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管理 您的位置: 今天 » 杜撰的撰 » 日志

“中国•后天第二届(2007—2008)双年度文化艺术奖”获奖名单及授奖辞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4-21 14:38:19 / 个人分类:存档

查看( 198 ) / 评论( 1 )

“中国·后天第二届(20072008)双年度文化艺术奖”

获奖名单及授奖辞

 

一、【后天诗歌奖】——朵  渔(天津)、陈小三(西藏)

二、【后天翻译奖】——得一忘二(新加坡)

三、【后天小说奖】——华  秋(四川)、杜  撰(甘肃)

四、【后天音乐奖】——万晓利(北京)

五、【后天电影奖】——应  亮(四川)、赵大勇(广州)

六、【后天艺术奖】——向  京(北京)、卫保刚(北京)

七、【后天学术奖】——夏可君(北京)、吴冠军(澳大利亚)

 

 

 

一、【后天诗歌奖】——朵 渔、陈小三

 

 

 

朵渔授奖词:

 

诗人朵渔以其极具个人化的独立精神和自由开阔的文化胸怀,让自己的诗歌深深契入这个时代最黑暗最坚硬的部分。如果说中国自由知识分子传统在出生于七十年代的诗人中间得以传承,并已形成年轻的力量与气势,那么朵渔——无疑是其中较为杰出的一位。朵渔在诗歌中的深度追问与痛切关怀,让更多具有现实关怀的人们看到,诗人并未集体缺席、失身于这个在痛苦转型中诡异迷离的时代。

 

朵渔获奖作品:《大雾》(2008

 

朵渔简介:

 

朵渔,(1973  ),原名高照亮,著名青年诗人、学者。199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2000年参与发起下半身诗歌运动。主要作品有诗集《暗街》、《高原上》、《非常爱》等;文史随笔集《史间道》、《禅机》、《十张脸》等。现主编诗歌民刊《诗歌现场》。现居天津。

 

陈小三授奖词

 

当大地的清贫与历史的阴影长久地纠缠,并露出大面积的血痕与雪痕的时候,他们没有退却,开始诗魂的漫游,在大地上寻找自我流放地。诗人固执地葆守着诗歌的良知与汉语的光泽;诗人依旧习惯于处乱不惊,并沉浸于孤清落寞的时代叙事中,袒露出他独特的睿智、澄明与深刻,以洞察人性的方式叩问记忆中的阴暗与物理的秘密。

 

陈小三获奖作品:《拉萨诗章》(2008

 

陈小三简介:

 

陈小三原名陈先旺,即巫嘎。男,197211月生。福建清流人。三明诗群成员。作品散见《放弃》、《水沫》、《后天》、《平行》、《诗歌现场》、《天涯》、《芙蓉》、《青年文学》、《汉诗》及诗歌刊物等。著有诗集《交谊舞》。现居拉萨。

 

 

二、【后天翻译奖】——得一忘二

 

得一忘二授奖词:

 

出于对诗歌翻译的高度自律,得一忘二在翻译中遵循四个阶段:诗句字面翻译、诗意深度理解、诗歌语义还原以及诗歌风格界定。诗人得一忘二(范静哗)成熟大气的翻译风格与诗歌声誉早在坊间流传,作为一个大量翻译美国诗人普拉斯作品的翻译家,又可谓中国译界第一人;作为一位普拉斯学者,得一忘二通读大量普拉斯研究的学术著作,他个人最新的普拉斯研究论文考察了她的视觉诗学,这也令他能够超越“自白派”诗歌中的私生活主题处理,而更加注重她诗歌的语言艺术与技巧

 

得一忘二获奖作品:《普拉斯诗选》(20002008

 

得一忘二简介:

 

得一忘二,原名范静哗,生于60年代中,毕业自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曾在南京某高校教书十三年,现居新加坡。主要研究领域是英语文学、诗歌与视觉艺术的关系、文化研究等。除专业学术论文之外,有译著数部,而以中英文创作的诗歌除少量发表在境外杂志上,主要发表于自己的博客和专栏。

 

三、【后天小说奖】——华  秋、杜 

 

华秋授奖词:

 

    诗人华秋在小说中勾勒了一个个青春时代的欲望叙事场景,同时也在试图驯服诗人关于过去时代的记忆,如何在理想主义(往事)、英雄主义(暴力)和浪漫主义(情欲)的争斗与纠缠中得以重新审视“我们”(70后一代文艺青年)的生活,从而在后改革时代的天空中捏造一个形而下的巴比塔。

 

华秋获奖作品:《杀李哥》(长篇小说,2008)。

 

华秋简介:

 

华秋,1971年重阳节生,2000年开始写小说,次年开始写小说。作品有诗集《诗无邪》、长诗《33岁》、长篇小说《只和我有关》、长篇小说《杀李哥》。

 

杜撰授奖词

 

    诗人杜撰的小说,讲述的是几个文艺青年在一个偏远小镇上的故事,杜撰让我们看到一种“后来写作”正在成为可能,并且真实地凸现70后一代人全新的写作观念,如何与时代流行文化保持清醒的警惕与反思——“这一切比我们想像的还要糟”,独立的写作往往在友谊中完成,从而成就独立的思考。

 

杜撰获奖作品:《这一切比你想像的还要糟》(2008,长小说)。

 

杜撰简介:

 

杜撰,男性汉人,祖籍宁夏隆德杜川,1970年生于甘肃广河,现居甘肃河州。生有杰作杜一诺。撰有自版诗集《十二》、《暗质制作b002》等,长小说《这一切比你想像的还要糟》及随笔集等。

 

四、【后天音乐奖】——万晓利

 

万晓利授奖词:

 

有人说,万晓利像是古龙先生小说中长发飘飘的剑客;也有人说,万晓利是在现实中的城市与乡村之“文化边缘地带”流浪、思考的音乐人。我们热爱万晓利的理由,其实很简单,仅仅是因为他的音乐品质的朴素与尖锐,音乐精神的独立与反抗;他的声音与我们的时代有关,与时尚前卫的艺术姿态无关。

 

万晓利获奖作品:《走过来,走过去》、《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音乐专辑)。

 

万晓利简介:

 

万晓利,1971年生于河北。1990年至1994年在酒厂上班,其间加入过一些文艺团体。1997年,来北京做职业酒吧歌手。20027月,签约Badhead厂牌。200212月,首张个人专辑《走过来,走过去》由Badhead发行。现居北京。

 

五、【后天独立电影奖】——应亮、赵大勇

 

应亮授奖词

 

导演应亮的处女作《背鸭子的男孩》,不仅是一部关于意志与复仇的诗意沉思的电影,同时也是一部对平民暴力美学进行深度阐释的电影。同样,他的第三部电影《好猫》(2008)同样折射出了中国当下新锐电影人继续背负愈加独立的人文艺术精神,并开始新一轮社会电影的历史反思与诗性追问,同时让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更多来自过去时的未经加工的社会影像史。

 

应亮获奖作品:《背鸭子的男孩》(2005)、《好猫》(2008)。

 

应亮简介:

 

应亮,1977年生于上海,现定居四川,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接受电影启蒙教育,后毕业于重庆大学电影学院导演系。至今共拍摄各种短片十四部,长片处女作《背鸭子的男孩》(2005),先后参加30多个国际影展,并获得香港、旧金山、东京FILMeX、新加坡等五个国际奖项。第二部长片《另一半》(2006),作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当代亚洲”影展开幕电影,在纽约连续放映六场,至今获得包括全州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在内的四个国际奖项。第三部长片《好猫》(2008)获得布里斯班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国际影评人联盟奖。

 

赵大勇授奖词

 

    赵大勇在《南京路》中将镜头对准了社会最底层的流浪人,赵大勇在纪录片中不仅仅在追求现实世界的客观真实,而是试图通过独特的人群影像,构建一个时代的真相与隐喻,从而让我们感觉到纪录片中到处充满福柯式的悲欢,以及无能的力量;正如赵大勇所说:“我无法忽视活生生的现实在我精神上造成的巨大影响,我必须要借助一个有力的主观渠道来解释我所生活的时代,我们一起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就必须要共同对它进行检视”。

 

赵大勇获奖作品:《南京路》(20042006)。

 

赵大勇简介:

 

    1970年出生于辽宁。1992年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1992-1995北京职业画家。1995-1999广州从事广告导演。1997创建广州大客设计公司。1997主持出版当代艺术杂志〈文化与道德〉。1999-2001于美国哈佛大学做东亚艺术交流学者。2002开始云南纪录片《废城》《上帝在中国》拍摄。2004-2006独力制作纪录片《南京路》,并获得4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评委会奖,《废城》获得2008年第5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最高奖独立精神奖

 

六、【后天艺术奖】——向京、卫保刚

 

向京授奖词

   

    向京在利用雕塑的形式,在中国进行着一场关于身体的艺术革命,并且在实践着她个人化的身体诗学和政治隐喻,重新解构艺术的“轻”与“重”,通过夸张的肉体来重塑一代人的灵魂焦虑,在观念视觉中还原历史的在场感,从而达到追述一种本雅明式的艺术救赎理想。

 

向京获奖作品:《保持沉默》(2005,文汇出版社)。

 

向京简介:

 

向京:1968年生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在上海蛰居十年之后,今年春天迁徙回北京。

 

重要个展:

 

2008 《全裸-向京2006-2007作品亚洲巡展》·香港/曼谷/北京·唐人画廊

2007 《一百个人演奏你?还是一个人?》·台北·诚品画廊

2006 《你的身体——向京作品2000-2005》·上海·上海美术馆

2005 《保持沉默——向京作品2003-2005》·北京·大山子艺术区北京季节画廊

2003 《镜子里的女人》·厦门·欧洲艺术中心

 

重要联展:

 

2009 《天使的传说》·伦敦·红楼基金会

《人体》·南京·南京尚东当代艺术中心

2008 《革命在继续——中国新艺术》·伦敦·萨奇美术馆

《“人民·中国”——20世纪中国美术中的人本主义》·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个案——艺术史和艺术批评中的艺术家》·北京·圣之艺术空间

2007 《中国——面对现实》·维也纳·MUMOK美术馆

《今日中国》·阿姆斯特丹·Cobra现代美术馆

Art Lan Asia》·横滨·ZAIM艺术中心

2006 《入境――中国美学》·上海·上海当代艺术馆

《江湖》·纽约·Jack Tilton画廊

《双性社会中的女性》·曼谷·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独白:中国印度尼西亚当代雕塑展》·雅加达·印度尼西亚国家美术馆

 

卫保刚授奖词

 

卫保刚的绘画把中国当前架上绘画带到了一个高度,形成了中国绘画特有的语言,重新为我们打开了绘画的平面,在表面上打开了一个平淡空寒的诗意空间,也为我们思考余像绘画或中国当代绘画的可能性提供了机会。卫保刚的绘画在技术上结合流淌和涂抹,把西方富有表现力的颜料笔触的涂抹方式转变为更加轻柔的带有水性的流淌笔意,彻底转换了传统水墨的书写性,流淌的情绪中渗透了生命的无奈无力,却又有着内在的柔韧,并且形成自己特有的“云笔”。 画面的未完成状态,打开正视现实、正视记忆以及到来者敞开的维面,抽象出时代的废墟,记忆的残骸,从而形成独特的“余像绘画”风格,准确表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根本情绪。

 

卫保刚获奖作品:《逍遥游》、《自语系列》(2001-2008

 

卫保刚简介:

 

1968年出生于湖北省黄石,1986年毕业于黄石美专。2000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助教班。主要艺术作品有木刻《足迹》、《尘世之恋》、《蛙人》等,油画《江南系列》、《云水之诗系列》、《西行记》、《肖像系列》、《如烟系列》等,先后在纽约、北京、黑龙江、湖北等地参加艺

TAG:

杜撰的撰 杜撰 发布于2009-04-21 14:49:40
补续
卫保刚简介:

1968年出生于湖北省黄石,1986年毕业于黄石美专。2000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助教班。主要艺术作品有木刻《足迹》、《尘世之恋》、《蛙人》等,油画《江南系列》、《云水之诗系列》、《西行记》、《肖像系列》、《如烟系列》等,先后在纽约、北京、黑龙江、湖北等地参加艺术展20余次。现居北京宋庄。

七、【后天学术奖】——夏可君、吴冠军

夏可君授奖词:

【夏可君以其对思想的虔诚,在中国文化传统心脉的隐秘承传中,接续西方解构学派思想的彻底性,以其带有绝望气质的绝对风格,尤其独特的书写语言,集中于其对有余和无余的思考,与他的朋友卓青一道,使汉语思想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可以与世界对话的哲学,标志着属于他自己的哲学思想的真正开始。夏可君从孔子儒学“感通”的思想出发,重新打开了《论语》解释的可能性,以对《中庸》之中心论的解构发现了天命缺失的内在危机,以“剩余的思想”重新打开了《庄子》,同时,夏可君以“礼物”的三个绝对命令思考了传统礼物交往以及礼物经济的(/不)可能性。夏可君和卓青对艺术创作、经济生活与剩余生命的多重对话,触及了我们这个层层叠加的混乱时代的深层结构。作为一部思想严格的哲学书,从“余”这个唯一词出发,作者揭示了汉语思想与中国文化生命的秘密:总是通过留有“余地”以及对“剩余生命”的征用来滋生生活世界的幻像。】

夏可君获奖作品:《幻像与生命——庄子的变异书写》(学术著作,2007)。

夏可君简介:

夏可君,男,1969年出生。2001年武汉大学哲学系毕业,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研究海德格尔的世界问题和无人称句思想;2001-2003 中山大学哲学系,讲师;2003,-2004, 德国KAAD奖学金,弗莱堡大学研究;2004年,中山大学哲学系讲师;从2005年起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哲学系跟随让-吕克•南希教授学习。
主要学术成果: 1,著作:今年即将发表个人专著:《感通的思想——<论语>之变异的传释》(作为《开端文丛》之一) 2,著作:即将发表个人论文集:《心魂书写》。 3,与其他朋友一道主编系列丛书《开端文丛》,今年即将出版。准备系统翻译、介绍和研究法国当代思想,已经开始和朋友们一道编辑翻译Levinas, Derrida, Jean-luc Nancy, Blanchot, F. Jullian, Jean-luc Marion, Allan Badiou等人的著作。主要论文:(1),《Fuge:海德格尔(M. Heidegger)的世界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00,5。(2),《海德格尔与世界问题的发生》《现代哲学》,2003年,1。(3),《徳里达书写死之绝境——对Heidegger,Levinas,Blanchot死亡问题的解构》,发表在《论证》第三期,近四万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布朗肖(M. Blanchot)的写作》:《东方》杂志,2003,11。(5),《礼物的精神——Derrida思想礼物及其对神学的解构》,发表在《道风》,香港道风山神学研究期刊,2004年。(6),《无题的礼物和思想发生的位置——Derrida论馈赠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发表在《生产》第一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The Community of Love and Ethos Of Giving: Deconstruction Of Christanity in Jean-Luc Nancy. 2004年在台湾中原大学“上帝与公共生活”的国际会议论文。

吴冠军授奖词:

吴冠军在此书中重新提出不合时宜的哲学现象——意识形态批判的可能性深度。他的社会性思考,独特、深刻而锋利,他的极富想像力的批判与追问,更是让人振奋;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有责任、有担当的中国激进知识分子的入世情怀,以及追求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

吴冠军获奖作品:《爱与死的幽灵学》(学术著作,2008)

吴冠军简介:

字子极,号仁轩、铭幽,吴县人。文革末年生于上海,当过专栏作家、小资白领、商业网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洗尽浮世之铅华后,现为澳大利亚墨纳什大学哲学博士候选人。个人学术著作有《多元的现代性:从“9•11”灾难到汪晖“中国的现代性”论说》(上海三联书店,2002)、《日常现实的变态核心:后“9•11”时代的意识形态批判》(新星出版社,2006)、《爱与死的幽灵学:意识形态批判六论》(吉林出版集团,2008,荣获“第二届双年度后天学术奖”)、《爱情•国学•精神分析》(两卷,即出)等。曾兼任学术网站《世纪中国》编辑、“世纪沙龙”论坛版主。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精神分析,与中国古典思想。
我来说两句

(可选)

日历

« 2024-04-28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3143
  • 日志数: 8
  • 建立时间: 2008-02-27
  • 更新时间: 2009-11-22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