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非马诗创造》第十一章 飘泊 (2)

美国非马 发表于: 2016-10-06 04:28 来源: 今天

《非马诗创造》, 刘强著,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1.5


第十一章 飘泊



四丶艺术情思


     诗人李白说:“人生在世不趁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诗人苏轼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这也是一种“飘泊”,是对“自我”的流放,是要找回“真我”!
     是取其无所拘缚的宽朗!是追寻灵魂的自由!
     非马的艺术情思就是这样。
     他的“扁舟”弄的很远,他的“小舟”纵游到了大洋彼岸,而在这广漠无边的宇宙间,他追寻什麽?
     追到“根”上,不就是精神的超拔,灵魂的自由吗?
     他的不少诗篇,都写他的飘泊流放的心路历程,也是他的艺术情思的自然流露。
     前举《蒲公英》丶《萤火虫》等诗作,若换一种视角看,它们既是一个“飘泊者”的外象,又是一颗不羁的灵魂。
     非马的诗的心灵,是纷飞的“蒲公英”,是流浪的“萤火虫”。
     《游牧民族》写:

    不是牛羊
    却也见异思迁
    成群结队
    逐更青绿的水草而居

    什麽时候
    我们竟成了
    无根的游牧民族
    在自己肥沃的土地上
    痴望着远方的海市蜃楼
    思乡

     这里,“游牧民族”的无“根”的痛感是那样深切;“逐更青绿的水草而居”的飘泊是无奈的。
     然而,换一种视角看,或许从本质意义上说,非马的飘泊和自我流放,是为了一种“大跳脱”,超越具体的时间和狭隘的空间去观察思考,而这种观察思考的结果,往往是受现实的某一具体环境拘囿(固守一地)的人,所难以想象的。
     从艺术创造上说,这是否应属於非马走上飘泊之路的本质考虑?
     艺术情思亦为一种潜质。
     非马答我的提问时,说:

    在交通发达便利的今天,地理上的距离,已不再是构成飘泊的主要因素。每个作家,不管他在何处,其实都是灵魂的飘泊者,千山万水,寻找追求各自的归宿。

     对於非马来说,他去美国作一生的飘泊与流放,既是出於生活的另一层次的无奈,又是他自觉的选择;飘泊和自我流放,既是他生存的方式,又是他认识社会,艺术地感觉世界的方式。
     读《流浪的树》:

    连根拔起
    把依依黏附的泥土
    狠狠抖落
    喜欢旅行的你
    让自己去流浪
    去一次又一次
    水土不服

    握着你的手
    我能感到
    你渴求阳光与水的根须
    沿着我的手臂
    一下子揪紧了
    我整个心
    且贪婪吮吸
    在它上面
    点滴残存的
    故乡泥土的温润

     这首诗,展现非马诗创造的独特的艺术情思。
     树是我,又不是我;我是树,又不是树。我是曾经的树,树又不是曾经的我。
     打哑谜吗?不是。
     有些人,身在祖国,却没有“根”;非马身居异国,却又找到了“根”。
     非马,他明确“根”的真正涵义。
     “树”,也是在探寻“根”的真正涵义。
     非马和我谈到这首诗的创作契机时,他说:

    《流浪的树》,是写我碰到的一位移居大陆的台湾作家,他的水土不服与理想破灭,所给我的揪心感觉。这棵树,后来又流浪到南美洲及西班牙。但愿他已找到了立足生   根的土地。

     土地的“根”和灵魂的“根”,比较起来后者更重要,但两者缺一不可。两者又是互为依存,相互竞长。生命力由此勃发,由此生机盎然。
     在非马身上,故土已经化做血液,升华而为灵魂!
     他的两种“根”合二而一了。
     因此,那位朋友“树”,要把自己的根须伸向他,从他的身上吮吸“阳光与水”,贪婪“温润”。
     非马的诗里,敞露着一种深沉的生命意识,一种幽深的故土情思,一种寂寥而阔远的胸怀。
     飘泊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生存手段,更是对於精神探求的渴望。“通过流放而获得拯救。”①
     或许,非马抵达的境界,是他的朋友“树”所正在追寻的。
     《前生》中,非马觉得,自己命中注定“飘泊”。
     当然,是在高层次上。这是历尽甘苦后的一种反思:

    铁砧上的一个
    叮当
    森林里的一声
    空洞
    正在宇宙某处晃荡
    不然
    我也许能告诉你
    前生
    我是个铁匠
    或一只啄木鸟

    画家,或一朵小花
    如果我能记起
    一个黄昏的脸色
    在画布上油漆未乾
    或一颗晶莹的朝露
    仍在那里滴溜溜地转

    一抹云
    一丝风

     这境界,镇定从容,宽朗开阔,任性自如。避开心灵污染,回到人生单纯的起点。
     对入世的生涯,产生了怎样的冲淡与平衡呢?

注:
①美国诗人马尔科姆考利语。


View My Stats