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浅析纳博科夫诗歌《处决的枪声》

雨无正 发表于: 2017-4-14 12:55 来源: 今天

浅析纳博科夫诗歌《处决的枪声》


《处决的枪声》
作者:纳博科夫


没有刮脸,冷笑,苍白,
西装上衣还算是干净,
没系领带,一颗小铜纽扣
贴近喉结扣紧了衣领。


他等着,能够看到的
只有光秃的高墙围在四周,
草地上有个铁罐头盒,
还有瞄准的四条枪的枪口。


他就这样等着,不止一次
冲那些名字冷笑,眨眨眼睛,
他等待着镁光灯突然一闪,
照亮那些不长眼的白面孔。


完了。刺痛的钢铁闪电,
石头一样冷酷的黑暗,
盘旋在无底深渊上空,
哭叫的天使已神经错乱。


1928


(谷羽 译)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Набоков;: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423-- 197772)是一名俄裔美籍作家,1899年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著名文学家、诗人,其作品《洛丽塔》当中因其中表现令人震惊的畸恋现象而引起文学界瞩目。


这首诗歌内容十分明确,就象标题所描述,是描写一个等待处决的临刑场面,如果抛开诗歌的文体形式不谈,这首诗歌去掉分行几乎等同于一个小说中的片段,其独特之处在于描写被处决者的无畏与不妥协,在诗歌中,即使马上要面临死亡,作品中的临刑者“他”,也表现出非常高傲的姿态,这其实是一个与强权斗争而失败的革命者形象,但有关所有个人信息和历史背景的资料都被抹去了,因而使得诗歌成为描写一个概念上的革命者而从具体的历史与政治背景当中抽离出来,这表现出一种面对强权压迫大无畏的态度,同时表现出即使失败,面对死亡也毫不畏惧的精神。这是信仰的力量。


谈这首诗歌,不能不说到俄罗斯的一幅名画《近卫军临刑的早晨》,这幅名画是俄国画家瓦西里·伊凡诺维奇·苏里科夫1879年创作的著名历史画。长218厘米,宽375厘米,现存藏于莫斯科的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形象地表现了近卫军的妻子在告别上断头台的亲人时那种痛苦心情,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忠实地遵循了现实主义的写生手法。
画面右边骑马的是彼得大帝,白衣背向观众被人搀扶着的是一个即将面临行刑的近卫军战士
这幅图画很明显地把彼得大帝刻画成为一个严酷冷漠的暴君形象,而近卫军的家属与观众都表现出极大的哀悼与悲伤情绪,因而普遍认为这幅作品表现的是对近卫军战士受戮的同情。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是以彼得大帝于1698年镇压近卫军兵变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而创作的。画家选取了兵变失败的近卫军在莫斯科红场临刑前的悲壮时刻。

历史上这次行刑的具体场面跟美术作品所表现的情况类似,据说所有近卫军都表现得大义凛然,丝毫不为自己发动叛乱失败而面对必然死亡的命运而后悔。但事实上这次近卫军政变并不像其画作表现得那么具有正义性,因彼得大帝所推行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改革,触动了一些贵族利益而导致这次政变,但改革本质上是对国家和普通民众有益的,而近卫军实际上属于愚昧保守的贵族阶层。
这使得画作表现出的情感与历史对这一事件的定性产生了严重的错位,近卫军被美化,而彼得大帝被丑化了,但这并不妨碍这幅画作成为一幅名作,因为美术作品并不一定需要依赖于历史背景存在,其艺术价值更多体现在审美情感上。
画面所表现出的临刑者的悲壮与与彼得大帝的冷酷,使得画面充满了铁血悲情的气质,同时因其所表现的题材是反抗君主失败而被杀的战士而使得画作风格带上了某种反专制色彩,这使得画作因而成为名画,虽然其中反映的情感跟历史现实并不完全吻合。
我怀疑纳博科夫是看过这幅名画并进行过思考的,因为这首诗歌中所表现的被处决者几乎就是苏里科夫作品中近卫军战士形象的刻画,但如果带上历史背景,这种对贵族保守派反叛者正义形象的刻画就显得十分荒谬,也不符合正常的价值观,因纳博科夫(仅仅是猜测)将其作品抽离了所有的有关历史与政治的因素,而使其成为一种纯粹的精神描写,这反而更有利于作品题材的表现。
这表现出诗歌对于精神题材高度的文学提炼能力,通过将一种附着于其他元素的精神进行发掘,剔除与表现精神相矛盾或冲突的背景元素,从而将最具有信仰的表现力的艺术效果发挥出来。纳博科夫在其诗歌中也采取了将主题的背景撤去的手法,因而这首诗歌中人物名称身份等线索全部是抽象处理的,并无任何线索指向任何历史或政治事实,但这样也才能更为纯粹的表现信仰和精神。
诗歌对于题材的处理,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加法,通过对某一题材进行深入发掘,对其进行修饰演绎而使得题材更为丰满;另一种则是做减法,对某一原本含有多个元素的题材,去掉其中对于表现中心思想或主旨不利的或者没有价值的,而将其中最有用的核心部分抽离出来。
纳博科夫在这首诗歌中使用的是后者,因此这首诗歌一无时代背景,二无人物身份,也没有事件的政治性,社会性等各个线索的透露,仅仅表现的是人物面对行刑大无畏的精神。这反而突出了人物精神而使得主题得到升华,从技术层面来说是十分成功的。
不过这也割裂了诗歌跟任何历史背景或文化背景的联系,因而对其的读解要找到历史原型是十分困难的,尽管在精神情感的表现上这首诗歌跟苏里科夫的画作有高度相似性,但纳博科夫将诗歌题材抽象画处理的手法让二者之间的直接联系全部切断了,因而无法断言纳博科夫是否受到这幅名作的影响,而对于表现面对死亡和强权好不妥协的战士和革命者,这首诗歌无疑是这种伟大精神的生动写照。

最新回复

泸州曾一 at 2017-4-14 16:46:33
没系领带,一颗小铜纽扣
贴近喉结扣紧了衣领。

这个细节很有意思,死也不失其庄重高贵!
雨兄的荐读也有意义!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