,达成与经验读者的沟通与对话。我认为侯宝华的《别无选择》就庶几接近这样的期待。
这首诗的语言很好地显示了诗人的艺术个性。一般地说,在“主情”还是“主智”问题上,西方现代诗更倾向于“智性”,甚至艾略特还说过“诗不是感情的放纵,而是感情的回避”。但是,西方的标准不应是可公度的“标准器”,更不是首要的或唯一的。对于一首处理本土历史文化生存题材的长诗来说,还理应体现出对本土诗歌“缘情”“抒情”传统品格的“企及磁心”般的努力。
我看到宝华较为自觉地做到了这一点。他的话语策略是,不排斥对“智性”的探寻,但更不排斥对“主情”的亲和,他试图融汇、平衡这二者,找到自己恰切的话语方式。因为过度主智,会使诗干燥。而过度主情,又会让诗飘忽。诗人采取的修辞基础是,教内在的思悟和浓酽的情感,浸渍于奇异的物象—情境之中。就像庄子在《天地篇》中所谈及的“象罔”式的措辞,在庄子看来,要真正深入事物和灵魂的本质,应靠“象罔”的方式。象,乃有也,实也;罔,乃无也,虚也。在实与虚,具体与形而上的融合中,“玄珠”(道)才会出现。
我看到,在《别无选择》里,诗人不是泛泛地抒情,他的情感始终以象寄托,既是情化的象,也是蕴理的象。限于序言篇幅,此处不多论列,仅举一例,比如,第十章《基因之白》,诗人围绕着“月亮”这个心象展开。对中国诗人而言,月亮,不仅是一颗地球的漂亮卫星,它更是民族诗歌系谱中审美积淀深厚的,乃至是“历史性”的引力中心。诗人把这个整体性“所指”,作了散点透视式处理,分离出更细腻的“能指”,道是半弦,上弦,下弦,左弦,右弦,圆月……如此等等,并以人间“情爱”作为历史文化的转喻,就正如地使“诗与思”同时得到美妙的平衡。诗人不仅写了月亮,还写出了东方型的月的精神。它牵系着我们民族的情感,精神命脉和灵魂“基因之白”。这是一枚飘逸的月亮,也是一颗能够“落地生根”的月亮。正是这种融汇与平衡,使宝华这部长诗的语言,兼具了弦泉幽咽,雪夜空明,和山海荡涤,云雷奋发。总之,此诗的语言,有许多值得细加涵泳品味之处,它们既准确,又有精敏的想象力。诗人的语言箭矢在触及靶心之后,常常具有进一步延伸的能力,它有让我们愉快的、吸引我们本能地趋近的“磁性”。

对一部长诗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不是一篇序言恰当的任务。同时,我也不想限制那些经验读者的二度创造力的方向,不想把我的品藻强加于普通的诗歌读者。以上只是谈出我个人对侯宝华《别无选择》在承载力,结构意识,话语特性方面的大略观感。无疑,因其构架的宏大,内蕴的纷纭,这部长诗尚有个别局部在材料选择、掂兑上的蹒跚之处。但在这里,我更看重的是诗人历史视野的宽阔、顽健,和勇毅的艺术创造精神。宝华持久的努力终得报偿,我为他而高兴,并向读者朋友推荐此诗。我相信,它不会使你失望。
是为序。

陈超
2011、11、28
侯华的个人空间 侯华 发布于2014-11-12 19:51:20
谢谢海客。转先生一评以自励!
南屿的个人空间 南屿 发布于2014-11-12 20:34:49
陈超老师的文章读过很多。悼。
业余的人 围围 发布于2014-11-12 20:39:26
来读侯华的诗歌,深切、深刻、深情,非常好的悼亡诗。

陈超,走好——
坐看云起时 辛泊平 发布于2014-11-13 07:42:33
问候师长辈的兄长!
陈老师走得太决然,到现在还惶然若梦,不相信!
紫穗穗发布于2014-11-13 07:45:09

QUOTE:

原帖由 海客 于 2014-11-12 19:39 发表 所谓”生不如死”,未得过”抑郁症”的,真难以体验个中滋味…… 死者长安息。无量天尊
是的……仿佛总在死亡的河流里,不停地潮湿鞋子……又不停地挣扎上岸……
紫穗穗发布于2014-11-13 07:48:37
“热爱,是的!”
你也有好多个你
有影子也纯粹的你
没影子也难忘的你
奋笔疾书的你
激情豪歌的你
血洒大地的你
天堂永生的你
你死了 你活着
你的的确确地死了
你又确确切切地活着
你  千百个你
谁又能够忘记
谁不含泪忆起 你
日月星光中永恒的你

读到了你蕴含泪水的文字与真切心迹。虽然无缘得见陈超老师,且跟随你的诗句,再次洒泪,默哀三分钟。愿死者安息,生者怀念。而诗是我们唯一通灵的密语与悼念……
侯华的个人空间 侯华 发布于2014-11-13 19:09:13

QUOTE:

原帖由 南屿 于 2014-11-12 20:34 发表 陈超老师的文章读过很多。悼。
谢谢南屿先生
侯华的个人空间 侯华 发布于2014-11-13 19:13:14

QUOTE:

原帖由 辛泊平 于 2014-11-13 07:42 发表 问候师长辈的兄长!陈老师走得太决然,到现在还惶然若梦,不相信!
闻听此讯时在京,胡茗茗电话告诉的。后又接到周力军、杨松霖诸友电话,才由将信将疑而成悲恸!
侯华的个人空间 侯华 发布于2014-11-13 19:14:32
谢谢穗穗!谢谢为先生的祝愿!
我来说两句

(可选)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