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非马诗创造》第十三章 释放灵性

美国非马 发表于: 2016-10-13 08:47 来源: 今天

《非马诗创造》,刘强著,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1.5

第十三章 释放灵性



写下这个题目,甚是耐人寻思。


眼下的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能一句话回答吗?物质的丰富,科技的进步,尤其是高科技的发展,现代化建设硕果累累的成就……这许许多多,我们都需要。


这许许多多,我们都能够创造出来。


然而,我们的创造力从哪儿来?这就涉及到诗的“使命”了。


诗管什么用?诗不能扭转乾坤。不错。


但是,诗却可以于人之生命中注入一点儿“灵性”,这点儿“灵性”却了不起。


若能唤起我中华民族之“灵性”,我们的人民的创造力,就会无限地激发、开掘出来。


非马的诗,是一种“灵性”的释放,是以诗的“灵性”启迪读者的“灵性”,是可以激发和开掘读者的创造力的。



一、涤除“奴性”


人类行将跨入21 世纪,东方的复兴和高科技的发展,是新世纪到来之时最引人注目的两大历史现象。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华民族的“使命”意识极大地激发出来。


然而,矛盾也就在这里出现了。


中国被专制主义统治的时间太长,儒文化的“奴性”束缚太重了。


儒文化有它好的一面,教导我们积极入世;但也有它劣根性的一面:“奴性”的羁绊。


几千年的专制主义与儒文化的结合,如磐石一般,重压在我们的头上,禁锢着我们的灵魂,捆绑着我们的双手,扼杀着我们民族的创造力。


“奴性”是对“灵性”的桎梏。


现在,改革开放使社会条件发生了变化,我们民族要翻一个“个儿”:焕发“灵性”,涤除“奴性”。


诗怎么办?中国诗--汉诗怎么办?


孔孚、非马等东方诗人,他们的诗较早地挣脱儒文化的束缚,走入“灵”的层次,在向我们民族释放“灵性”,在焕发我们民族的创造力。


孔孚是公开“叛儒”的,他的诗“用无”,从老子的美哲学那里吸取“灵性”,从而“抟虚宇宙”。


非马一生“飘泊”,也“叛儒”,少年时就接受科技教育,儒文化对他多有积极入世的感染,少有“奴性”束缚。


况且,他从高科技中吮吸“灵性”。作为“核工博士”的他,他的那个“核能”聚变,也是属于诗的,以及他的批判性人格力量,足具摧毁“奴性”的“核”威力,尤有释放“灵性”的“核”张力。因为,他的诗是另一种聚变的“核能”--聚变宇宙的自然性和人的创造性于一体,释放出来的“灵性”,比“核能”还要“核能”。


别人的诗似乎不大好作这种概括式描摹,而非马是一名真正的“核工博士”,他的诗的艺术和内蕴,在高层次上天然地和“核能”的张力联系在一起。


“奴性”岂能束缚住他?


孔孚先生在《中国新诗之走向》①一文中说:
  “‘五四’以来我们是向西方取经。未来可能来一个倒转。迟早有一天,


会有第二个庞德,向东方作第二次朝圣。”


孔孚的预言,当能实现。


那么,非马就在西地美国,从事东方汉诗的创造,西方诗当可以就便从他那里吸取“灵性”的。


非马的诗,矗立起中华民族振兴的巍峨的“烽火台”!



    当落日点燃熊熊烽火


    历史回光中的烽火台


    却一个接一个


    冷冷阴暗下去



    尘沙漫天的黄昏里


    漠漠的眼睛


    瞥见天边一颗星骤然亮起


    把警讯


    迅速传遍宇宙


      --《烽火台》



如果说,“烽火台”只是作为历史的一种象征;那么,它现今已经升腾为一颗闪亮的东方之星,并且“骤然亮起”!


它的光彩亮遍宇宙。


此诗深沉,雄浑,大气!


历史的“烽火台”,唤醒民族的良知和觉醒。


展现民族气节的“烽火台”,巍然屹立。


可以用日照再度点燃,可以同星光一道灿亮!


站立起来的中华民族,再不受辱!


袅袅升起的是民族信念的“烽火”;频频亮起的是民族“灵性”的星光!


非马对束缚我们民族精神的“奴性”,是深恶痛绝的。读非马的诗,可以帮助我们涤除“奴性”的积垢。


《秦俑》对“奴性”是一杆投枪:



    捏来捏去


    还是泥巴做的东西


    最听话可靠



    你看万世之后


    这些泥人泥马


    仍雄赳赳气昂昂


    (虽然也有几个经不起考验


    断头折腿仆倒)


    仍忠心耿耿捍卫


    腐朽不堪的地下王朝



几千年的专制和儒文化的熏陶,造就人深重的“奴性”!当专制被推翻的时候,枷锁不一定就解除了,专制意识和儒文化束缚下养成的习性不易磨灭。


仍然存在着现实的“秦俑”。


再读《崇祯自缢处》:



    吊死皇帝之后


    那棵老槐树


    自感罪孽深重


    不久也自缢死了



    但历史可不是一场戏


    演过拆台



    在铁栏圈住的原地上


    人们为它安排了


    年轻的替身


    又用它剖开刨平的胸膛


    写下了大字报



历史全息,“奴性”重演。


老奴死了,“奴性”不死。不仅不死,更大事张扬。


看来,国民的劣根性极难消除。“奴性”的重演,还不知要轮番多少次?


“年轻的替身”一句,让人惊心!


读此诗,得以警醒:但愿“奴性”不会再承传下去。


另读一首《紫禁城》:



    何等残酷的刑罚


    被推出午门斩首的老臣


    必须踉跄走过


    一条长廊又一条长廊


    一个宫院又一个宫院


    一道宫门又一道宫门



    曲折的宦途


    迢遥的绝路


    谗言镣铐的沉重脚步


    在凹凸不平的砖地上


    依稀仍可辨识



  末句妙语,诗眼。


  心灵的“紫禁城”仍在;“俯首听命”、亦步亦趋的“奴性”仍存。


必须粉碎心灵的“紫禁城”!


真正解放人的“灵性”,充分焕发中华民族无限的创造力。



二、“灵性”的美


人从大宇宙吮吸自然性,融入自身的创造性里,“灵性”便产生了。


“灵性”,是宇宙万物(客观)的自然性,和人自身(主观)的创造性的统一。


宇宙万物的自然性,会对人有感染力,召唤力;人的创造性,对宇宙万物的自然性有吮吸力,凝聚力。


宇宙万物的自然性和人的创造性,一旦得以有机结合,创造力就会大而至于无限。  


这便是“灵性”释放出来的力量。


就这个意义上说,人才真正是万物之“灵”!


倘若是,空有宇宙万物的自然性存在,而没有人的创造性的加入,宇宙万物便只有自生自灭。


人若不从宇宙万物那里,不断地吸取自然性,人的创造性便得不到滋养和补充,创造性也会日渐枯竭。


人只有不断地从宇宙万物那里吸取自然性,滋养和补充自身的创造性,二者融汇一体,人的“灵性”才会最大限度地开掘出来。


人的“灵性”,是可以在人彼此之间相互感应、相互贯通、相互交兑的。


读诗,可以从诗人的诗创造里吮吸“灵性”。也是因为,诗与宇宙万物结合得最紧密,最相投契。


这就是:诗的具象,更多的是宇宙万物的物象,自然会更直接地感应和蕴蓄宇宙万物的自然性,且是易于和人的创造性通“灵”的某种特别的自然性。


而诗的自然具象和社会抽象(包括诗人的品性经历)相契合,就会创造出富有“灵性”的意象、灵象来。


这种意象和灵象,最能感染、拨动读者的心扉,输入并启迪“灵性”。


杰出的、优秀的诗人,他们“先兆”地从宇宙万物那里,感应某种特别的自然性,和自身睿智的创造性结合起来,进行诗的创造,形成并释放出诗的“灵性”,当是最具有创造力的。


人,必须不断地从宇宙万物吸取自然性;但是,与从宇宙万物吸取自然性,以滋养自身的“灵性”比较起来,读者从优秀诗篇中吸取“灵性”,似乎更易于激发和开掘自身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因而也是必不可少的。


诗人非马创造了不少这样极富“灵性”的诗篇,让读者受益。


读《海上晨景》:



    从一动不动的黑眸里曳出


    一条耀着阳光的


    白线


    一只小海鸥


    穿梭盘旋


    把蓝天与绿海


    缀得


    天衣无缝



一首很美的小诗。极富“灵性”的生命原初之美。是宇宙间一种特别的自然性为诗人所吮吸,融入自身心灵,创造出一种高层次“灵美”!


生命,自宇宙的“黑眸里曳出”,亮丽的跃动。


蓝天与绿海,美丽的拥吻,阴阳交泰,是由于一个小小的生命在“牵线”。


于是,宇宙呈现无限生机。


一种亮丽的自然、人生景观,大美!它开启的是读者的智慧和想象力;也让读者张开广阔博大的胸怀!


另读一首《镜湖》:



    干涸露底的镜子


    由磊磊的石卵构成


  
    凹凹凸凸映照


    天空峭绝粗犷的脸



没有装饰的天然的美,“灵性”的美。


这是真正的“镜湖”,没有虚伪,只有真性情!


艺术的虚假,造成人格的虚假。《镜湖》对此是一种抗拒!


不要怕看“峭绝粗犷的脸”,它让人回归自然,找到本真。


再读《风暴后》:



    狂哮怒吼


    扑打翻腾


    而终究还是无法


    让被胶住的黑色巨翼


    飞腾起来的


    大海


    此刻却像一个慈祥的老祖父


    眯着眼


    看阳光里一只小海鸥


    用白色的翅膀


    轻拂天空


    那张蓝得


    令人懊恼不起来的


    脸



海的另一种性格:温厚,慈祥。或许,这更是海本身的性格。


看似猛兽般的海,它的“狂哮怒吼/扑打翻腾”,只是为了挣脱枷锁、桎梏,获得自由。


它的黑色巨翼“被胶住”。梦想,便只能由“小海鸥”来实现:“用白色的翅膀/轻拂天空”的“脸”,和蓝天一同享有自由。


不论它是“扑打翻腾”,还是“狂哮怒吼”,还是“眯着眼”的慈祥,它所渴望的都是灵魂的自由翱翔!


这难道不是启迪人的一种“灵性”吗?不是在释放和唤醒一种崇高的人格精神吗?


海和人的性情,都统一于对灵魂自由的追求。


《风暴后》和《海上晨景》,都释放“灵性”。它们较好地体现诗人非马执着坚定的人生观,宽广博大的胸怀,以及高屋建瓴的诗美艺术修养,这便是他的诗气魄如此恢宏的人格根源。


人格精神,是艺术精神的根源之地。


一首《迎春曲》,是在召唤“灵性”的复活:



    忍无可忍


    黑夜的胸膛


    终于迸出


    隆隆蛰雷


    轰击


    冥顽不灵的


    天空



    被夏日烧炙过秋后算帐过冬雪埋葬过的


    春


    宣告复活



“奴性”的消溶、瓦解,中华民族的“灵性”的大复活!萌生一种伟大的创造力。


“隆隆蛰雷”,是宇宙的“气”,生命力的源泉。一种“灵性”的原动力。


它孕春、迎春、释春、播春······


它使“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天地生生不息。


宇宙自然性和人的“灵性”结合,创造万物,升华万物。



三、冷却尘心


“灵性”的美,是无限的,也是无以复加的。


诗,涵融宇宙万物的自然性,涵融诗人的品性、经历和社会经验种种,并升华而为“灵性”;然而,诗的“灵性”如何变作读者的“灵性”?就是说,诗的“灵性”如何为读者所接受?


换句话说,诗如何帮助读者启迪“灵性”?


现代工商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是,诗应当帮助读者冷却尘心,使精神得以超拔。


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价值被过分夸大,现实生活像是一场热战。其中充满了名利权势的催逼、琐务的煎迫,与对复杂人际关系的忧心。诗所蕴涵和释放的“灵性”,能使人把逼在眼前的现实利害推远,个人的得失看淡,狭隘的私人恩怨抛开,而得到精神上的清凉。


非马的诗创造,抵达了艺术的最高境界,能对人性发生一种提升的作用,对人在现实中的欲望,发生一种冷却作用,使人能够在精神上摆脱形而下的纠缠与牵绊,而达到超然于现象界之外的空灵。


读《观瀑》:



    入山


    本该找个幽静的所在


    独坐


    参禅



    我却张开双臂


    站在这万马奔腾的水壁下


    孜孜领受


    缤纷溅落的


    冷冽欢愉



此诗出一种“冰雪精神”。


诗人寻求精神上的清凉,这种“缤纷溅落的/冷冽欢愉”,可以冷却人们心上因名利、权势征逐,患得患失而生的烦热,有助于对人生世相超然的认识,使人不致因一味奔劳征逐而迷失方向。


这也是诗人的“虚观”,观瀑而得一种冷却尘心的冰雪精神。


非马的诗,犹有一种冷傲特色,兴许是我们民族的艺术天分使然。


读《水仙辞》:



    一掬清水


    几粒石子


    竟长出


    这满眼的青葱挺秀


    一室的幽香



    习惯于人工养料的


    我那两个儿子


    大概以为


    这两株来自故国的


    水仙


    是我刻意捏造的


    神话



一种澄明心境,人格和艺术精神的统一。


中国人所爱的是这样一种孤傲不染的清高,没有人能把它夺去的灵魂的自由。


现代工商业社会所缺少的,不是物质上的拥有,而是精神上的自由。


真正的财富,是健康的身体,简单的生活和心情上的海阔天空。


孔夫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②


孔子本人,既能有积极入世精神,也能超拔。此其一例。


儿子辈怎样呢?能超然于金钱物质诱惑之外,而葆有心地的一片洁净、纯真吗?


积极入世并不等于要参与世俗的利禄征逐,“灵性”的释放,可以帮助我们抗拒征逐,给奔劳的人生带来无上宽解。


“灵性”的注入,也不是让人漠视一切,或者“一切皆空”;只是让人站得高,看得远,了解得透,想得开。不拘泥于尘间是非,却也不把自己提出常人之外,了解自己也是人群中的一个,承认常人的苦乐欲望自己也有,只是比常人看得开罢了。


读《四季 · 冬》:



    阳光


    绿叶


    鸟叫与欢笑


    你要


    通通拿去



    咆哮的北风里


    我只要一棵


    挺直腰杆的树


    同它的沉默



“冬”的一种“虚观”,大气!


“冬”也是四季之一,离不开四季交替。但是,“冬”给人豪气,力量。


去与北风相迎相搏,树挺直腰干!


“沉默”是一种更坚毅的力量,是处于逆境中的坚定!


“冬”尽管如此超逸不群,当“春”到来之时,它仍能逊让。


“冬”的“灵性”渗透在它所体现的人格精神上:不求用世,而自有用于世。


非马以自己的“灵性”,注入“冬”的自然性,两相融汇的诗创造,所给予读者的艺术欣赏,和优美的哲思表达所追寻的,已是一种最高的人生境界。


冷却尘心,并非不要积极入世;相反,要使积极入世精神得以最充分的发挥,真正做到以出世的精神,干好入世的事业。


读《花开》:



    天空


    竟这般辽阔



    惊喜的小花们


    争着


    把每一片花瓣


    都伸展到


    极


    限 



这应是“冷却尘心”以后的积极入世--花在辽阔的天空下开放。一种“大入世”精神!


如此积极入世,做好每一件事情,把要做的事做得十分圆满,十分完美。这是非马的人生态度,也是源自他人格精神的艺术精神!


他以此启迪读者的“灵性”,影响和提升读者的人格精神。


大入世,以抵达大出世;自有限进入无限的大境界!决不满足于滞留有限。


实现灵魂的自由翱翔!这是非马的人生和艺术的最高追求;也是他的诗创造,所最终能给予读者的。


他的《拜伦雕像前的遐思》,较充分地表达了他的这份心愿:



    多少个年代过去了


    你就这样站着


    站在时间之流里


    这凝固的空间



    那些被剥夺了一切的囚徒


    只能用灼热的目光炙烙暗无天日的牢壁


    一句句


    默默


    在心里


    写诗



    但你有广阔的天空


    而飘扬的风衣下


    少年的激情似仍未冷


    你扭头瞪视远方


    是缅怀过去


    抑瞻望未来



    或者你只是在倾听


    你沉思默想的果实


    此刻正在金色的阳光下


    在一个爱诗者温煦的心中


    笃笃坠地



拜伦,18世纪英国的人民诗人。他一生反对封建贵族的专制统治,参与意大利、希腊人民的解放斗争,追求自由解放。


非马这首诗,表现诗人拜伦一颗自由不羁的灵魂!并让读者从中受到“灵性”的启迪,寻求精神上的超拔;或者说,摆脱一切外在、人为条律的压迫,找到“灵性”的自我。


就此而言,此诗超越时空,抵达永恒。


  金钱、物欲、权势种种,上升到“专制”地位以后,它也会奴役人,给人以沉重的压迫,吞噬人们的灵魂。就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压迫无异于“奴隶制度”的转型。


这就需要像拜伦那样的自由斗士,以拯救人们的灵魂!


其实,空间也不会“凝固”,拜伦“站在时间之流里”,一定是向前走的。


诗人“沉思默想的果实”,坠落在“爱诗者温煦的心中”,随着时间的流动,已经赋予新的涵义。


庄子说:“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③“天机”是什么?便是智慧和“灵性”。一个人如果金钱、物质、权势的“嗜欲”太多,他就会缺少智慧和灵性。渐渐地,灵魂就会狭窄、沦落。


追求灵魂的自由,就得从诗人和诗的创造那里,吮吸“灵性”,抑止“嗜欲”。


“嗜欲”得以抑止,尘心得以冷却,“灵性”得以释放,人的创造力自然无限。


敞开“灵性”的胸怀,吮吸宇宙的自然性,非马的诗创造,所给予读者的是一种人和宇宙全息的境界:


天容万物,海纳百川。



注:
①载《诗刊》1988年第10期,收入《孔孚集》第498-49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月版。
②《论语·述而》。
③《大宗师》。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