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灯下随笔】

无数山楼 发表于: 2017-4-13 11:36 来源: 今天

————————————————————————————————————————

      提笔时,我想起佛这个词及其象征意义。是时,已近午夜,正下着零星小雨,没有满月,没有星空起到作用的当头一空的暗示,我只是无由地想起。于是随手写点啥,但好像又无话可说,我无法理解长久以来自己为什么接受这种无聊甚至无意义的存在,这样的情形同时也让我感到吃惊,因为一切并不是如我当初设想的那样。

      读几页书,书中他们说过话与我不在同一世界,始终都不在。即如窗外的夜雨,落了多少年了,从童年落到现在,从老屋落到城里,仿佛和我同在,也许正是同在感使我觉得岁月有风雨味,几分伤感。雨,径直落,脑海里恍惚觉得雨落在他方世界,与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从前那种同在感或许只是它出现眼前,让我觉得雨之于我有了不一样的意义。雨落下了什么意义吗?我一下子从我的无聊中看见雨的不在,而这个“不在”尤使我感到“无聊甚至无意义的存在”的意义来。

      灯下,隐约觉察到佛这个词对一切存在的全然概括,我们众生亦非这个词的对立,在解释勾勒的图像里,有点类似“雨的不在”给我的感受。我可不想以虚无这个形式去认识、理解、框定我的世界,但假如虚无就是我们远离解释后的本然呢?包括我们的全部认识、理解过程在内,我们使用了一套平行于世界的文字、语言系统,避开虚无对自身的定义、限制,去描绘着存在的无意义。

      灯光之外黑漆漆的,灯光给出我在其中的提示,我不觉地凸出于意义的平面。而过多关注自己,从自我出发就会显示得太多,成为探索、认知的障碍,并遮挡住对象世界,将我们思想、意识中设定的一切来代替面向的对象世界。瞧!我又不知不觉地,在一个概念中塞入了“我”,当我凸出于对象世界,像在逃离一样,逃离被定义了的对象,更似逃离一种将成为对象的囚徒的可能。意识到一个概念中塞入了“我”,灯光外围的暗的形态随即被拆去,光线向外延至雨声中。嗯!是内外、明暗等同一事物的两面性的消融,围绕着我的无聊、空虚、意义与存在达成和解,如依附于物的虚无。

      有时候,一件事物的两面、多面的真实,既包含事物特性,也有多重遮盖的弊端。想想世界万象与浩如烟海的词语指向间的矛盾,相互的揭露和遮掩。例如:你的两面、多面特性为你的表情、行为等活动用文字、词语所标志,其间许多抽出的特征都存在重复定义,为我们对你的认识造成揭示和遮掩,即便是揭示也同样引导误解、而非抵达。

      为什么就不能置身于这形式意义的标志之上呢?雨,没去分别白天、黑夜,它按照自己的路线前行,飘落下一季又一季的无意义,而它的无意义碰巧滴打着我的无聊。它不需要我为它写下什么,只不过我无意间想起什么罢了。

      注:2017.4.12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