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第七品

郑文斌 发表于: 2017-6-21 20:44 来源: 今天

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第七品

大乘般若部·第0003部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三十卷(第一卷~第十卷)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共僧叡译

三假品第七


  尔时,佛告慧命须菩提:“汝当教诸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如诸菩萨摩诃萨所应成就般若波罗蜜。”
  即时,诸菩萨摩诃萨及声闻大弟子、诸天等,作是念:“慧命须菩提,自以智慧力,当为诸菩萨摩诃萨说般若波罗蜜耶?为是佛力?”
  慧命须菩提知诸菩萨摩诃萨、大弟子、诸天心所念,语慧命舍利弗:“敢佛弟子所说法,所教授,皆是佛力。佛所说法,法相不相违背。是善男子,学是法,得证此法,佛说如灯。舍利弗,一切声闻、辟支佛,实无是力,能为菩萨摩诃萨说般若波罗蜜。”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所说菩萨、菩萨,何等法名菩萨?世尊,我等不见是法名菩萨,云何教菩萨般若波罗蜜?”
  佛告须菩提:“般若波罗蜜亦但有名字,名为般若波罗蜜。菩萨、菩萨字亦但有名字,是名字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
  “须菩提,譬如说我名,和合故有,是我名不生不灭,但以世间名字故说。如众生寿者、命者、生者、养育者、众数人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见者等,和合法故有,是诸名不生不灭,但以世间名字故说。般若波罗蜜、菩萨、菩萨字亦如是,皆和合故有,是亦不生不灭,但以世间名字故说。
  “须菩提,譬如身和合故有,是亦不生不灭,但以世间名字故说。须菩提,譬如色、受、想、行、识,亦和合故有,是亦不生不灭,但以世间名字故说。须菩提,般若波罗蜜、菩萨、菩萨字亦如是,皆是和合故有,是亦不生不灭,但以世间名字故说。
  “须菩提,譬如眼和合故有,是亦不生不灭,但以世间名字故说,是眼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耳、鼻、舌、身、意和合故有,是亦不生不灭,但以世间名字故说,色乃至法亦如是。眼界和合故有,是亦不生不灭,但以世间名字故说,乃至意识界亦如是。须菩提,般若波罗蜜、菩萨、菩萨字亦如是,皆和合故有,是亦不生不灭,但以世间名字故说,是名字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
  “须菩提,譬如内身名为头但有名字,项、肩、臂、脊、肋、髀、膞、脚是和合故有,是法及名字亦不生不灭,但以名字故说,是名字亦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须菩提,般若波罗蜜、菩萨、菩萨字亦如是,皆和合故有,但以名字故说,是亦不生不灭,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
  “须菩提,譬如外物草木、枝叶、茎节,是一切但以名字故说,是法及名字亦不生不灭,非内,非外,非中间住。须菩提,般若波罗蜜、菩萨、菩萨字亦如是,皆和合故有,是法及名字亦不生不灭,非内,非外,非中间住。
  “须菩提,譬如过去诸佛名,和合故有,是亦不生不灭,但以名字故说,是亦非内,非外,非中间住,般若波罗蜜、菩萨、菩萨字亦如是。
  “须菩提,譬如梦、响、影、幻、焰、佛所化皆是和合故有,但以名字说,是法及名字不生不灭,非内,非外,非中间住,般若波罗蜜、菩萨、菩萨字亦如是。
  “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名假施设,受假施设,法假施设,如是应当学。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见色名字是常,不见受、想、行、识名字是常;不见色名字无常,不见受、想、行、识名字无常;不见色名字乐,不见色名字苦;不见色名字我,不见色名字无我;不见色名字空,不见色名字无相;不见色名字无作,不见色名字寂灭;不见色名字垢,不见色名字净;不见色名字生,不见色名字灭;不见色名字内,不见色名字外,不见色名字中间住。受、想、行、识亦如是,眼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诸受,乃至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诸受亦如是。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字、菩萨、菩萨字,有为性中亦不见,无为性中亦不见。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是法皆不作分别。是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住不坏法中,修四念处时,不见般若波罗蜜,不见般若波罗蜜字,不见菩萨,不见菩萨字,乃至修十八不共法时,不见般若波罗蜜,不见般若波罗蜜字,不见菩萨,不见菩萨字。菩萨摩诃萨如是行般若波罗蜜时,但知诸法实相。诸法实相者,无垢无净。
  “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当作是知名字假施设,知假名字已,不著色,不著受、想、行、识,不著眼乃至意,不著色乃至法,不著眼识,乃至不著意识,不著眼触,乃至不著意触,不著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若不苦不乐,乃至不著意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若不苦不乐,不著有为性,不著无为性,不著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不著三十二相,不著菩萨身,不著菩萨肉眼,乃至不著佛眼,不著智波罗蜜,不著神通波罗蜜,不著内空,乃至不著无法有法空,不著成就众生,不著净佛国土,不著方便法。何以故?是诸法无著者,无著法,无著处,皆无故。
  “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著一切法,便增益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入菩萨位,得阿惟越致地,具足菩萨神通,游一佛国至一佛国成就众生,恭敬、尊重、赞叹诸佛,为净佛国土,为见诸佛供养,供养之具,善根成就故随意悉得,亦闻诸佛所说法,闻已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终不忘,得诸陀罗尼门、诸三昧门。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当知诸法名假施设。
  “须菩提,于汝意云何?色是菩萨不?受、想、行、识是菩萨不?”
  “不也,世尊。”
  “眼、耳、鼻、舌、身、意是菩萨不?”
  “不也,世尊。”
  “色、声、香、味、触、法是菩萨不?”
  “不也,世尊。”
  “眼识乃至意识是菩萨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于汝意云何?地种是菩萨不?”
  “不也,世尊。”
  “水、火、风、空、识种是菩萨不?”
  “不也,世尊。”
  “于须菩提意云何?无明是菩萨不?”
  “不也,世尊。”
  “乃至老死是菩萨不?”
  “不也,世尊。”
  “于须菩提意云何?离色,离受、想、行、识,乃至离老死是菩萨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于汝意云何?色如相是菩萨不?”
  “不也,世尊。”
  “乃至老死如相是菩萨不?”
  “不也,世尊。”
  “离色如相,乃至离老死如相是菩萨不?”
  “不也,世尊。”
  佛告须菩提:“汝观何等义,言色非菩萨,乃至老死非菩萨,离色非菩萨,乃至离老死非菩萨,色如相非菩萨,乃至老死如相非菩萨,离色如相非菩萨,乃至离老死如相非菩萨?”
  须菩提言:“世尊,众生毕竟不可得,何况当是菩萨?色不可得,何况色、离色、色如、离色如是菩萨?乃至老死不可得,何况老死、离老死、老死如、离老死如是菩萨?”
  佛告须菩提:“善哉!善哉!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众生不可得故,般若波罗蜜亦不可得,当作是学。于须菩提意云何?色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于须菩提意云何?色常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常,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色无常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无常,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色乐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乐,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色苦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苦,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色我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我,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色非我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非我,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于须菩提意云何?色空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空,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色非空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非空,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色相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相,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色无相,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无相,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色作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作,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色无作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无作,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乃至老死亦如是。”
  佛告须菩提:“汝观何等义,言色非菩萨义,受、想、行、识非菩萨义,乃至色、受、想、行、识无作非菩萨义,乃至老死亦如是?”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色毕竟不可得,何况色是菩萨义?受、想、行、识亦如是。世尊,色常毕竟不可得,何况色无常是菩萨义?乃至识亦如是。世尊,色乐毕竟不可得,何况色苦是菩萨义?乃至识亦如是。世尊,色我毕竟不可得,何况色非我是菩萨义?乃至识亦如是。世尊,色有毕竟不可得,何况色空是菩萨义?乃至识亦如是。世尊,色相毕竟不可得,何况色无相是菩萨义?乃至识亦如是。世尊,色作毕竟不可得,何况色无作是菩萨义?乃至识亦如是。”
  佛告须菩提:“善哉!善哉!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色义不可得,受、想、行、识义不可得,乃至无作义不可得,当作是学般若波罗蜜。须菩提,汝言我不见是法名菩萨。须菩提,诸法不见诸法,诸法不见法性,法性不见诸法,法性不见地种,地种不见法性,乃至识种不见法性,法性不见识种,法性不见眼色、眼识性,眼色、眼识性不见法性,乃至法性不见意法、意识性,意法、意识性不见法性。须菩提,有为性不见无为性,无为性不见有为性。何以故?离有为不可说无为,离无为不可说有为。
  “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于诸法无所见,是时不惊、不畏、不怖,心亦不没不悔。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不见色、受、想、行、识故,不见眼乃至意,不见色乃至法,不见淫怒痴,不见无明乃至老死,不见我乃至知者、见者,不见欲界、色界、无色界,不见声闻心、辟支佛心,不见菩萨,不见菩萨法,不见佛,不见佛法,不见佛道。是菩萨一切法不见故,不惊、不畏、不怖、不没、不悔。”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是菩萨心不没不悔?”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一切心、心数法,不可得,不可见,以是故,菩萨摩诃萨心不没不悔。”
  “世尊,云何菩萨心不惊、不畏、不怖?”
  佛告须菩提:“是菩萨意及意识,不可得,不可见,以是故,不惊、不畏、不怖。
  “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一切法不可得故应行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一切行处,不得般若波罗蜜,不得菩萨,不得菩萨名,亦不得菩萨心,即是教菩萨摩诃萨。”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