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身旁带有某种特征的事物】

无数山楼 发表于: 2017-6-18 16:37 来源: 今天

—————————————————————————————————————————————

      身旁,带有某种特征的事物常被当作建材使用,生生将视线挡住,我努力地辨认着,想要找出隐藏在触目可见建筑物中东西,带着我还不能说出的某种特征的在。即,可感觉,但无法说出,无法清楚地表达出来。

      有时,忽觉得是平常的雨、阳光、风、空气等及其隐含的幽微组成了我们眼中之物,或许你会说,这不过是一种表现个人精神的现象罢了,象征意义多于实在意义,亦或仅仅是某个主观的产物,并非实在之物。当然,也非那种主观地斩断个体意识存在的所谓客观,不过是屏蔽自我后的唯心罢。

      在词语之外,一切客观物的说法都在寻求对自我意识的修正、否定、完善,或逃避可能陷入到对象中。可事实上,你会发现外界的事物,尤其身旁熟悉的事物已经深深地溶进我的每个场景和生命的每段旅途中,形成我们不易觉察的平常。因习惯而致麻木,使我们已辨不出身旁建筑物的原料及其特征,这是我们的悲哀,尤其当这种建筑社会化以后,群体形态的建筑如此牢固、冰冷地矗立在我们面前时。

      对周围建筑里隐含的某种共同特征的觉察,却不能道明其具体情况,这让我很苦恼、不安,遮住了我们常说的“背后”、“里面”等的表达,也遮住了作为第二人称隐现的你。这样,在群体与个体层面,身旁这些平常事物都带有难以觉知的隐意,亦即我们通向他方的通道。其实,此处我更愿意使用“隐逸”一词,即无论群体、个体层面,我身边的一切事物里都带有指向自身的隐逸特征,事物的隐逸是事物向更根本的生命层次靠拢,甚至越过生命形态而指向本质的存在。

      很多时候,一个人行走于人群,我清醒地感受四周喧闹里,有某个固定指向的东西牵引着我,将我从人群的拥挤中拉出来,将我从孤独中拉出来。可我并未从孤独中解脱,反而觉得倍加孤独。更似从一种孤独走向另一种孤独,从群体的孤独到面向自我的孤独,从杂乱走向纯粹,逼近方程的解。反之,对问题的逃避、远离则更不是我想要的,那样我会由此同样会远离宿命的你、远离我自己。

      我渴望找到一切的普遍性存在的究竟,词语“我”的意义所在,找到作为一个问题的意义对象的你。要知道,对意义的追问是对词语中时间之囚的释放,将具体形态里囚徒给释放,也将词语本身释放,不再空守表达之物。如是,所有已建、在建、未建的我身旁的物都将返回到时间序列中去,把空间形态的像放回我眼前。

      好吧!往前走吧!你用种种幻象勾勒画图、音声、容颜、悲欢,勾勒一个个彼此同在的事件。就于这幻象里,感受虚无,感受没人注意到的万物之是。

      注:2017.6.18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