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朗读者】

无数山楼 发表于: 2017-3-19 23:50 来源: 今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末,午后,江边。

      阳光刚好宜于人们抒发自己,游人渐增,有的来晒心情,有的则晒春眠不觉,有的来舒展冬的慵懒。其时,油菜花香满春江,渲染了一个畅想的舞台。

      走在水边,走在寻常的视界边缘,我看见了“边缘”对人世的覆蔽,将我们自个的声音埋藏。而我读到露在江面的水温时,或是一群鸥鸟的鸣唱,或是鱼儿跃出思维的定势,或是岸边的嫩绿色的醒目,出现在抒情的角度里,把“边”的概念给涂抹、擦洗得淡淡儿的。此刻,我不属于我,用上判断词“是”,我不能把自己从眼前事物的“是”中区分出来。

      就在我读着水面上的句子时,一阵读书声吸引了我,我放慢脚步,对面走来一位年轻女士,双手捧着一本书,略带夸张地将书举至齐胸的正前方,旁若无人地沉浸在她的舞台世界,有点像电视中经典诵读的场景。待走近些,听出她朗诵的是柳永的词,她的声音起伏于波浪的清澈,伴于和风之上的春响,如果由柳永的“柳”而拉入柳树,仿佛能听见柳条儿鞭响春光明媚。她和她的书一同走在春天里,以一本宋词为导游。

      走过身旁,我将步子压得很低,生怕破坏了一首宋词的意境。尽管我作为行人本就在词意之外,在她的朗读之外倾听着词句内的声音。我想起影视的诗词大会,想起他们基于竞赛读出诗词,也想起《朗读者》栏目,诗词无法被说出,只有在朗读者带入的故事中,为朗读者读出来。我欣赏诗词的朗读者把声音调至与大自然的声音同步,这样,走进季节的人们会更容易找到诗在自家身边的存在。

      要知道,我们每个人既是倾听者,也是朗读者,在人群中完全意义上的朗读自我是件很困难的事,倾听自我亦如是。但如果我们都大声地朗读自由、朗读自我,将会使得我们的倾听变得有意义。一个善于倾听者才是最好的朗读者,才能用朗读表达出内在的幽微。

      但愿这朗读者继续朗读下去,有时,虽然行人的诧异、惊扰、无聊或会打断朗读的进程。可,能打断流水的朗读吗?能打断时间读着春意几许吗?能打断一首诗词中的美好吗?是的,她就在她的春天朗读,别人又怎能扰于大自然深处的朗读声呢?

      我一边走,一边听着我内部面向一江春水的朗读。

      注:2017.3.19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